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關於旗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關於旗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關於旗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關於旗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近年來,太旗依據區位和自然資源優勢,科學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馬鈴薯傳統生產方式,全面向現代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馬鈴薯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發展現狀和成效

2012年,全旗馬鈴薯種植面積50.1萬畝,佔總播面積的35.3%,總產量55.14萬噸,17萬農牧民人均增收392元。2013年馬鈴薯種植面積55萬畝,佔總播面積的39%,預計總產量79.5萬噸,加工7.9萬噸,儲藏20.4萬噸。現有生產、加工企業35家,種植大户80餘家、專業合作社100餘家,園區308處、20.7萬畝,膜下滴灌3萬畝。

先後被評為無公害農作物生產基地、馬鈴薯優勢作物產業帶、全國馬鈴薯標準化示XX縣、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示XX縣、高產創建示XX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國家商標總局註冊“精豆”牌商標,認證為綠色食品,部分馬鈴薯產品被認證為有機食品。

二、主要做法

(一)開展宣傳培訓。一是邀請自治區馬鈴薯示範推廣團隊培訓指導。二是舉辦“高產創建”等系列實用技術專題培訓班。三是召開現場觀摩會,技術人員實地指導,發放培訓手冊、明白紙。四是利用媒體發佈信息進行宣傳。

(二)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行政與技術結合。發揮行政部門、科研推廣、基層幹部在組織發動、方案制定、政策扶持、技術推廣等方面的作用,構建政技結合的組織領導體系和技術指導體系。二是科研與推廣結合。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示XX縣項目為載體,推動高產優質品種的選育應用、高產技術的普及推廣、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三是規模化經營與專業化服務結合。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引導耕地向種植大户集中,推進集約化經營。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專業化服務,探索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三)實現“四化標準”。一是田間設施標準化。整合項目、集中資金,按照渠道不變、性質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實施標準化農田建設。二是管理服務專業化。建立 “旗有技術專家、鄉有技術骨幹、村有技術標兵”的三級科技服務隊伍,實行統一技術服務,做到技術全面入户到田。三是生產過程機械化。大力推廣農機作業技術,促進農機農藝結合。四是生產方式集約化。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户,實現土地分散經營向規模化生產轉變,提高種植效益。

(四)實行“四個統一”。一是統一推廣優質高產品種。示範推廣荷十五、夏波蒂、大西洋等綜合性狀優良的馬鈴薯品種,落實良種補貼政策,實行統一供種。二是統一應用集成高產栽培技術。根據品種特性,採取針對性高產栽培技術,通過技術集成配套、示範應用,形成標準化規程。三是統一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養分構成和作物需肥規律,進行有機和無機相結合、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結合、土壤施肥和葉面施肥相結合,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四是統一進行病蟲害防控。科學制定綜合防治方案,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技術,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機械化精密精準打藥綜合防治技術。

三、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方面。一是馬鈴薯基地發展建設相對較緩,需要加大資金等方面的投入。二是旱地耕作方式較傳統,在應用現代栽培技術、優質高產模式等方面差距較大,需要加大新技術推廣力度。三是需要加快完善和配套馬鈴薯種薯繁育體系建設。

(二)加工方面。一是現有馬鈴薯加工企業規模小、產能低、技術較落後,產品出成率10-15%。產品主要以澱粉、全粉等初級產品為主,產業鏈條短,產品結構不合理、附加值低,馬鈴薯加工轉化率不足15%。二是企業資金短缺、融資難。由於生產經營規模小,銀行貸款難度大,在原料收儲、設備更新、技術投入、擴大生產等方面發展受到制約。三是受資金、貯藏能力的制約,無法大量收購馬鈴薯進行加工,每年只能在秋季馬鈴薯收產時生產2-3個月,實際產能僅達到15%左右。四是大部分馬鈴薯加工企業均建在鄉村,交通、供水、供電等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

(三)貯藏銷售方面。馬鈴薯在收穫季節受集中上市影響,價格低,銷售難,錯季價格升高後,供應又不足,急需加大馬鈴薯貯藏庫建設規模,拉開上市時間,實現均衡上市。

(四)科研推廣方面。一是馬鈴薯脱毒種薯不能自主研發生產,馬鈴薯科研單位在我旗乃至全盟都是空白。二是盟農研所雖然設在太旗,因科研設施落後、經費不足,高新技術無法推廣。

四、發展建議

(一)做好產業規劃

根據發展方向及產業特點,進行專業調研,編制切實可行的馬鈴薯產業發展規劃。

(二)逐步建立脱毒馬鈴薯種薯繁育生產體系

加大高產優質專用品種推廣力度,引進脱毒高產優質品種進行栽培,擴繁試驗,篩選適宜地方種植的脱毒馬鈴薯品種,加快品種更新換代,逐步把太旗建設成為優質脱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和優質馬鈴薯商品薯生產基地。

(三)提高旱地機械化水平

多渠道融資,擴大現代化節水馬鈴薯種植規模,提高旱地馬鈴薯生產機械化水平。利用好自治區農機補貼政策,提高馬鈴薯機械化、集約化種植水平。

(四)加大品牌建設力度

抓好產品質量和品牌創建工作,推廣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加強綠色有機生產基地和產品認證工作,打造馬鈴薯知名品牌。

