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哲理作文 >需要作文 >

【必備】我需要作文十篇

【必備】我需要作文十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需要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我需要作文十篇

我需要作文 篇1

很清的,實在是清澈無比,就像一顆心一樣的明亮。戲水的感覺也是極棒的,只要用手輕輕的揚起,那水花兒就會温柔的濺出,打在你的臉上,清涼啊!感覺如夢遊,如甘露。人生能有幾次感受這自然的心聲?又有幾次能體會到這麼瀟灑的境界?如能實現,我願容身於這“人間的桃花圓”裏。

是的,都説孩子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還是特別厭煩的,每想到要做成一件事的時候,都是功敗垂成,但真正回憶起來,那確實是無憂無慮的時代,多少次想挑戰洶湧澎湃的大海,多少次想攀登高大聳立的泰山,多少次想成為少年英雄,能讓我瀟灑的走好每一步。不錯,那是夢,如果沒有美好的夢想做前提,怎會湧現出瀟灑的未來?

人們在忙碌,他們只記得自己的職責,卻忘記了生活的意義,他們只知道一切都為了孩子,卻又不知道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確是很悲哀。如果有朝一日,人們都大徹大悟,放下手裏的工作,實現一次孩子們的夢想,那才是瀟灑人生。可是,儘管我們痛恨、抱怨,那遊戲的規則仍然是不能改變的,但我們自己的夢想是永不毀滅的。

瀟灑的一生,要為自己創造自身條件,心裏要有快樂的細胞,腦子裏要運轉幸福的信息。記得有一位老人對我説過這樣一句話:“你們正是大好青春的時候,多好啊!一定要把握好了,過了這村兒就沒這店兒了。”老人的話,讓我深思不解,我們究竟好在哪裏呢?老人的話又讓我疑惑,我們即將長大,我們也在丟失自己的快樂,漸漸的,忘記了,忘記我們曾經的山盟海誓,忘記了那山清水秀的風光,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中,時而迷路,時而害怕,時而高興,時而哭泣。但我們曾經歡笑過,曾經興奮過,曾經團結過,曾經努力過,又曾經瀟灑過啊。

之所以寫下這篇感悟文章,是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們表達自己的心聲,為了告訴他們要珍惜時光,把握青春,點燃青春的火把,照亮自己的夢想,讓我們共同舉起雙手,一起托起明天的太陽,讓所有的孩子童心依舊,青春永駐。

雖然我們曾經瀟灑,但沒有留下遺憾,我們逝去的,就留給下一代,我們所擁有的,將受用終生,這才是瀟灑人生的宗旨。


我需要作文 篇2

我需要一場失敗,一場挫折,越大越好!但這並不是我在顯擺自己獲得過多少次成功,已經不稀罕成功似的。這只是我對自己的審視、監察,確保自己並沒有被驕傲和“高人一等”給吞噬。儘管它們早已存在,從小學那會兒就開始了。

小學二三年級時,我也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數學也就算中等吧。後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的腦袋突然開竅了,我對數學特別感興趣了,我的數學分數突然就變高了。我和夏學霸等人在數學成績方面也可以過過招,並且功力不相上下了。隨之而來的,還有“它們”驕傲和高人一等。

終於在一次考試中,曾經我常考的一百多分變成了八十多分。我知道,是“它們”在作祟。當時,我還並不是很出名的數學尖子生。我又慶幸還好不是,“它們”都很自然地把視線放在那些數學高手的成績上。我還有點兒擔心那些數學高手們要是哪一次考得不好,又該怎樣的面對其他人的幸災樂禍、嘲笑甚至鄙視?

如今,我又到了班上的這種數學高手的位子。高處不勝寒。我也深深體會到“獨孤求敗”的`含義了。我只想狠狠地失敗一次,然後能體面地走下山去,跟大家説:“看,我也同樣失敗了!”

我需要作文 篇3

一個人是靠信念支撐下來的,當他還是一粒種子時,就在渴盼盛開成一朵瀝血的花朵。

——題記

我終於理解了爸爸。 我每每回到家,我們父女倆總要高談闊論——這不同與別的農村父親。我爸爸教我什麼是理想,教育我要有人生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提醒我時刻要有競爭意識。或者,我們談布什,談哲學。

可有一天,爸爸突然拖長了聲音低沉的歎到:“唉,老百姓啊??最無能最沒有價值的人哪??”

