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説課稿範文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説課稿範文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説課稿1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毫米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設計這三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釐米的認識做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這時,水到渠成的學習“毫米的認識”,能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節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釐米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

(1)使學生經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

(2)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2)使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

重點是: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釐米=10毫米。

難點是:讓學生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説教法

本着“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所採用的教法是:

1、談話引入法

2、現有知識與實際需要矛盾衝突法

3、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

三、説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選擇如下學法:

1、操作實踐法

2、聯想類比法

四、教學準備(為了開展教學活動,我打算做如下教學準備。)

1、電教媒體

2、為每小組準備一張估測記錄單和一把沒有毫米刻度的硬紙版做的尺子。

3、教師準備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幣、一張電話卡等。學生自己準備常用直尺。

五、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把本節課的教學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這一階段裏,我按照談話引入、複習舊知—→實踐活動、引起衝突—→現實需要、引入新課這一流程開展活動。

2、談話引入,複習舊知

我抓住這一節課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這個契機,圍繞“學生身高的變化”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我準備這樣設計談話: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有個驚喜的發現,發現大家都長高啦!你知道你現在有多高嗎?請大家估一估,這個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然後讓學生進行實際測量。並提問:剛才我們測量的數據中,有幾個學過的長度單位,你能給大家説説這些長度單位嗎?

通過估測學生身高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已知長度單位有關知識的回顧和對經驗的總結,架好了學習新知識的橋樑。

3、實踐活動,引起衝突

接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剛才通過測量,我們知道了這個同學的身高,那麼測量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作用呢?

學生可能會説:老師我覺得測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長高了沒有,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説:測量能知道我們到底要穿多少號的衣服,更有的同學會説:老師,我覺得測量能讓我們知道房子呀、樹木哇都有多高,能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周圍的事物,也能使我們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學生身高測量這一個體事件擴展開來,引導學生放眼周圍,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舉例,使學生對測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測量應用的廣泛性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體會到掌握測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並填寫記錄單。

最後,我發給每小組一把特製的沒有毫米刻度的紙尺,要求學生對數學課本的長、寬、厚進行測量。學生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測量的結果。

紙尺上只有釐米的刻度,學生精確測量非常困難。我有意製造這個矛盾,是為了使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現實需要發生矛盾衝突,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米和釐米兩個長度單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準確的量出物體的長度還必須尋找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從而產生要探索新知識的強烈慾望。這就為下面新知識的探索設置了有利的懸念。

3、現實需要,引入新課

這時我很自然的提出問題:同學們,要想精確知道它的長度,有什麼好辦法嗎?在小組討論內一下。

學生經過一翻思考會提出這樣的設想:我們能不能把1釐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有的學生也可能會直接説出可以用毫米做單位。

這時我就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

你從哪兒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認為釐米作單位太大了,要創造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剛才有同學説用毫米作單位,他説對了。毫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從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探究體驗,形成知識(在這個階段,我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瞭如下版塊)

版塊1、認識毫米及毫米和釐米的關係

這一階段,首先讓學生獨立觀察直尺,然後配合學生的彙報我準備採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這是一個放大的直尺)通過動畫,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釐米的關係,對學生的有意注意進行正確的導向,提高課堂效率,突出了“1釐米等於10毫米”這個教學重點。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毫米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節。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釐米、米以及怎樣測量物體長度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節課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學習的重要基礎,也能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條件。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實際測量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釐米=10毫米。

2、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3、使學生感悟到知識源於生活。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釐米=10毫米。

教學難點: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

二、説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新大綱也明確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因此為了全面、準確地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將注意: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知識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探索、積極學習。在教學中,我抓住了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課堂開始,就設計了猜一猜老師手中兩本書哪本比較厚,哪本比較薄這一活動,一下子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學生自然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

2、給學生充分的空間

傳統的教學老師包辦過多,恨不得把許多知識瞬間都灌注給學生,留給孩子時間和空間過少,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節課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動手測量的基礎上,感受到1毫米有多長,通過觀察找到毫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這一切,都需要給學生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感官,運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和獲取知識,享受成功的喜悦。

3、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聯繫生活創設問題是新課程精神的體現。在教學中設計了聯繫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大約是1毫米的物體;在練習中設計了改一改小馬虎的日記,使學生覺得數學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建立了一定的生活常識,從而培養他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