(五)培育馬鈴薯加工企業

一是出台相關政策鼓勵現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建設生產基地。二是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建立信用擔保體系,拓寬融資渠道。三是協調解決交通、供水、供電等配套基礎設施。

(六)加強技術推廣

做好節水噴灌、滴灌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旱作機械化馬鈴薯種植技術,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脱毒馬鈴薯種薯擴繁技術的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

(七)加大貯庫設施建設力度

通過幫扶、政府補貼、專項資金等方式,支持和幫助標準化馬鈴薯貯藏設施建設,逐步改善馬鈴薯貯藏條件,為生產提供優質種薯,延長企業加工期和反季節銷售12

為切實做好今年夏收夏種工作,更好服務“三農”,XX縣農機局立足本職,周密部署、依法履職,統籌調度、強化服務,充分展示了農業機械在“三夏”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今年XX縣小麥種植面積約9萬畝,適宜機械收穫的面積機收率達98%。

一、當前夏收夏種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一是農機作業成本高。據億霖、民樂、大紅鷹等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由於XX縣是山區縣,山區丘陵多、地塊小,無法連片作業,機械作業難度加大;而且農機作業油料價格高,人工工時、機械維修費用高。今年XX縣小麥機收價格為每畝100元左右,與周邊縣區機收價格相比,每畝普遍高出20—30 元,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引起,一方面主要是受地塊影響;另一方面柴油價格高(例如:一台中小型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每畝需用柴油5公升左右,每天可收割小麥 40—50畝,燃油成本在200—250公升左右,按柴油每公升比以前高0.8元的價格計,每天多支出160—200元);再一方面人工費高,一台小麥聯合收穫機械的作業機手每天人工費300元。作業成本的增加,合作社、農機大户等農機作業人員只有提高作業費,這樣也就增加了種糧農民的生產成本。

二是作業難度較周邊縣區大。XX縣是山區縣,丘陵山地多,地塊小、佈局分散,多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種植模式為主,地塊與地塊之間農作物混雜套種,作業場地不集中,無法連片作業。大型小麥聯合收穫機械無法作業,只適用中小型小麥聯合收穫機械,作業機械轉場頻繁,機械利用率低。

三是作業需求量大,小麥聯合收穫機械保有量少。由於XX縣是山區縣,大型機械保有量少,特別是小麥聯合收穫機械增加不多;而且“三夏”麥收搶抓農時、時間緊,農民需求劇增;再是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多,農村勞動力急劇缺乏。小麥聯合收穫機械已經成為全縣農民羣眾“三夏”麥收的依賴。但“省功、省時、省力”的機械化聯合收穫機保有量太少,目前,全縣擁有小麥聯合收穫機械在200多台。

四是農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三夏”生產期間,農事活動和農機生產作業活動增多,各種農業機械不論技術狀態如何一般都投入生產一線,帶來了極大的安全生產隱患;再是天氣炎熱、時間緊、農活多,農機作業人員的注意力不集中,極容易出現問題、發生農機安全事故。

五是當前天氣連續乾旱,影響了夏種進度。

二、建議和對策

一是儘管今年對“三夏”作業的小麥聯合收割機保質保量優先加油,並對所使用的燃油進行了適當補貼(每公升0.2元),但對作業成本的改變起不到明顯作用。

二是積極爭取更多的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繼續加大對聯合收割機的補貼力度,引導農民購買農機後加入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開展專項作業服務,既提高作業效率,又便於調度管理。今年,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全縣新增聯合收割機15台。

三是提高農機服務和機械作業水平。一方面充分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大力組織機械作業,根據生產進度,及時調度農機具,提高農機作業效率,確保作業質量,促進“三夏”生產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農機大户的帶動作用,積極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跨區機耕、機播等作業,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提高農機具的使用水平和效益。

四是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充分利用廣播、電視、農機化網站等媒體進行農機安全生產宣傳,以平安農機示範村、平安農機示範鄉鎮為平台,深入鄉村、農户、田間地頭宣傳安全法規和農機安全常識,努力提高廣大機手的安全意識和遵守農機安全法規的自覺性;農機監理站積極與公安交警部門密切配合組織開展農機安全集中整治活動,及時糾正違法行為,杜絕農機安全事故發生。

五是積極引導農民羣眾進行抗旱,加快夏種進度。

為全面掌握XX縣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技術推廣情況,進一步推進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工作。近日,XX縣農機局組織人員對全縣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技術推廣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縣共有10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360個行政村,7個社區,總人口6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0萬人,耕地面積76萬畝。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小麥種植面積73萬畝,玉米種植面積58萬畝。2012年,XX縣農機局承擔了“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創新示範工程”項目,項目安排在杜堂鄉、陳集鎮、冉堌鎮、濱河辦事處等16個行政村,建立了16個示範園區,3萬畝示範區全部實施了玉米免耕精量播種。帶動周邊地區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播種5萬畝,輻射帶動全縣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播種10萬多畝。在項目的輻射帶動下,2013年共完成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播種48萬畝,機播率達到82%。

