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徵文 >

故鄉燈花璀璨徵文

故鄉燈花璀璨徵文

打開夜的天窗,我凝望黯藍天宇下燦爛的燈海光河。

故鄉燈花璀璨徵文

一街一街的路燈,延綿不斷,意韻深邃地向我開放,引領我走向記憶之旅,讓我重又記起30年前在故鄉陪伴過的那盞燈。

我的故鄉就在大南山。我從小在外地長大,高中畢業後,父母要我回故鄉看一看。出門的時候,在商業部門工作的父親,讓我帶去的禮物竟是些瓶瓶罐罐,裏面裝滿煤油。那時山鄉還未通電,山裏人大都靠煤油燈照明。在那生活物資實行供給制的年頭,煤油自然成為人們的寵物。父親從小在山裏長大,知道鄉親的需求。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提起幾瓶煤油這件事似乎有點滑稽,但在那年頭卻是一種無奈。那時我帶着煤油回鄉,受到的款待絕不低於今時今日那些衣錦還鄉的大華僑大富豪大善人。吃晚飯的時候,好多人家搶着拉我作客。連書記村長都圍着我這位小“欽差”轉, 那光景是多要一滴煤油。唉,想到這裏,心裏有點酸酸的。儘管那次回鄉受到“貴賓”般地款待,但鄉里人的温情擋不住山蚊對我的襲擊,在煤油燈昏暗的燈光陪伴下,我搖着一把山裏人自制的大葵扇左攔右打,拚命驅蚊。第二天,帶着山蚊留下的印記,我蒼惶離開故鄉。自此,故鄉那黑黝黝的夜色,那嗡嗡掠食的蚊羣,那盞搖曵着微不足道之光的煤油燈,永遠地刻在我記憶之頁。

參加工作後,我再也沒有機會回故鄉了。光陰荏苒,彈指一揮,三十年過去了,我的職業隨時間遷移不斷變換。如今,我也成為一名供電人。在這期間,我間接的瞭解到故鄉的.一些變化。十幾年前就聽説山上建起小水電站,鄉親大都告別了煤油燈時代。再後來,聽説當地電力部門進行農網改造,統一規劃,統一建設,讓所有的客户用上安全可靠的網電。充裕的電源不但滿足山區照明,而且助推山鄉的經濟繁榮;不少鄉親利用自家的果園辦起了茶座酒吧,有的人還開辦果品加工廠、服裝廠。作為一名供電人,我深深感受到在這一方輝煌中,有供電人默默奉獻的深情。不是麼?為了山上的光明,許多供電所長和他的夥伴一起扛着電杆、器材,在陡峭崎嶇的山路上立杆架線;他們風來雨去爬山涉水,不論白晝巡線護線, 衣帶漸寬不覺悔,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懷呵?!——山區的農網建設歷來就有兩大:施工難度大, 維護力度大。與其它地方相比,每户造價、維護費用均超數倍。這個數字,難以用經濟價值衡量,卻最能體現供電人以社會效益為重,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那一份“責任”、那一份“價值”、那一份“情懷”。許多時候,每當我聽到故鄉的變化,恨不得插上雙翅,飛向大山,去吻一吻那燦燦的山花,去瞧一瞧那斑斕的燈色。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今年五月,為了蒐集安全文化文藝晚會的創作素材,我和局工會詹副主席來到南山腳下的幾個供電所採風。在陳店供電所,趙錦光所長向我們介紹該所長期以來,風雨無阻,堅持巡線護線,保證設備、電網安全運行的經歷,當聽到押款員陳少淡為保護電費現金,勇鬥持槍歹徒光榮負傷的英雄事蹟,我怦然心動,一聲感歎:可愛可敬的電力弟兄,你的每一點付出,每一粒汗水,每一滴鮮血,都是為了萬家燈火!在陳店、在仙城、在大南山下,我聽着供電人一個個親身經歷,不時為這些電力好兒郎感動、歡歎。直至傍晩,我連回鄉的念頭都打消了,還依依不捨的聽着那些動人情景,真希望他們把故事永遠延續下去。回來途中,詹副主席特意讓汽車繞着大南山悠悠而行,向我指點周圍風景。“看,那就是你的故鄉,相鄰的是半天佛、翠峯巖風景區。”我打開車窗,放眼望去,呵——從山腳到山頂,燈色璀璨,如一天燦爛的星星撒落大山,閃閃爍爍;那光景更像漫山遍野開放的山花,生姿搖曵,勾人情思。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焉能相信?

從30年前那盞煤油燈到如今的滿山燈花,一路走來,有無限感慨,更多的是感恩:感謝你,深情的電網,你把故鄉的山水點綴得繁花似錦、光彩奪目。我更要感謝我們偉大的母親——祖國,你寬廣的懷抱孕育了中華兒女一個又一個春天。

打開夜的天窗,我凝望黯藍天宇下燈火璀璨的山色。

一街一街的路燈,延綿不斷,意韻深邃地向我開放,我聽到霓虹在祝福,風在輕唱:

每當萬家亮起了燈火,

我就想説:平安中國。

有你的愛燃燒着心窩,

夢裏世界開滿花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zhengwen/pylzj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