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形勢與政策論文(精選5篇)

形勢與政策論文(精選5篇)

形勢與政策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説理文章。一篇什麼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形勢與政策論文(精選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形勢與政策論文1

自建國以來,60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為我們中華民族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新的基礎。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大學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優勢的羣體,新的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世紀,生長在這個偉大時代的大學生,幸逢盛世,既是無限幸福,值得羨慕的一代,又是責任重大、任務艱鉅的一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鬥目標,是我國進入21世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題,這也是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歷史重任。

青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繼承人,他們將決定祖國的命運。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優勢的特殊羣體,大學生們必須堅定自己的理念,時刻牢記自己的歷史使命,肩負起時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強弱將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關係到他們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説到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首先要認真地回顧一下歷史,從這些歷史中,我們不難看出,年輕人往往都站在歷史發展的風口浪尖,他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動力。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繫而產生的。”從老一輩革命家和建設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繫”正是歷史的需要,國家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加強道德修養,錘鍊道德品質,科學地對待人生環境,創造有價值的人生,這是大學生對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學生承擔社會責任的第一步;此後,我們要用我們的能力來回報家庭、回報國家、回報社會,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認清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首先,大學生們應關心祖國和民族的命運,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繼往開來,為中國沿着社會主義方向前進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要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我們要多關心時事,瞭解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特別是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方面的信息。我們要能夠心懷祖國,而不是僅僅紙上談兵、在文字上、在演講台上大發愛國之情,我們要付諸行動。

再者,我們要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順應人民羣眾的需要。紮根基層,投身到西部,積極的到偏遠貧困地區支農等。積極培養自己地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投身社會經濟建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同時,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踏踏實實地打好基礎,積極迎接科技和知識經濟的挑戰。要順時代潮流而動,作時代的弄潮兒。我們要敢於挑戰時代、挑戰自我,要以強者的姿態於世。我們更要能夠實事求是的工作和學習。少説空話,多幹實事。

我們還要有全球意識,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歷史古蹟,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和諧與發展,促進人類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貢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們要有地球公民意識,要開闊視野,拓展心胸,拋棄一些偏見。勇於和善於自我反省,同時,悦納別人對自己實事求是的批評。

對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認清形勢,肩負責任:首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經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

黨的十六大所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是與加快推進現代化相統一的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20年,是鞏固和提高現在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的時期。這個目標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奮進的,也是經過努力能夠實現的。

21世紀的頭20年必將有更大的發展和進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國經濟有廣闊的增長空間,新的技術革命為我國經濟提供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有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豐富的資源更充分更有效地用於經濟發展;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使社會生產力獲得進一步的解放,為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提供體制保證;支持經濟發展的羣眾基礎和人力資源是具備的,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國民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大批科技人員和各級各類管理人員成長起來,在改革和發展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從外部環境看,雖然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增加,但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打不起來,我們仍然能夠集中力量進行國內建設。

回顧20世紀中國的發展歷程,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沿着“五四”運動開闢的振興中華的道路,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把握時代的脈搏,站在時代的潮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屈不撓地奮鬥,歷盡艱辛地求索,終於使中華民族走上了偉大復興之路,並且為其自強、自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礎。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就是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鄧小平曾明確指出: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更是為青年的全面發展打開了無限廣闊的天地。你們有一切機會學會為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本領,你們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力量貢獻給祖國。只要你們方向正確,你們的任何一點積極性都應當受到珍視,都應當得到黨和國家的支持。

從現在起到21世紀中葉,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當代大學生成長和發揮作用的黃金時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實現過程正好與當代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歷程相吻合,這既是難得的機遇,更是榮譽和責任。“再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到建國100週年時,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將會勝利地得到基本實現。到那時,無數志士仁人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的理想將變成現實,中國人民將過上中等發達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華民族將對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以信息科學、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世界新技術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世界經濟正在走向知識經濟,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知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依賴於高科技的發展和新知識的創造,世界各國搶佔知識經濟制高點的競爭日益激烈。

