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哲理作文 >變化作文 >

可喜的變化作文

可喜的變化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可喜的變化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可喜的變化作文

可喜的變化作文1

家鄉的山變了,從前光禿禿的“饅頭”,現在變成綠油油的了;家鄉的水變了,從前滿是泥沙的母親河,現在變的清澈見底了;家鄉的路變了,從前泥濘的土路,現在不僅變成了寬敞的柏油馬路,還修了紅綠燈;家鄉的房子變了,從前又矮又小的平房,現在變成了壯觀的高樓大廈;家鄉的交通工具變了,從前擁有一輛自行車代步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而現在的街道睛幾乎全是造形美觀的小轎車;家鄉人的服裝也變了,從前人們的衣服都有補丁,以前還有一名話説:“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現在,人們的衣服花花綠綠,時尚極了,有吊帶、西裝、裙子、禮服等等,十分漂亮…… 家鄉在一天天地變化着。 家鄉在一點點地變化着。

我睜大了眼睛,細心地觀察着,留心的搜察着,仔細地發現着……恨不得把家鄉的一山一水的變化,一草一木的變化,統統裝進我的腦海裏,成為我美好的記憶的一部分。 從前,黃河邊上什麼都沒有,還堆滿了垃圾,十分不美。 現在,黃邊建設的很好,黃河四十里風情線上,有許許多多的彩燈,中山橋等橋上也掛滿了彩燈,有的橋上還有射燈呢! 黃河邊上的雕塑也很漂亮,有黃河母親、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等等,這些雕像都刻的栩栩如生,好像真的一樣。 最美麗的就是音樂噴泉。音樂噴泉旁邊有一個音響,它放着美妙的音樂,噴泉會跟着音樂的節奏上下起伏。水池中還有彩燈,十分漂亮。

外鄉人來過蘭州後都説黃河風情線可以和上海的外灘相提並論呢! 啊!我驚喜地發現,我的家鄉正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的祖國也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變化是祖國繁榮昌盛的一個縮影! 我愛我可愛的家鄉!

可喜的變化作文2

四年前,爸爸説我們有了新房子,媽媽帶我去看新房。一進小區我和媽媽失望,小區內除了房子外,沒有樹木、花草,光禿禿的,小區的後面是一片荒地。我説:“我家住黃地高坡的前邊,真煩死人。”

第二年,我們搬進新房。從那時起,小區一直改變,而且越來越美麗,現在是包鋼房產處的模範小區。開始,小區硬化了路面,後來,小區的中心修了噴水池,北側和路的兩旁種植上了草坪,還點綴了幾棵玫瑰樹。每到夏季,玫瑰開出紅的花,散發出沁人的香氣。樓房的周圍栽上了垂柳,柳樹一直甩落到地面,隨着微風輕輕擺動。小區內又修了涼亭,涼亭的周圍有木凳,周圍擺放市面上花架,花架中央有納涼的石凳。

第三,我們小區還在路的兩邊安裝了路燈,燈柱是棕色的,上面有三盞燈組成花瓣狀,漂亮極了。路邊用木杆和繩子組成柵欄,柵欄內放着幾塊很大很大的石頭,石頭上面寫着紅色的大字,真有點返樸歸真大自然的感覺。每當夏季的傍晚,坐在椅子上乘涼,談心,心情愉快極了。

現在,我們的小區又裝上了很精美的鑄鐵大門,一走進門內,就像走進花園一樣。小區後面的荒地也不存在了,修了很寬的莫尼路。我住在這樣的小區,你們羨慕嗎?你想知道它的名字嗎?我告訴你,它就是包鋼團結十三小區。

可喜的變化作文3

自從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放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我們的祖國到處都在變,變得蒸蒸日上,變得欣欣向榮。我的家鄉也不例外,她變得

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裕了。

小時候,常聽爸爸説,家鄉很窮,鄉親們的日子並不好過,他們每天要幹繁重的農活,可吃穿一點都不好。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家鄉的生活就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從前那些又破又舊的祖上老房,被一棟棟美麗的小樓房取代了;那又窄又坑坑窪窪的泥濘小道不見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整齊的平坦的寬闊的水泥街道。

當然,我家也不例外了,不在是以前破舊的樣子了,現已是舊放變新樓了。這棟房子寬敞明亮,通風透氣。瞧,那白如雪的牆壁,那嫩黃底色套淺藍花紋的見方瓷磚地板,那嶄新的閃着銀光的鋼窗框架和鑲嵌在框架裏的透明光亮的窗玻璃------這一切,既使人感到調和,又使人感到舒適。多好哇!我們全家都為此笑逐顏開。不僅如此,傢俱也換新潮了。過去,家裏只有一輛舊單車。隨着舊房變新樓後,我們家陸續添置了很多新潮傢俱、家用電器,有洗衣機、脱水機,有電冰箱、電視機,還有夏天必不可少的空調……看到這一切,不能不使我感到:我們家變了,和祖國千萬個家庭一樣變得富有和更加幸福了。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今天這樣的日子。正是因為有了黨的好好政策,祖國才變得富強,家鄉也才變得美麗,人民的生活也變得更富裕!

