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裴多菲《我願意是急流》教學設計

裴多菲《我願意是急流》教學設計

裴多菲《我願意是急流》教學設計

裴多菲《我願意是急流》教學設計

裴多菲《我願意是急流》教學設計

(一)讀出美

1、導入:配樂朗誦《我願意是急流》,提問:這是一首什麼詩?

明確:這是一首愛情詩。這是匈牙利十九世紀最偉大的詩人裴多菲寫給他的女朋友尤麗亞的一首愛情詩,他在詩中給了愛情一個新的詮釋。 2、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1)我們可以想象,在正處青春年華的詩人眼中,愛情是無限美好的,用青春的激*情譜成的詩篇就更充滿了美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體會它的美。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讀出美!(投影:讀出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愛情詩最美的地方,首先在於它的情感。讓我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走進詩歌的情境,去觸一摸作者的靈魂。怎樣才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讀呢?這就要求我們先要理解關鍵詞語所包含的意思,再利用語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語氣的強弱、語調的高低等技巧把詩中的情感表達出來。我們以第一段為例:

投影:

我/願意/是/急流,山裏的/小河,

在/崎嶇的/路上,巖石上/經過 ……

只要/我的愛人(深情舒緩地)/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快樂地/游來游去。 (放慢、降調)

解説:第一句的重音應該放在“急流”“小河”上,因為他們代表着主人公。

而第二句的重音應是“崎嶇”一詞,這個詞很關鍵,急流、小河在崎嶇的小路上、山巖上跋涉是艱辛痛楚的,象徵着詩人在愛情之路上會遇到重重的艱難險阻。讀的時候要有起伏,讀出凹凸感。

第三句應把重心放在“愛人”和“小魚”上,讀“愛人”時要深情舒緩,可以用一點氣聲,讀“小魚”則要突出那種可愛的樣子。

最後一句是寫在詩人的保護下,小魚在水中悠閒歡快的、自一由活潑地暢遊,我們要讀出小魚的輕快一感,尤其“游來游去”一詞,是重音,應該語速緩慢、語調下降、採用輕聲。這裏要説明一下,不一定要聲音大才是重音,有時重音也可以用輕讀的方式來表達,如“軍港的夜啊靜悄悄”,這裏的“靜悄悄”是重音,但它是通過輕聲表現出來的。好,我們請一個同學試一下。(學生讀)

非常好。大家看,我們經過這樣設計和處理,就能在朗讀的過程中更深入地體會急流、小河所經歷的撞擊、坎坷及在它們的保護下,小魚的自一由歡快,從而體會詩人為了愛人快樂,而不畏坎坷,就甘願面對崎嶇,承受痛楚的思想感情了。這時候不僅愛人是快樂的,詩人自己也充滿了快樂。我們就可以理解出,在這一段中,愛,就是快樂!

下面請同學們按我剛才的方法,想想第二段的朗讀該怎麼處理,請一位同學來談談吧。

投影:

我/願意/是/荒林,在/河流的/兩岸,

對/一陣陣的/狂風,(升調、加速)勇敢地/作戰 ……(語氣加強,堅定有力)

只要/我的愛人(深情舒緩地)/是/一隻/小鳥,

在/我的/稠密的/樹枝間/做窠、鳴叫。 (舒緩、輕快)

要點:第一句的重心要放在“荒林”上。我們要在腦子裏想象荒林的圖景,用提氣和加大共鳴的方法讀出蒼涼深沉的感覺。第三句的重音應是“狂風”,為了表示風的力度,要用升調。“一陣陣”要重音,語速要加快,顯得風一陣比一陣大,這樣才能象徵詩人在愛情路上受到的打擊和磨難之大。“勇敢地作戰”語氣要加強,要堅定有力,一字一頓地讀,顯示出詩人為了保護愛人而甘願冒一切危險的精神。讀到這裏,我們已經明白,在詩人的眼中,愛,就是勇敢。後面兩句的處理和第一段差不多,要讀出“小鳥”的天真可愛和“做窠、鳴叫”的甜蜜温馨。