面對這一切,當代大學生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民族復興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前人已經取得偉大成績的基礎上,承擔起這個事業賦予的重任,勇於競爭,大膽創新,充分發揮生力軍的作用,努力成為歷史的開拓者、完成復興大業的實幹家,為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形勢與政策論文2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然而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當前我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其實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就業素質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同樣,企業也希望吸納高素質人才。本調研通過研究大學生就業素質,並對其調查,瞭解大學生應具備何種素質來應對就業和企業又看重大學生的哪些素質,從而為大學生和企業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業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不難發現,大學生的就業難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視。如何正確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學的解決辦法,是我們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未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基本趨勢

1、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多,將繼續呈剛性增長的趨勢。多年來,各地大學採取了擴招的措施,這使得在一個時期以來,大學畢業生的數量猛增,並將繼續呈增長態勢。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專畢業生僅為幾萬人;90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的數量為31.2萬人;xx年,這個數字將變為八、九百萬人。未來幾年,雖然增幅會趨緩,但大學生畢業數量仍處於上升通道。

2、大學畢業後工作難找,面臨“畢業就將失業”的問題。據數據記載,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是:49.81%已簽約和已有意向;27.25%沒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馬上就業。即目前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比例大體在50%左右。今後,以我們高郵為例,需要的人才將偏向高學歷、高技能、有實踐經驗的專門人才。

3、就業理念亟待轉變,未來社會需求高素質的大學畢業生。人才問題始終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未來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實際上並不是減少,而是更加需要,關鍵是要轉變就業觀念,實現多渠道、分層次、全方位的就業。我們現在還只是大學在校生,求職、就業對我們來説,遲早將會面臨。在3年後,我們該何去何從,未來的路在哪裏?這是我們應該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時,今後要進一步轉變就業觀念,要有一顆平常心。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1、大學畢業生與社會所需人員產生“脱軌”現象。當前,市場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而大學校園培養的大學生剛畢業,基本沒有工作經驗,畢業生不符合企業的這種需要。

2、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往往過高。在大學畢業後,一般來説,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認為自己上了大學、有了文憑,就應該有個體面的工作。其實這種想法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畢業生不願參加或從事比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3、一些學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尚不夠到位。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就業指導、學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訓等,都還未達到相應的要求。

4、其他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因素。一是專業問題。有的專業設置不合理,或熱門過熱,如目前法學畢業生六成難就業;二是能力問題。社會單位最看重學生的實際能力、適應能力,市場需要的又是新型複合型人才,而現實卻無法提供這類人才,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三是區域問題。東部地區就業好於西部。

三、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

1、部分企業最看重畢業生紮實的專業知識

從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最需要大學生所具有的能力是紮實的專業知識,其次是外語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分別佔35.56%和34.66%,由此可見,在大學校園裏,最主要的還是學習這一塊,這也同時解決了大學生到底應以學習為主還是以工作為主的困惑。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也日趨細緻,所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趨勢。在招聘中企業也越發的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能,因而在缺乏一個統一的客觀的專業技能評價標準的情況下,企業選擇了首先了解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這樣的趨勢: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專業化複合型”轉變,在要求員工具有出色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求員工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業認為大學生綜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數企業很是看重應聘者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於成績與學歷,社會應該更看重員工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也會是當今學生注重培養的能力。

3、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較高

現階段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61.90%的企業將思想道德列為對畢業生的特別要求),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為了應對目前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誠信的表現以及逃避人力資源風險而採用的措施。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也日趨務實,在招聘中學歷、學校名氣等因素所佔比重都日趨合理,企業的評價標準更加合理。

但是,還存在不少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別等,企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免造成就業歧視,影響企業形象。