可喜的變化作文4

今天,中國改革開放恰好走過了30年上的光輝歷程。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衣食住行真是今非昔比。現在人們不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生活方式,消費觀念,思維方式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筆者信手列舉出以下有趣的變化,從中可見一般。

住房裝修像賓館。有的裝修一套住房有花上好幾萬元甚至更多,比三星級賓館還要豪華。

三人兩個衞生間。以前整座樓才一個公用廁所,早上起來排隊倒馬桶是城市一道風景。現在家家有衞生間還不滿足,有的還在主人卧室再裝修一個衞生間。

一家兩台大彩電。有的一家還不止兩台,免得一家人爭頻道。

家中有了電影院。功能齊全的“家庭影院”已進入不少家庭,起碼也有VCD機。

電話裝在兜邊。移動電話已不是“大款”的象徵,連撿垃圾的人也有手機。而且款式越來越小巧玲瓏,不必專門提個“大哥大”包,只要裝在衣服兜裏即可。

衣着越來越大膽。現在無論男女老少,什麼樣的奇裝異服都敢穿着“招搖過市”。

奶奶也把婚紗穿。年輕人結婚進影樓,拍婚紗照已屢見不鮮,連“金婚”、“銀婚”的老太太也濃粧豔抹,補拍婚紗照。

客人來了不做飯。以前家庭主婦最頭疼的是家裏來客,要買洗燒,忙活大半天還怕招待不週。現在招待客人,往往是上飯店,差的也上“大排檔”。在家也可以,只需一個電話,熱菜便會送上門。

……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鉅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

可喜的變化作文5

“一座、兩座、三座、四座……”

三四歲的我,歪着小腦袋瓜兒,瞪着小眼睛,數星星般地數着立在斜陽中的小土屋。記憶中,那時候家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小土屋了。歪歪斜斜地點綴在青山綠水間,説不盡的詩情畫意,道不完的鄉村韻味。

“一座、兩座、三座……”

七八歲的我,睜大驚奇的眼睛,數着日漸稀少的小土屋。昔日的土屋羣中已夾雜了不少青磚碧瓦的磚瓦房,整整齊齊的立在土屋舊址上——耀眼的燈、照人的窗。且不説坐上一坐,站上一站,哪怕只是看上一兩眼,那無窮的快意便溢滿心中了……那時的我,更是喜歡得不得了。

“一座、兩座、……”

今天的我,透過架在鼻樑上的眼鏡,像尋寶似的,仔仔細細的尋找着已然陌生的小土屋。

這時候的小土屋,在家鄉的土地上已經不多了,而那寬敞明亮的座座樓房卻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

小樓的主人,昔日只會種田的農民們,已不甘心只求吃穿用,都紛紛走進了“農民脱盲班”。脱了盲的農民們科學種田、科學養豬、養雞、養魚……用大把大把的鈔票換回了高清電視、全自動洗衣機、電冰箱、手機、小汽車……

這一切的一切,就發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它將繼續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走向未來,走向燦爛的明天!

可喜的變化作文6

終於到了星期五了,我又解放了!坐着媽媽的車向小區井去,眼看就要到小區門口之際了,我習慣性的搖上窗門捂上鼻子,過了很久,我發現當年的“特色小吃”不見了,我心裏感到納悶,媽媽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説:“你犯傻了吧,我們的小區要改成文明小區,進去還有更多可喜的變化呢。”

我迫不及待地叫媽媽把車子往前開,我一開窗户,一陣迷人的花香撲鼻而來,讓我心曠神怡,神清氣爽,綠化帶煥然一新。原先的綠化帶破爛不堪,每到夏天就成了蒼蠅的大本營,臭氣熏天,今天卻展觀了不可思議的事情。原來破爛不堪的綠化帶,如今卻變得綠樹成蔭。原來垃圾桶變多了不少,難怪一塵不染。

