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哲理作文 >時間作文 >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6篇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6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6篇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1

一葉一花一清泉,兩人兩樹兩昏鴉。

三燈三屋三盞茶,奈何今宵聚合家?

院裏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多少話,藏進了滿頭白髮,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不得不追問,那些年的幼稚時光,去哪兒了?

託?傑弗遜説過:“我們認為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來都是平等的。”所以與生俱來的差距是極其微弱的。然而,從生來平等到物競天擇,不就是在拷問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嗎?

在那年幼稚的時光裏,農民家庭的孩子與一些雜耍的夥伴兒嬉鬧,走在崎嶇的山路上,踏在黃黑色的厚土上,那無盡的樹,扭曲的河流,還有那可愛調皮的牛羊填滿了他們記憶裏的時光,所以,他們在幼稚的時光裏收穫了純真與浪漫。

工薪階級的孩子條件較優越些,但他們反倒是最辛苦的一類人。有着條件平平的家庭條件,想學門自己鍾愛的藝術,又害怕學藝術太燒錢,想出遠門望望更廣闊的天空,又有重重的羈絆,可憐了那年幼稚的時光,盲目而又碌碌無為。

CEO家族的孩子,自然生來就養尊處優了。可是他們大多會極早的接觸藝術文化,若遇見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大多那些個幼稚的時光還不如農村的孩子過得歡愉。如果父母視他們為掌上明珠,那大多學得傲氣凜人,逼得人喘不過氣來。所以他們的那些年的幼稚的時光都躲進了蜜糖裏或是苦澀的咖啡裏需要細細品味......

差距總是一點一點的積累起來的,環境似乎影響着我們的人生軌跡。可我們必須得承認的是,自己才是命運的決定因素,我們的時間去哪兒掌控在我們的手中。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這是雨果曾經説過的話。道理也實為簡單,不過是要堅持不懈敢於突破罷了,這你我誰不知道?可當我們手中緊握時間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夠好好的珍惜它,去完成那叫做堅持的使命?

這些年青澀的時光,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時間從我們的筆尖滑過,從我們的歌聲跳過,從我們的書邊溜過。這些時間,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它去哪兒了?

那時年少輕狂,你是否許下了宏偉的諾言?這諾言是不是早已隨着那小溪緩緩流走,清洗的格外乾淨,沒有留下一絲的痕跡,甚至有那麼些時候會以為自己失憶了,腦海裏空缺了那段時間的壯志勃勃的韶華。

因為,走在當下,那些個惹人陶醉的戀情,那些個讓人放鬆的遊戲,那些個消磨時光的聊天工具,充斥着我們本不該麻木的心靈。這些天的時間到底去哪兒了?

那些個時間都去哪兒了?是被消極籠罩還是被樂觀將自己的世界包圍?

還記得一個原美國布朗大學校長,現任卡內基基金會主席瓦爾坦-格雷戈裏安的童年故事。他6歲的時候,母親便因病去世。他的祖母在伊朗的山區將他帶大。格雷戈裏安的祖母也是一個很不幸的女人。由於戰爭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的孩子。雖然命運對她十分不公,但她卻並未因此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為了讓格雷戈裏安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出來,健康快樂地成長,祖母經常教導他説:“孩子,有兩件事一定要記牢。第一是命運,那是你無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麗,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財富,但是你決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也許這句話可以是大多的我們受益匪淺。所以在這樣的時間裏,他選擇了樂觀的面對生活,於是才有了後來的登峯造極。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我們就老了。這將是我不久後迴盪在心底的歌謠,不要以為這離我們還很遙遠,所以肆無忌憚。趁它現在還在我們的身旁,就緊緊的握住它的手,帶着它去遠方夢的天堂。

不知道,是此生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此生?是時間來等你還是你來追趕時間?所以人生來平等,待你譜寫芳華。

