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秋天來了説課稿範文

秋天來了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秋天來了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天來了説課稿範文

秋天來了説課稿範文1

一、説教材:

《秋天來了》是大班的活動,以語言、藝術為主,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了美好,像飛舞的落葉、美麗的菊花、豐收的果園等等都呈現在我們眼前。聰明、可愛的孩子們又怎麼會對這一切都沒有發現呢?他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對周圍充滿了好奇。我們教師要讓幼兒有目的的觀察,讓幼兒感知秋天的來臨及季節的變化。在活動中,瞭解秋天的基本特徵,能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熱愛秋天的情感。結合本班幼兒的情況,我選擇這節課的原因是:幼兒對秋天的感受只侷限於視覺,他們對秋天的水果、秋天的花有了一些生活經驗,但對秋天的認識,還是狹窄、片面的。因此我設計本活動,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視、聽合一,運用變化的過程,替代單一的圖片,因此我組織幼兒欣賞並講述秋天的特徵,讓幼兒觀賞後再體驗自由表達的快樂。結合以上要求我制訂了以下目標:

1、從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麗及豐收景象,通過欣賞課件激發幼兒熱愛秋天的情感。

2、能大膽地用連貫語言講述秋天特徵。

3、引導幼兒用剪、粘貼、畫等方法制作秋天圖景。

活動重點:

從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好,瞭解並掌握秋天的基本特徵。

活動難點:

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描述對秋天的認識。

活動準備:

課件:關於秋天的特徵的多幅動畫。

操作材料:落葉、彩色紙條、圖畫紙、皺紋紙、水彩筆、雙面膠等。

二、説教法:

《綱要》中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它會使幼兒產生學習需要,同時,注視着屏幕,當音樂響起時,幼兒被深深地吸引了,一幅幅動人、逼真的動畫畫面充分刺激了幼兒視、聽、説等多種感官,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1、談話法:通過老師提問,引導幼兒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中,幫助幼兒將自己對秋天的生活經驗表述出來。例如:我提問幼兒:你怎麼感覺秋天到了?秋天什麼地方美?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它給我們大家帶來了什麼?

2、視聽結合法:引導幼兒通過觀察,通過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理解秋天的特徵,幼兒在欣賞中,能調動幼兒運用感官,感受秋天的特徵。視聽結合,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從而鼓勵幼兒認真去看、去聽。

3、分析討論法:在活動中如何將幼兒感覺美、體驗美的目標要求有機地滲透呢?我覺得應該發揮語言的功能,要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所以,我將視聽形象與語言結合,把看、聽、説統一起來,使幼兒依賴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象進行思維,對不能體驗到的事物更易理解。《綱要》中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的樂趣。所以在活動中,我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去説,儘量遷移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積累和豐富新經驗。

4、操作法:為使活動循序漸進,設計層層遞進,層層深入,使活動一氣呵成呢?我讓幼兒運用豐富的操作材料進行製作,表現秋天某一特徵。我準備的操作材料豐富,可製作落葉粘貼畫、小菊花、豐收的果實、秋季的服裝等。《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兒想象與創造,使他們有獨特的審美感受。

三、説學法:

學前階段幼兒是通過感官進行各項學習的,教師應協助幼兒有目的的觀察,所以我採用了以下學法:

1、視聽結合法:我打破看圖講述的沉悶掛圖形式,推陳出新,設計課件,它抓住了豐富的畫面,而且操作方便,突出了活動的新穎。幼兒通過看、聽刺激了感官後,便能將其中畫面記下。

2、操作法:我充分挖掘材料的用途,讓幼兒發揮想象,創造出與主題相關的作品。

四、説教學程序:

1、談話,導入課題。這樣直接導入,能喚起幼兒已有經驗,幼兒能根據提問有目標地進行回答。

小朋友,秋天來了,你們怎麼感覺到的?(葉子紛紛落下,天氣慢慢轉涼,開始穿長袖的衣裳……)

2、完整欣賞。(幼兒觀看課件),完整欣賞能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此課件分為5幅動畫。教師在優美的音樂中,生動講述。

第一幅圖:(配樂《秋日的私語》,音樂聲響起),秋天的門悄悄向兩邊打開,出現一幅美麗的風景。(內有銀杏樹、楓樹、田野、果樹、菊花)

第二幅圖:銀杏樹、楓樹、田野。水果、菊花按順序逐一染上黃色、紅色、金黃色、橙紅色、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