這一段充滿陽剛之氣,就請一位男同學來讀吧。

(3)好,同學們,其實朗誦並不難,只要我們根據關鍵詞句的意思去體驗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從而使用不同的技巧,就能讀出詩的味道。既然我們已經能成功處理第一、二段,相信後面類似的段落自然就不成問題了,好,下面我們集體朗誦全詩,去感受詩歌的情感美和音樂美。讀的時候語音要飽滿、圓一潤,語速要緩慢,充滿深情。

(找個同學讀最後一節)

小結:好,今天我們充分地練習了詩歌的朗讀,掌握了一定的朗誦技巧。請大家記住,有感情地朗誦是品讀詩歌的第一步,葉聖陶先生就把有感情的朗讀的最高境界稱為“美讀”,他説:“美讀得其法,不但瞭解作者説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相通了。”希望同學們以後都能熱愛朗誦,並學會通過朗誦去更深入地體會文學作品的美。

(二)品出美

有人説,美是奇異的,它是藝術家從世界的喧囂和他自身靈魂的磨難中鑄造出來的東西。而對於想欣賞美和理解美的我們,不僅要知道它是美的,還要知道美在哪裏,為什麼美,做到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下面馬上進入第二個環節: (大屏幕顯示:品出美)。這個環節要由大家共同去完成,也就是説,請大家從意象、主題、結構等方面仔細地去品味詩歌,再和同桌或前後同學進行簡單討論,説説你對這首詩的感覺,

在活動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有關意象和意境的知識。

(投影:意象:滲透着詩人情意的具體形象。好的詩歌中,寫進詩中的人物、事物都叫意象。

意境:通過意象組合,藴含一着的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境界。)

講解:1、意是主觀情感,象是客觀事物。意象的生命在於比喻,作者都要通過意象的比喻把一抽一象的情感表現得形象生動,我們往往用紅豆表示相思,用杜鵑表示悔恨,用楊柳表示送別,這就是意象。(例:《鄉愁》)詩歌是用意象來説話的,意象是詩歌的基本單位,是詩歌的靈魂。

2、它的特點是情景交一融,如詩如畫,虛實結合,意藴豐富,啟迪讀者不盡聯想和想象。如《沁園春·長沙》的意境崇高壯美,《登鸛雀樓》的意境開闊,《再別康橋》意境柔美。李清照的《聲聲慢》意境悽美。和意象比,意境是意象的高級形態。意境的範圍比較大,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過是構成詩歌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築,意象只是構成這建築的一些磚石,當然他們不是簡單的相加就能形成意境,而是要有序地組合。。

好,弄清這些概念後,我們就從下面意象(種類、特點)、主題、結構三個方面進行品讀和討論。當然,你可以説它好、美、妙,也可以説它不好,總之,你的發言是自一由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我給大家三分鐘時間。

學生討論、鑑賞點評這首詩。教師根據學生髮言進行點撥。(投影:第一印象。根據學生可能涉及的方面進行點擊鏈接)

教師引導的內容:

(1)意象

設計問題:A:這首詩選擇了哪幾種意象?分為哪兩類,分別代表什麼?詩人運用的兩類意象各有什麼特點?

詩中選擇了十二種意象:急流、小河、小魚、荒林、小鳥、廢墟、常春藤、草屋、火焰、雲朵、破旗、夕陽。

這些意象又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急流、小河、荒林、廢墟、草屋、雲朵、破旗,都是詩人的自喻;另一類是小魚、小鳥、常春藤、火焰、夕陽,是“愛人”的形象表現。詩人利用這些意象,將無形的愛情物象化,顯得生動具體。(投影)

這兩類意象的特徵:屬於詩人自喻的意象:衝擊崎嶇山路的急流,與暴風雨作戰的荒林,廢墟、草屋以及在曠野中飄蕩的慘淡的雲朵與破旗,這類意象的特徵是蕭瑟冷落,灰暗悲涼,類似“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以及“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顯得剛勁、蒼涼、粗獷,富有男性*的陽剛之氣,給人以壯美之感;而比喻愛人的意象,是色*調明快,充滿活力的,相對來説比較嬌一媚、温馨,有着女性*的柔媚,給人以秀美之感。(投影)

B:一組意象已能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態度,詩人為什麼還要選擇這麼多意象?