三、説學法

我們常説:“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達爾文也曾説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論的知識。”這些至理名言充分説明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並努力做到“授人以漁”,我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學習方法:

1、合作交流法

小學生天真爛漫,愛説愛動。合作學習首先滿足了他們“説”的需要,在同一時間裏,每個小組都有人在説,課堂成了説的海洋。學生在自己的“小天地”裏感到自由、輕鬆,樂於大膽討論、質疑,有利於學生積極思維、注意傾聽,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創造力有明顯的作用。

2、動手操作法

俗話説:“手是腦的老師”、“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見,手的動作對於人的智力發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本節課中,我讓學生通過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量一量等多種活動獲取新知,使學生整節課都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還使學生養成了善於思考、樂於動腦的好習慣。

四、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設疑導入。

首先創設猜一猜老師手中兩本書哪本比較厚,哪本比較薄這一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讓學生想一想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並用手勢表示一下,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動手錶示的過程中,温故舊知。再從毫米產生的兩個維度出發:一是所學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時產生的需要,二是所學長度單位測量物體不夠精確時產生的需要,設置測量學生身邊的數學課本的長度、寬度、厚度這樣的情境(數學課本的長度、寬度不是整釐米的,厚度不到1釐米),從而激起學生探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的強烈願望,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課。

(二)、自主探索,發現新知

1、認識毫米

先讓學生自主觀察尺子,再交流你看到了什麼?結合學生的回答電腦演示説明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2、體會1毫米的長度

先讓學生動手摸一摸1分硬幣的厚度,再與尺子上面的小格比一比,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由此讓學生感知1毫米的厚度,再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的長度,請學生扮演毫米,跟其他同學説一説毫米的特點,説一説生活中哪些物體或哪些地方的長度或厚度接近1毫米。

3、操作作演示,引導學生推理得出1釐米=10毫米

先讓學生猜想毫米與釐米之間的關係,再讓學生觀察、動手操作數一數尺子上1釐米裏面有多少個1毫米,多媒體演示1釐米裏面有10個1毫米,從而驗證得出結論1釐米=10毫米。

這一環節教學時,讓學生自已去觀察,在觀察中發現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觀察、動手實踐等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了解1毫米的概念,從而建立起1毫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這樣很好的突出了重點,分散了難點,教師再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作用,讓學生去猜想毫米與釐米之間的關係,再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驗證結論,使學生主動地進行有意義的數學活動。

(三)、鞏固練習,培養能力

1、在尺子上指一指10、20、15、24、48毫米在哪兒?在這個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髮現5毫米的位置,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幾毫米的位置。

2、完成課本上的做一做。

3、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厚度、長度、寬度。

4、填一填,填上合適的單位。

5、改一改,小馬虎的數學日記。

這個環節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供一些具有綜合性的題目,對知識進行鞏固,使學生覺得數學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從而培養他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

(四)、全課總結,學生説自己的收穫。

五、教學效果預估

整堂課,充分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等新理念。學生願學、樂學,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氣氛輕鬆、愉悦,學生從中獲得了大量的知識信息,提高了各種能力。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本節課的課題是毫米的認識,他是毫米與分米的認識的第一課時,毫米與分米的認識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子度量的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於新的計量單位毫米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

二、説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定位

1、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的產生的實際意義,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能夠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2、能力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釐米的關係,並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同事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三、説重難點: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把認識1毫米的認識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四、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我藉助直觀教具和多媒體,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認識活動,學生在積極情感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下,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一系列的活動,互相合作、集體探討、獲取知識、應用知識

五、説教學過程

1.設置疑念,導入新課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我抓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設計了一個測量比賽,在這個比賽中學生會遇到一個問題,量到不是整釐米時,學生會有些茫然,不知所措,這時我不失時機抓住學生的心理,引入新課,學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探究中。

2、觀察實踐,探索新知

新課標指出:要培養學生的猜測能力。學生對毫米的感知並不是特別陌生,可以讓學生在原有的經驗上進行大膽猜測,在這節課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讓他們提出問題,進行猜測、試驗、探索驗證,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新知識,發展了能力,明白了當測量的結果不能用整釐米表示時,可以用比釐米更小的單位毫米表示,還通過觀察瞭解毫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在動手測量的基礎上,感知1毫米有多長。在認識1毫米上,分三個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

