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一年級《畫家鄉》説課稿

一年級《畫家鄉》説課稿

一、説教材

1.課文簡説:

一年級《畫家鄉》説課稿

《畫家鄉》這篇課文中五個孩子以畫畫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家鄉,向我們展示了祖國蔚藍無垠的大海,山清水秀的鄉村,平坦遼闊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以及現代化的繁華城市。課文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可以説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積累了美的語言,獲得了美的享受,培養了美的情操。一幅幅優美的畫面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麗與家鄉的可愛,更激發了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使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筆去畫自己的家鄉。

2.教學目標:

〔針對這篇課文的特點,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12個字,會寫“貝、蝦”兩個生字。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祖國的美,熱愛自己的家鄉。

3.教學重點、難點:

〔在學習了新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12個字,寫好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將課文配以形象、生動的,向孩子們展示了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為和小畫家交朋友到他們的家鄉去遊覽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遊覽、觀賞。這時,讀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遊。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2.説學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找找、記記、讀讀等多種方式,並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自由讀、同桌讀、比賽讀、齊讀等多種讀書形式,使課文的意境和語言都走進了學生的心裏。

三、説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時教學過程分為四大環節,分別是:

(一)揭題導入。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三)細細品讀,畫中感悟。

(四)指導寫字:貝 蝦 。

下面我將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揭題導入。

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祖國各地風光秀麗的圖片,聲情並茂地向同學介紹。有幾位小朋友,他們用自己的`手,描繪出他們的家鄉,想看嗎?這時引出課題。〔在這裏我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初步感知祖國的美,為學習課文內容做鋪墊。同時抓住兒童好奇的心理特點,讓孩子們在迫不急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閲讀。〕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讓學生看動畫朗讀課文,看看他們的家鄉是怎麼樣的?聽了介紹後,你想説什麼?再讓學生自主讀課文,找出圈出來的生字認讀,通過“我會認、我會記、我會讀”這幾個環節來幫助學生鞏固生字的學習。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課標》指出: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所以我讓學生通過認認、記記,讀讀等多種的識字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在遊戲中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寓學於樂,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三)、細細品讀,畫中感悟。

首先我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寫了哪些小朋友?他們的家鄉在哪裏?這些小朋友喜歡他們的家鄉嗎?課文哪一段講了?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段。

〔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了學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過程,讓學生在讀書中自悟自得,實現了教與學的整體優化,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小朋友的家鄉分佈在祖國各地,有的在海邊,有的在山裏,有的在平原,有的在草原,還有的在城市。你最喜歡誰的家鄉呢?趕緊找到那一段,讀一讀。然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尊重學生的喜好,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來讀課文,既優化了學習時間,又尊重學生的個性。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以讀代講,以讀促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使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家鄉的美,感受語言的美。

(四)、指導寫字。

認讀生字“貝、蝦”,組詞。再讓仔細觀察生字,説説寫字時要注意什麼?教師範生字,學生在書上寫。這時我會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最後師生共同評議。

《課標》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會影響寫字質量,養成不良的習慣。所以在寫字時,我先給學生仔細觀察生字,説説寫字時要注意什麼。範寫生字後,學生再寫生字,寫完後師生評議。這樣不但培養了良好的寫字習慣,還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四、説板書

濤濤 海邊

山山 山裏

家鄉美 平平 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記憶更為深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xeqlq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