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六年級勞動技術花瓣造型的方法説課稿

六年級勞動技術花瓣造型的方法説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勞動技術花瓣造型的方法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勞動技術花瓣造型的方法説課稿

一、教材依據

版本:《勞動技術》六年級(試用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花瓣造型的方法”是為《勞動技術》六年級(科教版)第1單元“紙藝——裝飾花”中,技能體驗2“康乃馨”的教學補充載體。

二、設計思想

1、指導思想

勞動技術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倡導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習策略;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裝飾花作品設計製作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經常可以觀察到學生有較強的創新設計願望,但創新設計願望應如何實現呢?“如何用紙質材料表達花瓣的造型”是學生實現創新設計願望的關鍵。本節課教與學的活動就圍繞如何解決學生在實施設計方案時的關鍵問題,為學生設計創新提供了知識與技術的支持。

2、設計思路

本節課通過觀察分析,瞭解花瓣的形狀與造型特徵;通過“花瓣內卷與外卷”、“花瓣表面多皺紋”、“花瓣勺形內卷”造型方法的探究,掌握常見的三種花瓣造型方法;通過歸納,花瓣造型特徵、造型方法與應用之間內在的關係;初步形成仿真花卉設計的技術思維方式。

本節課設計可以克服“康乃馨”載體學習過程中的狹隘性,把所研究的事物納入廣闊的背景之中,從而更好地揭示花卉造型技術的普遍規律,可以幫助學習者獲得新的發現,進一步認識事件的本質。

通過分析、探究、歸納、應用與拓展的教與學的活動,提供了技術思想完善與形成的平台,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主動地建構知識體系。

3、教材分析

“紙藝——裝飾花”單元共有三節。其一,需求與設計;其二,加工與製作;其三,交流與評價。本節課是為學習者能自己設計製作裝飾花作技術的支持。通過了解花瓣的形狀與造型特徵;花瓣造型的方法;花瓣造型技術的'應用;使學習者主動地建構知識體系。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價值不是技能的講授與操作訓練,而側重於仿真花卉設計與製作技術思想的形成。

4、學情分析

學生在紙質仿真花卉設計與製作的學習活動中,由於缺乏對花卉的相關知識瞭解,因此,在裝飾花設計與製作的環節中,造成了設計思路的障礙。因此,在教學組織中應着重致力於仿真花卉設計與製作的技術思想形成的學習活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常見的三種花卉花瓣的形狀與特徵。

(2)初步學會藉助文具,對仿真花瓣進行造型。

(3)掌握捲曲、加皺、壓皺常見的三種花瓣造型方法。

2、方法與過程

(1)通過常見的三種花卉實物圖片的觀察與分析,瞭解其花瓣的形狀與特徵。

(2)通過花瓣造型方法的體驗,初步學會選用文具對仿真花瓣進行卷曲、加皺、壓皺造型。

(3)通過技能拓展,初步瞭解捲曲、加皺、壓皺技能的應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對仿真花瓣的操作的活動中,體驗技術思維方式。

(2)感受仿真花卉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捲曲、加皺、壓皺常見的三種花瓣造型方法。

2、教學難點在對仿真花瓣的操作活動中,體驗技術思維方式。

五、教學準備

1、資源的收集

(1)常見的幾種花瓣造型方法

(2)花瓣造型技術的應用

六、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教案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入

課題:花瓣造型的方法

展示:插花作品(PPT1)。

設問:鮮花隨着時間延長會慢慢凋謝,你能想一個辦法,使花卉不凋謝嗎?

任務:研究如何用“手揉紙”製作仿真花卉的花瓣。

觀察與思考

產生需求。

分析一、常見花卉花瓣形狀與造型特徵分析

展示1:荷花(PPT2)

設問:荷花花瓣是什麼形狀?

花瓣造型有什麼特徵?

花瓣形狀—圓桃形

造型特徵—花瓣兩側內卷

展示2:玫瑰(PPT3)

設問:玫瑰花瓣是什麼形狀?

花瓣造型有什麼特徵?

花瓣形狀—橢圓倒卵形

造型特徵—表面多皺紋

兩側外卷

展示3:菊花(PPT4)

設問:菊花花瓣是什麼形狀?

花瓣造型有什麼特徵?

花瓣形狀—舌狀形

造型特徵—勺形內卷

歸納:花瓣造型特徵

內卷與外卷

表面多皺紋

勺形內卷

觀察與思考。

師生交流歸納。

觀察與交流

師生交流歸納。

觀察與交流

師生交流歸納。

使學生明確花卉設計時,需要對設計的對象進行分析,瞭解花卉的特徵。為設計仿真花卉作鋪墊。

探究與體驗

二、花瓣造型的方法

問題:主要研究怎樣用紙質材料表達花瓣的形狀與造型?

造型方法的體驗1(PPT5)

內卷與外卷

問題:內卷與外卷用什麼方法造型?