那麼,時間都去哪兒了,好好地笑着專注着就老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2

時間——令人敬仰的公平者。

在潮起潮落,花開花敗的旋律中,曾有駐足過的倩影,卻不知何時,又靜靜悄悄地消逝幻滅。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歲月匆匆之間,你我又何曾留意過時間的飛逝呢?當天空承載着白雲的歡笑,當大海聆聽着浪濤的咆哮,當大地襯托着樹木的偉岸,一切都在悄然即逝,一遍又一遍地重蹈覆轍。在時間的流裏,我曾想緊緊抓住時光的影子,卻歎時間稍縱即逝,如同細細的沙塵一般,想抓卻抓不住,無奈間,只能讓它從指尖流走。我的雙眼徘徊、茫然:啊!時間,你要去哪裏啊?

當我還是孩提時,每天有父母的悉心照顧,吃喝玩睡都是爸爸媽媽一手包辦,從來都感到自己是掉進蜜罐裏的寶貝。有家人的呵護與關愛,像個唯我獨尊的小公主,所以無所謂,自己覺得自己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對父母不禮貌,呼來喝去,卻毫不在乎他們的感受,總是任性地認為我想要星星,父母也會在天上搭個梯子去為我摘下來,彷彿他們就是我的僕人,非處處遵從我的命令不可。可我的刁蠻任性使父母頭涔涔而淚潸潸,無奈而又無助。時間在任性的童年裏煎熬着,卻沒有教會我如何孝順父母。

當我上了學,才知道所謂的校園裏,有知識啦,老師啦,同學啦……可是每天都重複演奏着上學四部曲:起牀、上學路上、一天的學習、晚上的作業,枯燥乏味,使我漸漸不愛學習,不愛上課,所以成績也一團糟,很是讓父母操心。

一天放學回到家,我一如既往地將書包隨手一扔,懶洋洋地坐在電視機旁,拿起零食,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就在這時,一段美妙又略帶憂傷的旋律傳入耳中“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時間都去哪兒,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剩下滿臉皺紋了……”充滿温情的音律一點點地縈繞於心,讓我的心靈顫抖着,彷彿有一把時光刃劍在一瞬間深深地刺進心口,我不禁懵住了。看着電視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父親和女兒的合照,從小到大,父親一直陪伴在女兒身邊,不離不棄,相濡以沫。多麼温馨,多麼感人,讓人動之以容。

“女兒,回來啦!快去洗手吃飯了!”媽媽滿面笑容地從廚房走出來,雙手在腰前的圍裙上擦了擦,又用手抹了抹額前的細細密密汗珠。我不禁又怔住了,那一刻,我看到了,我看到媽媽額頭是歲月刻上的皺紋,它剝奪去了她的年輕,原來烏黑的頭髮上也多添了幾縷發白的髮絲,隱隱約約地在陽光下泛着銀光。而她看到我卻是滿心歡喜,我的心裏頓時有種説不出的感覺。

歌曲飄送着一陣温暖,真情流露於心。讓我瞬間長大了不少,並漸漸懂得父母的艱辛,明白自己以前是多麼地不懂事,多麼地讓父母頭疼。

不知不覺我的雙眼濕潤了,一滴滴淚水奪眶而出。“你怎麼啦?”媽媽不知所措。我一下子撲進媽媽的懷抱裏,“媽媽,過去,我做錯了,我不應該那麼任性,處處惹你們受氣,不該讓你們操心。”“乖孩子,沒事,只要你長大明白了,爸媽怎樣沒關係!別哭了,不然就成小花貓了!”話音剛落,我把媽媽抱得更緊了。那首歌一直在耳邊渺渺迴盪着。“媽媽,我以後會好好孝順你們的,我會好好學習,不再讓你們擔心。”那一刻,我覺悟了。

是啊!“時間都去哪兒,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剩下滿臉皺紋了……”花朵會因時間的變遷而枯萎,小鳥會因時間的推移而衰老。而你們的養育之恩卻能在東方升起不落的太陽,與時間同行。

