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説課稿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説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説課稿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説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乘加、乘減”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中的一個內容,它編排在“乘法的初步認識”和“2—5的乘法口訣”之後,讓學生通過乘加乘減的計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記憶口訣。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教材通過“小熊掰玉米”這一主題圖,將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理解乘加、乘減式題的意義,並能正確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設計理念和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使之‘做’數學”的教學理念。做數學是目前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觀念,它強調學生學習是一個現實的經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它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設符合其水平的思維情景和活動,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本節的“乘加、乘減”是讓學生能提出數學問題、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結算出結果。在設計本課中,我力求在“算”與“用”教學的結合點上有所突破。通過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引出本節課的乘加、乘減式題,試想體現以用引算的做法。當得出乘加、乘減式題後,要讓學生及時感知算式與實際背景問題的聯繫,真正理解式題的含義(“幾個幾多幾”或“幾個幾少幾”)。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通過圖與式的結合來探究算理,並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同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乘法的初步認識和1-5的乘法口訣,能夠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並能運用口訣熟練計算。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初步具備了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對於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減法的計算是首次接觸,在計算中學生可能會出現計算順序不正確的現象。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情境自主解決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確地計算。

2、初步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提高個人類比、遷移能力及求異思維能力,養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建立乘加、乘減的模型。

2、掌握乘加、乘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乘加、乘減試題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乘加、乘減試題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室、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師生談話:

師:這段時間我們在學習什麼?乘號前面的數叫什麼?稱號後面的數叫什麼?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乘法的知識。

師:看大屏幕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什麼?(生答)乘加是什麼意思?(生答)乘減呢?(生答)一年級我們學過加減混合運算?誰來説説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生答)有小括號又該怎麼計算?誰能大膽的來猜測一下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生答)

2、對口令:2、3、4、5的乘法口訣。(有節奏地進行對口令:師生對、生生對)

過渡:看來我們已經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訣,那我們大家有信心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驗證剛才大家的猜測嗎?(生答)老師期待大家在課堂上的表現。

(二)民主導學

1、教師談話:同學們公園去過嗎?(出示遊樂園圖。)公園裏藴含着許多的數學知識呢,這節課我們一同去公園中尋找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出示4匹小木馬,每匹小木馬上有3人。)

教師:仔細觀察,你從這幅圖中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能夠提出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呢?

學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個)。

乘法算式:3×4=12(個)。

加數相同我們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學例5

(1)過渡:仔細觀察有什麼變化,看誰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個人)現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計算嗎?請同學們討論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小組合作學習

(3)彙報交流。

方法1:根據每匹小木馬上的人數,用連加計算,列式:3+3+3+2=11(個)。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數一樣,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個人。列式:3×3+2=11(個)。

方法3:假設每匹小木馬上的人數是3人,那就是4個3,我們在假設時多加了一個人。因此,算完後要把這個人拿走。列式:3×4-1=11(個)。

(4)引導觀察算式。

教師指出:像3×3+2,3×4-1這樣的算式有乘又有加減的,我們把它們稱為乘加、乘減。

(5)小組討論:這兩個算式怎麼算呢?

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畫一橫線求的是什麼?為什麼還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畫一橫線求的'是什麼?為什麼還要減1?

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乘加乘減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後再算加減法。

3、教師出示教材第58頁做一做第1題

看圖列算式。並讓學生説説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義是什麼。

(三)檢測導結

1、練習十二的4題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嗎?

此題要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圖,而且鼓勵算法多樣化。

2、5×3-5=

5×3+5=

5×4+5=

5×2=

5×4=

5×5=

上下兩題對比的形式,使學生了解算式幾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記憶乘法口訣的方法。

3、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畫畫的方法,自己設計一道乘加乘減的題目。

4、反思總結

師:回過頭來看一開始我們的猜測,哪種猜測是正確的,大家真了不起!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驗證了自己的猜測,成了小小數學家,老師真為你們高興!那你能給大家説説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乘加乘減

3+3+3+2、3×3+2=11(個)

3+3+3+3-1、4×3-1=11(個)

運算順序:先算乘法後算加減法。

教學反思

《乘加乘減》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能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解決乘加乘減問題的過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培養應用意識。於是我將教材進行了重組,經過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幫助學生尋找富有生活性和開放性的數學學習素材。整節課置身於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中,並通過主題圖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發起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內驅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感興趣的事情作為教學的切入點。為學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可觀察、思考的素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創設問題情境,增加思維含量,啟迪學生思維。