4、超七成學生不明企業的`人才要求

在被問及“你是否嘗試瞭解目標企業對於人才的要求”時,有20%的學生認為“沒有,感覺沒必要”,50.8%的學生表示“嘗試過,但仍然一知半解”。顯然,超過70%的學生並不瞭解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儘管在當今社會,人們一直強調就業的雙向選擇,但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市場決定了大學生相對企業處於弱勢的局面,企業的擇才標準往往成為大學生擇業的參考標準。在此情勢下,學生需要科學地對市場做分析,需要關注那些未來希望從事的行業、職位的信息,甚至對目標企業的運行狀況、企業文化也要知根知底,這樣才有助於找準自己的職業發展機會。一個合格的商人起碼要知道顧客要的是什麼,然後來判斷自己能否提供。如果連目標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定位都不清楚,對企業性質、企業文化等信息的瞭解程度更加少得可憐,求職自然會四處碰壁。

形勢與政策論文3

摘要:寧波應該採取有效的措施,來保障勞動者基本的生活權益以及企業合法的經營權益,使得寧波市的經濟能夠穩定發展。調劑最低工資標準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在實施政策歷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下面綜合來自各方面的意見,給出一些有效的政策建議,願望對寧波市最低工資標準制度的實施有所贊助。

關鍵字:有效措施,最低工資,監督,鼓吹

1、適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從本文的總體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最低工資的就業正效應明顯,即使在一些情況下出現負效應,負效應也對比小。另外寧波市最低工資標準仍然偏低,在寧波經濟高增長的同時,最低工資標準並沒有相應的提高,甚至與平均工資水平相比,也出現了不斷下降的趨勢。同時,最低工資在保障低收入人羣基本生活條件嗎,調劑寧波市居民收入結構,逐步消除過大的貧富差距,促進產業結構調劑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現行根基上提高工資標準是可行的。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不同性別、行業、年紀、學歷等羣體有各自的特徵,最低工資在這些特徵影響下會產生不同的就業效應。所謂適度提高,就是遵照各自特性確立最低工資標準與失業之間的聯動機制,在提高最低工資水平時要考慮把失業率把持在可承受範圍之內,盡力發揮最低工資正效應,避免引起失業負效應。

2、制定更加細化的最低工資標準

從理論和實際結果也可以看出,在不同行業收入差距過大、女性的“就業歧視”等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若在制定最低工資標準時不考慮這些因素,就會產生很多問題,不僅使得勞動者的權益受到危害,而且部分行業的用人單位也很難去履行最低工資規定。所以在制定最低工資標準時,需要在統一口徑的根基上,分行業、分性別斷定其標準。目前寧波市的最低工資的實行情況不佳,與制定標準不合理有關,雖然細化的最低工資標準制定起來會對比繁雜,但是這種繁雜的最低工資標準最合理,有利於各用人單位去履行,地方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可以立足實際、充沛調查,制定出真正有利於企業履行和保障勞動者權益,同時又避免對就業產生影響的最低工資標準。

3、增強最低工資的監管和履行力度

在寧波市最新的《最低工資規定》中,進一步完善了最低工資制度,但是在實際履行的歷程中,仍有不少用人單位知法犯法,不履行最低工資標準,或者用加班加點,降低員工的福利待遇等來變相不履行最低工資政策,企業的這些行為都與最低工資的相關規定相違抗。寧波市政府部門如果在最低工資的履行歷程中選擇不作為,甚至為了發展經濟、提高自身業績而放棄最低工資的監管履行,就會嚴重降低最低工資制定時預期的效用。要充沛發揮最低工資的功效,就要加強最低工資制定、履行等環節的監督和對違法行為的處分力度。

另外,社會和媒體也要充沛發貨其監督、鼓吹作用。現在很多勞動者甚至用人單位負責人對最低工資規定並不熟識,對其中的具體內容更不領會,所以出現了很多類似包吃包住來抵充最低工資的情形,勞動者也沒有在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通過合法途徑來捍衞自己的權益。我們要發動各種媒體對最低工資進行積極的鼓吹,相關勞動和社會保障組織則要深入各單位對用人單位負責人和勞動者進行制度的介紹和教導。加大對違法企業的查處力度,建立企業違法記載登記,以求在社會上形成正確認識,自覺遵循最低工資規定的效應。

