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紀念説課稿

紀念説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説課稿,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紀念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紀念説課稿

紀念説課稿1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藉助動物們給自己造的小亭子留紀念的故事,告訴我們,最珍貴的紀念不是刻上什麼字,而應像小刺蝟那樣在亭子周圍種上花草,愛護亭子、美化亭子。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閲讀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築的意識。

二、設計理念:

本課我努力創設寬鬆、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開掘出學生的創造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注重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識字情境中增強識字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珍貴等15個生字,繼續培養識字能力。

2、能力目標:增強自主識字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築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認識15個生字。

2、在讀中體會小刺蝟留下了什麼紀念?

3、區分易錯字“該”與“刻”“孩”。

五、教學準備:

1、課件

2、鮮花生字卡片。

六、教學方法:

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從插圖入手,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插圖,以直觀的形象觸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使學生身臨於栩栩如生的情境之中,同時,設計精美的板書(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的簡筆畫),努力營造識字氛圍;在識字遊戲中,充分利用精美的板書,鮮花識字卡,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七、教學過程:

一、由圖入境,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讀。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想辦法解決。

2、指名讀。師:現在老師想請識字最棒的小朋友站起來給大家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小手指指着聽,爭取把不認識的“生字朋友”的名字都記住了。

3、範讀。師:讀得真流利。在這四個自然段中,老師最喜歡讀第三段。

4、讀喜歡的段。師:現在請同學們再認真地自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也像教師那樣美美地讀給大家聽,好嗎?(生練習自讀、指名讀。)

5、情境識字:

師:小動物們看到大家學習這樣認真,非常高興,打算也送給大家一份禮物,誰能認識花朵上的字,就獎給誰一朵花作為紀念。

①討論小組長組織小組同學識字(方法:齊讀、帶讀、開火車讀……)

②願讀的小朋友到黑板前摘下認識的鮮花,讀上面的字,當小老師組詞帶讀。

紀念説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説課的題目是《紀念劉和珍君》。

一、説教材

(一)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語文新課程必修五本書中,僅設有2個單元的現當代散文。必修一的第三個單元是寫人記事的散文;必修2第一單元是寫景狀物的散文。共有6篇文章,(紀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秋綠記》)〈紀念劉和珍君〉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的第一篇寫人記事散文。

相對於老教材,所選散文篇章比例有所下降。那麼這就要求教師通過課本所選經典篇章的學習,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鑑賞的方法,從而步入散文鑑賞的規律之門。

本課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着領啟、示範作用。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鑑賞的方法,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閲讀名家名篇,從而步入散文鑑賞的規律之門。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來學習本文,將對散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 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依此學情,根據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課文七部分之間的關係。

2、 瞭解課文記敍、議論、抒情三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寫法,體會作者其中的情感。

3、 局部探討課文,體會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4、 學習愛國青年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魯迅剛正不阿的性格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三) 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徵,從而針對性的確立學習的重難點。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

2、難點是夾敍夾議的方法;

3、關鍵語句的理解。

二、説學法

(一)學情分析

編者編排這些文章是希望通過閲讀這些文章,要透過對人和事的描寫,仔細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寫中體現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如何在敍事中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觸動你的心靈,哪些地方讓你過目不忘,想想這是為什麼。這可能就是作品的亮點,不妨加以圈點批註,認真揣摩。

對於我校高一的學生,學習本課要達到編者的目的,是比較的困難。學生對於這個“割裂”的文章形式,不宜接受。所以怎樣引導學生先理順文章內容,由淺入深,透過文章對人和事的描寫,揭示作者多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成為一個難點。

(一) 學法指導

教是為了不教,學法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

⑴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⑵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獨特的個性,創造性的思維。

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養成質疑探究的習慣。

⑷“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指點學生拓展延伸,課外閲讀名人名篇,強化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為高考作好準備。

三、説教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是本課的關鍵。

⑴從學情出發,注重“高視角,低起點”循序漸進合理科學的分解重難點,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課時“動態閲讀,遷移應用”,突出“悟”字。以確保學生一課一得。