我親愛的父母,感謝您們不悔的青春,養育了我;感謝您們傾注的時間,一手把我拉扯大。

現在,我不會再讓時間悄悄地流走,我要好好把握時間,去孝順父母,去認真學習。讓時間的流裏,充滿我真誠的感恩和努力的汗水。不辜負時間的恩賜,把快樂的日子留給父母,將他們照顧好。

時間——令人敬佩的恩賜者。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3

轉眼間已經20xx年四月二十六日,20xx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再算算還有八個月我們就跨入20xx年的大門,八個月説短不短,説長不長。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在你不經意間就從你的身邊溜走。

我們每天聽着分針“滴答滴”地像流水一樣跑走,有可能你眼睛都沒眨一下它都走了一大半,其實,我們有沒有在空閒的時候想想為什麼時間會過得那麼快,而我們的時間又都去哪兒了呢?

怎麼説呢?時間對我們來説真的非常重要。在戰場上,戰士們需要時間攻打敵人;在醫院裏,醫生們需要時間搶救患者;在火災裏,消防員需要時間搶火救援;在創作上,作者需要時間激發靈感;在學習上,學生需要時間努力學習……

我們從一個哇哇大哭沒有一點的小孩一晃眼就長大,然後學會説話,吃飯,學會繫鞋帶等。然後開始上幼兒園,上小學,上初中,上高中和大學。

當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可能不是那麼很懂事,到了初中基本上都知道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道理。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就來臨了,那就是躁動的青春荷爾蒙,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在初中的時候不學習,一直在混日子,想着過一天算一天,到了真正出來工作的時候才知道學校的好。大家聽我一句,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階段,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在青春季瘋一次,闖一次,愛一次。

歲月神偷,偷走的正是我們回憶裏的那段青春。

時間,往短的説就是現在,往遠的説就是未來,把握好了時間,也就是規劃好了未來。為什麼大公司裏,學校裏都不容許遲到,就是要讓我們自律,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魯迅先生在初中的時候也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來激勵自己,讓自己事事早時時早。

轉眼我們都已經長大,小時候希望長大,長大了反而覺得小時候更好,時間真的過得好快!還沒好好享受青春,我們就已經奔跑在工作的道路上。然而,我們的時間我們真的把握好了嗎?我們的時間到底去哪兒了呢?

其實這個世界上懶惰是人類的天性,就看你怎麼去對待它。有的人選擇一大早就起來,努力賺錢學習,都説“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而有的人在牀上睡懶覺,被懶惰打敗,睡到九點多十點多都不起牀,整天無所事事,不知道幹什麼,也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幹。

你們知道抑鬱症嗎?我感覺我以前就得過,這種病怎麼説呢?它不同於其它病,它不痛不癢,讓你感覺不到自己生病了,而是直接擊垮你的內心,把你的靈魂先給打掉。讓你悶悶不樂,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沒有目標。覺得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是幹什麼的,而且患上這種病的人一種想自殺,我那時候就是,為什麼?因為抑鬱症一直在攻擊你的內心讓你一步步憔悴,墮落,覺得世界沒意思,最後走向了死亡。

所以,抑鬱症患者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他們的時間都被病魔一步步帶走,甚至帶去了遙遠的天邊……

郭敬明也寫到“我們像是表面上的針,不停的轉動,一面轉,一面看着時間匆匆離去,卻無能為力。”

而大多數珍惜時間,把握時間的,他們大多數都成功了,他們都靠時間來奮鬥來努力。如:魯迅,愛迪生,司馬光,齊白石……

魯迅也感歎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可見珍惜時間的重要性,要想成功就要抓住時間。我們在學校每一次的考試也就意味着一次次的老去。描寫時間的歌也很多,從《童年》到《我們都已經長大》再到《當你老了》。時間過得真的很快,我們有沒有好好想一下時間到底都去哪兒了呢?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裏枯木又開花。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時間到底都去哪兒了呢?我們可以對着鏡子捫心自問一下,其實,好多人的時間都是被自己浪費掉了,浪費在了遊戲與懶惰上。現在的`我們正年輕,何不抓住時間,珍惜時間,與它賽跑,努力奮鬥,然後孝敬父母,其實我們最該感恩的就是他們,就是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

其實,時間待人都是平等的,而時間在每個人的手裏價值卻不同,有的是無價之寶,有的是物美價廉,就看我們是去把握還是浪費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4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我們二年級學的珍惜時間的名言,可是能到不放過一丁點時間的,世界上又有幾個?

