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楊布打狗》優秀説課稿

《楊布打狗》優秀説課稿

《楊布打狗》只有短短的八十個字,許多老師納悶這能上滿四十五分鐘嗎?我覺的對短課文的教材處理,應該在“細”字上下功夫。這個“細”字指的是:怎樣教得細一點,怎樣教得實一點,怎樣教得深一點,怎樣教得多一點,,教學層次怎樣精細一點,教學的角度怎樣豐美一點。

《楊布打狗》優秀説課稿

由此,它讓我們關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質量地利用課文,讓我們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學地利用教學45分鐘,讓我們注重教師多角度品味課文的能力,讓我們設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課堂教學的層次,讓我們考慮如何儘可能地創造出學生活動充分的學習局面,讓我們探究如何形成細膩優美的課堂教學結構。

根據這短文細教的原則,我設計了“誦讀——譯讀——演讀——悟讀——擴讀” 使教學層次精細一點。在“誦讀”中,把字音,朗讀節奏教得細一點,在“譯讀”中把實詞及重點句子翻譯教得實一點,在“演讀”中,使教學的角度豐美一點,在“悟讀”中,把聯繫生活,領悟寓意教得深一點。

一、學法分析:

新課標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因此學習本文的方法主要是採用朗讀法,將朗讀進行到底,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以讀為線索,構建七大板塊,貫穿整個課堂。在讀中尋找疑問,在讀中解決疑點,在讀中梳理情節,在讀中領悟寓意。讓學生讀出興趣,讀出韻味,讀出道理。並且以小老師的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二、教法分析:

在課堂教學中要貫穿新課程理念。教師的角色地位要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師的教學策略要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

本課內容不難,因此我決定擬用一課時,採用學導式教學來完成這一課的教學任務。對重點的突破主要採用誦讀法。對難點的突破採用質疑討論法。

三、教學過程分析

課前準備及導入——誦讀課文,琅琅上口——譯讀課文,讀懂故事——演讀課文,讀出韻味——悟讀課文,明白寓意——拓展閲讀《智子疑鄰》——佈置作業誦讀感悟

1、 導入:

經常在同學們的作文裏看到狗,有的同學甚至寫到狗挺身護主,但是古時候卻有一隻狗,它卻對着自己的主人大聲吼叫,這是為什麼呢?學完《楊布打狗》,你們就知道原因了。翻開課本29課。

設計意圖:利用懸念導入,學生有一種疑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誦讀課文,琅琅上口: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出感情,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在這個環節中,老師提醒學生注意“衣(ì)素衣(ī)”,“天雨(ù)”。在備課時,我發現錄音朗讀有一處停頓錯誤,於是在分析完節奏後,我讓學生聽錄音朗讀,看看我們分析的與錄音朗讀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你贊成誰的觀點?為什麼?

設計意圖:因為朱熹説過:“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教師就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敢於求異,勇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因為學生在發現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思考分析的過程,已經在進行創新思維活動。

3.譯讀課文,讀懂故事:在學生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後,要求學生細讀課文,也就是學生自行對照課文註釋,查閲工具書,讀懂課文。在這過程中,學生可質疑,然後儘量讓小老師組織同學討論解答,達到疏通課文字詞的目的。在這個環節中,老師不是強硬灌輸,包辦代替,但也不是不管不問不講,而是發揮主導作用,提醒學生掌握一些重點詞句。

設計意圖:在於訓練學生運用工具書的能力,也有利於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學生的自主閲讀,交流合作,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符合新的語文課程理念。

4.演讀課文,讀出韻味:先要求學生邊聽教師背誦課文,邊讓學生想像畫面,體會作者感情,然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為了增加趣味性,還可讓學生表演讀,配上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如邊讀“天雨”,就用雙手過頭做遮雨之勢。讀到“將撲之”,應表現出氣憤狀,並手拿棍子要打狗的'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動作神態表情,讀出味道。它有助於幫助學生身臨其境,更加直觀地讀懂故事。

5.悟讀課文,明白寓意:讀是思的基礎,思是讀的途徑。在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討論“這隻狗該打嗎?”如果該打,那是因為狗只認衣衫,不識主人。只看現象,不看本質。由此引導學生懂得我們認識事物不能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如果不該打,那是因為楊布白色衣服出行黑色衣服回來,由此引導學生明白如果別人對你態度發生了變化,應先從自身出發分析原因,不能一味責怪別人。通過不同角度的辨析,學生很快明白了寓意,突破了教學難點。我在學生理解了寓意後,讓學生説説生活中你見過楊布這樣的人或這樣的現象嗎?

設計意圖:因為語文課程是開放的,有活力的課程,它的開放要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向學生的情感開放,向學生的未來開放。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説:“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我在“誦讀——譯讀” 這環節請了兩位小老師上台講課,自主教學。這一新穎的形式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這時教師是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全班質疑,小老師解惑,這時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6.拓展

讓學生聯繫實際,説説現實生活中有哪些與寓言相似得情況,加深對本文寓意的理解。

7.作業

(1)掌握重點字詞。

(2)掌握本文的翻譯。

(3)掌握本文的寓意。

標籤: 楊布 打狗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vkg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