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該文分析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傳統包裝設計教學的弊端,提出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將與包裝設計緊密相關的各大知識點進行分類整合重構成三大教學模塊,在有限的課時內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培養學生的包裝綜合設計能力。從模塊化包裝設計的意義入手,探究模塊化包裝教學體系的具體教學方法,以期改善包裝設計教學效果,為社會輸送更多高水平的包裝設計人才。

關鍵詞:模塊化;包裝設計;設計教學

一、國內包裝設計教學現狀與弊端

在我國悠久的設計歷史中,尤以造型獨特、功能優良的包裝設計為最。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重要知識組成,包裝設計課程體系舉足輕重。隨着設計學科與包裝技術的迅猛發展,包裝設計理論與技術日趨完善。然而,目前國內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包裝設計教育存在包裝設計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理論知識薄弱、學生設計能力欠缺乃至不能勝任包裝設計項目工作等問題。

1.包裝設計人才能力欠缺

目前,全國相當多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開設了包裝設計課程,在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方面,一些教師依然採用封閉的教學模式。對於傳統的包裝設計課程培養模式而言,大綱與課程內容的設置存在知識結構上的重疊和真空,教師所授知識缺乏更新,這直接導致了學生知識結構混亂、理論知識陳舊、缺乏包裝設計學習興趣、基礎不夠牢固等問題,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制約着包裝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

2.包裝設計人才與市場需求不符

在一些開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校中,學生缺乏參與實際設計課題的機會,這導致了包裝設計教學內容與實際生產的脱節,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就業時無法進行社會實際項目設計。此外,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在進行包裝設計時,大多關注作品的裝潢和形態等視覺要素,而對於包裝材料與結構、包裝加工工藝、綠色包裝設計、包裝成本與市場等方面缺乏關注,作品往往華而不實,無法合理應用到實際的生產、流通和回收環節。學生畢業後不能立即投身於設計工作,對一些知識必須進行二次學習,從而出現了包裝設計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的供需矛盾。當前的包裝設計教育處於向更為系統、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變革的時期,如何在短暫的包裝設計教學活動中將龐大的包裝理論體系全面、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如何把握授課的難易程度?如何提升學生的包裝設計能力?基於以上種種思考,筆者提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所謂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將與包裝設計緊密相關的各大知識點進行分類、整合,重構成三大教學模塊,在有限的課時內,構建學生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培養學生包裝綜合設計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建立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的意義

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旨在解決原包裝設計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內容重疊與真空、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質量低等問題,對包裝設計教學而言,具有以下理論與現實意義:第一,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包裝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將改變以往包裝設計教學中的幾大矛盾:一是現有包裝設計課程內容設置相互重疊與真空的矛盾,二是有限學時與無限授課內容間的矛盾,三是包裝設計教學內容廣度與深度應如何平衡的矛盾。教師要從知識體系的層面完善包裝設計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從教學改革的層面完善包裝設計教學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第二,為現代包裝設計和其他設計門類教學提供借鑑。在研究模塊化包裝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歸納整理其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教學內容的重構、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應用等,為現代包裝設計和其他設計門類教學提供參考依據。第三,為有志於研究包裝設計及其教學的人員提供便利。針對目前包裝市場上設計人才的需求提供資源,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對包裝教學模式進行知識點的提取、分類、去粗取精等一系列工作,將大大減輕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工作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方法探析

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主要從教學體系和模塊構建、教學內容重構、學生能力測評等方面入手,探究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共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第一,模塊化包裝設計課程體系知識模塊的內容分配和授課順序: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按照教學順序將課程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大模塊(包裝認知學習模塊、包裝設計製作模塊和包裝創新設計模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每個模塊的內容又由若干個教學課題和教學任務組成,力求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包裝認知學習、設計製作以及創新設計能力的提升。同時,模塊內容將隨着包裝科技的進步,不斷擴充其內涵和外延,使教學內容緊貼設計前沿和生產實際。該教學體系通過建立兩大體系——包裝知識體系、包裝能力體系,培養學生的認知學習、設計製作、創新設計三大能力。學生在完成上一模塊的學習之後,方可進入下一模塊學習,學習完畢之後,學生仍可根據需要有的放矢地選擇相關模塊再學習或參考。具體課程內容體系構建方案如圖1所示。主要針對以下兩個階段性目標進行課程內容建設:第一階段:讓學生在前期學習過程中瞭解包裝設計的概念、分類、發展歷程、包裝科技與應用等包裝設計基礎知識,在腦海中對包裝設計有整體的理解,從而構建出其知識理論框架。第二階段:通過課程內容的組織和編排,構建學生的能力培養體系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如何設計包裝與設計時應注意的要素,並歸納出包裝設計的一般方法,獨立完成包裝設計項目。第二,模塊化包裝計課程內容的重構與學時安排(表1):其一,包裝認知學習模塊為包裝基礎知識的認知學習,是包裝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學生在初學階段建立對包裝設計的整體性、概括性認識。其二,包裝設計製作模塊這一階段採用理論講授與設計製作相結合的方式授課,將教學方式的重心由理論講授逐漸向能力培養偏移,重點培養學生的包裝設計與製作能力。其三,包裝創新模塊比照現有設計公司的設計流程與標準,給學生安排實際或虛擬的包裝項目設計,在鞏固學生設計製作能力的同時,培養其創新應用設計能力,實現學生能力培養的強化。第三,明確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力測評內容,具體包括:裝設計基礎認知能力、包裝裝潢設計能力、包裝造型能力、包裝印刷與製作能力、包裝項目設計及展示能力、包裝創新設計能力。上述六大能力與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環環相扣,綜合體現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包裝設計能力和專業素質。通過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與探究,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將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任務:課程體系框架的構建和課程核心能力培養目標的確定;從龐大的包裝知識體系中擷取適合本科階段學習的知識點與內容;對提取的知識點進行合理分類重構,劃分重難點;分析包裝設計教育中學生獲得知識的效率,課程內容安排與教學實踐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完成對學生由包裝設計課程理論學習到包裝設計綜合能力培養的過渡。

四、結語

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的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效率低下、包裝設計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供需矛盾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包裝設計教學研究理論體系與包裝學科體系的完善,使包裝設計教學工作更為科學、有序、合理。同時,筆者也希望隨着模塊化包裝設計教學模式的推廣,能為現代包裝設計和其他設計門類教學提供有利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昱靚.關於包裝設計教學改革和發展新模式的探討.包裝工程,2008(10).

[2]楊茂林.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全新思考.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12).

[3]胡豔珍.對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的思考.包裝世界,2011(2).

[4]周建偉,胡紅豔,高德,王振林.包裝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整合與優化.中國印刷與包裝研究,2013(4).

[5]林天喜,楊志.國外設計院校教育對中國設計藝術院系發展啟示.裝飾,2007(11).

[6]李海濤.模塊教學條件下課程體系的構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w00k7p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