車子經過水池,我眼前一亮,只見原先空無一水的水池裏竟然灌滿了清澈如水的湖水,而且清澈見底。我趕忙叫媽媽停車,我上前一看發現有許多顏色的小金魚,有紅色的,有金黃色的,有黑白相間的。小區里居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改革。

“無家可歸”的汽車也有了自己的“歸宿”。記得一次媽媽帶我去吃飯,由於回來的太晚被迫無奈的停在了道路上。天矇矇亮就有人敲着門。一開門,原來是保安啊!保安上氣不接下氣地説:“你的車擋住了別人的去路了,快去挪挪吧。”媽媽連忙穿好衣服向樓下跑去。這樣的事發生過好幾次了,也算是“家常便飯”。想着想着,我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了一個空曠的地方,媽媽告訴我,這是我們專用的停車位。

停好車,我們大步流星的走在樓梯上,發現樓梯上的“花衣服”消失了。

我相信,我們的小區一定還會有更可喜的變化。

可喜的變化作文7

“叮叮叮”上課了,我們班開始早讀了。帥老師快速地走進了教室。

大家看見帥老師的臉怎麼成了一張“老虎臉”,便七嘴八舌地説了起來。

“咚咚”老師火發大了,敲起了講桌,我們這才安靜下來。我的同桌小聲地對我説:“太可怕了!”這時只聽老師説:“你們怎麼又沒有獲得‘綠色班級’?”全班同學這才安靜下來,有的同學低下了頭,大家這才知道,“老虎臉”是因為我們沒有被評選上“綠色班級”。下課了,我這才發現帥老師把我們罵了整整一節課,氣可真不小!

我們大家來到了班長的課桌旁,她告訴大家:“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拿到‘綠色班級’哦!”班長説,“我們每天一定要好好打掃衞生,好好做操……希望我們這一個星期被評選為‘綠色班級’,讓帥老師的臉色‘陰轉晴’,也讓別的班組對咱們班刮目相看!加油,加油!”

這幾天,我們每天都做到‘綠色班級’的幾點要求,好好打掃衞生,做眼保健操和體操認真整齊……

到了第三天,有同學堅持不住了。班長又提醒大家:“堅持,加油!我們一定會成功的!再堅持兩天,我們就能成功了!”

到了星期一,學校開始給“綠色班級”授予旗幟了,我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來。只聽見校長宣佈:“四(5)班獲得本週的‘綠色班級’!”我們全班頓時歡呼起來,啊!終於成功了,堅持有了成果!

我們回到了教室,果然帥老師的臉色“陰轉晴”了,變成了一個“温柔的小獅子”了,我們開心地笑了,異口同聲地説:

“帥老師,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保持‘綠色班級’的榮譽!”

帥老師對我們鼓勵道:“加油!”

可喜的變化作文8

我的`家鄉-陽信雖然並不很富有,但是勤勞的陽信人還是盡心盡意的把她打扮着,並且一天比一天漂亮,我喜歡我的家鄉,我更愛她。

家鄉的路越來越寬了,穿過我們陽信的“魯北大街”又寬又平,街道兩旁種植着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到了春天,勤勞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把花兒裝扮的絢麗多彩。密蜂和花兒都在向過往的客人熱情的招手,好像在説歡迎來陽信看梨花,吃鴨梨。通往我家的陽城六路,原來的路面坑坑窪窪,到了雨天,路過的車輛和人們身上都被濺上泥水,真髒啊!如今,寬闊的柏油馬路已經修好,聽説以後馬路兩旁還蓋樓呢!

再看看街道兩旁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工人叔叔正在搞裝修,有的早已經被開起了超市,或者飯店或者服裝店等等,生意還挺興隆呢。居住小區裏面更漂亮,一排排整齊的樓房,加上綠油油的草坪,鮮豔的花壇,乾淨的小路,嬉鬧的小朋友,簡直就是個大花園。

夜幕降臨,瞧,新建的中心公園裏有的坐在乾淨的石板凳上聊天,説笑話;有的邊散步邊欣賞着公園裏美麗的風景:噴泉、彩燈和各種花草;看,北邊的健身器材上老奶奶和老爺爺正又説又笑的鍛鍊身體呢。聽爸爸説,漂亮的中心公園是我們縣城的東大門,隨時歡迎各方來客。

媽媽説,我們陽信以前的企業大部分都不景氣了,好多叔叔阿姨下了崗,但隨着陽信人的努力,我們陽信的四大企業:濱陽燃化、東進不鏽鋼、瑞鑫地毯、歐亞木器已經名揚國外,下崗的叔叔阿姨又有工作了,他們的臉上又有了笑容,並且很多還住進了新樓房了。

我由衷地感到,我的家鄉隨時都在變化,我現在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讓我的家鄉變得更美麗富有!