我聽了心裏很不舒服,爸爸在説什麼?望着爸爸那深沉的眼睛,那悲傷的暗淡的眼神,我不知該説什麼才好。

我只好岔開話題。那一天,我悶悶不樂,對爸爸的悲觀厭世,我不得而解。

隨着我的成長,為了心中埋藏着的那個美好的理想,我不停的探索着人生漫漫長路,卻遇上了坎坷、荊棘、浪濤和陷阱。那時侯,我面對着他們,縱然淚流滿面卻絲毫不悔,因為心中藏着一個美麗的信念,才讓我如此痴迷與執着。於是,我恍然大悟:人是要靠信念支撐下來的,這個信念就是他還是一粒種子時就所渴盼的一朵瀝血的花朵。

爸爸曾是村裏唯一的高中生,他不甘心日日夜夜在農田裏滾打流汗,讀書是他的夢想。然而當一個人的理想破碎以後,生命也就失去了開花結果的信念,爸爸欲綻的花苞在十年動亂中凋謝了。一棵苗兒在沒有清水沒有沃肥的焦土中,在嚴酷的風霜下,終究沒有開出自己所渴盼的生命之花呢!

爸爸又扛着钁下地了,可我永遠都記着,他對我説:“一個人是靠信念支撐下來的,當他還是一粒種子時,就在渴盼一朵瀝血的花朵。 你就是這樣一粒種子,不要忘記,那朵花永遠不要放棄!”

爸爸的一生是本大書,我並不能全部讀懂。但我懂,那從貧土中發出的苗兒能頑強的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在渴盼着另一朵瀝血的花朵。

爸爸,女兒雖然不能令時光逆轉,讓您重綻生命的花朵,但女兒一定不會忘記:我要用心血綻開出自己生命的瀝血的花朵,開在自己的心間,也開在您的心間,更要為泱泱神州綻開一朵燦美的花朵。

我需要作文 篇4

在我的記憶裏、童年是一片無憂無慮的小天地,它給予了我自由'賦予了我快樂;給我帶來了美麗與幻想’可是/自從上了初中‘一切都改變了'自打步入校門那天起"我彷彿就明白了校園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分數與名次一下子躍入了我的生活’成為我生活的主要部分“在小學裏‘父母和老師從不會為我加壓”我幾乎不曉得什麼叫,名次“'只知道要在學中玩:玩中學'每天早睡早起、生活是一張有規律的表?每當我寫完了作業,我就會像小鳥一樣自由地去玩;我有我的小空間,在那個自由的空間裏:我看了許多的小説‘童話,也會捧起多少期《小愛迪生》津津有味地看着;在那個自由的空間裏’我可以彈我喜歡的曲子‘唱我喜歡唱的歌曲。朗誦我喜歡的詩句;歌聲”琴聲"歡笑聲裝滿着我的小空間'那時的我是一個閲歷深‘興趣廣泛/成績優秀的女孩:可是/上了初中之後。我的一切行動都受到了約束?爸爸媽媽將小説?童話和報紙雜誌都視為;閒書:;看新聞和彈琴、唱歌也被看成是,閒事'“每天‘我都會在心裏壓迫下實行着”閉關鎖國“的政策,我再也沒有了自由的空間?一天到晚只能是學習/做題”背書'奮鬥再努力!!卷子像下雨一樣落到我們的身旁/來一次次地考驗着我們'分數與名次不再使我對學習有任何的興趣與信心,我感到越來越緊張。我的成績自然是一落千丈,從原來那個閲歷深'興趣廣泛的女孩變為一隻孤陋寡聞的井底之蛙’唉......我希望我能夠擁有一片自由的空間,在這片空間裏。我會增長見識'放鬆大腦"培養能力’提高效率??我需要一片自由的空間;可是誰又能給我呢?

我需要作文 篇5

我的生活也許都是苦的。面對同學,面對爸爸都是這麼一回事。

面對同學:“你真笨這題也不會做,”面對爸爸:“才考了這麼點,成什麼氣。”我不在乎同學們説我什麼,但連爸爸都是這麼看不起我,我活得真失敗。

爸爸沒説我什麼,我都熱淚盈眶,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眼淚總是止不住,總是從我的眼眶裏衝了出來。“爸爸能給我多一點安慰嗎,我不需要你無情的安慰,你懂嗎?爸爸。”我總是在夢裏呼喚着爸爸,爸爸我恨你。

你對我總是怎麼冷淡,我也是你的女二啊!哥哥學習是好,可你也不能對我冷嘲熱瘋,我不相信你是一個重男輕女的人。雖然我這麼説,但在我心裏你永遠是我的好爸爸,爸爸我永遠愛你!

請你多給我一點鼓勵和安慰吧!我不回哦讓你失望的,爸爸!