是的,本來一組意象已能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態度,詩人還選擇了這麼多的意象,成組成組地排列在一起,象一幅幅優美的畫面,象徵着詩人的愛情博大無私,形成了詩歌的繪畫美。多組並排意象的疊加,一唱三歎,她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層層遞進。表現出的是優美清新、闊大奔放的意境,顯得悠遠無盡。

C:詩人為什麼不把自己比作水平如鏡的湖面、茂密的樹林、皇家園林、豪華別墅、彩雲、紅旗等,使得門當户對,相得益彰,卻使用那些灰暗蒼涼的東西?這是什麼寫法?起到怎樣的效果?)

這五組意象運用對比的寫法,形成鮮明的反差

例如:

1、“廢墟”心甘情願地讓 “長春藤”沿着自己的額頭向上攀援,甘當人梯,並不因自己即將面臨毀滅而懊喪,因為他知道他的愛人是幸福的,為她的幸福而幸福,為她的喜悦而喜悦。

與我國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境很接近。從這裏看,愛,就是犧牲。

2、安身於草屋內火爐裏的火焰避開了户外風雨的危險,“愉快地緩緩閃現”,這一份安逸和温馨來自於草屋的庇護,而草屋自身卻要“飽受風雨的打擊”。但“只要”愛人能安全愉快,詩人甘願承受打擊。不管自身的處境多麼險惡,命運怎樣坎坷,只要同“我的愛人”在一起,只要“我的愛人”能夠自一由幸福,那麼“我”也就“幸福着你的幸福”了,那麼“我”也就能變得勇一猛強悍,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了。從這裏看,愛,就是堅強。

3、“珊瑚似的夕陽”顯出了“鮮豔的輝煌”,這是生命的輝煌,不僅絢爛美麗,更能給人帶來無限光明,而云朵、破旗在廣漠的空中飄來飄去卻只能成為美麗的陪襯品。但“只要”能突顯出夕陽的絢爛美麗,詩人甘願作陪襯。從這裏看,愛。就是無私。

五處對照使詩人的誓言更加響亮,表達了詩人為了愛人去受坎坷、去戰鬥、去毀滅、去經受打擊、去作陪襯的心志,在這之後,作為愛人的形象得以在詩人懷抱或者胸膛裏自一由生長(即同甘不共苦),五處對照的共同點就是:有了前者的犧牲,才有後者的幸福。使詩人對愛情真誠無私的奉獻精神得到了形象的體現。(連到愛情觀)

到這裏,我們終於明白了詩人為什麼要用對比的手法了吧?

(2)主題:

設計問題:A:詩人的愛情觀是以什麼為核心的?能否用一個詞進行概括?

到這裏我們終於明白了,在詩人心中,愛是什麼?它是毫無保留的奉獻!(投影:奉獻)(愛情不是等價交換)不管這種奉獻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作出什麼樣的犧牲,他都欣然接受,無怨無悔。從這裏,我們看到了詩人的愛情觀何等崇高、偉大,詩人連同他的詩深深地打動了尤麗亞,三個月之後,他們就步人了婚姻的殿堂。

B:提問:詩人願意為愛人做出一切犧牲中,他的情感體驗是痛苦的嗎?

痛並快樂着!

(投影:俄國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寧願為我們所愛的人幸福,千百次地犧牲自己的幸福。”

托爾斯泰:“生活中唯一可靠的幸福就是為別人而生活。”

莎士比亞:“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遠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

同學們,歌徳在《少年維持之煩惱》中説過:“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正處於青春期的我們,也曾或多或少地思考過愛情,甚至嘗試去接觸愛情,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愛情原來還要付出,還要奉獻?學了這首詩,我們至少可以明白兩點:(1)追求愛情意味着要付出。(2)只要愛人能夠幸福,再痛苦的體驗也是快樂的。我希望學習這首詩後,大家能對愛情進行冷靜的思考。