⑵依據美國心理學家達菲“閲讀策略教學”安排閲讀三步驟(習得知識——拓展延伸——遷移應用)。

⑶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變遷,同時加大隨堂訓練的容量,以適應高考的分量。

⑷依據“歸真、求美、移情”的心理過程,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四、説教學過程

課文有七節構成,學生在理解過程的時候,難免理不清頭緒。因此我依照我們認識的基本規律,採用“挈領法”。

(一)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思路。

提問:課文的題目是《紀念劉和珍君》,那麼請閲讀課文,看看課文的哪些部分是寫劉和珍的,請為劉和珍寫一篇小傳。

通過這個問題的討論學生就會把文章中的信息從新組合,把有關人物點點滴滴總結在一起。從而把人物形象豐富話。

通過寫小傳,學生明晰了劉和珍有哪些事蹟,之後讓學生思考從這些事蹟,認識劉和珍是怎樣的一位青年?大概應抓住以下事蹟:

預定莽原(追求真理)

“風潮”領袖(敢於反抗) 慮及母校(有遠見,有革命責任感)

府門喋血(勇敢堅強、勇於抗爭) 難中救助(從容善良)

在此基礎上,水到渠成的提問到,“始終微笑”的這樣優秀的學生卻遇害了,每人個人的內心會怎樣?

悲!這種情感貫穿全文。

在悲憤之後,我們就會追問,這樣好的學生是誰殺的?是反動政府。被害之後,反動文人還進行毒辣的“”。對於這些,我們抱有的感情是什麼?

“憤”!通覽全文,作者的“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在燃燒。

這種悲憤的情感,即記述劉和珍君是課文的那幾部分?一到五部分,那麼六七兩部分講什麼內容呢?

這樣把授課內容轉到第二部分,揭示這次事件的教訓和意義。

這裏需要指導學生怎樣分析作者對待關於慘案意義的問題。

魯迅先生的深刻之處就在於就有肯定,又有否定。在肯定青年的血沒有白流的同時,冷靜地總結血的教訓,告誡鬥爭者要改變鬥爭方式。

(二)局部探討,體會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如果説通過梳理,對文章整理的理解不難的話,對於文章個別語句的理解,確實難的。品讀下面的例子: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1、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説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2、 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懲創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

3、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

4、 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

5、 在文中作者提到了幾類人,“真的猛士”“庸人”“無惡意的閒人”“有惡意的閒人”等幾類人,分別指什麼人?對每一類的人作者表達了什麼樣的精神?

6、 作者一方面説“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説“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説”,類似的話還有一些,找出來認真體會,看看前後是否矛盾。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發展的。

另外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還不理解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先互相探討,然後老師引導理解。

(三) 在整體加局部理解之後,拓展練習:

1、假如給劉和珍君烈士塑像,你會有哪些設想?

2、請根據你的理解,為劉和珍君寫一幅輓聯。

(二) 作業佈置 寫一則“三·一八”簡訊。 板書設計

紀念説課稿3

説教材

(一)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語文新課程必修五本書中,僅設有2個單元的現當代散文。必修一的第三個單元是寫人記事的散文;必修2第一單元是寫景狀物的散文。共有6篇文章。《紀念劉和珍君》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的第一篇寫人記事散文。

本課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着領啟、示範作用。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鑑賞的方法,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閲讀名家名篇,從而步入散文鑑賞的規律之門。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來學習本文,將對散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 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依此學情,根據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1、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課文七部分之間的關係。2、 瞭解課文記敍、議論、抒情三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寫法,體會作者其中的情感。3、 局部探討課文,體會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4、 學習愛國青年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魯迅剛正不阿的性格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三) 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徵,從而針對性的確立學習的重難點。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

2、難點是夾敍夾議的方法;

3、關鍵語句的理解。

説教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是本課的關鍵。

⑴從學情出發,注重“高視角,低起點”循序漸進合理科學的分解重難點,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課時“動態閲讀,遷移應用”,突出“悟”字。以確保學生一課一得。

⑵依據美國心理學家達菲“閲讀策略教學”安排閲讀三步驟(習得知識——拓展延伸——遷移應用)。

⑶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變遷,同時加大隨堂訓練的容量,以適應高考的分量

⑷依據“歸真、求美、移情”的心理過程,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説學法

對於高一的學生對於散文的文章形式,不宜接受。所以怎樣引導學生先理順文章內容,由淺入深,透過文章對人和事的描寫,揭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成為一個難點。教是為了不教,學法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

⑴指導學生自主學習。⑵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獨特的個性,創造性的思維。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養成質疑探究的習慣。⑷“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指點學生拓展延伸,課外閲讀名人名篇,強化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為高考作好準備。

