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最新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説課稿範文

最新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説課稿範文

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説課稿1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第一單元第三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親情。濃濃親情,動人心絃,親情是人世間真摯而美好的情感,描寫親情的詩文往往最能打動人。在本單元的幾篇課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體驗,寫出了親情的豐富和多樣,引起我們的共鳴。這是一篇選取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來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思想矛盾的文章,描寫細緻,中心突出,故事情節緊湊。本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兩種生活,兩種內心世界。一面,我們看到一個少年世界,少年朋友的交往,少年的心靈世界。他們如此充滿友情,如此珍惜友情。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裏,許多人卻重財輕義,他們也疼愛自己的子女,但並不重視子女的友誼,也並不懂得孩子最渴望最珍惜的友情。課文讚美小朋友們真誠無私的友愛,告誡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的心,尊重他們的友誼。

學習這篇文章,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親情,同時更加珍愛友情。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培養閲讀理解、辨別是非的能力。

2、提高朗讀能力,正確清楚地朗讀課文。

3、學會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的寫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文中所讚美的小朋友之間真誠無私的友情,領悟並倡揚文中所表現的純潔真誠的人情美。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説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三)學生分析

“代溝”是現代中學生常常感到困惑的話題。“親情”與“友情”發生矛盾也時有所聞。因此,本文所寫的內容,學生理解起來並不困難。

在當今社會日益強調個性張揚的環境裏,如何看待親情與友情,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如教材中的“我”與萬芳的友誼、“我”與父母的衝突,確實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學生的感情傾向可能會與教材不一致,也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可能會觸發學生的另外的感想。教師的眼光不要侷限在如何解決教材中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了解處理這些矛盾的某些必須堅持的原則。而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極為重要的。

二、説教法與學法

教學理念

該文是一偏反映中學生成長過程中內心情感衝突的散文,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去領悟文章中所藴含的哲理。

教師要注意使學生的學習方法發生轉變,由過去的被動式閲讀轉變為主動式閲讀,力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像〈羚羊木雕〉這樣的課文,如果不聯繫自己的思想實際,很難有大的收穫。課堂討論時,教師不要用唯一答案來限制學生的思考。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以次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實現學生知識與人格的同步發展。

教學思路

1、朗讀與討論並舉,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具體而言,即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充分朗讀,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同時,讓學生圍繞文章的主旨進行研討,從中感悟文章的親情與友情。

2、閲讀與寫作並行。在閲讀中讓學生體會和學習本文采用多種描寫方式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採用拓展寫作的方式,讓學生摹仿學習。

三、教學程序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設計此環節,主要是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對字詞的掌握程度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教學設計構想:設計此環節,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給學生一個發表自我閲讀感受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設計構想:通過此環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四、交流自主合作

(一)學習情況

1、在這場矛盾衝突中,誰是誰非?你是怎麼認為的?

2、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與家長髮生過矛盾?如果你遇到類似“我”那樣的傷心事,會怎麼處理?怎麼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3、如果萬芳沒有追出來,你如何挽回我們的友誼?

4、你認為作者會不會挽回這段友誼?

設計構想:通過學生的個性化閲讀,深入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主旨,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或家庭實際,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至愛親朋之間發生的矛盾糾紛。提高學生認識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增強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問題探究

設計構想:體會本文構思的巧妙,學習本文多種描寫方法,並用之於寫作,提高寫作能力。

(三)拓展延伸

1、寫出至少兩則關於友情的名言。

2、給家人寫一封信,委婉地指出他(她)的某個不足的方面。

3、學習本文人物描寫方法,練習寫一個片段,要求選擇班上某一位同學的某一點進行描寫,突出其特點。

設計構想:從語文學習延伸到語文活動,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説課稿2

我是xx市實驗初級中學的語文教師,下面我將對《羚羊木雕》這節課進行解説。我主要從以下的七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分別是教材、學習對象、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策略、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第五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文章採用散文、詩歌、小故事等多種寫作形式,描繪了母女情、同學情、母子情、兄弟情等,從而謳歌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親情。本單元要求在整體閲讀的基礎上把握要點,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感受字裏行間洋溢的親情。同時掌握朗讀和圈點勾畫的讀書技巧。本課《羚羊木雕》較之前一課《風箏》顯得比較淺顯,本篇所寫家庭故事貼近學生生活,便於學生理解,文章大量的人物對話,更適合於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但圍繞羚羊木雕母女情和同學情發生的矛盾,是非曲直,也需要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感受文章豐富的情感。從而欣賞課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並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

