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人教版《松鼠》説課稿

人教版《松鼠》説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松鼠》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松鼠》説課稿

《松鼠》説課稿1

一、説教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法國作家布豐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位居單元之首,是教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着眼於初中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二、説目標

鑑於以上分析,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技能: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了解松鼠的特徵。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體會文章形象、生動地説明事物的方法

3、態度情感、價值觀: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説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和單元的教學要求,本課教學重點確定為:學會抓住特點來説明事物的方法。

由於這篇課文用擬人方法説明事物,語言風格生動具體,屬於一篇文藝性説明文,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説明文,讓學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實説明與文藝説明的區別有着一定的難度;讓學生在閲讀中感受文章説明語言的準確、生動,通過討論、比較等方式加深理解,所以我把教學確定為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説明事物。

四、説教法與學法

我記得葉聖陶先生曾説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為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課文內容一般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教學上,要體現利用課文充當範文,為學生提供寫作仿效的“範本”,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初步學會寫一般的説明文的思路。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定為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點撥、啟發為輔。

五、説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部分:新課導入—師生互動—知識拓展—小結課文—作業設計

1、新課導入

我先讓學生説出在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及它們的外貌、動作、生活習性,然後教師告訴大家今天我們即將認識一種人見人愛的小動物,勾起學生的好奇心,隨後教師説出謎語:(“形狀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樹枝上,忙着摘果子。打一動物)

我的這種導入方式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對於小動物的喜愛,同時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了。因為這是自己喜歡的事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

2、師生互動

通過六個環節來完成這個過程。

①查一查目的是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幫助學生養成提前讀課文的好習慣。

②讀一讀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③想一想學生讀完課文,讓大腦有一個思考感悟的過程,通過提三個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a.松鼠具有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試解釋這三個詞是什麼意思,分別就松鼠的哪一方面來説的?

(學生思考隨文解釋這三個詞的含義,分別就松鼠的外形、習性、性格來説的)

b.大家想一下這三個特點具體體現在文章的哪些段落呢?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在文中找相應的自然段)

c.課文開頭第一段總寫松鼠的三個特點,下面幾段分寫這三個特點,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這個問題已明確了本文的説明順序,結構層次一目瞭然,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④議一議學生四人一組合作探究交流,談談自己的收穫與理解。

a.你喜歡小松鼠嗎?你喜歡小松鼠的那一點?(學生從多個方面談自己的看法。)

b.本文的語言除了準確以外,還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在閲讀中體味説明文的語言特點,主要把握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形象性。)

⑤講一講

出示平實説明的資料,進行平實説明與文藝性説明比較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形象性説明可使讀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教學的難點也能得到很好的突破。(在這裏,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理解感悟,充分發表意見,教師歸納點撥。)

⑥練一練

在教學重點、難點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突破以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熟悉的兒歌《小白兔》的語言形式,結合課文中松鼠的外形、習性、性格三個方面,為小松鼠編寫兒歌。(這種編兒歌的形式,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編兒歌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熟悉松鼠的特點,同時鍛鍊了概括能力也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重難點再次得到了落實。)

3.知識拓展

學習本文後,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及時歸納總結,明白瞭如何才能更好的介紹動物,為下一步學習寫作有關動物的説明文奠定基礎。

4.小結課文

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細緻的觀察是説明事物的基礎,而準確、生動的語言是揭示被説明事物特徵的關鍵。

5.作業設計

學以致用,作業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的一個重要手段。本着本課的重點,佈置學生回家自行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説明文。

《松鼠》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法國作家布豐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自讀課文,着眼於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二、説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要抓住特點説明事物,感受文藝性説明文的語言風格。

2、能力目標:在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採用擬人手法生動説明事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

4、思維目標:指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小組探討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思考、聯想和想象能力。

三、説重點難點

由於這篇課文用擬人方法説明事物,語言風格生動具體,屬於一篇文藝性説明文,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説明文,讓學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實説明與文藝説明的區別有着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在這裏又容易混淆説明文中的描寫與記敍文中的描寫。所以我把教學難點確定為:體會本文文藝性説明文的語言風格,初步學會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説明事物特徵的寫法。

四、説教法與學法

我記得葉聖陶先生曾説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為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課文內容一般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教學上,要體現利用課文充當範文,為學生提供寫作仿效的“範本”,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初步學會寫一般的説明文的思路。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本課的學習方法定為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點撥、啟發為輔。

五、説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部分:創設情境—整體感知,明確目標—思維拓展,練習表達—激情小結—佈置作業

1、創設情境

我先讓學生們看一段松鼠的視頻。讓學生從視覺角度整體感受松鼠的可愛。我的這種導入方式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對於小動物的喜愛,又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使學生對它(動物)感興趣,這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

2、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採用整體交付的方式,使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從整體上感知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重點語句的理解。水到渠成的總結出本文的寫作特點。

3、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在學習的本課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在總結的學習方法基礎上提出練習的要求: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這種自我介紹的形式,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的“馴良”和動作的“乖巧”這兩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説明事物要抓住特點,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説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4、激情小結

出示一些小動物被獵殺的圖片,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説些什麼?從而激發起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的激情。

5、佈置作業

學以致用,作業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的一個重要手段。本着本課的重點,佈置學生回家自行去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説明文。

《松鼠》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松鼠》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組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都是説明性文章,要抓住課文的要點,瞭解基本的説明方法,並試着加以運用。《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説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説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説明事物。《松鼠》這篇課文作者就是從外形、活動、吃食、搭窩這四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是精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

二、説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五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説難度不是很大。此外,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能把自己的理解説出來,可以講述自己遇到的事情、見到的現象,對於問題的看法還有自己的觀點,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説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馴”等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説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並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閲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為我的教學重點,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説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説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導入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説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導入將會用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們見面,請看大屏幕。看過之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説説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祕密嗎?有一位法國博物學家寫了一篇有關松鼠的説明性文章,讓我們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這種可愛的小動物。然後讓同學們齊讀課題。旨在讓學生帶着興趣學習本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依據教參中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的教學第一步是先讓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閲讀、思考、交流。所以,我採用開門見山的直接導入方法,讓學生讀導讀中的一段話,找出向我們提出了哪三個問題,使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從而做到學習不盲目。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使學生很快的走進文本。為後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五年級要求學生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此環節,讓學生圍繞“課文是從那幾方面向我們介紹松鼠的。”這一問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默讀時給學生一定的默讀時間,讓他們有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做到讀有實效性。通過學生充分的讀課文,打開學生思想的閘門,一邊讀書,一邊彙報。抓住問題的主線,使學生整體把握文章。

(四)自主閲讀,體會喜愛之情

此環節教學,讓學生自由的讀課文,圈畫出作者對小松鼠喜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教學時,我把介紹松鼠外形特點和搭窩過程兩個內容作為重點,多媒體出示內容和松鼠圖片,使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帽纓形的尾巴的樣子。此時再一次讀書,使學生對課文已經有所瞭解的基礎之上,通過教師的點撥,鼓勵,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

(五)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小學生邊讀邊思考:《鯨》這篇課文和《松鼠》這一課比較一下,看看這兩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彙報時可以從説明的角度(內容)、表達方法、語言風格三方面進行比較。此問題是三個大問題中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所以,教學此環節時,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集思廣益,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小組力量,使問題迎刃而解。

(六)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愛,相信大家都很喜歡。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話出來,給大家10分鐘時間,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七)小結作業

小結:小動物非常可愛,我們都非常喜歡,在生活中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能傷害它們。

作業:請同學們學習本文的寫法,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

七、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nxep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