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乙烯説課稿範例

乙烯説課稿範例

篇一:乙烯説課稿

乙 烯

乙烯説課稿範例

——延邊二中第十屆青年教師大獎賽説課教案

本文就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二冊(必修)第四章第四節乙烯(第二課時)初步談談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與教學目標的確定

大綱對乙烯的教學 要求是掌握乙烯實驗室製法,化學性質(跟溴水,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燃燒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原理,簡介聚乙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瞭解乙烯的用途。

教材通過教師演示實驗來驗證乙烯性質,若再配以一定習題,讓學生反覆演練熟悉,上述要求不難達到。但從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教學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為這種模式重視知識的傳授,重點是知識的應用——解題,且通過解題來熟練掌握知識點,以提高解決總是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缺乏知識的產生過程,學生實際參與少,體驗不深,理論聯繫實際少,且介紹創造發明的部分往往一筆帶過,使學生感覺到學習化學是為了解題,為了升學,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從而使學生處於被動狀態,即學生對學習的內在動力不足,興趣不濃。

在教學中應把“以學生髮展為本”作為指導思想,使學生從感知初步形成唯物主義的科學觀,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培養科學的認識論為基礎,使學生聯繫社會實際而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究精神與創新意識,科學研究的基礎方法,多方面的實踐能力。通過一些探索性實驗,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尚的審美情操,具有正確認識自我與選擇學習,生活與發展的能力,形成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和麪向世界的胸懷。使學生德、智、體、美等諸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個性與特長得到開發與持續性發展。

基於以上,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及教育內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掌握實驗室製取乙烯原理及注意事項,

(2)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來驗證乙烯的化學性質,

(3)設計改進實驗裝置圖,培養良好的實驗素質,

(4)重點是乙烯性質的檢驗及加成原理,引導啟發學生髮現新現象,培養分析總是解決問題和探索創新的能力。

2、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教學中採取了實驗—推理—歸納—總結—鞏固的教學方法乙烯教學模式。原因如下:

乙烯教學是學完甲烷和烷烴的基礎上進行的。從乙烯的分子結構來分析乙烯的化學性質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突破難點,完成知識的社會建構,使學生深刻、靈活、紮實地掌握知識。教學認識過程實際上是認識主體通過教學活動在教師指導下憑藉自己原有的認識結構對來自客體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是在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寺客體信息的選擇與重組,用現有的認識結構去“同化”外部世界的過程,學生正是在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中發現和掌握客體牲關係,並加以區分和掌握,從而獲得理性認識,同時還應看到:教學中主體與寄生體的關係必須通過主體自身的對象性活動才能自學地建立起來,學生也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動參與觀察、思考、探索才能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及相應的思想方法,建立優化高效的學習策略,而且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的能力。

(2)在學生參與中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學生主體參與活動,不僅是構建,保持和應用知識的基礎,而且促使學生認識活動的發展。活動是主體性生成和發展的機制。人的主體在活動中生成,在活動中發展,通過主體參與,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拓展學生的發展窨;引導演算自我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

(3)落實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核心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往往只侷限於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示範,學生模仿,重複實驗等被動式實驗模式,忽略了在實驗中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改革化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髮散思維能力,敏鋭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是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體現。

(4)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設計實驗能力是一種最高的水平能力,是活化知識,進行創造性活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通過具體實驗設計,為學生創造一

種探索氛圍,有助於學生更好地俯實驗精髓,提高實驗素質和能力;同時使學生體會到要設計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知識和技巧的靈活應用,需要創造性地獨立思考和探索,從而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親自體驗到科學探索的艱辛與樂趣,享受科學實驗成果,進而鼓勵學生立志發現探索自然的奧祕。

3、教學基本過程

複習提問(4')

導入新課,學生分組實驗,討論並得出結論(18') 啟發誘導,發現問題,設計並演示實驗(10')

階段性總結(5')

學生練習(3')

教師總結(1')