第三幅圖:帶來香香的菠蘿、梨子(動畫閃動),烤紅薯、糖炒栗子冒着香氣。

第四幅圖:落葉樹的樹葉紛紛從樹上飄落下來,小刺蝟揹着果子回家,準備過冬。

第五幅畫:小朋友唱着歌走來了,音符從他口中跳出,他們把水果摘下堆成一堆堆的。

3、幼兒看後自由討論、講述。(給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環境,幼兒可以更好與他人交談,體驗交流樂趣。)

重點引導幼兒講述畫面中秋季內容。

4、提問幼兒:看了畫面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大膽説出自己的感受。

5、請幼兒再欣賞一遍,並把最美的地方,向大家講述。加深幼兒印象為進一步連貫講述打基礎。

6、教師將畫面編一篇優美的散文詩供幼兒欣賞。

7、製作秋天圖景。激發幼兒熱愛秋天,以及創編慾望。

幼兒將自己感興趣的畫面,用操作材料製作作品展現出來。將幼兒認識表現出來,既發展了幼兒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幼兒審美意識。

活動延伸:

佈置“秋天來了”的大幅圖景,讓幼兒欣賞,並體驗成功感。

秋天來了説課稿範文2

一、説教材: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是收穫的季節,秋季的變化和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連,秋天的天氣與動植物的變化會給幼兒帶來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大班的幼兒觀察和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慾望,對動植物的變化有濃厚的興趣,能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觀察到的變化加以表現。結合季節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秋天來了》這一活動。此活動屬於探索求知的活動,涉及科學、語言、藝術領域。

《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與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及其相互關係的好奇心、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讓幼兒主動發現,獲取有關科學知識。大班幼兒對秋天的認識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但不繫統,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能力有一定的發展,孩子們也積累了許多有關繪畫、手工方面的經驗。所以我認為這一活動應達到以下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引導幼兒發現秋天的季節特徵,感受秋季里美麗的自然景色,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目標:幼兒通過親身觀察、探索發現季節變化,講述秋天明顯特徵並使用不同方式表現感受到的秋天的美。

3、認知目標:知道秋天天氣、常見動植物和人們衣着的變化,知道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活動重點:《綱要》中指出,“在科學活動中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把活動重點放在了讓幼兒通過親身觀察、探索發現季節變化,並講述出秋天特徵,從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難點:幼兒能用不同方式表現感受到的秋天的美。

物資準備:

(1)圖片三幅:秋天的果園、秋天的公園及秋天的莊稼。秋姑娘的圖片一張,秋季特徵的小卡片若干。幼兒操作材料水彩筆、棉籤顏料剪貼工具卡紙皺紋紙橡皮泥,各種落葉等。

(2)經驗準備:活動前讓家長帶幼兒秋遊到室外觀察秋天親身體驗秋天的美麗,用簡單的符號記錄下來。收集秋天的樹葉、果實等佈置主題環境。(有利於培養幼兒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逐漸善於觀察和發現,還有利於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説。)

(3)、空間準備:幼兒的座位成半圓形擺放,操作材料放在後面的小桌子上分四組擴散開擺放。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教師除了以親切、大方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優美的語言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的價值。因此,我採用下列教學法:

1、談話法:有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的。活動中,圍繞“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樣知道的?”和“你喜歡秋天嗎?為什麼?”進行談話教學。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2、交流討論法:“知識是在孩子麼的探究之後,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通過對探究過程與結果的表達和交流,通過觀點的相互碰撞,幼兒對秋天的理解更為系統,表達更為準確。

3、演示法:通過觀看秋天的圖片,達到傳統圖片教學的效果,使幼兒觀察更直觀、更透徹。

此外,我還採用了激勵法貫穿整個活動,使幼兒時總處於積極愉悦的狀態。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的統一。

三、説學法

在教學中,我努力創建一種積極的、有效的師生互動,達到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規程》中指出,活動組織應充分利用環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幼兒的感官作用,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機會,注重活動過程。本次活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本次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發現秋天的變化,感知秋季特徵,並用多種方式表現秋天的美,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

2、操作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的第四個環節選擇材料,想象創作就是通過幼兒的操作,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此外,幼兒還運用了體驗法,兒童是學習的主動者,在科學教育中,他們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是經驗的主動建構者。通過多種有趣的方式地瞭解、記錄、報告、預測和感受天氣的變化,不僅能發展孩子們對環境和天氣的適應能力,極大的激發他們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四、説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經驗分享———觀賞討論、感知發現—交流經驗——選擇材料,想象創作。

1、激發興趣、經驗分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動一開始,我就利用秋姑娘的形象一下子把孩子們的視線給抓住,用親切、自然、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問幼兒:“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樣知道的?”孩子們通過課前的室外觀察對秋天有了一定的瞭解,講述的積極性一定很高,誰願意把自己看到的講給秋姑娘聽呢?把孩子的積極性提高了。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樂於將自己觀察到記錄下來的變化進行講述。

2、觀賞討論、感知發現

現代教育觀念認為,教育不能通過教師的由外向內的灌輸來進行而必須通過幼兒自己的活動來進行。此環節利用秋姑娘帶幼兒秋遊為線索“我們一起到秋姑娘走過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三張圖片:秋天的公園、秋天的莊稼、秋天的果園)設計提問:

(1)這是什麼地方?秋姑娘來了發生了什麼變化?