説教學過程

課文有七節構成,學生在理解過程的時候,難免理不清頭緒。因此我依照我們認識的基本規律,採用“挈領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思路。提問:課文的`題目是《紀念劉和珍君》,那麼請閲讀課文,看看課文的哪些部分是寫劉和珍的?通過這個問題的討論學生就會把文章中的信息從新組合,把有關人物點點滴滴總結在一起。從而把人物形象豐富話。

(二)局部探討,體會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如果説通過梳理,對文章整理的理解不難的話,對於文章個別語句的理解,確是難的。品讀下面的例子:“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説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通過閲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還不理解的內容,並且通過小組討論體會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三) 在整體加局部理解之後,拓展練習:

1、假如給劉和珍君烈士塑像,你會有哪些設想?這個練習充分説明了通過學習,學生對人物塑造的理解,便於學生鞏固敍事,議論,抒情等表達方法的運用。

(四) 拓展練習,作業佈置

背誦課文2,4部分。再次通讀課文,並且閲讀魯迅部分散文和《紀念劉和珍君》作對比。

紀念説課稿4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為了忘卻的紀念》是選自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文章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為記念左聯五烈士遇難兩週年而寫的。這是一篇以記敍為主,又與抒情、議論相結合的悼念性散文。文章通過對白莽,柔石等烈士的回憶,抒發了對烈士們的無限崇敬和懷念之情,表達了對反動派的深切憤恨。由於當時文網森嚴,魯迅在文章中不得不採用隱晦曲折的筆法和借用典故。所以在學習這篇文章時要引導學生仔細閲讀,研究探討,深入領會,領會作者的深切感情和寫本文的主旨。

2.説學生

高一的學生在初中時就接觸過魯迅的文章,但都較為淺顯。學習《為了忘卻的記念》要由淺入深,沉入文本,走近烈士,將感情融入其中。

3.教學目標

依據學生特點,教材特色以及新課標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 瞭解作者魯迅及寫作背景。

(2)、 把握文章主旨,體會文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二、説教學方法

藉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採用學案導學下的六環節教學法。

三、教學設計

打破常規思路,從第五部分入手,先把握感情基調,然後分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感,圍繞“情”字,緊扣“五個部分―――三個典故――一首詩”,有淺入深,引導學生深入文本。

教學內容和步驟:

1.創設情景,導入課文。

譯書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這副輓聯寫的是誰?

就你的瞭解,談談魯迅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魯迅曾説:“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今天我們來認識這樣一些人。

2、出示目標:

3、自主探究:

誦讀課文第五部分,體會情感。

文中的“他們”指誰?在五位烈士中重點寫的是誰?

3、 合作解疑:

從文中概括五烈士的事蹟。他們是怎樣的人?

文中用了三個典故,有何深意?

柔石死後,魯迅寫了一首詩來悼念,這首詩表達了魯迅怎樣的情感?

4、 鞏固訓練:

依據《為了忘卻的記念》中記敍柔石和白莽的內容,為他們寫一段悼詞。

5、拓展延伸:我們當代青年應該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以慰先烈?關注社會熱點,積累寫作素材。

紀念説課稿5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 》,首先我們來進行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 本單元選取一些表現思想風采的文章,與其他單元相比,視域更加寬廣,把學生引向更為廣闊深邃的人文世界。使學生對人生、事業、愛情、藝術等問題有逐漸深入的領悟和思考。本文是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廚年的講壇上,法蘭西另一位偉大的鬥士——維克多雨果發表了這篇激情澎湃、鼓舞人心的演講。

這不僅僅是一篇紀念性的演説詞,它更顯示了雨果對伏爾泰人格的景仰、對伏爾泰精神的追隨,對自由和真理的呼喚。

教學目標

1、 瞭解伏爾泰對人類歷史的卓越貢獻,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貢獻。

2、 體會雨果充滿激情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3、通過朗讀,體會人們對伏爾泰的崇高敬意,感受偉人的魅力,接受自由、平等、正義等思想的薰陶。

教學重點及實現措施:

1、 理解伏爾泰的歷史貢獻及啟蒙思想的偉大意義。

(這既是文章重點,也是難點,可以通過介紹背景、作者生平來輔助瞭解,也可以通過反覆地閲讀課文,提出問題,加以討論,促使學生理解)

