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倍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倍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倍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倍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我的設計

在教材解讀那天,我知道本課的知識點是:認識“倍”的含義和學會用除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我利用例題情景圖中的藍花2朵,黃花6朵兩個數量,然後進行創設“七仔送禮物”的情境,要求學生自己提問,即複習學會的“相差”問題、“總數”問題,也引出今天的知識“倍數”問題。即使學生提早説到了倍數問題,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接着然讓學生圈一圈:黃花裏有幾個2朵(藍花朵數),教學“藍花有2多,黃花有3個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採用多種形式的説一説這句話,從而建立“倍”的概念。再加入一些練習,鞏固對倍的含義的認識。

在學生擺小棒時,我做了一些變化,目的是要學生明白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也可以通過計算來解決,因為第一環節圈了、擺了,所以學生就會聯繫除法的含義來思考,很容易就能想到用除法來計算,從而很順利地把這個知識點掌握了。再加上一些練習鞏固一下,我想應該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我的失誤

可是因為我的目標意識的不強烈和對學生的現實基礎不夠了解,考慮的也不夠周到,導致這節課上得很失敗。

第一處:在告訴學生“把2朵藍花看成一份,黃花是3個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後,因為板書沒有全部在內,所以導致學生在説含義時,經常説地不完整,多次糾正還是這樣。所以我想寫全板書的話,因為比較直觀學生肯定能説得較好的。在練習時也是的,由於前面沒有説好,交流時學生總也説不完整,再加上後來時間比較緊,許多時候都變成了我説了。哎!這也是由於平時上課時缺少這方面的訓練,學生已經習慣講話不完整了,以後要注意學生能説的,絕對要他們自己説出來。

第二處:對於為什麼用除法計算的,本來是想好應該要學生自己探索出來的,但是因為時間的問題,也是因為之前就有學生用到了除法算式,所以根本沒有探索,就已經同意除法是正確的,變成了我“灌輸”給學生的。這就與“新基礎”教育實驗的理念相違背了,學生是被老師牽着走的。

第三處:後面的練習,我設計得沒有什麼梯度性,都是看圖説一説,都是從直觀入手的,其實完全可以加入一些純文字性的題目,提高一些難度。本來我在黑板上寫了“1、2、3、4”是想在上課過程中給學生一些獎勵的:比如遵守紀律、回答精彩、動作迅速……,但是看學生都聽遵守紀律的,所以沒有用,其實這個用了以後,在課的最後就能用今天的知識來説説各組的情況那樣的效果或許會更好些。所以上課前一定得方方面面都考慮仔細了。

我的想法

對 於吳曉亮老師的意見,我也挺贊同,但是因為平時課上這方面的訓練較少,我沒有經驗,所以更怕在公開課上來用,到時如果控制不了那怎麼辦,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可怎麼好,所以還是按照一般教學過程一步步來了。

從這節課看來,我還有許許多多的不足,需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可以網上多聽聽別人的錄像課,當然加強理論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每節課都要認真思考,學生的各種常規也要課課抓,那樣就能減少在公開課上犯一些低級錯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9wl89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