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職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研究論文

高職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研究論文

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帶動了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場所,無一例外地要順應信息化發展的需要,合理、有效地應用信息化教學。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探索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

高職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研究論文

一、信息化教學設計概述

1.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是把信息技術引入教學,以信息技術為支持來輔助教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發展的教學。其基本點是教學所運用的技術和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的。信息化是重點,學生掌握着信息訪問的主動權。信息化教學的本質是充分且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資源及手段,實現從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轉變的新型教學形態。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所學內容。

2.信息化教學設計

信息化教學設計是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信息資源,使其有效地輔助教學,從而使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更加科學、合理、有效。它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徵,設計的核心是教學過程。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的研究

隨着對信息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的發展,在教學領域也展開了對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的研究。三種典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如下:

1.英特爾未來教育模式

英特爾未來教育是一個大型的國際教育合作模式,旨在將信息技術和有效的教學資源融入到現代的教學過程中,是國際範圍內的教師發展項目。該模式抓住了學習者不滿足於傳統的學習方式,渴望以現代化的學習方式掌握實踐技能的心理,引進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適宜的教學方法,並融入了有效的教學資源,形成了以學為本、以學習者為中心、吸引激勵學生、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典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學設計過程模式如圖1所示,該模式主要經過八個步驟的教學設計,從教學目標出發,通過制定計劃、查閲資料、整合評價教學項目,到創建具體的實施方案,並反覆加以修改進行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教師的組織、引領、指導的主導作用,強化了學生自主、創新、協作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學設計的核心是問題設計,因此,問題的設計是“英特爾未來教育模式”取得成敗的關鍵要素。“英特爾未來教育模式”是較成功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目前已經取得可觀的教育成果,特別是在中小學教育方面。但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單元計劃不夠精煉,教師需要豐富的教學經驗並具備充足的教學資源支撐,否則教學過程無法進行。教育環境因素也制約着這種模式的運用。

uest教學設計模式

WebQuest教學設計模式較規範地體現了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理念和結構,試圖把傳統封閉式與知識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成開放式與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網絡信息平台為基礎,讓學生在假定的情景中,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和綜合,對既定的學習任務做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它關注於學生如何利用所得到的豐富信息,並傾向於在分析與綜合上為學生提供支持。WebQuest教學設計模式如圖2所示,首先要求教師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的,即培養或提高學生哪方面的技能。根據教學目的,教師要選擇一個需要創造性的或有多種解決途徑的、並能體現學科綜合性的任務主題。接下來需要學生搜索並整理網絡中的相關資源,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必須適當地指導學生有效地利用並優化網絡資源。然後,設計可行的、明確的具體步驟。最後,學生要呈現成果,相應的評價不受人員、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用網絡模式展開。WebQuest教學設計模式的教學內容多樣、追蹤信息前沿、任務真實、合作性強等這些優點都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但也存在欠缺之處,比如形式化、模式化的傾向較重,實際應用的效果不明顯,強調資源的引進而忽視了資源的應用等。

3.祝氏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

祝智庭教授對英特爾未來教育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在“英特爾未來教育模式”基本理論的指導下,創建了一種新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模式,該種教學設計模式將評價修改貫穿始終,能夠達到信息反饋及時、逐步修改完善、適時調整提高的目的,如圖3所示。該教學設計模式的流程是教師首先分析對應單元的教學目標,根據分析的結果確定學生在學習中應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接着,依據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設計教學任務和問題設計,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潛能,喚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然後按照學習目標,教師查找選用合適的教學資源並設計好使用這些資源的要求,讓學生在使用的時候方便快捷。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教師要根據單元內容、所要求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學生的認知能力設計教學過程,最終達到學生的認知過程的目標。最後,教師要根據教學過程設計具體的實施方案,並根據方案設計教學模式,註明教學策略、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臨時問題的處理等。在上述八個環節中要反覆評價修改,對教學設計不斷完善,達到夠用、適用、好用的目的。該教學設計模式主要是針對單元教學進行設計的,與課程教學設計相比每一環節更具體,為信息化單元教學設計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但其教學設計範圍較小,應用過程中有一定的侷限性。

三、高職教育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

1.高職教育對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要求

首先,參考以上模式,揚長避短。以上關於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是研究者們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的成果,提供了系統化和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模式,為教育者的實際教學和信息化教學設計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但這些模式的適用範圍較廣,缺乏針對性,因此,要把這些模式應用於高職教育,必須在結合高職教育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細化。其次,以信息化手段輔助實踐教學。高職院校大多數的專業課程以技術實踐為主,因此,合理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不能喧賓奪主,使其成為實踐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只注重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形式的新穎,而忽視了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的支撐作用。但是,如果能夠合理、有效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就可以更大地滿足技術實踐的需要。因此,高職教育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必須本着服務於實踐教學的理念,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再次,對於高職教育的可行性。高職教育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要符合高職院校的實際,例如現有的信息化設備、硬件、軟件等,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能大大超出高職院校的承受能力,並且構建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應符合高職教師所具有的或可提升的信息技術素質。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是否能夠被教師有效地應用於信息化教學中,還取決於高職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的高低。只有當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水平達到適宜的水平,才能保證信息化教學設計被廣泛應用且富有成效。最後,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更新的速度迅速,因此,構建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要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更新,具有靈活性和先進性。關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並具有一定的預見性,構建符合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

2.符合高職教育發展的教學設計模式

基於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高職教育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應當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活動為主線。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應擺在核心的位置。因此,在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中,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首先,要設計符合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的信息化教學情境。要儘可能地設計真實的情境,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引導學生帶着真實的“任務”或“問題”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化和形象化。因此,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運用圖片、動畫、視頻以及聲音、文字和語言等多種信息的功能,設計出較為“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探索實踐,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其次,教師要設計好信息資源。確定項目所需的信息資源,例如文字信息、相關圖片、視頻案例等,還包括需利用的網絡、軟件及相關的配套設施。提前準備好這些資源以後,課上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必要時還要做一定的指導,從而順利地完成任務。再次,要注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提出問題”,還要在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和指導。例如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開展探究活動、需要遵循哪些步驟才能完成任務等,這也是教師的主導作用之一。最後,教師要對學生和自身在各個環節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和反思,以便隨時調整設計,使其適應學生和教學的需要,從而獲得最理想化的教學效果。尤其針對學生活動的核心環節,要進行重點的評價與反思,並及時修改。這是一個動態的、循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總之,高職教育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的重點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線的信息化實踐教學。以電子課件、圖片、視頻、音頻、動畫、教學軟件、虛擬情境等信息化的手段實現原本無法實現的實踐教學,並且可以簡化實踐教學的過程。實踐教學的環節和過程較為複雜的,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有效地對整個過程進行簡化。這樣既可以提高實訓的效率,又可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zr3d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