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小動物過冬點評

小動物過冬點評

第一課時在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接受薰陶的第一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的關鍵點,是對學生進行雙基訓練,提高語文素養的起始點。正確處理好第一課時能喚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慾望,能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能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能養成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我的印象中第一課時的上法是:第一個環節,激趣導入,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教師檢查字的讀音(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第二個環節,理解生詞,朗讀訓練。第三個環節,寫字指導。這樣就人為地把識字和閲讀割裂開,學生在機械化的程序中捱到下課。而許嫣娜老師執教的《小動物過冬》一課卻是:清新自然,紮實有效,動態開放,以學生為本,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許老師在隨文識字的基礎上,創設課堂情景,讓學生在自然的語境中根據不同的識字目標學習生字,又在極具融洽的氛圍中自然地與“小動物們進行過冬的商量”,師生、生生角色表演自然、投入。聽完後,我對第一課時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上課前,許老師就拋出謎語讓學生猜,學生立刻興奮起來,小手舉的高高的,興趣盎然。

課始許老師問:“課前我們猜了許多謎語,這些謎語的謎底是什麼?”——引出“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又小又可愛,跟老師一起來寫課題,(板書課題,並指導學生“物”字的書寫)

師:今天三個小動物就要陪我們一起學習,在這些小動物中你最喜歡誰?(然後出示相應的生詞卡片,邊呼喚邊指導讀音:“蜂”是後鼻音,“蜜蜂”都有蟲字旁,讓我們大聲,熱情地呼喚它:蜜蜂妹妹,燕子姐姐,青蛙哥哥——“青”是後鼻音)。

謎語入題,激發興趣。在興趣盎然中引出課題,在親切的呼喚聲中拉近與小動物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全課就圍繞三個小動物商量怎樣過冬而寫,開課與三個小動物親近,為下面的學習營造了一個和諧、自然的教學氛圍,使整個課堂從頭到尾充滿了童趣,充滿了情感。

二、隨文識字,落實目標

本課所有生字都是隨課文自然出示的,真正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結合着情境,這些生字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變得有內涵,有情感。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更好地識記了字音和字形,理解了字和詞語的意思。識字方法形式多樣,有形象描述法、實物觀察法、字形對比法、動作表演法等,非常適宜低年級小朋友的認知水平。比如在講到“刮”字時,當課文中講到“秋風刮起來了”,先放秋風颳起落葉飄零的畫面,然後讓學生説説畫面。生説:“風吹下來了。”“那吹又那麼厲害嗎?”“沒有。”“怎麼説更好呢?”“刮起來。”“怎麼讀?”這樣不但知道了字的讀音,而且字的意義以及如何讀出這種意義,就在這樣的隨文理解中自然而然而又不露痕跡的教給了學生識字。其他如用動作學習“鑽”;聯繫部首學習“暖”;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第”並聯系舊字“弟”,知道用法。當然這些識字方法都是結合課文內容,隨着對課文內容的瞭解融入了整個課文教學過程,使課堂既和諧又豐滿。

三、指導朗讀,感知文本

張田若先生説,閲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本課教學教師根據學情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讀:全班小聲讀,指名讀,分角色讀,同桌合作讀,師生合作讀,指名錶演讀。不同的'讀各有不同的要求,有時是帶着疑問讀,有時是為理解課文而讀,有時是體會性的讀,有時是為練習語感而讀。真正做到了以讀為主,以讀代講,實現了新課標要求的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在合作表演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去學習朗讀,發展語感。

四、寫字指導

特級教師於永正在《我怎樣備課》中提到:“要求學生寫的字和詞語,我一定先寫一寫,每個要求寫的字應注意什麼,特別是每一筆在哪兒起筆,在哪兒收筆,一定把握準,否則就寫不規範。”因此,寫字指導是每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許老師的這節課對這一環節就沒有處理,這是一個缺憾。

以上就是我聽完這節課的感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教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雖然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不一樣,每篇課文的課時目標也不一樣,但每課時都有自己的“責任田”。作為語文老師應有明確的課時觀,把第一課時這塊“田”種好,讓學生學有所得。不要以為山腳沒有宜人風光,只要我們駐足在這裏——第一課時,我們同樣可以領略到無限的風光。

標籤: 點評 動物 過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y90r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