(2)現在的天氣和夏天比有什麼不同?秋天到了,人們穿上了什麼衣服?為什麼要穿毛衣?

(3)什麼花開了?樹葉和小草怎樣了?

(4)秋天有什麼水果,棉花、稻子怎麼樣了?引導幼兒從天氣、動物、植物、人們的服飾活動變化進行觀察,從總體上感知秋天。。通過交流傾聽與教師的引導觀察,幼兒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通過以上活動,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在頭腦中潛在的經驗,通過思考、交流,梳理自己頭腦中的信息,逐漸明晰發現的事物特徵和關係,教師進行總結性的講述。

3、交流經驗

你喜歡秋天嗎?為什麼?誰願意講給秋姑娘聽呢?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描述秋天的特徵及自己的感受。教師已經進行了總結性講述,使幼兒獲得了完整的印象,並學會了描述秋天的豐富詞彙,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引導講述,使幼兒的語言變得連貫,詞彙變得豐富,對秋天的認識也從零碎到完整,由感性到理性,較好的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從中激發了他們熱愛的自然的美好情感。使目標一和二得到落實,自然完成。

(5)選擇材料、想象創作

“你們説得真好,秋姑娘想看看您們眼中的秋天到底是什麼樣子?”讓幼兒表現秋天,變日常生活的體驗為手中的作品。

此環節為分區教育活動分為四組:

(1)繪畫組:用棉籤畫菊花、水彩筆劃秋天、手掌印楓葉。

(2)手工組:剪貼水果佈置果園。

(3)製作組:皺紋紙、橡皮泥作花卉及水果。

(4)創作組:落葉拼貼畫。此環節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寬鬆自由的空間,給與孩子自我發展的機會讓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突坡了難點,並促進孩子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這樣,活動結束後孩子的作品可以充實到主題環境中。

五、説活動延伸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和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相連。引導幼兒持續觀察深入探究培養大班幼兒的探究意識與能力,因此,在基本實現這次活動延伸的基礎上,請家長繼續帶幼兒觀察秋季自然現象的變化,如到草地上打滾,到田野觀察農民勞動收穫的景象。誰着時間的推移,引導幼兒觀察初秋、深秋景色,發現季節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繼續收集秋天的樹葉果實農作物,在活動室佈置一個“金色博覽會”。或做樹葉、昆蟲、植物種子標本。活動區投放可供幼兒操作的材料如:樹葉、棉籤。

秋天來了説課稿範文3

教材分析

《秋天來了》是蘇少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美術教科書第一冊第十二課。這是一節造型表現的課,教材中的範作以奪目的`秋色給予學生視覺上的美感,用同齡人的範作向學生展示了創作表現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感知秋天,表現秋天,變日常生活的體驗為手中的作品,它為以後學習第三冊《難忘的夏天》和原蘇少版《冬日印象》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教學目標

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秋天的來臨和季節的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全方位的感知秋天。

⑵鼓勵學生大膽地、有個性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表現“秋天”,敢於用美術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⑶培養學生注意發現生活美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在本節課中引導學生去感知“秋”表現“秋”是重點,在感知“秋”的基礎上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表現“秋”的同時,培養學生獨到的審美視角,個性的繪畫表達方式又是本課的難點。

教法和學法

一年級學生天真好動、活潑可愛、思維獨特、個性鮮明,在教學中只有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並讓他們時時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小學美術課是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表現美的能力,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緊扣審美核心,創設美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創造美,達到塑造審美心靈,培養審美情操的目的,我採用情境教學發貫穿始終。

⑴展示情鏡,引導學生感知美。

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美。

⑶融入情境,引導學生創造美。

2、新的美術課程提出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教師應該在充分相信並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審美觀,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各自個性天賦的視覺思維方式和體驗,這決定着學生有可能具有豐富而自由的創造力。因此,我引導學生運用了探究學習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以一些簡單的問題為導向,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創造過程中的問題。

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程序是這樣設計的:

課前教師帶領小朋友參觀校園,找一找秋天,“秋天來了,你知道它在哪兒嗎?仔細觀察樹、花、草、同學、老師都有什麼樣的變化?”“樹葉落了,菊花開了,小草換上黃衣服了,我們穿毛衣了,大雁往南飛了。”

通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讓學生感知秋天的來臨和季節的變化,在尋找中發現生活美、自然美,培養學生有意識的發現生活美的良好習慣;同時,我充分挖掘校本資源,找出學校中特有的人文景和自然景觀,對學生進行愛校、愛家鄉的教育和環境保護的教育。雖然秋天的景色每個人都見過,但真正去留心觀察,

記在心中的有太少了,這樣的生活體驗對學生是很鮮活的,它豐富了學生的經驗,鍛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記憶習慣,又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和表現生活的熱情。

接着在美術教室中教師佈置了有關秋天的各種景物為學生創設一個優美的環境,使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沉浸在美術的氣氛中,將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有了這樣的基礎,課堂教學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創設情境、感知“秋天”

一上課教師語言導入“小朋友們,還有更多秋天的景色的圖片,我們看看去。”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多幅有關秋天的圖片(秋天的果園、秋天的森林、秋天的草原)。

伴以優美的輕音樂,接着讓學生交流蒐集到的秋天的圖片,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氣韻美,拓寬他們的視野,同時大大激發他們進一步瞭解秋天,表現秋天的慾望。

欣賞完後,教師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給出具體的便於回答的並列式的問題:“剛剛看到那麼多美麗的風景,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用你最美的語言説給大家聽,或者用你的歌聲和舞蹈表現給大家看”。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將感受的秋天變成了自己的經驗,留在了心裏;賞美景、説美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審美習慣。

二、討論交流,啟發思維

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我又適時提出“這麼美的秋色中,我們可以幹什麼呢?”此時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説出自己的想法:坐在那把椅子上欣賞周圍的美景,在湖邊釣魚,打銀杏,撿落葉,跳舞等等,課堂氣氛出現一個高潮。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這時緊接着問“怎樣去表現呢?”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大家交流:用水彩筆畫,用水墨畫表現,剪貼等等。

教師其實已為學生在桌上準備了彩色卡紙和皺紋紙等材料,同時學生也帶來的許多廢舊畫報,摸一摸這些材質,説説他們有什麼不同?可以怎樣利用他們?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認識去判斷、聯想,進行回答。

三、瞭解技法、個性創作

學生對這些材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後,我安排了以下環節。用課件展示教材中的表現秋天的作品,首先讓學生欣賞湯姆森的油畫作品《秋天》感受大師風采,同時教材大量出現了同齡人的作品,增強了學生的創作的自信心,也讓學生欣賞到美術語言表現的多樣性。

蘇少版非常注意把美術素質的培養和技法的學習相結合,體現了美術課程的綜合性。

撕紙貼畫,對學生來説是一個全新的方法,大家都會感到新鮮有趣,激發了學生將創作意願變為實際行為,剛才欣賞到的圖片也讓學生了解到了怎樣將生活中的物象變成作品,這些是這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説其他課程是讓學生學會創造性的思維,那麼美術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讓學生獲取創造性表現才能。學生通過找一找秋天的景色,説一説秋天的故事,評一評秋天的畫,感受到了秋天的美,瞭解到了秋天的特點,掌握了表現技法,同時也體現了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此時要學生創作出一幅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作品來,水到渠成。於是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創作,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主動探究,同時播放背景音樂,提供相關圖片,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寬鬆的情境,學生也會在素材中獲得一定的創作靈感,我巡迴時充分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幫助,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機遇幫助鼓勵。

四、遊戲評價、課後拓展

在學生作業完成之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將作業佈置在教室四周的牆壁上的“果樹”上,其實是一個形象的作業欄,再次創設一個絢爛的“秋天”的情境,先請學生説説自己的畫,再讓學生自由欣賞,由學生在欣賞評議的過程中可以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善於挖掘真、善、美的良好個性,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我也對他們的作品進行點評,關注每個學生,關注每幅作品,以鼓勵為主讓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接着給每位學生一枚即時貼製成的“小果實”,告訴小朋友:“在你最喜歡的的畫下帖上小果實,老師在喜歡的畫下帖上大果實。”由果實的個數最後評出最受大家喜愛的畫,送給小作者秋娃娃的頭飾。

我留給小朋友問題:“小螞蟻、大雁、蟈蟈等動物在秋天會幹什麼呢?我們該向誰來學習呢?”要求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自己到書上、到生活中尋找答案,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關注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生命,同時要做一個勤勞、善良的人,最後在《小蘋果》的音樂聲中結束這一課。

標籤: 範文 説課稿 秋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kk7x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