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關於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心得體會

關於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心得體會

關於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心得體會

關於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心得體會

“閨女”,這是我工作的村子裏,鄉親們和我打招呼時慣用的稱呼,聽起來再簡單不過的稱呼所體現出的那份親切感,使我這個原本靦腆的小女孩兒鼓足了在大學生村官這個工作崗位上邁步向前的勇氣。也正是這個稱呼帶給我的鼓舞和温暖,讓我在這個小山村裏一干就是十年,也真正意義上的從懵懂無知蜕變成長為了一名羣眾支持、領導信任的優秀大學生村官。

我叫xxxx,女,xxxx年6月出生,05年6月入黨,04年9月剛大學畢業的我懷着滿腔熱情參加了平頂山市組織的“錄取志願大學生村官考試”光榮的成為當時隸屬的平頂山市第一批大學生村官。就職於汝州市大峪鄉劉爻村村委會。我先後但任過小學義務教員、為民服務代理員、村民糾紛調解員、村主任事物助理員。這些工作經歷給了我無限的歷練,讓我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靈活的工作方法,近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幫助和羣眾支持與信任下我也取得了一些榮譽,獲得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獲先進個人,11年、12年、13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市優秀大學生村幹部、第一聘期優秀大學生村幹部。如果説這些是我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榮譽,我更願意認為是我在工作中的進步,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羣眾信任度的提升。回顧自己在工作中的收穫,特結合自身工作總結如下:

一、平凡崗位磨利劍,十年終得見鋒芒

工作單位剛剛分配,家人就替我着急,大峪鄉地處山區,所屬的幾個自然村落,全部被羣山環抱。在當時,我一個小女孩兒到這來當村官,別説家人擔心,就連困難面前不低頭的我也心裏沒底。生活和工作兩大環境都很陌生,該從何處入手真讓我犯了難。當時的境遇可以總結為“三不通”,一不通車,連通外面的大路被天天澇雨沖洗山體形成的泥石流阻斷,上班距家有20公里,有一半都是山路,除非靠自行車單騎,但有時要用人車轉換的方式扛着車子翻山越嶺,特別是下村轉户更需要體力支撐。村村户户都坐落在山坡上,走的都是山間羊腸小道,讓我這個在平原上上生活慣得的打起山間小遊擊。二不通信,因為地處深山,手機信號發射塔常出現故障,想通個電話向當過十幾年老支書的爸爸交流經驗都是難事。三不通話,或許是管理和被管理之間的矛盾導致憨厚朴實的山裏鄉親還壓根沒有接受我這個小丫頭村官,無論在生活工作中,總顯得有語言障礙,和羣眾聊不到一塊兒。説句心裏話,當時的我幾近崩潰,歷經千辛萬苦考上了村官有了工作,以為就算取得真經功德圓滿了,誰知後面的苦難遠遠不止九九八十一難。“不行就換個單位”,“哪換個單位還不都一樣”。心裏很是糾結,但只有人去適應環境,沒有環境因人改變。工作能力不提高到哪也不行。經過思想鬥爭不還是靜下心來,給自己制定了工作計劃,一輛自行車、一個筆記本,每天走鄉串户過一遍,工作心得寫一篇,先從情況上弄個明白。都説“風雨之後見彩虹”,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心態,十年來也就是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好好磨礪自己的意志,才終於在十年後的今天迎來了自己終見鋒芒的時候,“三不通”通了,十年農村的變化讓我也跟着變了,變得那麼自信。

二、挑着水桶走山路,路難走但心近了。

全村人口有1183口,306户家庭,多半青中年人外出打工,留守人員多為老人、婦女、孩子。瞭解到村子裏經濟收入低、創收門路窄,雖然閒暇時間多,但不注重學習,外界的新聞信息渠道閉塞。人閒生餘事,我便和村主任商議利用上級配發的投影儀放映設備,定期在村委召集村民組織觀看中央電視台錄製的《致富經》欄目,使大家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尋找自己合適的致富項目,在我的組織帶領下,村民種植了蔬菜大棚,開闢了品種紅薯種植基地,大家的生活態度都變得積極了。