1、觀察尺子上的1毫米,體會一小格的長度就是一毫米,

2、聯繫實際尋找實際生活中大學1毫米的舞台。

3、用收拾表示1毫米的長度。

3、回顧總結,加深理解

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釐米時,可以用毫米表示。1釐米=10毫米

4、鞏固練習

課本第三頁的做一做

5、聯繫生活,提高認識

在生活中那些物品測量時用毫米作單位?他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有多大?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説課稿4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課是學生在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瞭解了一些有關測量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以後學習測量、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

本課教材由例1、做一做和練習一組成。例1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討論課本的長、寬和厚,引出當測量的長度不是釐米時要用到新知識“毫米”。使學生明確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並在測量過程中通過數尺子上1釐米刻度之間的小格,使學生知道毫米與釐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釐米=10毫米,並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換算。在掌握進率後着重讓學生通過具體操作、舉例,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毫米做單位進行測量。為了鞏固學生的知識,教材還安排了3道練習。從例題到練習的編排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提供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增強了學生估測能力的培養。為此,我確定了本科的教學重點是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難點是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

基於以上理解,結合新課程標準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會選用不同方式進行測量。知道毫米與釐米之間的進率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過程與方法:經歷物體估測的過程,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4、情感態度:在實際操作中,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交流的意識。

二、設計思路

《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幾個操作性較強的活動,目的在於使學生在操作基礎上建立測量的知識。

(一)合作探索,認識新知。

1、小組合作估測

(1)讓學拿出自己的數學書,先認識一下書本的長、寬、高。

(2)先自己估計一下課本的長度、寬度和厚度。

(3)在小組內討論一下估測的結果。

由於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在平時的生活中對測量也有接觸。這樣的設計充分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材料,這也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的重要的切入點。讓學生先估計再討論,給學生提供了充分交流的空間,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認識“毫米”

(1)用尺量,驗證估測。

師:到底誰估測的比較準確呢?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學生活動經歷用尺量課本的長寬或厚的過程。)

(2)認識長度單位“毫米”

反饋時發現測量的結果不到整釐米,從而引出並教學比釐米要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並教學幾釐米幾毫米的讀寫法。

從猜測到驗證是個重要的數學思想。在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測量課本的長度、寬度和厚度。這為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創造了條件。經過測量和反饋的過程讓學生感知到長度單位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對毫米這個長度單位有現實的認識。

(二)深入探究、認識進率

1、在尺子上找毫米(讓學生明白兩個小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就是1毫米)。

2、把找到的1毫米畫下來。

3、試着在0刻度到1刻度之間找找毫米,發現10毫米=1釐米。

4、在其他刻度之間找毫米,鞏固毫米與釐米的關係。

5、進行簡單的換算。

《標準》指出: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學生認識毫米之後,指導學生在尺子上找毫米,讓學生自主去探索毫米與釐米之間的關係,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三)毫米的概念,形成表象。

1、想象1毫米

讓學生想象一下1毫米的長度

2、用手比劃1毫米

把認為的長度用手比劃一下,再接着通過尺子,比劃1毫米的正確長度。

3、找找生活中長約1毫米的事物

問:你能説説生活中什麼東西的長、寬或是厚大約是1毫米的?

指導學生西先在學具中找1毫米,再在身邊的事物找1毫米。

4、生活中用毫米作單位的事物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測量什麼事物的時候用毫米作單位。

1毫米對學生來説是比較抽象的概念,通過讓學生用手比劃、舉一些生活中是1毫米的東西,讓學生熟悉生活中感知比較抽象的概念,形成表象。讓學生感知到數學是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接着就讓學生用數學,説説生活中測量什麼的時候用毫米作單位。

(四)鞏固練習

練習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並對所學知識有進一步地提升,讓學生學有所用。

1、P3做一做

這題練習目的主要是為了學生鞏固對幾釐米幾毫米的讀寫法。

2、填上合適的單位。(鉛筆芯的粗、黑板的寬、認的身高)

設計了緊貼生活的練習,在讓學生掌握各長度單位在生活中的用外,還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3、練習一第2題和第3題中的前兩題

在測量物體的長度之前先讓學生估計一下長度,從而確定是否是正方形,再通過量一量的方法驗證。這樣通過估測到驗證不僅鞏固測量的方法,並且可以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本節課是在學生的具體操作、自主探索中完成的。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學習知識,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感受比較抽象的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vry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