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立體圖形的拼組》的數學説課稿範文

《立體圖形的拼組》的數學説課稿範文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P28《立體圖形的拼組》

《立體圖形的拼組》的數學説課稿範文

教學對象:一年級學生

任課教師:郭冬玉

學校名稱:廣西柳州市公園路小學

説課時間:2008年5月16日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分析:

《立體圖形的拼組》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本課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辯認和區分所學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了,這裏主要是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感知立體圖形之間以及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係。

教材例題是一個拼組活動,要求學生用立體圖形的實物進行拼組,通過把一些大小相同的立體圖形拼成一個更大的或其它的圖形,如用2個正方體拼成一個大長方體;3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狀等等,教材考慮了學生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學生容易操作,容易理解,注重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但要使學生的思維再上一個層次,在腦海裏建立表象,抽象出直觀的立體圖形,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很難,但有了Mp-lab教學軟件操作,就化難為易了,它將抽象與形象相結合,例如:8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體,通過拆分,拼組,將抽象的圖形形象化,使學生初步體會立體圖形間的關係,真正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通過用Mp-lab教學軟件進行拼擺,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

能力目標:(1)、 通過用Mp-lab教學軟件操作,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情感目標:(1)、通過用Mp-lab平台進行拼組,感知幾何美和數學美。

(2)、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體會探索學習的興趣。

3、教學重點

由於一年級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要抽象出直觀的立體圖形,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並不容易。再加上一年級兒童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差。所以,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1)、通過在Mp-lab平台上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以及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教學難點

教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但難的就是如何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數學思考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我確定了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應用圖形的拼組,解決實際問題。

二、説教法和學法

為全面準確地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體現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教師除了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外還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了:情境導入法;動手操作,互動合作法;獎星激勵法。

三、説教學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郭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學生:“想!”我便利用mp-lab出示一張活潑可愛的機器人圖畫,還顯示了機器人的一句話:“小朋友們,你們認識我嗎?”生很快説出“機器人!” 接着機器人説話了“你們知道我是由哪些立體圖形拼組成的嗎?”學生很容易地説出(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

這樣的導入,目的是通過mp-lab展示生動形象的畫面,使學生感到非常新奇,一下子被吸引了,自然地進入到了學習活動中來,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機器人是由哪些立體圖形拼成的是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立體圖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課程的理念是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己。在本環節的教學設計中,我本着新課標提出的“空間觀念的建立必須以學生的親身體驗為基礎”,大膽地調整教材,讓學生充分運用mp-lab的軟件進行操作,大膽嘗試,始終讓學生按自己的意願和喜好來拼組。

這部分內容我分為五個活動進行:

活動一:正方體的拼組

(1)師:“請你用2個正方體在mp-lab的平台上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麼圖形呢?”學生獨立操作,很快得出能橫着拼、豎着拼都成一個長方體,還可以斜着拼,此時進行評價:你是個善於動腦的孩子,目的是用激勵的語言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建立初步的、最簡單的空間觀念。

(2)師:“再請你用3個正方體拼一拼,看看又能拼成什麼圖形呢?”在2個拼的方法上進行讓學生獨立拼組,學生還會説出能拐彎拼,由此可見,運用mp-lab的進行操作,學生的空間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3)師:“老師想用8個正方體拼成一個大的正方體,你能幫幫我嗎?”先讓學生2人一組討論,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動手操作,對不會的學生進行指導。

接着反饋:誰能説説你是怎麼拼的?讓學生邊動手操作,邊説方法。同時進行評價説對了的學生:你是個抽象思維很好的學生,你太棒了!

這樣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人人蔘與到操作中,在操作中感悟用相同大小的正方體可以拼組成其它的立體圖形,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

活動二:長方體的拼組

師:“我們不僅要學會正方體的拼組,還要學會長方體的拼組,你能用4個長方體進行拼組嗎?”學生獨立拼組,反饋出可以拼成一個大的長方體,還可以拼成一個正方體。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感知用相同大小的長方體不僅可以拼組成更大的長方體,還可以拼組成一個大的正方體,突出重點,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

活動三:數一數、猜一猜

1、mp-lab的平台出示用長方體拼組出來的圖形,數一數,老師用了多少個長方體?

2、mp-lab的平台出示用正方體拼組出來的圖形,猜一猜,老師用了多少個正方體?並讓學生説説你是怎樣猜的?

這一活動的設計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在獲得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基礎之上初步感知它們的位置關係及變化,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活動四:動手做一做

用一張長方形紙,你能做出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嗎?動手試試看。由於mp-lab的平台不具備三維空間的功能,所以我就讓學生動手操作。全班展示。

意圖在於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操作,使他們初步體會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

活動五:小小設計師

1、簡單小結: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學會了什麼?

2、提出活動要求:小組合作,用正方體和長方體,利用今天學會的立體圖形拼組的知識來當一名小小設計師。

3、提問:你想設計出什麼圖形或模型?