我需要作文 篇6

不想成為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爭第一的學生不是好學生,不想功成名就的人不是有志向的人。而我卻想説:一個人,要盡力了就好,只要盡力了,你都是成功之人。可又有誰能理解我這份甘於平談的心呢?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父母也沒有什麼大作為,所以,他們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我身上。從小,他們就費盡心機地送我上各種輔導班,恨不得我能集全世界才華於一身。然而,我並不是一個神童天才,我既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也沒解起奧數速度如有神,更沒像他們想象中的活在天天第一,事事第一之中。我的一切,令他們失望。

然而,可憐天下父母心啊,這一切並沒令他們“半途而廢”,折回初衷。“我們對你有信心,你一定能行。”這句話聽得我已倒背如流。我無奈地笑了笑,是苦笑,是心領神會的笑,還是被父母之恩闊長高深感動得笑從雙頰生?我不知道。

捧着擁有星羅密佈的紅叉的試卷回家,我矛盾極了,因為我不知如何交待。我不願再看見那失望的眼神,低落的情緒。突然覺得,手中拿着的不再是試卷,而是父母兩顆滿懷期待的心。我把試卷放在桌上,母親走過來了,帶着無限希望走過來了,然後和往常一樣,再好的心情都跌落在那份試卷上,似乎今天考差的不是她女兒,而是她自己。我咬着嘴脣,手心開始出汗。“做作業去吧,下次再努力。”終於,一句帶着哀傷的囑咐打破這寂靜。我走向書房,隱約感覺到一股熱泉湧出眼眶。我是多麼希望母親説一句“只要你盡力了就好,成績好壞無所謂”啊,但我知道,我聽見這句話的希望是多麼渺小,我所能做,所能彌補的,就是努力,再努力。我什麼時候取得第一,什麼時候就是報答父母的最好時機。

我不願父母失望,但是我卻做不到。我真的好想説一句:“我已經盡力了,爸爸媽媽。”

白雲需要天空的理解才會擁有飄逸,魚兒需要大海的理解才會擁有快樂,爸爸媽媽,我需要你們的理解!

我需要作文 篇7

我不介入,我冷眼觀看。

回家路上,我,優越而篤定地邁着步子,帶着點重點中學學生的清高,帶着點15歲青年特有的自信,帶着點自以為是的超脱,優哉遊哉地走在人羣當中。只是——媽媽讓我順便從農貿市場上買點葱,天哪!我暗暗叫苦,老大不情願地走進農貿市場——一個井然有序的所在,奇怪!

賣葱的老頭見我遞上10元錢,愣了一愣:“你有零錢嗎?找不開。”

我搖搖頭,不屑答理。老頭有點尷尬:“我再多給點葱吧。”

我聳聳肩:“我要那麼多葱幹嗎?”老人訕訕地揉揉鼻子,在他那油膩的包裏蘸着口水給我數零錢,那“白髮”低俯下去,又抬上來,“還差兩毛錢。”周圍的人看着我,我覺得好不耐煩,又像是預料到會有這個結果似的,隨口説出:“兩毛錢,算了,算了,不要了。”

周圍的人又都看着我,我覺得自己好瀟灑。

“你等等。”老頭突然站起來搔搔頭,問旁邊一個賣菜的:“10塊錢能換開嗎?”

搖頭。他求助似的望了望我,又走到一個賣雞蛋的面前,“10塊錢……”

搖頭。奇怪?兩毛錢不是説不要了嗎?幹嘛那麼費勁地跑來跑去。

“來了,來了,我給你!”老頭滿臉如釋重負的歡喜,“我到前面商店換的。”

為什麼,我默然了,肩上馱着沉重的疑問。

我需要作文 篇8

從小的我,是個斤斤計較的,不懂事的,倔強的黃毛丫頭。但經過了那件事,我長大了,我懂事了,變成了一個大孩子,學會了理解與寬容……

聖誕節的前夕,我的心裏樂開了花,因為過兩天就是我的生日。

正當我滿心歡喜的想着買多麼大的蛋糕,吃什麼好吃的,爸媽送什麼樣的禮物的時候,媽媽告訴我,今年是爺爺七十大壽,生日要準備一個大蛋糕。這個消息對我而言,猶如晴天霹靂,無法接受。也許,你還不知道,我與爺爺的生日只差兩天,爺爺生日吃大蛋糕,包餃子,做豐盛的菜,也就意味着我的生日只是簡簡單單的。就是因為這個不能接受的現實,我與媽媽鬧了彆扭,好幾天悶悶不樂。

生日的當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高興的為我慶祝生日,而我的心情卻低落的想哭,飯菜都難以下嚥。這時媽媽拿出了兩個精巧的小蛋糕,笑着對我説“生日快樂!”