另外,除了男一女之間的愛情,人間還有很多愛值得我們去追求:祖國之愛,家鄉之情,父母一之愛、手足之情,同學友誼、師長之情;還有我們對理想的追求、對生活的嚮往、對社會責任;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又有多少熱血兒女放棄了男一女個人之愛,他們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愛。比如我們學過林覺民的《與妻書》,他對妻子的愛是何等的熱烈,但他為了天下更多的有情一人能享受這種愛,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其實,裴多菲在另一首詩中也把愛上升到了更高的境界。(投影詩歌《自一由與愛情》)這是裴多菲在24歲生日時寫的,在我國流傳甚廣,我們一起來讀一遍。(生齊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一由故,二者皆可拋!”)寫了這首詩後沒多久,他就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毅然參加了衞國戰爭,1849 年7月英勇犧牲,年僅26歲。這位激*情詩人,用自己的詩歌,用自己實際行動,用鮮血和生命,為愛作了最高的詮釋。希望這大家能從這裏得到啟發。

(3)結構:

設計問題:A:作者是用哪些詞語將這兩類意象聯繫在一起的?

全詩各節以“我願意是……”為開頭,“只要我的愛人是……”為轉折,用這樣一種倒裝的條件複句形式將兩類意象連結在一起,展現了五幅激*情洋溢的藝術畫面。貫穿全詩的“我願意”是一種承諾,一種誓言,表達了作者面對愛情的義無返顧、一往無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僅三個字的力量卻足以使聽者動容。

在寫作上,這種格式通常被稱為:“發願體”。古今愛情詩中,“發願體”(我願意……)是一種常用的格式。這種格式源自於民歌,我國的民歌中也有不少使用這種發願體的。例如《在那遙遠的地方》就運用了這種格式。

另外,這個固定結構為每一段搭了一個相同的框架,使詩歌的結構整齊,也使意象的疊加有了很好的依託。這就是詩歌的建築美。

而詩歌圍繞同一中心,用一個固定結構來回環往復,具有民歌反覆詠唱的特點,富有節奏感,這在修辭上叫復沓,(投影)在《鄉愁》和《木蘭詩》中都出現過。這就是詩歌的音樂美。

(三)寫出美:

總結:剛才我們通過《我願意是急流》的學習,瞭解了詩歌的意象特徵及詩人的愛情觀,同時,我們也充分感受了詩歌的魅力,詩歌的美。確實,詩歌是一種最美的文學形式,被人們稱為“文學之母”、“語言的鑽石” “花中之花、蜜中之蜜”,我國的大學者朱光潛説:“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是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就能欣賞小説、戲劇及其他種類的文學。”

下面我們回顧這節課的內容,總結一下詩歌具有的特點:(聞一多提倡詩歌“三美”,我增加了一個情感美,因為詩歌或詩句能使人感動,首先在於它的情感)

投影:

本詩中的美:

情感美:真誠無私

繪畫美: 意象豐富意境悠遠(意象的疊加使它的意境非常悠遠)

建築美:句式整齊 (發願體) (重複運用發願體使 句式整齊)

音樂美:迴環反覆(復沓) (在形式上達到很高的水準)

難怪魯迅先生要説裴多菲“所著詩歌,妙絕人世”了。(投影)

同學們,這就是詩歌所具有的美,以後我們讀詩、鑑賞詩,不妨從以上四點入手,你一定會對詩歌有更深的理解,而且發現詩歌是如此的迷人。是啊,有人説:詩歌是情感的音樂,心靈的舞蹈。讀詩就是溝通情感,寫詩就是重塑情感,熱愛詩歌就是熱愛生命!(投影)

好,剛才我們已經和詩人溝通了情感,下面我們要重塑情感——寫詩。(投影:寫出美)寫什麼?“發願體”!這種格式非常簡單,它直抒胸臆,簡便易行,幾乎人人都能寫,相信你們都不在話下。下面就請大家仿照《我願意是急流》的發願體格式,選擇幾個合適的意象,即興創作一兩段,