當老師佈置了課堂作業,要求下課前做完。假設一個教室裏有五十個人,到下課時間還有十分鐘,只需要做三道簡單的列豎式計算。我想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會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剩下的人呢?他們打發時間的方法可多着呢。他們會叫上正在寫作業的人一起聊天;他們會肆意的離開位置,跑到自己的對角線處和那邊的人講話;他們會坐在位置上發呆,看着自己的雙手;他們會拿出自己的學習用品那在手裏把玩……總之就是想盡一切辦法逃避寫作業,等到老師親自盯着你,看着你叫你寫作業,把你叫到辦公室裏,不讓你上其他的復課。一道十分鐘就能完成的作業,剩下的四分之三的人都要花半小時,甚至一小時的時間都玩不成。有些人説,我不會。不會不是藉口,當你遇到你真正感興趣的內容的時候,你不會,可是你會找會的人,向他們悉心詢問,並且放在自己的腦子裏記得牢牢的,而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你卻不願意去向會的人請教。

再説一個故事吧:大森裏面有一個小猴子,他很活潑。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愛拖拉。小猴子拖拉的毛病已經不是一兩天了,而是從小就養成的習慣。

小時候,當小猴子比現在還更小的時候,那時候就已經非常的拖拉了。比如,放暑假了,猴媽媽讓他上午寫作業,猴子就説:“上午讓我玩會吧,下午我在寫作業也行。”到了下午,猴子心想明天還有時間呢,還是明天再寫作業吧。到了第二天,猴子心想説:“今天先玩吧,暑假時間長着呢,以後再寫吧。”拖到最後,開學的時候,猴子的作業也沒完成,還被老師批評了。

現在猴子已經長大了,在一個公司上班了。一天,老闆給猴子佈置了一個任務,讓猴子一定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

第一天,猴子説:“一個月的時間長着呢,也不急於這一天。”於是就把任務放下了。

到了第二天,猴子心想:還有那麼長時間呢,才第二天呢,一個月的時間肯定夠了,明天開始做吧。就這樣一拖再拖,到了快要交任務的時候,猴子已經來不及完成了。一個月時間過去了,當老闆向猴子要任務結果時,猴子抓了抓腦袋,只能説沒有完成任務。老闆失望的搖了搖頭,然後就把猴子開除了公司。

小猴子為什麼寫不完作業呢?因為他總是想着暑假的時間還很長,總想着明天再寫,就這樣一直拖,拖到最後也完成不了了。小猴子為什麼不能完成老闆的任務呢?因為他總是想着,一個月的時間這麼長,老闆的任務什麼時候都能完成,到最後還是沒有辦成任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乾脆,不能拖拉。決定了的事情,一定要立刻去做,而不能一拖再拖。一旦養成了拖拉的壞習慣,就什麼事情也幹不好。

時間總是一秒一秒地流逝,珍惜時間這個道理無人不知,可是,知道,並不代表你能做到。

時間都去哪兒了?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就能完成老師的作業,回家以後就可以複習功課,可以看一本書。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浪費掉的時間可以讓我們多吸收多少知識?讀多少本書?

還記得以前聽過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就叫做《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是: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裏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多少話

藏進了滿頭白髮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

只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5

這篇文章,獻給一位今天過生日且曾經在我心中種下彩虹的人,就當作是一份生日禮物吧!

時間都去哪兒了?

——題記

時鐘,滴嗒滴嗒地旋轉着,彷彿從來沒有停止過,也彷彿像一點殷紅在透明的水中綻放着妖嬈的花朵,一絲絲晃動着自己的魅影,從不靜止。

我的人生,就如同一杯糖水一直在升温,每一口都要比上一口甜,這源於你滿面的皺紋和鋪滿水銀似的髮絲,還有,那隻翡翠戒指上越來越多的劃痕。“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向窗外的蒼穹問道,我想,是不是融化在了你給我的愛中了?