這時,我真的想哭了,不是難過的哭,而是激動,感動的。

想想,爸爸媽媽生日時很少準備蛋糕,飯菜與平時無異,只不過大家湊一起唱個生日歌,吃個團圓飯而已。我過生日時,爺爺奶奶會特意做豐盛的飯菜,準備可口的飲料;爸爸媽媽會準備蛋糕和我喜歡的禮物。

原來,我錯了。

這個生日雖然沒收到自己期望的大蛋糕和我喜歡的禮物,但我過的反而更開心,更感動。而且我也獲得了一個寶貴的禮物——學會理解與寬容。

我需要作文 篇9

那件事情一後,我才發現自己是那樣地缺少自信。我一定要把自己的自信找回來。

“叮鈴鈴!”英語課結束了。我非常沮喪,甚至認為自己很愚蠢。

英語課上,齊老師給我們聽了一段話後讓我們小組合作,一起默寫。可我們就少了一句話,沒有得到獎章。我感到自責。就讓我細細説給你聽。

英語課上,齊老師做了一個活動,就是給我們聽一段話。這是關於生日Party的一段話,講的是在生日Party上要做了事情。老師要我們仔細聽,説一會兒要默寫。聽了兩遍,大家都很認真,靜靜地坐在那兒,誰也沒發出半點聲音。

接着,齊老師發了紙,要我們小組合作,一起寫,第一第二名可以得章。我們組配合得還算默契一起討論,一起默寫。睿琪先開了頭,然後,紙就一直往下傳。因為有時間限制,所以大家也就“刷刷刷”過去了。顧不得是對是錯,也顧不不得字寫得好看不好看了。

“不對不對不對,停下來停下來停下來!”我大喊道。“幹嗎,小聲一點啊!”“他們還一同吃了午飯,然後才是這一句啊!”“你説什麼呀,哪有什麼吃午飯啊!”“就是啊,就是!”“唉,快點寫快點寫,時間快到了!”我沒有再追究下去。

可是,我明明有聽到啊!是不是記錯了?也有可能啊。要不然,怎麼大家都沒印象。

“哎呀,哪裏有吃飯啊!擦掉擦掉!”另外一組也喊了起來。看來是我記錯了,沒有這句。我徹底打消了這念頭。

開始講評了。我們很有把握地交了頭卷,所以是最後一個講。標準答案出來了,卻讓我氣得險些吐血!原來有那句!天哪!一句話多少分啊!在我們前面的那些組,有好多沒寫那句話,好奇怪,大家為什麼都忽略這句話呢?

講評到我們的了。除了少了一句話之外,沒有任何一個錯誤!

為什麼我們的運氣這麼背!第三。第一第二名已經開始蓋章了。看着書上那少得可憐的兩個章,實在是讓我想起下B班的兄弟姐妹們!

要是我自信,要是我相信自己沒記錯,我就會奪過紙筆,補上這句話。這樣,我們就是第一、沒有任何錯誤,還可以得章。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自信是那麼的重要,同時也知道自己缺乏自信心,我需要自信,我要找回自己的自信!

我需要作文 篇10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像行星似的圍着我們轉,由於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造成了他們對子女的種種不理解。在生活上,有的父母過分溺愛孩子,真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他們為孩子買來大量的鈣片,口服液,每天逼迫孩子吃這吃那。在學習上,他們為孩子制定了“成長路線”,除了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外,又安排了各種輔導班,家教。考試成績成了他們喜怒哀樂的催化劑,考好了,和言悦色,喜上眉梢,考砸了,大發雷霆,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為了掌握孩子的動向,有些家長隔三差五查看孩子的書包,偷看孩子的日記,私拆孩子的信件等等。(幸好,我沒遇到這樣的家長)他們恨不得永遠將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鎖在家庭的保險箱裏。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失去了童真和童趣,語文課本中《羚羊木雕》一文,就向我們訴説了父母逼主人公要回了送給好友的羚羊木雕的故事。做父母的,為什麼就不能進行一下換位思考呢?

但從另一個方面説,我們對父母理解了多少呢?父母的愛子之心,愛女之情,我們又讀懂了多少呢?夜深了,父親把一杯熱騰騰的牛奶送到孩子書桌,為了孩子的學習,父母電視不敢看,大氣不敢出,陪孩子讀書到深夜。這一切不正表現了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嗎?

理解,它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兩代的之間,只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撞擊出理解的火花,才能雙贏。《約翰。克利斯朵夫》裏有這麼一段話:“父母和子女之間要能徹底地推心置腹,哪怕彼此有十二分的相親相愛也極不容易做到:因為一方面,尊敬的心理使孩子不敢把胸臆完全吐露;另一方面,有自持成長和富有經驗觀念從中作梗,使父母有輕視兒童的心理。”由於年齡不同,閲歷不一樣,父母與我們之間不可能取得完全一致。我們不可能強求父母去聽流行歌曲,父母也不可能苛求我們去欣賞戲劇。

我們應該保持各自的喜好,而又彼此尊重對方,用我們最真摯的愛,在“代溝”上架起一座理解的橋。讓信任和尊重和着愛的小溪在橋下流過,我們兩代人毫無隔膜地肩並着肩,手挽着手,共同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標籤: 十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elizuowen/xuyaozuowen/kqlg4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