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關於《中國石拱橋》説課稿

關於《中國石拱橋》説課稿

一 、説教材

關於《中國石拱橋》説課稿

茅以升是中國著名的橋樑專家。對於《中國石拱橋》一文,他曾這樣説道:“石拱橋是我國傳統的橋樑三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橋這一體系,又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所寫的這兩座橋,乃是千萬座石拱橋中傑出的代表之作。”“它是一份可珍貴的遺產,顯示着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

《中國石拱橋》一文從不同的角度説明石拱橋的特徵。先採用概括説明“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出現得比較早。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揮作用。”從“久、美、堅”三個方面説明了中國石拱橋一般特點。然後又介紹了趙州橋、盧溝橋,採用具體説明方法來揭示石拱橋的共同特點,還着重説明兩座橋的各自的特點。

《中國石拱橋》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來説明的。先總説特點,接着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具體説明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的共同特點,所舉例子具備了被説明事物的共同特徵,即共性寓於個性之中。然後分説了兩橋樑各自獨有的特點,最後總説我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的原因,以及社會主義時期不同石拱橋的發展。

這篇説明文主要的説明方法是舉例子。舉例子要有代表性,所謂代表性即要具備被説明事物的共同特點,第二要具備該事物的自身獨有的特點,趙州橋和盧溝橋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這篇説明文另一個重要説明方法是列數字,運用數字説明是準確説明事物的方法之一。根據需要,有時需要用確切的數字,如“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五十點八二米,兩端寬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九米。”有時要用約數,趙州橋“修建於公元605年左右,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還保持着原來的雄姿”。石拱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閲讀課文,作為初二學生接觸説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説明文入門的指導

二 、説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特點和初二學生開始學習説明文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抓住事物的特徵,理清説明順序。

2.比較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異同,説明選材的代表性。

3.舉例説明語言的準確性。

4.運用已有的橋樑知識,通過想象設計未來的橋樑。

教學重點:掌握説明事物要抓住説明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選取代表性事例説明事物特點;圈畫關鍵性語句説明事物特點。

三 、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讀課文,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給本文標題添加一些修飾性或限制性詞語,即是什麼什麼樣的中國石拱橋。這種以課本內容為依據的修飾的添加格式如下:《 的中國石拱橋》。學生可以填寫“古老的”“世界著名的”“成就輝煌的”“造型奇特的”等等詞語,並説出一定理由,從而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作為初二學生學習説明文的入門之篇,必須讓學生初步掌握從“抓住特點”角度去分析説明性文字。讓學生學會扣住説明對象——中國石拱橋,抓住關鍵性語句,篩選重要信息的方法。學習這篇文章,可以制定若干個教學目標,為了實施目標,需相應地採用演示、投影、講解、談話、討論等諸方法,藉以引起和推動學生的注意和思考。

四、説課前準備:

1.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抄在小黑板上。

2.準備趙州橋及該橋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圖和盧溝橋的`教學幻燈片。

五、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要介紹作者:

我們常常用橋樑來比喻友誼,因為是友誼就像橋一樣把兩個人連了起來。可見橋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搭起來的路。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樑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年後才採用弓形拱的。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洨河 張 勻稱

2.解詞:惟妙惟肖 絕倫 古樸 奇觀

(三)展示教學目標

(四)閲讀全文,對課文進行整體把握。

1、概括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明確:分四層意思。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分佈廣、形式多樣、有許多驚人的傑作。

2、對照趙州橋和盧溝橋的説明,看介紹的大致順序是否一樣呢?作者為什麼要選這兩座橋?兩座橋説明的側重點不完全相同,各詳寫什麼?

3、作者寫趙州橋結構時怎樣安排順序的?“總──分”寫法,

4、分析中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

5、研讀課文,體會説明文語言的平實準確,完成第三個教學目標。

明確:有些詞語十分確切肯定,如列舉的時間、數據,有些詞語則表示一種估計。無論哪種,目的只有一個:説明準確;依據只有一個:符合實際。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然後由學生再從課文中找出其他例證來説明之,以強化理解。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明確:注意詞句順序,合理周密。

5、總結、佈置作業

標籤: 石拱橋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yg73v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