總之,最低工資是一項有首要意義的制度設計,與就業也確鑿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何很好地協調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最低工資制度的核心問題,只有根據不同情況,找出最低工資相應的就業效應,才幹確立合理的最低工資標準。

形勢與政策論文4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主體所參與的經濟法律關係具有多元性和複雜性,在理論界,對經濟法主體的定位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甘肅政法學院何文傑老師認為,經濟法主體首先分為經濟調節主體、社會中間層主體、被調節主體三大類,其中經濟調節主體又由經濟行政機關、權力機關、司法機關組成;被調節主體由經營者和消費者以及其他主體構成;社會中間層主體主要由社團性中間層主體和公共性的經濟鑑證性中間層主體、公共性的市場中介性中間層主體、經濟調節性中間層主體中的政策性銀行等部分主體、輿論監督性社會中間層主體等構成。這個觀點是相對比較客觀、全面的,是符合我國市場經濟基本情況的。循環經濟是一項全民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即需要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以及社會公眾共同參與。循環經濟涉及的範圍很廣泛,不僅涉及生產、建設領域,還涉及流通、消費領域,所有從事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採取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經濟發展措施,實現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循環經濟原則。因此,在這些領域內所牽涉的主體都有可能成為循環經濟法的主體。

一、法律責任的綜合性

違反經濟法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複合的,會涉及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大多數違反經濟法的行為都是涉及公共利益或者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對於一個違反經濟法的行為,如果只是剝奪主體資格權利,而不要求經濟損害賠償,剝奪或限制人生自由,那麼這只是處罰了加害者,對受害者是不公平的;只有綜合性的經濟法責任才能有效地制裁違反經濟法的行為,經濟法責任的綜合性也是責權利相一致的體現。循環經濟法律責任也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其中主要是行政責任。首先,行政主體在執行循環經濟法律規範賦予的職權時違反循環經濟法的規定,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次,由於循環經濟法對企業設定了大量的義務,相應地,在法律責任中應當設定不履行義務的法律責任,其中多數是行政責任;最後,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公民違反循環經濟法律,應當承擔行政責任。例如,金融機構違法對生產、進口或者採用列入淘汰名錄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的企業提供授信支持的,由主管行政機關依法追究行政責任。對於嚴重違反循環經濟法律併產生危害後果的行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二、“兩個核心”的契合

(一)保護社會公共利益

經濟法天然具有社會本位屬性,即經濟法以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為基本立場。從經濟法的基礎來看,經濟法的社會基礎是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的矛盾問題,經濟法就是站在社會公共利益的高度,對側重保護個人利益的民商法和側重保護國家利益的行政法所不能保護的利益進行保護,從而調和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矛盾;經濟法的經濟基礎是市場調節(無形之手)與國家干預(有形之手)的關係問題,經濟法強調“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的配合使用,不僅為市場的自由競爭提供了有序的環境,而且為國家干預提供了法律依據,從而保障了各類經濟法主體的利益;經濟法的政治基礎是契約自由與人權保障的關係,經濟法是國家干預之法,因此,國家對經濟要進行必要的干預,更重要的是適度干預。從經濟法的內容來看,宏觀調控法是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的,國民經濟活動就是在宏觀調控法的規制下有序進行的,國民經濟良好有序的運轉是滿足社會公共利益的,因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大多數人的利益,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每個人發展的基礎。因此,宏觀調控法是保障國民經濟運行的法,從而保障了社會公共利益;市場在運行過程中會出現市場失靈,主要表現為競爭失效,競爭失效會對社會公共利益產生重大的威脅,市場規制法就要對其進行調整,保障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因此,無論是宏觀調控法還是市場規制法,社會公共利益都是其理所當然的保護對象,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就是經濟法的價值追求和立場所在。循環經濟法側重保護的是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即社會公共利益。循環經濟法的目的是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得社會經濟呈現出“綠色”發展的良好態勢,這樣的“綠色”發展是惠及我們每一個人的,因此需要我們積極參與和支持。循環經濟法也是站在社會公共利益的高度去審視社會經濟的發展,它為經濟發展植入了更先進的理念,提供了更為科學的法律制度。循環經濟法涉及了經濟運轉的各個環節,涉及了各類經濟主體,因此,社會公共利益是循環經濟法發展的支撐點,也是循環經濟法區別於環境保護法的根本所在。