4、教學後記

成功之處:(1)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演示實驗的基礎上發動學生進行推理和歸納。(2)在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的講述中用動畫模擬反應的微觀過程,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直觀化。(3)通過變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分組實驗,通過對乙烯性質實驗的改進,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不足之處:(1)通過本節課發現,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很差,以後應加強訓練。(2)由於時間有限,未能把學生收集的有關乙烯用途的資料進行很好的探討與交流,學生的能力未能很好的發揮。

篇二:乙烯説課稿

各位老師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高中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二節《乙烯》。本次説課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教材分析,説教法,説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繼烷烴之後,學生對不飽和烴的首次學

習,通過代表物乙烯的學習,為今後不飽和烴的學習奠定基礎。另外,在本節內容中又首次接觸到加成反應這一有機化學重要的反應類型。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有機化學學習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1.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考慮,我制定本節課三維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

通過討論歸納,認識乙烯的用途及化工生產中重要作

用,通過實驗探究掌握乙烯的分子結構,重要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b.過程與方法

通過乙烯結構和性質的學習,理解有機物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形成學習有機化學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觀察

及分析實驗獲取信息,並能通過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方法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生活的實際出發,瞭解乙烯的廣泛用途,認識有機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乙烯結構與性質的關係,幫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2.教學重點,難點

考慮到乙烯分子結構決定了乙烯的加成反應是它典型的代表反應,所以把乙烯的加成反應作為本節課重點。學習了甲烷和烷烴的性質,學生能初步從組成和結構角度認識甲烷的性質,但需對“結構與性質”的關係進一步強化,所以從結構上認識其反應也是本節課重點。乙烯的教學強化了有機物的結構決定性質這一特點,但學生對其不容易深入瞭解,所以,同時也把乙烯結構與性質的關係確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 説教法

為了更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首先對學生進行分析。在知識上,學生已經學習了甲烷的分子結構以及甲烷的性質,對於有機物的結構,性質及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瞭解。在能力上,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生動的動畫及實驗自主學習一些知識。最後,從學生的認識心裏來看,進入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思想從“被動接受性”慢慢向“自主學習型”轉變,他們學

習思維的邏輯性,深刻性和創造性明顯增加,學習動機比較穩定。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的教法選擇是: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採用flash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驗探究法---通過多媒體實驗演示,便於學生觀察,討論。

3.講授法與啟發引導相結合,設疑答疑,觀察交流,討論小結。

三 説學法

一節成功的課堂除了老師精彩的講解,學生的方法至關重要,本着“生本教學”的思想,我確定瞭如下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和觀察等,利用鮮活實驗現象使學生帶着問題主動探求答案,提高學生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同時,指導學生髮現並掌握知識內在聯繫,總結出有機物“相似性”規律,並學會運用這種規律指導以後的學習。

四 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創設學習情景,引入新課。我首先為學生展示生活中有關乙烯的應用圖片,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乙烯的重要用途。學生自然對乙烯產生深刻的學習興趣,於是我水到渠成的提出問題“乙烯有多麼神祕的結構,使它具有如此廣泛的用途?”於是本節課推進到

第二環節,乙烯分子結構的學習。我用直觀的多媒體展示乙

烯與乙烷的分子結構模型,並引導學生對比學習乙烯的分子結構。通過講解重點突出乙烯與乙烷結構不同,預測乙烯可能的性質,並通過實驗驗證。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把課堂學習氣氛推入高潮進入

第三環節,乙烯性質的學習。首先我讓學生主動獲取信息,並對信息進行加工,總結出乙烯的物理性質,然後根據學生對預測實驗的記憶,總結出化學性質第一點氧化反應。接下來通過實驗探究及多媒體動畫突破結構與性質關係以及加成反應這一難點,同時用練習加深對加成反應的理解。