有次星期五按照慣例鄉里組織點名,由於剛下過雨,大路沒有修通,翻山越嶺趕到鄉里,卻被告知點名被臨時取消。事有湊巧,鄉里的領導正在就劉爻村小學的教學力量展開研究。因為條件艱苦,給老師的待遇有限,學校老師一直找不到人選,所有的課程由現有的兩名年齡偏大的老師分攤,但因為能力有限,英語和音樂兩門課程一直還在空着。或許正好我與領導的討論話題遇上了,或許是領帶已經深思熟慮,最終決定讓我擔任劉爻村小學的代課老師,主要負責教英語和音樂兩門課程。教學任務倒還得心應手,但生活條件差點把我打敗,因為交通不便,只能選擇住校,但吃水都成了問題,沒有自來水,用水都要從校外兩裏地的泉水井裏去挑。很多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中午在學校吃飯的也很多,挑着水桶走山路這項日常工作,對於我一個愛穿高跟鞋的女同志來説簡直就是高難度挑戰。和我自己的父母期盼一樣,眾多的村民對自己的孩子頭抱有出人頭地的願望,而知識就是一個直接的突破口,自從擔任教學後,村裏老少不管有沒有打過交道的對我都是讚不絕口,甚至還傳到了鄰村。類似的考驗還很多,但要強的我從來不願認輸,特別是當我知道,村民都在為孩子們的教育問題而發愁的時候,我更加堅定了要幹好這個兼職工作的決心。因為這不僅是解決了教育難題,更重要的是去除了村民的顧慮,通過這個渠道,可以打開和羣眾交流的突破口,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更有利於我個人村務工作的展開。

三、朝着目標大步走,少有雜念取真經

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同批的村官提升的、調動的,幾乎就剩我一個老同志了,如何安心本職把工作當事業來幹,我時常用新的工作目標來激勵自己,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把平時的鄉里的點滴小事當大事兒,抱着事事只為貼地氣的態度。

20xx年,上級和村委協調組織了土地流轉的規劃實施。徵集了103畝田地作為試驗田,目的是為了響應上級號召,為土地集中管理,探探路子,如何讓農民的土地最大效應的為農民創收是這項工作的主要目的。但不明真相的羣眾都不配合工作。有的在補償問題上僵持不下,有的乾脆就不願轉讓,考慮到涉及徵地的範圍比較廣,許北、許南、車坡、南坡四個生產組都有份,要統一思想認識難度很大,很難集中做工作。

為民牟利的事情義不容辭。接到任務後,我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對收集的羣眾意見進行研究調解,做好疏導工作,就補償金問題,及時反饋意見,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問題解決了,工程按期進行。

同時我還主動擔任“教育幫幫忙”的負責人,多次組織村幹部和黨員觀看上級的會議視頻,學習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蹟,並及時傳達致富信息,用理論武裝大腦,使我們村幹部的素質得到了提高,為發展雙強型村幹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也在學習中取得了真經。

四、人無完人勇爭先,克服缺點當標杆。

雖然平時工作幹得不少,但自己應盡的職責和義務還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需要進一步的學習、理解和實踐。同時現在新農村的人員思想也比較開放,在對一些存在思想誤區的村民,思想工作工作做得還不夠細緻深入。對農民的關心不夠,需要進一步走進農家,瞭解他們心裏的存在的事情。

十年的村官讓我有時候會止步不前,只是一味的走老路,作為一名女同志因為性格和家庭的因素,自身的創新意識有待加強,在幫助村民致富上,還跟不上形勢的需要。在工作和家庭的協調上也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但作為這個農村大舞台的導演,我會戒驕戒躁,把自己的一些思想雜念排除在外,幹好本職工作積極爭先、勇當標杆。

回首十年來的風雨路,無論是環境的陌生到熟悉,還是當時的滿腔熱血到現在的平淡習慣,我始終盯着一個方向,那就是“家”,我早已把我腳下的這片土地當成了自己的家,也就是因為有了這份難以割捨的情義,無論幹什麼事,我都幹勁十足。

農村工作無大事,家長裏短,嘮個嗑就能把問題解決;

農村工作無小事,牽一髮而動全身,這需要我們這些村務工作者堅持做到:認真、細心、紮實對待,把落實羣眾路線放在首位,也讓我這個“好閨女”能讓樸實的農民鄰里感到和諧、幸福安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pze9j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