(二)政府幹預

經濟法是確認和規範國家干預社會經濟之法。市場固然有其天然的優勢,它能夠提供有效的反饋機制,使得私人和公共決策者都能夠迅速地糾正錯誤,但是市場也有失靈的時候,市場失靈就決定了政府對經濟的必要干預。政府在干預經濟的同時也會出現政府失靈,因此,經濟法就要規制政府的行為,解決政府失靈問題。即使政府在干預經濟的過程中會出現失靈,政府對社會經濟的干預也是必要的,這一點各國的經濟發展和變革足以證明。無論是市場失靈還是政府失靈,經濟法的核心就是政府幹預社會經濟。循環經濟法中的大部分法律規範都體現了政府對微觀市場經濟的干預。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是其他機構無法替代的,尤其我國處在循環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政府的干預和主導作用體現得更為突出。從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循環經濟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政府的影子,可以説循環經濟的主要推動力量就是政府。政府通過調整財政税收政策、增加科技投入、鼓勵自主創新等政策,全方位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因此,政府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循環經濟法是政府幹預經濟的法律依據,為政府主導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制度支持,有政府調控經濟發展方向的作用。

三、“一個歸宿”的契合

無論是經濟法還是循環經濟法,最終將回歸於一個理念,就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不與具體制度相結合,而僅僅作為一種觀念而存在,會失之空洞。正是可持續發展在傳統法律體系中的缺位,為經濟法法律規範的制定創造了契機,同時經濟法所調整社會關係的特殊性、獨特的價值理念,為始終貫徹可持續發展要求進行立法,進行相應的制度構建提供了可能性。”經濟要可持續發展,經濟法就要保障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制度構建上,要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思想。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佳選擇模式。可以説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表現形式,循環經濟旨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呈現出經濟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進一步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循環經濟不僅強調“發展”,更強調“可持續”,實現代際公平。因此,循環經濟法應當嚴格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保障循環經濟高效運行和協調發展。

形勢與政策論文5

一、經濟學專業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定位

(一)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基本特徵

依據世界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的發達國家的經驗,及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應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國是大勢所趨。普遍認為,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基本特徵為:

(1)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專業實踐能力;

(2)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3)具有自覺學習能力;

(4)具有掌握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定位

1、市場需求。遼寧省“十二五”規劃提出要發展臨港經濟與發展地區經濟相結合;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也將促進臨港經濟發展。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將加快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和長吉圖地區開發開放,積極構建暢通的物流體系。這些都將觸發臨港相關行業如國際物流、貨運代理、船舶代理、理貨、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等的蓬勃發展。而從而形成了對既有經濟分析理論基礎、又懂國際貿易與運輸組織的高級複合應用型運輸經濟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缺口達數十萬。遼寧工業大學坐落於錦州,錦州港是我國渤海西北部唯一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商港,同時也是遼寧省重點發展的區域性樞紐港口,是中國通向東北亞最便捷的進出海口,錦州港冬季凍而不封,全年有效營運。服務社會是高校的辦學宗旨,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因此,遼寧工業大學為錦州港發展培養應用型運輸經濟人才,從而實現高校為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以及社會文化發展確定專業設置的目標。

2、目標培養定位。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是2008年獲遼寧省教育廳批准,設立經濟學(運輸經濟方向)專業,於2009年8月份正式招生,定位為運輸經濟方向的經濟學專業,是為了避免現階段我國各院校經濟學專業傾向培養理論研究為主的目標,結合實際情況,我們進一步將經濟學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國際運輸經濟人才。為使經濟學專業培養的學生符合時代和市場的需求,符合遼寧工業大學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辦學宗旨,我們經過多方調研,進一步確定經濟學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定位為:適應社會需要,具有經濟理論基礎、熟悉國際運輸業務操作,並具有較強創新意識的高級應用型運輸經濟管理人才。通過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微宏觀經濟理論、產業經濟理論和交通運輸經濟理論及與其相適應的管理、營銷、法律等綜合知識,具有國際運輸組織管理、貨運代理、國際物流、理貨、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的具體國際運輸業務實踐技能,畢業後可從事國際物流、貨運代理、理貨、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等相關行業的工作。