時間彷彿只有“快進鍵”,但記憶卻能讓時間變為永恆。

時間,定格在了20xx年6月5日的深夜,你在給我寫第一封信。當時距離一場浩大的激戰——WAT考試,還有九天時間,你把你對我的愛全部注入了信中的字裏行間。你一定會很詫異我現在才給她回信吧,也許,你更詫異我還保存着這封信,這封信,我一直保存着,保存着你對我的愛,對我的希望、期盼。時間,也彷彿在這字裏行間流逝,每看一次,我就不禁潸然淚下。

我還記得我生病時你焦急的目光、心疼的淚水;還記得我進步時你鼓勵的微笑,退步時貼心的安慰;還記得我犯錯時你眼裏的目光,失敗時給我帶來的勇氣,摔倒時的關懷,受挫時的鼓勵,犯錯時的責備。這些我都記得。這些關懷,鼓勵,責備的背後包含着的是你對我深沉的愛。這些愛就像甘露一樣在時時刻刻的滋潤着我。

我還記得在無數個深夜,您的愛藏在掖被角的手掌上,手心裏您愛的温度,陪我度過無數個寒涼的春秋;我還記得在無數個早晨,您將對我的愛一勺一勺的盛進碗裏,早餐裏您愛的香味,還令我記憶猶新;我還記得那無數個令我感動的細節,那些充滿愛的回憶。

還記得,小時候我抵抗力弱,經常感冒咳嗽,尤其到了晚上,更加厲害,有時難受的睡不着覺,為了讓我好受些,讓我不再咳嗽的厲害,媽媽,是您,讓我趴在您的背上,馱着我從客廳走到卧室,又從卧室馱到客廳,有時累了,您就用雙手支撐在牀邊,讓温暖的背一直是一個弧度的彎着。多少個春秋冬夏,多少個不眠之夜,媽媽,我知道您的頸椎病為什麼一直不好,我知道你的靜脈曲張是怎麼得的。

儘管有時候您的關懷和激勵被我遺忘,或不被重視,甚至與您頂撞,但我知道,假如有一天,當我真正失去這一切的一切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它就如水和空氣一般,是無時無刻不縈繞在我身旁的,我已離不開它。

太多太多的細節,太多太多的愛早已被時間埋沒,時間都去哪兒了?望着窗外雨後的彩虹,再次問道,應該都流逝到我們心中去了吧,流逝成了一道絢爛的彩虹,永駐心中。

珍惜她吧,時間本無罪,歲月自擾之。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慢慢,照片泛黃,慢慢,時光荏苒。回首時你彷彿變成了另一個,那麼蒼老,我越來越怕,怕我失去你,怕時間流失,一切的一切都回不來了。

我在心中問着自己,時間都去哪兒了?沒人回答我,但是我聽到了五個字:“母親,我愛你!”

小鳥感恩藍天,因為藍天讓它自由地飛翔。小魚感恩小溪,因為小溪讓它歡快地遊蕩。父母贈予幸福,換來的卻是一臉的滄桑,所以,我要用感恩去交税,那就是我要用一生去——報答!到那時,我會像當年您教我一樣,耐心的幫您扣好釦子,繫好鞋帶;像小時候您攙扶着我學走路一樣,攙扶着已蹣跚的您走我們曾經一起走過的小路,看我們一起看過的日出、日落。

一首《時間》小詩,心香一瓣:

旋轉的時鐘

説出愛的心語

時間的蹉跎

造就了你我的羈絆

我希望

我希望擁抱着你

向蒼穹

説出愛的誓言

回不來的時間

愛你到永遠

時間都去哪兒了作文6

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新作《少年時代》無疑是20xx年最火熱的影片之一,無論是在柏林電影節拿下最佳導演銀熊獎成功登頂,還是在各大媒體的年度排行榜上頻頻亮相,《少年時代》在喚起我們對於自身少年時代的懷想和感慨時,林克萊特也通過自己固執得幾乎愚笨的方式,讓我們回首充滿辛酸苦樂的時光。