二、具體做法

(一)政策帶動。縣政府高度重視玉米免耕精量播種的實施工作,將其作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在農機購置補貼實施中,優先、重點補貼玉米免耕播種機,並形成了長效投入機制。連續三年召開了全縣小麥機收暨玉米免耕精量播種現場會。2012年,承擔了“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創新示範工程”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購置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100台,通過政策帶動,效果顯著,農民購買玉米機播機的積極性高漲,推廣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400餘台。

(二)宣傳發動。為深化玉米機播“大培訓、大推廣、大普及”活動,提高農民對玉米機播的認識,積極開展信息宣傳工作。一是主動與新聞部門結合,通過電視、電台、報紙、網站等媒體對玉米基本進行大力宣傳,努力營造加快發展保護性耕作的輿論環境。二是縣鄉多次召開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玉米機播機械化現場會,廣泛的開展機具演示活動,組織農民觀看,講給農民聽,帶着農民幹,做給農民看,讓農民親身感受玉米機播技術優越性和先進性。並組織部分農機大户到杜堂鎮戚姬寺村示範點觀摩機播玉米生長情況,提高農民的認識;三是結合“送科技下鄉”活動,採取通過出動宣傳車、農機科技下鄉、設立宣傳點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共出動宣傳車72台次,發放技術指導明白紙20000餘份。

(三)效益驅動。一是省種:玉米精量播種每畝用種量2公斤,比傳統播種量3公斤可畝省種1公斤,節約成本20元;二是省肥:採用玉米精量播種的同時進行化肥深施,能提高化肥利用率10~15個百分點,每畝省肥15斤,節約成本20元左右;三是增產:採用精量播種玉米苗全、苗齊、苗壯,通風透光性好,根據側產情況,比常規播種每畝增產95公斤,增效200元。四是機手效益。我們依託16個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示範區,廣泛開展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技術推廣示範活動,大力實行農機服務代理制,不僅有效地加快了推廣速度,而且玉米機播的大規模開展又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機手參與到該項農機作業服務中來,有力地促進玉米機播的快速發展。2012年,項目區3萬畝,投入100台玉米播種機,按照平均每台機械播種玉米300畝、收費標準每畝20元計算,減去燃油費、維修費及機械折舊費等每畝10元,項目區機手共盈利30萬元。五是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不僅有很高的經濟效益,還有明顯的社會效益。人工作業用工量大、勞動強度高。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應用把農民逐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節約了大量農村勞動力,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新農村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

(一)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的性能與質量水平有待於提高。雖然目前市場上對新亞2byf-2型、2byf-4型玉米播種機,工力2byd-3型玉米播種機,海倫王2byf-2型玉米播種機,雨鑫2by-3型玉米播種機,雨虹2by-3型玉米播種機比較認可,但與農民的要求還相差很大,比如對玉米免耕精量機械底盤低,對小麥聯合收穫後形成的較厚的秸稈覆蓋層易產生雜草堵塞,還需進一步進行改進與完善。

(二)幹部羣眾的認識有待於提高。由於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處於起步階段,很多幹部羣眾還認識不夠,今後要在進一步完善機具性能與質量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

(三)農機與農藝融合有待於提高。由於農民種植玉米的品種不統一,播種量不同,造成機手作業時,需要根據播種量進行調整,影響播種的效率、作業效率和機手收益。建議要加大玉米種植的標準化和規模化,儘量使農機與農藝相適應,提高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的作業效率。

四、意見和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加快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的推廣步伐。任何一項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都是與宣傳和示範分不開的。各級農機部門應當向農民羣眾廣泛宣傳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的優越性,組織農民到作業現場進行觀摩,讓農民羣眾從中增加感性認識,提高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

(二)保障推廣工作資金足額投入。在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中,各項農機綜合技術的實施需有相應的資金作保障,因此,我們要從多方面開闢籌資渠道。一是利用國家對項目的投資作導向,吸引農民自籌資金投入。二是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契機,爭取各級政府、財政支持,加大對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的購置補貼力度,調動農民購機的積極性。三是通過示範點的帶動作用,讓農民看到實效,鼓勵農機合作組織投資購機,加快機械推廣步伐。

(三)堅持農機與農藝的有效協作。農機技術是實現農藝技術的工具,只有農機與農藝的良好結合才能充分發揮整體功能,取得最佳效益。因此,在實施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過程中,要把農機與農藝緊密結合起來,用機械化手段完成農藝技術的實施,並做到兩者協調統一,使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技術順利實施。

(四)完善服務體系,建立長效機制。一是要結合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技術項目的實施,切實為農民傳授經驗技術,並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難題。二是要重視農機手培訓工作。機手是機械技術的實施者,機手的能力直接關係到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械化長效機制的建立。三是在農時搞好跟蹤服務,我們可以設立農機服務熱線,併成立專門的服務隊,農忙季節深入到田間地頭進行無償服務,隨時解決機械作業發生的故障問題,搞好配件供應,及時保證維修需求,最大限度的為農民機手提供方便,為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gznqy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