我願意是……只要我的母親……

我願意是 …… 只要我的祖國……

我願意是 …… 只要我的朋友……

這裏要注意,前者的意象出現後,後面還加了“怎樣的”之類的後置定語進行補充,使其內涵更豐富,後者的幸福是在前者作出犧牲後方能實現的,後者的動作要以前者的動作為前提依據

(學生寫作。教師和學生一起點評)

例:

我願意是雨露,天空的眼淚,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裏、草原上墜一落,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朵小花,在我的滋潤下,甜蜜地向陽綻放。

我願意是峯巖,終年處在遙遠的大地邊緣,被冰雪覆蓋、凍僵,柔和的陽光不能把它温暖……

只要我的愛人,是一片綠色*的森林,在靜穆的夜間,被一泓清冽的山溪擁抱、滋潤。

我願意是沙礫,夏季灼一熱的太陽暴曬,向我吐出永不熄滅的大火,燃一燒了生命的一切……

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滴晨露,在星星升起的地方,沾濕我廣袤的地獄。

我願意是籠中鳥,關在狹小的天地裏,為了衝出鐵做的窗,流盡了自己的鮮血……

只要我的愛人,是一隻夜鶯,在黎明的號角中喚醒,揚起她甜美的歌喉。

我願意是小島,座落在大海的中央,面對着風浪和寂寞,還有可怕的死亡……

只要我的愛人,是一座花園,在太陽吻紅的繁華的大地上,瀰漫着幸福的和平。

(四)佈置作業:

同學們,你們看,原來寫詩並不難,我們也能寫出好的詩歌!

好,因為時間關係,同學們的作品不能一一欣賞了,我相信通過這次練習,大家充分感受到了詩歌的美,提高了自己的鑑賞能力,同時也增強了自己寫詩的興趣和信心,希望大家在課後作進一步的整理,把好的作品向報刊雜誌投稿。回去後請大家用一兩個鮮明有力的意象,恰當運用比喻和象徵手法,創作小詩一首,內容自定,題目自擬。(投影)參考詩題有《友誼》 《童年》《母愛》《成長》《和平》《春天》等,期待着大家有更好的詩作出現。今天的課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附:

層層遞進分析:由快樂的小魚到鮮豔的輝煌,是愛人走向成熟的生命歷程。成長過程中愛人需要保護,詩人挺身而出,與狂風作戰,飽受風雨的打擊,哪怕毀滅也絕不懊喪,當愛人的生命步入輝煌時,詩人則又退在一旁,甘作陪襯,一步步襯托出詩人高尚情操感人至深。

愛情觀引導:人生如四季。青春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季節。“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歌徳《少年維持之煩惱》)。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水鳥尚且為求偶而鳴叫,何況是人呢?不過人終歸是人,動物終歸是動物,人和動物的差別就在於人是有理性*的動物。蘇霍姆林斯基在《寫給女兒的信》中説:親愛的女兒,你提出的問題使我忐忑不安。今天你已經十四歲了,已經邁進開始成為一個女人的年齡時期。你問我説:“父親,什麼叫愛情?”我的心經常為這種思想而跳動,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個小孩子交談了。進入這樣一個年齡時期,你將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個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在生活中,書本上,影視上,我們對男一女之間的感情並不陌生,對愛情也充滿了浪漫的幻想。覺得在海灘上追逐嬉戲,在月下花前的的竊竊私語是多麼美妙。但愛情真的像我們感知的那麼簡單和浪漫嗎?我們看看裴多菲,如果我們用兩個字來形容他的愛情觀的話,那就是“付出”(奉獻)。為了自己的愛人,他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這樣的愛情觀,我們是否想到過?

我們初開的情竇,就好比是湧一出的泉水。一湧一出就讓它流一溢,那它就流不了多遠,也很快被亂石,草叢吞噬,成不了急流,你想付出也沒有東西付出。不如將這些泉水儲存起來,使之成為一池春水,時候到了,它就會嘩嘩地一路歡歌,一直流向遠方……這時候,我們才能感受到真正愛情的力量。

標籤: 急流 裴多菲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rw070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