記錄時間的人

林克萊特最為廣大影迷熟悉的作品,自然是在將近二十年時間裏完成的“愛在”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三部作品分別相隔九年的時間,展示同一對戀人的相遇、分離、生活的瑣事,片中的演員伊桑?霍克與朱莉?德爾佩隨着影片的角色一起在十八年的時間裏體味着生活和愛情本身的細節。如果説“愛在”三部曲展示了三個最難忘的生活側面,那麼新作《少年時代》則像是一瓶濃縮劑,展示了我們本以為平淡無奇的成長時光。

《少年時代》將“愛在”三部曲的手法進一步發揮,展示一個男孩從六歲到十八歲的成長經歷。這並算不上什麼新奇的點子,但是林克萊特是真正從“字面意思”上來拍攝這部影片的。在影片中,他始終使用的是同一個演員埃拉?科爾特蘭,也就是説,整部影片等待着科爾特蘭和片中角色一起成長,從六歲到十八歲,《少年時代》的拍攝經歷了十二年之久。相比“愛在”三部曲多少帶點即興創作成分,林克萊特從十二年前就開始籌備,並且一直以來“祕密拍攝”,這為《少年時代》帶上了某種朝聖般的氣息。這種“死腦筋”的拍攝法,也使影片獲得了幾乎超越紀錄片的真實感――我們在影片中看到了一個從小面對父母分離的小正太,一點一點成長成為一個帶着耳釘的青春期少年,在這中間,母親的再婚、每年和父親的度假、愛情的受挫、理想的追求,成長的陣痛和懵懂,一切都觸手可及。或許,正是由於影片“反常”的拍攝手法,青春少年的成長軌跡在科爾特蘭身上留下了更清晰的痕跡,使我們對主角產生了更多感同身受的認同。影片最終呈現的是165分鐘的時間,但是在近三個小時背後,我們無法忽視的是科爾特蘭的十二年成長,劇組的十二年等待,甚至,我們自己的十二年。

青春是一場漫長的等待

除了拍攝方法使影片更接近生活的奇妙質感,導演林克萊特在影片中也儘可能地減少自己的主觀“創造”和“私活”,影片的故事情節是每年根據主演科爾特蘭的個人經歷改編串聯起來的,與其説整部影片是按照導演的劇本來進行的創作,還不如是按照科爾特蘭的個人生活自然形成的。影片混雜着劇情片和紀錄片特質的獨特風格,使影片在真實以外,還多了一份我們無法完全掌控生活的無奈感。正如影片當中伴隨着男孩成長的諸多細節,例如母親的幾次失敗婚姻,男孩成長的時間提示,本來應該更具有戲劇衝突的情節都被導演有意無意地省略了,林克萊特坦言,“我想讓人有一種回到兒時的記憶,那是一種很隨意的流動。就像兒時有些事情記不住日期,但印象總是在。”

因此,《少年時代》不僅在故事情節上指向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的少年時代,在影片的觀感上,對某些情節的忽視,對另一些細節的專注,反戲劇化,取消插入時間提示的分段感等等手法,也營造出我們回憶童年時代的相似感受:一切恍然若夢,轉眼已成往事。對於觀眾們來説,我們記憶當中那個充滿無盡煩惱和喜悦,無論怎麼熬也熬不完的少年時代,也像影片中的三個小時一樣,在不知不覺當中流逝了。而每一個曾經盼望長大、等待長大的青春少年,也只有在真正成熟、感受到了世間炎涼之後,才會回頭去欣賞和懷念那些充滿漫長的等待和希望的少年時代。十二年如白駒過隙,剩下的,或許只有這些零星但永恆的記憶碎片。

標籤: 時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elizuowen/shijianzuowen/q4my8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