4、小組合作,動手設計。

5、彙報設計的作品。

這一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充分利用mp-lab的平台,放手讓學生去觀察,去操作,去嘗試,做他們想做的,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來經歷多種實踐活動,豐富他們的空間觀念。

(三)、反饋練習,鞏固新知

由於練習六中的第三題一在第二個環節解決了,這裏重點講這一題, 這道題要用到長方體相對的面相等的特徵,因為學生從圖中只能看到長方體的上面、右面、正面,另外三個面看不到,只能根據看到的面來推測。而這個特徵,學生並沒有學過,mp-lab軟件具有左右、上下翻轉的功能,所以我用進行mp-lab的平台進行教學,學生很快就得出了正確的結果。

設計意圖:運用mp-lab軟件具有左右、上下翻轉的功能進行教學直觀形象,有助於學生理解面與體的關係。

(四)、總結

因為空間圖形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所以本節課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我力爭把學生的視野拓寬到他們熟悉的生活空間中。在小結之後,我設計了“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用長方體和正方體,拼擺出來的圖形,想一想,説一説,你都看過了哪些?”這一步驟,還準備了幾幅日常生活實例的情境圖,讓學生回到現實生活中去,用數學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也培養孩子們熱愛數學、熱愛家鄉的情感。

四、教學反思

在立體圖形的拼組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通過充分運用mp-lab的平台進行動手操作、觀察等手段,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在發展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這節課時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利用MP-Lab培養全體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因種種原因限制導致教具、學具滿足不了需要,迫使我們採用分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在小組學習中,往往只能由一個學生操作,其他同學在一旁觀看。觀看的學生失去了動手的機會,感到索然無味,直接影響到學習興趣,利用MP-Lab教學上課時,每人一台電腦,學生自己點擊鼠標,動手去操作,去思考,去探索,不知不覺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悄然增濃,真正做到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主性。利用MP-Lab教學比常規教學更能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2、利用MP-Lab讓每個孩子得到了不同的發展。新課程標準強調:人人在數學學習中有成功的體驗,人人都能得到發展。在MP-Lab這個平台上,每個學生的操作都是富有個性的,每個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與需求得到不同的發展。

3、利用MP-Lab培養學生初步空間觀念

學生在利用MP-Lab操作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的形成,不僅要靠常規教學實現,而且要讓學生有更多的獨立動手操作機會,自己動手去畫、移、拼、想,把視覺,聽覺,觸覺,思維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做就能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

上完這節課也給我留下了思考:如何利用MP-Lab平台進行平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演變呢。初次參與這一課題組,對於我來講是個成長的過程,成長中有探索,探索的過程是有收穫的,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中,MP-Lab平台的將會進一步提高我的教學質量,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綜合能力。

説課:分數除法(一)

一、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

説教材:

本課是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25頁-26頁的內容。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倒數的認識。教材中呈現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的共同點是都把4/7平均分,第(1)題是平均分成2份,第(2)題是平均分成3份,第(1)題的算式是4/7 ÷2,被除數4/7的分子式能被除數整除的,而第(2)題的算式是4/7 ÷3,被除數4/7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無論哪一種方法,目的都是就是讓學生在塗一塗、算一算的過程中,藉助圖形語言,利用已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解決有關分數除法的問題,從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並從中總結出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説教學目標:

通過分析,我認為這節課應該達到以下的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藉助操作活動,探索並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

2、探索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3、在分數除法算理探究中,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説教法:

整節課以探索為主線,考慮到學生有多處分一分、塗一塗的探究活動,而MP_lab的平均分的功能恰恰能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一個平台,使探究變得更為樂趣和高效,於是,在教法和學法設計時,我力求充分發揮MP_lab的優勢。

1、利用MP_lab創設情境圖,設置疑問,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感受到探究新知的必要性,以此激發學生思維。

2、利用MP_lab錄象功能展現學生的`探究過程,也就是分一分、塗一塗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繫。

説學法

1、以探索為主線。

從問題的提出,就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索和交流的數學活動中來。在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不同的學生儘可能地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

2、操作法

利用MP_lab(萬用拼圖板)為學生的探索提供平台,學生自主在MP_lab將圖形分一分、塗一塗,在反覆操作和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3、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通過與他人的合作獲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適、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教學流程

第一層次: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

通過MP_lab創設情境裁剪包裝紙,得出分數除以整數的算式4/7÷2,讓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和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第二層次:大膽猜想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4/7÷2,這個算式的特殊性在於分子能夠整除整數,學生容易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並找到特殊的計算方法,因此放手讓學生大膽猜想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再利用MP_lab操作探究,使學生理解分數的分子能被整數整除時,可直接去除;並舉例操作驗證這一算法。

第三層次:激發矛盾,再次探究。

讓學生用探索到的方法來計算4/7÷3。此時學生髮現分子除以整數除不盡,分子除以整數的方法不適用。知識矛盾的衝突引發學生進一步觀察和思考,並再次利用MP_lab操作探究,從特殊到一般,探索新的計算方法。