二、工科院校經濟學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工科院校經濟學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應注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在加強課程體系優化的同時,在各主要教學環節滲透實踐教育思想,構建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訓練平台,形成了厚基礎、重實踐、應用及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專業培養方案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2008年獲遼寧省教育廳批准,設立經濟學(運輸經濟方向)專業,於2009年8月份正式招生,因此本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國際運輸經濟人才。根據市場對國際運輸經濟人才需求的特點,經濟學專業利用學校現有的專業和教學資源,優化專業培養方案,形成了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大體系。在專業教育體系中,形成了運輸經濟專業教育、運輸經濟專業業務能力培養和運輸經濟業務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三個階段的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併力求方案的先進、規範和可操作。

(二)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由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兩部分組成:基礎教育。包括基礎教育必須課、公共選修課和軍訓、公益勞動,約佔總學分1/3。依託學校公共基礎課平台完成。注重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及拓展學生視野和人文素養。專業教育。包括學科技術基礎課必修和選修課、專業必修和選修課、實踐環節及創新學分等。注重形成運輸經濟專業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體系及業務實踐與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經濟學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與時俱進地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包括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及考試方法等,如多媒體教學、專業課考試方法改革和專業題庫建設等。

(三)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體系包括指導性教學計劃中的實踐環節和學生課外創新學分,佔教學計劃總學時的約1/4,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了培養和訓練經濟學(運輸經濟)專業學生的信息獲取與終身學習能力、發現和分析問題與決策能力、人際關係(交際)能力、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創新和創業能力,從基礎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和專業綜合技能訓練三個層次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第一層次:專業基礎技能:經濟、管理理論分析與操作能力、統計計量分析能力、經濟法及國家政策法規靈活運用能力;第二層次:專業技能:即具有國際運輸組織管理、國際物流、港口物流、貨運代理、理貨、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物流管理信息處理及經營管理與決策能力等國際運輸業務實踐技能;第三層次:專業綜合能力:創新和創業能力。三個層次是依次遞進的關係,前一個層次是後一個層次的基礎,每個層次都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組織進行教學;前兩個層次實踐項目由課程提出,並根據每門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實踐的功能的層次性,確定具體的實踐項目內容;綜合技能訓練以綜合性、設計型和創新型實踐為主。

三、工科院校經濟學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對策建議

工科院校經濟學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本校經濟學專業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有:

(一)專業師資力量方面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運輸經濟專業方向專業老師雖然都是經濟學碩士及博士,但研究方向均非運輸經濟方向。因此,在加重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的同時,也相應削弱了該專業教學水平。對此,在安排授課任務時儘可能結合任課教師研究方向,在邊工作邊學習的同時,組織教研室教師研討新開課程重點難點,另外我們還在聘請其他院系與我們專業有關的教師為我們上課,以更好完成教學任務。

(二)專業實踐教學方面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專業培養目標為國際運輸經濟人才,相關教學與實踐環節均以此為目標,但目前國內沒有相同經濟學(運輸經濟方向)專業的院校,僅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經濟學(國際運輸與物流方向)專業與我們相近,因此國內相關實踐教學軟件與可借鑑方法缺乏,同時實踐經費短缺,對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是有影響的。對此,在遴選了可以找到的符合本專業實踐教學特點的幾乎所有軟件,雖仍不盡滿意,但可以完成實建築期刊踐教學任務,並且在教學同時,針對存在問題不斷提出整改方法。另外,儘可能多方聯繫與本專業相關企事業單位,建立實習基地,解決了部分經費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o7k9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