教學中我採取了較為開放的教學形式,在充分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思想。

通過練習我使學生領會到數學問題的解決需要生活經驗來做參考,進一步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多注意讓學生説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達清楚,對一些數學術語要加強訓練。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注重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提高,在不同的體驗中應用。通過練習體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思考。通過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關注,通過組間評價、學生自評、教師點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小數乘法第四框題《連乘乘加乘減》是本冊教學重點之一。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為後面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及更復雜計算做準備。為此,要求學生必須紮紮實實地掌握這部分知識。

我教學本節課的主導思想是: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等實際狀況,重視過程教學和整體性教學。引導學生從原有知識出發,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加深理解新知識。有目的地組織安排教學活動,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

教學理念: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看、找、想、算的過程中學習本課的知識點,達到教學的目標,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1、聯繫實際,從生活中切入;

2、主動探究,在活動中感悟;

3、合作交流,在練習中昇華。

二、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通過自主探究,理解《連乘乘加乘減》的意義,理解掌握《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能正確進行口算和筆算,使學生認識小數連乘與整數連乘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遷移類推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根據教材編排特點,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意義,掌握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

教材難點是積的小數點位置的確定。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在教學中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嘗試法,操作法,發現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學法。我重視觀察,比較,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應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在開放的時間和空間裏,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的形成過程。

三、説教學環節:在新課標的倡導下,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我分為六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鋪路搭橋,興趣引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我讓學生填寫書中的表格

因數1.0002

因數

誰能説説,在表中你能發現什麼規律?讓學生在各抒己見中充分感知”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變化,積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一規律。

第二環節,明確目標,巧妙設疑。

同學們請看15×4×2=多少老師現在把這道題改成1.5×0.4×0.2,你會做嗎?通過變式,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熟悉的問題入手,從而順利進入新課的學習。然後交待本課的學習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要通過自主探究,來理解小數連乘的意義,理解掌握小數連乘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地進行口算和筆算。

第三環節,操作觀察,發現規律。

1、出示例六,1.3×0.2×1.1

學生根據題意列出算式:1.3×0.2=0.260.26×1.1=0.286這個乘法算式有什麼特點?根據這一特點,還可以用別的方法計算嗎?1.3乘以0.2再乘以1.1表示什麼意思呢?

你能説出下列算式表示什麼?

2.7×1.5×0.1 5.8×0.4×1.2 3.1×1.2×0.3 1.6×1.1×0.5

小結:

小數連乘的意義是什麼?

小數連乘的意義與什麼算式的意義相同?(小數連乘的意義與整數連乘的意義相同。)

説明整數乘法的意義也適用於小數乘法。

通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採用發現法來組織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通過自學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3、填空,並講出道理。

4、小結,引導學生得出計算方法。

①觀察以上題,你發現積的小數位數與什麼有關?有什麼關係?為什麼?(積的小數位數與被乘數和乘數的小數位數有關,被乘數和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②小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是什麼?(積的小數位數是被乘數和乘數的小數位數之和)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用通過帶有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並大膽讓學生嘗試、講解、討論,把學生引導到算理的探究過程之中。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總結出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閲讀書本,質疑問難:

質疑是人的思維走向深刻的開始,為了加深理解所學知識,由部分理解到整體回顧,形成體系,我讓學生閲讀9頁的內容,提出尚存的疑慮,做到及時反饋。

五、巧設練習,發展智能:

練是數學課的重要特徵,我通過有層次的練習,培養學生的能力,發揮學生的智能。

1.説出下面各算式中積應有幾位小數

25.4×3.6×1.2 2.37×1.02×0.12 0.15×0.3×3.1

1.032×2.4×1.013.506×2.03×0.1 0.017×2.1×0.001

2.在積的適當位置上添上小數點

觀察:積的小數位數是多少位?為什麼?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5×4×1= 18×5×1= 2.5×0.4×2=

0.25×0.4×0.1= 0.18×0.5×0.1= 0.025×0.4×2= 注意:計算的結果,小數部分的位數.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來。

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思維過程既有展開,又有壓縮,突出重點和難點,有助於學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六、梳理概括,形成體系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穫呢?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啟發學生動腦思考,歸納總結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歸結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從而培養了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的説課全部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pzep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