提示:捲曲可以根據捲曲的程度,藉助筆桿與筆芯。

操作要求:將10×10釐米正方形紙,剪成桃形花瓣1片。

造型方法:捲曲(兩側內卷)。

質量要求:捲曲自然。

作品展示:學生成形部件組裝作品。

造型方法的體驗2(PPT6)

表面多皺紋

問題: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演示:加皺的方法。

操作要求:將10×10釐米正方形紙,邊對邊2次對摺,剪出倒卵形花瓣4片,逐片加皺。

造型方法:加皺。

質量要求:皺紋均勻。

作品展示:學生成形部件組裝作品。

造型方法的體驗3(PPT7)

勺形內卷

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

思路:當紙受圓物重壓後,會產生如勺的造型。所以藉助筆的圓端,先壓後邊壓邊向內運動,使舌狀形花瓣勺形內卷。

演示:壓皺的方法。

操作要求:將10×10釐米正方形紙,對摺4次,剪出舌狀形花瓣16片,逐片壓皺。

造型方法:壓皺。

質量要求:勺形明顯。

作品展示:學生成形部件組裝作品。

思考交流製作的方法。

根據操作要求嘗試內卷與外卷的造型方法。

觀察思考:部件與整體的關係。

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觀察加皺的製作方法。

根據操作要求,嘗試花瓣表面多皺紋的造型方法。

觀察思考:4片同時成形,可簡化加工工序。

師生討論

觀察壓皺的方法。

根據操作要求,嘗試花瓣勺形內卷的造型方法。

觀察思考:舌狀形花瓣十幾片一起成形,既可以簡化加工工序,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掌握捲曲、加皺、壓皺三種花瓣造型的方法。

2、感悟採取多片成形的策略,可以簡化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用三、造型方法的應用(板書)

展示作品1:捲曲技能的應用(PPT8)

展示作品2:加皺技能的應用(PPT9)

展示作品3:壓皺技能的應用(PPT10)

觀察思考:各種技能的應用。知識應用到新情境中,實現知識點之間的貫通理解和轉換。

欣賞1:“康乃馨”應用與寓意(PPT11)

欣賞2:“玫瑰”應用與寓意(PPT12)欣賞與交流了解仿真花卉的作用與寓意,服務於生活。

七、教學反思

1、分析中感悟思維

(1)通過對荷花、玫瑰與菊花花瓣形狀與特徵的分析,使學生明確花卉設計時,需要對設計對象進行分析,瞭解花卉的特徵。分析活動是以實物圖片展示的形式呈現新知識,通過師生的對話架起了一座橋樑,在“互動”中互相傳遞着的感情,當情感發生撞擊時,學生會產生創新火花與需求。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把感覺的`語言、文字、圖片納入到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使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知識被激活。

(2)通過學生成形部件組裝作品的展示分析,其一,感悟部件組裝與整體的關係;其二,感悟4片花瓣同時成形,可簡化加工工序;其三,舌狀花瓣十幾片一起成形,既可以簡化加工工序,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分析與對話活動,有效地把學生產生的質疑,轉化為花瓣造型技術問題,感悟採取多片組合成形的策略,可以簡化加工工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為學生自主創新活動提供了知識與技術的支持。

2、體驗中鼓勵探究

(1)提出怎樣使花瓣“內卷與外卷?”“表面多皺紋?”“勺形內卷?”新的問題,在對新問題的探究過程中,形成解決技術問題的策略。在對材料的特性與新問題進行探究,使新知識和原有知識在概念間建立聯繫,形成網絡;使學生能準確和敏鋭地辨別需要作出反應的線索。

(2)通過三種不同花瓣造型方法的體驗,告訴學生怎樣做,感悟花瓣造型的技術思維方式。體驗活動提供了一個技能操練的平台。引導在體驗的學習活動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體驗活動將描述動作的規則或靜態操作示意圖,經過大腦的譯碼,轉換成一個連續的動作,通過體驗與反思而逐漸變得協調和熟練。體驗中學生感悟到操作方法與質量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對技術的理解,體驗中學生感悟到花瓣造型的技術思維方式。

(3)克服了“康乃馨”載體學習過程中的狹隘性,把所研究的事物納入廣闊的背景之中,揭示花瓣造型技術的一般規律。

3、應用中引導創新

通過“捲曲”、“加皺”與“壓皺”造型方法的應用,引導學生創新。應用與拓展活動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台。經歷“捲曲”、“加皺”與“壓皺”造型活動的全過程,學生獲得技術使用和決策的經驗,創設條件為學生主動發展和充分發展提供機會,實現知識內化,提升技術應用能力。同時根據學生的異差,尊重真實學習過程,允許部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技術掌握分步到位,逐步提高。

勞動技術學科教學,營造一種智慧性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在一種主動、積極的心態下,大膽地探究、並且憑藉着各種信息來源,進一步通過自己探究與感悟,理解教材、突破教材,達到思維創新的較高境界。這才是教育所藴涵的真正價值。

4、不足之處

課前對學習者積累的面積等分知識掌握預設偏高,在學生探究活動中,出現了約15%學習者對操作要求“將10×10釐米正方形紙4次摺疊,剪出舌狀形花瓣16片”描述的動作語言,在“譯碼”的過程中出現障礙。通過教師的演示操作與分析後,才能理清自己的思路。

本節課採取以上的教學手段,使學習者主動地建構知識體系。本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的支持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在裝飾花設計過程中出現的障礙。本節課的教學價值不是技能的講授與操作訓練,而側重於仿真花卉設計的技術思維形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pgxg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