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初中課文《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初中課文《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初中課文《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初中課文《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全文,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2、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飛蛾撲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義;

4、積累有關日月的詩詞。

指導思想:

以學生自讀為主,師生平等對話,合作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利用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讀準字音,熟讀全文;

2、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有關日月的詩詞,各準備一首自己最喜歡的,並作好簡要分析;

3、教師準備相關資料,如寫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飛蛾撲火的種種理解等,以便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併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文詞兼美、意藴悠遠的古典詩文,請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歡的詩詞在全班交流。

二、交流古詩詞

分別請35名同學誦讀他所收集到的詩詞,並簡述理由。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點評。

三、初讀感知

1、簡介作者及歷史背景

作者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四川成都人。現當代著名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説,《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説和《海行集記》《還魂草》《龍·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後出版了《隨想錄》,引起巨大影響。

背景簡介:這兩篇作品寫於1942年,時間相隔一天。當時的中國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殺浸淫,抗日戰爭進入了一個比較艱苦的階段。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生存,千千萬萬不甘做亡國奴的人們紛紛拿起武器,走上戰場,不惜犧牲。全國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勝利的到來。

3、默讀全文

要求:學生根據歷史背景初步瞭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見解(最好能形成書面文字);找出文中的優美句段並加以簡要説明;找出自己難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號。

4、朗讀

(1)、找兩位同學分別朗讀《日》《月》兩短文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讀後教師可根據情況範讀引導,力求貼近作者當時的感情,以便學生把握朗讀的情感基調。

(2)、同學自讀

(3)、課內朗讀交流。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讀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進行誦讀,師生共同點評

(4)、分組朗讀全文

四、探討交流

本文是一篇課內自讀課,重在培養學生的自讀習慣、方法和能力。教學時主要以學生闡釋自己的理解或提問,師生共同分析、探討為主,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以便打開思路,激活思維。鑑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文章的理解或所提問題有可能較為膚淺,教師要適時加以引導。主要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1)、人們常説飛蛾撲火自尋死路,飛蛾長得既醜又渺小,又不自量力,為何作者卻對它大加讚美?夸父逐日,渴死暘谷,作者為什麼卻異常的懷戀?

把握:從飛蛾到夸父,從渺小到偉大,他們都是為了追求光明,為了一種熱量,而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讚美飛蛾,懷戀夸父,實則讚美為追求理想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大無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並沒有具體描繪太陽,卻去寫飛蛾撲火、夸父逐日,且對飛蛾、夸父進行了高度評價,這與太陽有關嗎?談談你的看法。

重點把握:太陽是光和熱的象徵,飛蛾、夸父的行為是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我的一種偉大行為,寫飛蛾和夸父是為後文為着追求光和熱,人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作鋪墊。

(3)、在《月》中,月亮給作者最突出的感覺是什麼?你是通過文章中的那些描寫體會出來的?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處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傳説?

把握:冷光死的光應是對當時現實的影射,姮娥奔月應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淒冷的生不如轟轟烈烈的死(對照兩文可看出);但結尾處作者用難道嗎?或許表達了作者對生者的期望使這個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傳説作者用疑問的語氣寄託了自己的理想。

(5)、文中三次出現某某人某某人什麼人,請結合兩文和歷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麼人呢?

把握:指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生存不惜犧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種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據要充分。教師引導時要着重分析當時的背景,以便學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小結

學習本文後你有哪些收穫?

五、延伸(課後)

請根據當地的情況,以日或月為內容,寫一篇充滿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詩。

板書設計:

發光、發熱

冰冷、死光

飛蛾撲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不如

轟轟烈烈

寒冷、寂寞

(對光明的強烈追求)

(對生者的期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yx24j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