第四環節,知識的拓展延伸。通過讓學生思考“乙烯分子間能否發生加成反應?”這一問題。然後利用多媒體演示乙烯的自身反應—加聚反應,並講解讓學生掌握加聚反應。

第五環節,知識鞏固階段。通過四道經典練習題,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新知識進行鞏固。

五 板書設計

最後,我用一頁ppt簡捷明瞭的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板書,使學生一目瞭然。

篇三:乙烯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二節《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是烴的知識的繼續,也是學習不飽和烴的開始。乙烯是學生學習有機化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到的烯烴的代表物,乙烯分子結構中的碳碳雙鍵決定了乙烯的化學性質,因此教材在介紹乙烯的化學性質之前,首先介紹了乙烯的分子結構,然後通過三個現象明顯的實驗引出乙烯的化學性質,並着重通過加成反應體現結構與性質的辯證關係,不僅使學生對乙烯的性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繼續學習烯烴以及它們的衍生物的性質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才接觸有機化學,雖然在上一節中對烴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關係還是比較陌生,對物質的空間結構更是不瞭解,對有機反應的產物判斷和書寫結構式、結構簡式都比較困難。

三、教學重點:

乙烯的結構與性質的關係

四、教學難點

從結構上認識乙烯的加成反應

五、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乙烯的分子組成、結構和化學性質;

(2)進一步瞭解結構與性質間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實際出發,認識乙烯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通過已有知識確定乙烯的結構模型,從而得出乙烯的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3)通過乙烯的結構及實驗現象,探討出乙烯的化學性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乙烯的學習,養成良好的思考、分析問題的方法加強“結構與性質”的認識;

(2)通過乙烯性質的探討方法的學習,使學生養成探究有機化學的良好思路。

六、教學設計思路

通過創設情景:小故事引入乙烯的用途之一植物生長調節劑。激發學生對乙烯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究不同於烷烴的烴--乙烯的結構,使學生加強對有機結構的認識;初步養成由物質的結構去討論性質的習慣。從自主探究物質的結構模型的角度去深化認識乙烯的結構,有利於學生掌握結構和性質之間的關係。學生動手製作模型,寫結構式、電子式等,促進學生對有機物結構的認識。在以上的基礎之上,進行乙烯的物理性質的簡介和化學性質的`重點探究。對於不飽和烴的加成反應,教材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為例,以直觀的實驗現象説明問題,再結合乙烯的結構碳碳雙鍵分析加成反應,並輔三維動畫演示加成反應過程以進行鞏固,儘可能的讓學生掌握加成反應。

篇四:石油的煉製 乙烯-説課稿

石油的煉製 乙烯

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蘇教版化學、必修二、專題三、第一單元《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第二節石油的煉製 乙烯,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教學過程、效果分析四個方面展開説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繼烷烴之後,向學生介紹不飽和烴和烯烴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結構、和乙烯的化學性質。在乙烯的化學性質中,又介紹了另一種重要的有機反應類型——加成反應。本節內容是學生在系統地學習了烷烴之後,已初步瞭解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的情況下學習的又一類烴,在教材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且本節內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產品,在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能源、藥物等方面都佔有重要的地位。通過乙烯的性質和用途的學習,可以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二、學習目標的確立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着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特點,確定學習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化石燃料與有機物的關係。

2、 認識綜合利用化石燃料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污染、保障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意義。

3、 瞭解乙烯的主要性質和應用,瞭解加成反應。

過程與方法

1、 運用實驗探索法學習乙烯的性質。

2、 聯繫生活實際學習乙烯的利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如能源短缺、環境保護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三、學習重、難點分析

基於我對本節教材價值的認識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教學重點確定為:乙烯、乙炔的化學性質。難點:乙烯、乙炔的加成反應原理。

【教學展開分析】

一、教法設計

1、 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探索法

本節內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學性質實驗。通過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不僅注意觀察,同時還啟發了學生積極思維,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與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規律,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

2、 多媒體教學法

由於乙烯、乙炔分子的結構和加成反應的反應機理很抽象,對學生來説很難理解,是本節課的難點。故用計算機的多媒體動畫進行模擬,化小為大,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突破難點。