具體環節設計如下:

(一) 舊知複習,藴伏鋪墊

複習時安排了三道練習,引發學生記憶的再現,為學生選擇原有知識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鋪墊。

(1)一桶20千克的油,它的3/4是多少千克?(複習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出示一組數據,求各數的倒數分別是什麼 。

(二) 創設情境,理解意義

我首先創設包裝禮物的情境,並利用MP_LAB做出情境圖,激發學生興趣。

老師想用這張漂亮的包裝紙把送給媽媽的禮物包裝起來,給她一個驚喜。可是這張紙太大了,把它的4/7再平均分成2份就夠了,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麼列示呢?

讓學生自主思考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利用MP_LAB提供的正方形“白紙”充當包裝紙,先塗色表示出這張紙的4/7,再想一想、塗出這個正方形的1/2。教師要求學生用MP_LAB的錄象功能記錄操作過程,在彙報反饋時,將學生的思維過程展示出來,即分、塗的過程。使每位學生都能在清晰地展示中分享他人的思維方法。通過思考操作學生達成共識:4/7裏有4個1/7,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個1/7,是2/7。接着讓學生列出算式4/7÷2=2/7,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同時理解了分數除法的意義。

(三) 大膽猜想,舉例驗證

學生通過操作,明白2/7是怎樣得到的。那麼到底應該怎樣計算分數除法呢?讓學生大膽猜想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根據剛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變,被除數的分子除以整數得到商的分子”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呢?教師讓每位學生舉例驗證,再運用MP_LAB分一分,塗一塗證明結論。

大膽地猜想是一種非常好的數學思考方法,但還要經過科學的驗證。科學的驗證可不僅僅是一兩道題就能得出結論,數十名同學會舉例出數十道不同類型的分數除法算式。而其中有些算式是分子除以整數除不盡的。

(四) 激發矛盾,再次探究

學生很快發現有些算式是無法用以上結論計算出來的,如4/7÷3,分子4除以2是除不盡的。矛盾的引發,説明“分母不變,被除數的分子除以整數得到商的分子”這樣的計算方法不具有普遍性。我引導學生再一次進行探究。為了便於全班統一交流,我選取學生舉例中的一道典型算式進一步研究,如4/7÷3,此時,學生再次運用MP_LAB分一分、塗一塗,同時,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操作過程也用MP_LAB記錄下來。當同學們經過充分的自主操作思考後,還讓他們進行了小組交流。

根據MP_LAB操作的結果,學生髮現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這張紙的4/21。得到的算式是4/7÷3=4/21。此時我還引導學生髮現:把4/7平均分成3份,這其中的一份實際上就是4/7的1/3,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可以用乘法來計算,算式是4/7×1/3=4/21。比較兩個算式,學生很快發現發它們是相等的。由此,學生再一次得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除以一個數,就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0除外)。

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根據乘法的意義來解決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即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來解決,以舊學新是我們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方法。這一環節主要也是學生自己發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從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學生學習的過程變得精彩而不在枯燥無味。

一個新的計算結論必須反覆驗證。我再一次讓學生舉例不同的分數除法算式,並再次用MP_LAB操作驗證。學生在不斷地思考與驗證中,發現了第二種計算方法的普遍性,也深刻理解了分數除法的計算算理。

以上教學程序的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對計算進行探究式教學,也是新理念的挑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探究,交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操作、思考、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獲得了知識,發展了智力,培養了積極的學習情感,三維目標得到了有機的整合。

三、教學反思:

我回憶這一節充滿了學生思維智慧的數學課,感悟頗深。

Mp_LAB是創設情境的一個很好的工具,課堂上,我用Mp_LAB創設出包裝禮物的情境,幫助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理解了分數除法的意義。而這節課我認為最突出的地方在於充分給學生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而功能強大的Mp_LAB恰恰為學生提供了操作平台。如果是平常的教學,教師往往採取用摺紙塗色的方法讓學生探究,但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的折法不統一,不便於統一研究;折的時候由於操作失誤造成分得不夠平均,把一張紙折成奇數份數,如平均分成7份,比較麻煩,較為費時。使用Mp_LAB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新版的Mp_LAB有平均分的功能,能幫助學生高效地完成操作探究任務。這節課,我比較注重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充分讓學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使用Mp_LAB自主探究,去尋找解決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經過反覆探究後學生得出了分數除以整數、將分數通分以及乘以整數的倒數等各種算法,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充分表現。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學生經過操作思考後,都能把算法解釋得非常清楚。我也被學生的情緒帶動起來,學生更是被他們自己的研究成果所鼓舞着。我認為這樣的思維活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是非常重要的。

我再一次感受了Mp_LAB的強大功能對學生數學建構的幫助,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思維活動的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同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力爭做到評價及時、準確。促使每個學生自主地發展,逐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g8y4l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