可喜的變化作文9

去年,寒假裏,我和媽媽一起去根河看姑媽,再順便看看正在上初中的表哥--振華。

當我走到根河的中學時,看到了一個光榮榜。我仔細一看,上面有一個人我特別熟悉,他黑黑的頭髮,大大的眼睛,呀!這不是振華表哥嗎?這麼多年來,他還是那麼帥氣,真是一點沒變。

媽媽的驚訝不亞於我,她也吃驚地張大了嘴巴。臉上充滿了不相信的神色。不就是上個光榮榜嗎!有什麼好了不起的。這對別人來説,不值一提,可是對於我的表哥來説,那不得不提一提了。

因為呀!我的振華表哥學習非常差,聽説期末考試時,只有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勉強才算及了格,據説還是是他“奇襲”的“碩果”呢!別看他才15歲,老師把舌頭都快磨爛了的給他講題,他連聽都不想聽;抽煙、喝酒,沒有人教他,他也都學會了。曾在三方會議(家長、學校、街道)上被評為重點管教對象。可他現在怎麼成了光榮分子?這個謎因在我和媽媽的腦袋男繞來繞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和媽媽決定,向姑媽探索奧謎,無心欣賞根河漂亮的雪景,快步向姑媽家奔去。

一口氣兒跑到了姑媽家,姑媽見我們來了,高興極了,便要起身給我們做做飯,我一把拉住姑媽,搶着説“您先別忙着做飯,還是先給我們講講振華的改變吧!”看着我心急的樣子。姑媽笑了:“好!”

噢!原來是這樣,自從一股文明禮貌的春風吹進了校園。每個人都開始行動起來了。振華表哥沒有了市場,沒了“志同道合”的夥伴,他開始孤獨了。最後,在家長和學校的努力下,表哥悔悟了,他能吃苦,有拼勁。學習在一個月之內上去了。成了班級裏的尖子。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做了五十多件好事,被表揚的也達十五次之多!

啊!表哥,我現在是多麼想看見你呀!你一定又長高了吧!

可喜的變化作文10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家吃年夜飯,飯桌上爺爺跟我們談起了改革開放30年來的變化。

首先,爺爺問我們:“你們知道這30年間的變化是怎樣的呢?”爺爺的話剛説完,我們便七嘴八舌地談論起來:“變化可大了……”爺爺説:“一個一個説,我都聽不清楚了。”

奶奶提醒我們:“變化主要是衣食住行。”爸爸接着説:“25年前,我們鄉下人沒錢買衣服,只好買一些布自己做,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新衣服穿,真可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可是現在呢,喜歡哪一件就買哪一件,一件衣服穿兩三年就扔了。”

爺爺説:“我們小時候都吃野菜,很多時候,什麼也沒有的吃,只有過節日的時候,才能吃到雞蛋﹑肉類等東西。可現在卻不同了,大魚大肉隨時可以吃。”

媽媽説:“我們小時候住的都是低矮的草房,不堅固,下雨的時候,房頂老是漏雨,蚊蟲又多,不像現在,住的都是高樓大廈,夏冬兩季都有空調,舒服極了。”

最後,爺爺説:“你們説的都不錯,只是還有一個沒有説,那就是變化最大的行,過去,上學校都是自己走過去,無論有多遠,極少數有錢人家有自行車,現在,只要用手一招,就有一輛小汽車停在你的面前,你喜歡上哪就去哪。”

聽了長輩們的話,我覺得改革開放這30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我們這一代的青年,一定要努力學習,只有這樣,長大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可喜的變化作文11

國慶大假,我們一家來到北川新縣城。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面面紅旗迎風飄揚,一羣羣學生活蹦亂跳。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又浮現在了我的腦海裏。

那天下午2點28分,發生了百年不遇的8級大地震。就在那一瞬間,房屋被撕裂開來,由鋼筋水泥製作的預製板一塊一塊往下掉;青山從中間被劈開,跨下半重山,露出了猙獰的巖石;道路被地震吞噬了,從中間斷裂,留下了成千上萬的裂縫。霎時間,哭聲喊聲響成一片,整個北川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山體滑坡、堰塞湖、泥石流接踵而來,讓山青水秀的城市面目全非。山已不是原來的山,河也不是原來的河。美麗的北川成了一片廢墟。