二、説學法

1.觀察法:通過觀察分子結構模型,掌握物質的分子結構特點;全面觀察實驗現象,理解物質的性質,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對比學習法:通過對比學習,掌握乙烯、甲烷燃燒火焰的情況。在介紹加成反應時,與取代反應對比。引導學生把知識學活。通過對比學習可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討論學習法: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

1、 新課的引入

用一個塑料袋將青香蕉密封起來,在袋內充入少量乙烯氣體,或放入一個熟的香蕉,成熟的水果自身能釋放出乙烯,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引出本節的主角——乙烯。

2、 提醒學生回憶學過的物質結構方面的知識,設問:“結構與性質的關係如何”,這設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初次的啟發,自然想到“結構決定性質”,然後提出問題:“乙烯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它和我們前面學過的甲烷有什麼不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達到與教師的心理同步。

3、 分組實驗

首先提醒學生,點燃乙烯要先驗純,然後點燃從儲氣瓶裏導出的乙烯,觀察燃燒現象?將一個乾燥的燒杯罩着乙烯燃燒的火焰,觀察燒杯內壁有何現象?倒轉燒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又有何現象?(教師指導學生做好實驗記錄)

4、 啟發學生思考問題,並進行討論。

乙烯與甲烷在試驗現象上有何異同之處?並解釋!

5、學生討論後回答,教師點撥。最後結合球棍模型和電腦動畫模擬,加深學生理解,並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乙烯是一種不飽和烴,分子裏的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都處於同一平面。練習鞏固:指導學生寫出乙烯的電子式和結構式

6、 實驗觀察

學生從乙烯儲氣瓶中觀察甲烷的顏色、狀態,聞其味道。

7、國情教育,通過介紹當前世界和我國乙烯的一些情況,讓學生了解國情。

8、迴應前面所講的“結構決定性質”,接着引導學生通過結構理解甲烷的有關化學性質

(1)分組實驗I: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教師指出:乙烯中碳碳雙

鍵在酸性高錳酸鉀作用下,可斷裂而被氧化,而使其褪色。

(2)分組實驗II:乙烯與溴水的反應。學生記錄實驗現象。

(3)乙烯的加成反應是本節的一個難點,也是學生接觸的第二種重要的有機反應類型,教師要結合球棍模型和電腦模擬,幫助學生理解加成反應的實質。

通過電腦模擬,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學生學習興趣大,對加成反應的實質的理解也更深刻。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反覆播放。再通過與置換反應的比較,真正理解取代反應。

9、 練習鞏固

利用電腦板書投影練習內容,讓學生當堂練習,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師及時進行點評。

10、課堂小結、佈置作業(課本P64 7)

板書設計:乙烯

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烴類叫做烯烴,乙烯是最簡單的烯烴。

一、物理性質: 無色氣體,稍有氣味,密度是1.25克/升,比空氣略輕(分子量28),難溶於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二、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燃燒;

2、乙烯的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裏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常見的加成試劑有:H2、HCl、H2O等等

三、乙烯用途:

做催熟劑,乙烯主要來源於石油,指出:乙烯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小結:乙烯能發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性質較活潑。

篇五:乙烯 説課稿

古浪三中高一化學必修Ⅱ模塊

説課稿

——高中新課程實驗研討會交流課例

課題:《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課時 乙 烯

説課人: 袁俊厚

時間:2011年5月15日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課時 乙烯

説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二節《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課時:乙烯。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四個方面談一談對本節課的認識。

一、説教材

1.地位和功能:

本節內容是學習了烷烴之後,向學生介紹不飽和烴和烯烴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結構、和乙烯的化學性質。在乙烯的化學性質中,又介紹了另一種重要的有機反應類型——加成反應。本節內容是學生在系統地學習了烷烴之後,已初步瞭解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的情況下學習的又一類烴,在教材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且本節內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產品,在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能源、藥物等方面都佔有重要的地位。通過乙烯的性質和用途的學習,可以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2、學習目標:

1、探究乙烯分子的組成、結構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學性質,掌握加成反應的概念和特徵。

2、從實驗現象到乙烯結構的推理,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3、通過乙烯分子結構模型,意識到物質世界的外在美。

學習重點和難點:乙烯的化學性質和加成反應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合作

二、説教法:

1.本節內容涉及到乙烯分子的結構問題,較為抽象,學生較難理解。在教學中可多使用球棍模型,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並結合多練習、多對比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這部分的知識。

2.本節內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學性質實驗。由於條件所限,無法做演示實驗,只能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的基礎上,理解乙烯的化學性質。

3.在本節內容的教學中,用計算機課件模擬乙烯與溴的加成。其主要作用在於突破難點,化小為大,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創造性思維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促進其發散思維的發展。

4.我校高一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統一採用“學案導學”模式教學,學案導學有以下優點:一是使學生有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方向,二是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三是為學生探究問題搭建了平台,四是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五是有利於集體備課的落實和打造團隊精神,六是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高密度,七是可以彌補農村中學硬件設施短缺問題。

三、説學法:

1.觀察法:通過觀察分子結構模型,掌握物質的分子結構特點;

2.對比學習法:通過對比,掌握乙烯、甲烷燃燒火焰的情況。引導學生把知識學活。通過對比學習可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討論交流學習法: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説教學流程:

1.檢查預習學案

看同學們完成的怎樣,如果有困難的予以講解,錯誤的予以糾正,完成的好給予表揚。

2.進行課堂探究

首先創設情境,從“提前凋落的樹葉”引出乙烯,導入新課。通過觀看視頻——石蠟油分解實驗,思考學案上羅列出的三個問題①看到了哪些實驗現象?②哪些現象證明生成物具有與烷烴相同的性質?哪些現象證明生成物可能具有不同於烷烴的性質?③推測:你認為生成的氣體中都是烷烴嗎?説明理由。如果同學們認真觀看視頻肯定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其次,結構探究,通過投影觀察乙烯的球棍模型圖片,讓同學們寫出乙烯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然後合作交流、檢查書寫是否正確,教師給予評價與強調。

第三、性質探究,重點是化學性質的探究,通過回憶前面觀看過的石蠟油分解實驗視頻中的三個實驗現象:氣體燃燒火焰明亮並伴有黑煙;氣體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氣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通過分析前兩個現象的得出二者發生了氧化反應,投影化學反應方程式,再通過分析第三個實驗現象討論加成反應,這是本節的重點,設問碳碳雙鍵如何變化,用電腦動畫演示乙烯的加成過程,刺激視覺,加強同學們記憶。強調反應前後碳碳雙鍵的變化,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加成的位置。然後舉一反三進行練習,讓同學們上黑板寫出乙烯與氫氣、氯化氫以及水的加成反應方程式,起到強化鞏固的作用。

第四、性質決定用途,鼓勵學生課外根據教師在學案上提供的網址,上網查詢關於乙烯的知識,並撰寫一篇有關乙烯與生活的小論文,題目自擬,與同學交流。

3.完成練習學案

精心設計符合本節知識的習題,鼓勵同學們爭當小老師,利用自己學習的知識解答“我能解答”練習,使其具有成就感,完成後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和總結。

五、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1)教學過程中在學生觀看視頻、利用學案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推理和歸納。(2)在加成反應的講述中用動畫模擬反應的微觀過程,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直觀化。(3)通過多媒體演示實驗對乙烯性質探究,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不足之處:(1)由於實驗條件所限未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不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化學實驗帶來的樂趣,的確是一個遺憾。(2)由於時間有限,不能把學生收集的有關乙烯用途的資料進行很好的探討與交流,學生的能力未能很好的發揮。

標籤: 説課稿 範例 乙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vkp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