2、 通過朗讀,體會雨果充滿激情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作為一篇演講,本文詩化的語言風格,澎湃的激情浪潮和閃耀的思想光輝,使它成為朗讀教學的難得材料,要把朗讀的教學貫穿始終,讓學生通過讀來感受、理解、欣賞精彩的語言和澎湃的激情。)

教學難點及突破方法:

1、學生對時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重大意義,因而很難理解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對啟蒙思想的當代闡發,很難激起感情共鳴。

(1)結合《世界歷史》,讓學生了解背景情況,或讓學生在上課前分工查找資料,或者教師進行比較詳細的説明。

(2)可通過講述“伏爾泰之死”“卡拉斯事件”等故事,激起學生了解時代與思想背景的興趣,儘量不要跟學生照搬歷史或哲學教科書上的抽象概括。

2、在總結伏爾泰的貢獻時,學生可能不太好把握,尤其是對他在思想史上的貢獻不容易明瞭。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注意:伏爾泰與黑暗勢力鬥爭的武器是什麼?“筆”的寓意是什麼?演講開頭所説的伏爾泰完成的使命是什麼?

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通過朗讀,體會雨果充滿激情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2、置疑法。通過朗讀,體會雨果充滿激情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3、點撥法。4、討論法。

教學輔助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學生預習,掃除字詞障礙。

三、教師介紹。多媒體課件出示: (1)伏爾泰: (2)、雨果:

四、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説説讀完本文後的第一感受:

內容上的。

1、雨果對伏爾泰作出了怎樣高度的評價?

2、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了怎樣傑出的貢獻?(是像牛頓,愛迪生一樣看得見的成就嗎?)

語言上的:和《敬業與樂業》相比,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 通過初讀,讓學生大體瞭解課文內容,及語言特點,為下面的進一步學習作鋪墊。)

五、整體把握全文內容

本文可分幾部分?讓學生讀課文後討論回答,這有一定的難度。

——可分為三部分:(也可分四部分,把他的人格魅力單獨分為一部分) 這一問題主要想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六、細讀本文,要求體會作者的感情,文句的深刻含義和語言運用的妙處 。這一部分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通過學生朗讀,討論,合作探究,以及教師的點撥來完成。

(一)細讀第一部分,思考

1、作者怎麼評價伏爾泰的逝世?

2、“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項使命。”這句話藴涵着哪些豐富的意義?

3、“詛咒”和“祝福”如何在雨果的身上被看似矛盾地體現?

(二)細讀第二部分,思考

1、伏爾泰是一個勇猛的“鬥士”,他讓我們想起舊中國也有這樣一位勇士——那就是“魯迅”,説説他們的共同點:

2、本段演説詞哪些體現了口語化的特點?

(三)細讀第三部分,思考

1、伏爾泰的高貴人格還體現在他的“微笑”上,“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説説這“微笑”中含有的多層含義?

2、在本段,雨果又用了哪些詞語來評價這個偉人?

3. 説説“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這句話的含義。

(四)細讀第四部分,思考

1、雨果的時代是個怎樣的時代?

2、“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 “這句話包含怎樣的意思?

七、誦讀全文,再次體會本文語言特色,體會雨果飽含激情、詩化的語言中藴蓄的深刻含義。

1、任何一種語言風格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思想和感情為基礎的,浪漫主義的語言也不例外,在本文激情洋溢的語言背後,是雨果對黑暗現實與不合理制度的尖鋭抨擊,對人道主義的熱切呼喚。

2、本文語言,體現了對比鮮明、文采飛揚、比喻生動、渲染誇張等特點。同學們可以通過反覆誦讀體會美感和激情。

八、板書設計: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

1、總體評價——伏爾泰世紀性貢獻

2、回顧歷史——思想啟蒙與現實幫助

禮讚人格——“睿智的微笑”

3、回到現實——呼籲討教,表達決心

語言風格:充滿崇高敬意、富於浪漫主義色彩,感情自然流露。

九、課外延伸:伏爾泰哲理名言積累

紀念説課稿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紀念劉和珍君》一、説教材《紀念劉和珍君》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三單元第一課的講讀...

在板書設計方面,我力爭簡潔明瞭,採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穫。

我的説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紀念劉和珍君

魯迅

一.課文背景及作者簡介

二.重點詞音、詞句

三.寫作的緣由

生平事蹟:預定《莽原》(毅然)——追求真理

反抗校長——敢於反抗

慮及母校(默然)——有責任感

參加請願——勇毅堅韌

教訓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g2dvp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