三年過去了,北川奇蹟般的改變了模樣。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北川建起一幢幢高樓,鑄起一座座大廈,修起一條條大道。人們經歷了生與死的較量,更加團結友愛。而整座北川城也更加昌盛。城中有樹,有河,店鋪相接,客商雲集,一片繁榮景象。飯店、旅館、遊戲廳,樣樣都有;大樹、小花、小草,綠化做得好;羅浮山、千湖山、温泉,吸引了多少遊客……路上到處都有“感謝共產黨,感謝新中國”的 標語。北川人民經歷了大地震,更加懂得了感恩。是愛心給北川撐起一片藍天,是愛心給北川人民帶來了温暖。

團結就是力量,能讓北川更加繁榮!團結就是力量,能讓中國更加強大!北川,加油!相信你會越變越好!

可喜的變化作文12

那一刻別電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萬年後仍凝固在傳説之中……

他,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齊天大聖,一個勇猛無敵無所畏懼的自由之王。多少次,在輕狂少年的夢中閃現;多少次,我們為他大鬧天宮的“壯舉”感歎。力量,反叛,唯我獨尊!被多少少年崇拜。

悟空,另鬼神聞風喪膽的名字。鬧龍宮奪神針,闖地府改生死,戰天庭鬥如來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怎麼能被一個小小的金箍所禁錮,所改變?

多少人惋惜,多少人哀歎。昔日的“萬王之王”怎能變成了虔誠的佛教徒?

其實,怎麼不能呢?

這個轉折,是個可喜的變化。

在這宇宙之中,三界之間(如果可以這麼説的話),無論人鬼神魔都需被規則所支配,有了這規則,世界才能和平安然。

他不滿這規則,於是他反抗,要重新制定價值。他有着無比強大的力量,卻用來反抗天地,反對原本是對的東西,他得到了什麼呢?他苦苦地追求着絕對地自由,他得到了什麼呢?他抗拒,可是除了毀滅和失去,他又得到了什麼呢?他還能毀滅得更多嗎?

他輸了,一無所有地被壓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太長了,也許又太短了。五百年中,也許他懺悔了,屈服了。

五百年後,他踏上了漫漫取經路。也許在外人看來這是苦役,這是對一個靈魂的毀滅。不,不是毀滅了。他只是改變了,並且擁有並創造着。一路向西的追求中,他才真的笑了,無邪地笑。

輕狂的少年,五百年的變化對人來説太長了……

別為猴王歎惋,這是可喜的變化。

可喜的變化作文13

“同學們,學校在廁所邊放置了幾個不同的垃圾桶,這都是用來垃圾分類的。”早在幾個月前,我們的老師就已經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我們,從那時開始,我們垃圾分類的習慣便逐漸養成,情況變得可喜起來。

“哇,真的有分類桶耶。”剛剛發現有垃圾分類桶的我們新奇不已,幾個本該很文靜的女生竟對着幾個垃圾桶圍觀了起來。

學霸小穎開始給我們科普:“其實垃圾的種類不僅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還有廚餘垃圾、有毒垃圾、幹垃圾、濕垃圾等等,所以垃圾分類並不如想象中那樣簡單。”

哦,現在想想,以前的垃圾桶可真是慘不忍睹!教室門前擺着一個及腿高的塑料桶,裏面滿滿的塞着一些垃圾。什麼蘋果核,廢紙,牛奶盒……真是應有盡有,不時還溢出一些什麼液體來,一旁的草木似乎也要為之“痛哭”了。丟垃圾時,多數人也是隨手一扔不管不顧的,這垃圾就好像蘇東坡那樣"一蓑煙雨任平生了”。

現在有了這些分類垃圾桶,似乎人人都開始關注垃圾分類了。

上次經過衞生間門口,發現一個女生拿着一些橘子皮,在認真地看垃圾桶上的標識。“嗯,廚餘垃圾!”她驚喜地叫了一聲,確認之後便瀟灑地放了進去。隨後她一揚臉,昂首挺胸地走了,臉上似乎還有“我垃圾分類了,真驕傲!”這幾個大字,看得我不禁偷偷笑了。

“這是可回收!”在耳邊,我時常會聽見這樣的聲音。從以前的隨手一扔到今天的仔細分類,這是多麼可喜的變化呀!

標籤: 可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elizuowen/bianhuazuowen/kynn4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