二、學習對象的分析

1、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兒童向青少年過渡時期,她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正是有待形成時期。本篇文章價值觀念傾向明顯,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

2、學生在閲讀中還是為讀而讀,缺乏閲讀的技巧,對閲讀中的感受還是被動的接受。為此在教學中,應注重閲讀技巧的培養,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感悟。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揣摩文章的語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朗讀和圈點勾畫等讀書方法。

2、能力目標

(1)在整體閲讀文章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傾向。

(2)在整體把握要點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情感目標

通過感悟文章聯繫生活,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在整體閲讀文章的基礎上把握要點,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傾向。

2、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聯繫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教學策略

1、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説讀課文→品讀課文→探究課文→課後作業

(一)導入新課

關於同齡人對長大的一段話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説一個人的歷史要用筆來寫的話,那麼現在應該是我們從父母手裏接過筆自己寫的時候了。

在不知不覺中,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只會聽話的小朋友了。在我腦海的深處,有一顆叛逆的種子在萌動。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事事聽從家長了。”

通過引用同齡人的一段話,激起同學的同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説讀課文

瀏覽課文,學生就“一個——的木雕”、“一個——的爸爸”、“一個——的媽媽”、“一個——的奶奶”、“一個——的萬芳”、“一個——的故事”進行自選話題,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進行説話活動。當同學説完的時候,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1、訓練了學生“説”的能力,並在此過程中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內容,感知了作者的情感,感知木雕的名貴,爸爸媽媽的逼迫,奶奶的無能為力,萬芳的仗義。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注意到了語文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過程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培養了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三)品讀課文

1、默讀課文1—15段默讀課文,標劃出體現爸爸、媽媽、我三個人物形象的神態描寫。

(1)培養了學生圈點勾畫等讀書的習慣。

(2)使學生在標話中感受到了爸爸媽媽不同的人物語言體現了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同時瞭解了爸爸媽媽對我的逼迫,描寫了我的委屈,使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爸爸媽媽的批評。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1——15段,學生進行評價

(1)由默讀到有感情的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體會到爸爸媽媽對我的傷害。

(2)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3、速讀文章26段至結尾,標化心理描寫和景物描寫的句子,體會“我”的內心世界。

既加強學生閲讀習慣的培養,又使學生深刻的感受到“我”的無奈、委屈、痛苦。爸爸媽媽對我的傷害。

4、指名讀、學生齊讀

加強學生“讀”的能力的培養,同時使學生在讀中感受作者的傾向。

(四)探究課文

1、這件事究竟應該怪誰?展開辯論。

(1)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文中來。

(2)使學生更深刻理解到父母和“我”的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父母非常的重財輕義,而我和萬芳之間非常重視友誼。

(3)培養了學生在合作中的團結協作的能力。

2、討論:既然羚羊木雕已送給了萬芳,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1)不限制學生的答案,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2)交給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學會與人溝通。

小結:

本文圍繞羚羊木雕,寫了一場家庭矛盾,讚美真誠無私的友愛,批評重財輕義的思想,呼籲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純真的感情;同時也説明我們做事應與人商量,考慮周全些。

(五)課後作業:

1、與父母一起欣賞這篇小説,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快樂生活。

2、與父母一起探討後,合理地改編某一部分的故事情節,並工整地寫到小作文本上。

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説課稿3

眾所周知,新課程標準規定,語文課應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課程目標,語文的主要任務應從傳授知識、訓練能力轉變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所以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要據此設計展開。

一、説教材

本課是第五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親情。濃濃親情,動人心絃,親情是人世間真摯而美好的情感,描寫親情的詩文往往最能打動人。在本單元的幾篇課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體驗,寫出了親情的豐富和多樣。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的矛盾衝突

教學難點:學會正確看待友誼與禮物的關係,明辨是非;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

二、説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本節課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我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讓他們採取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同時以“各抒己見”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綜合歸納能力。

(二)學法:本節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學生將在我的引導和點撥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計劃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上課之前,播放無印良品的《朋友》,上課鈴響,切換出“課題幻燈片”

2、導入新課,談話導入(我可以問大家一個問題嗎?你曾經送給好朋友禮物嗎?……送的是什麼能告訴我嗎?……他喜歡嗎?……他收到後臉上是什麼表情?……贈送朋友禮物不僅讓朋友高興,也讓我們自己感到幸福。可是,有一件禮物卻給兩個好朋友帶來了傷害。是什麼呢?是一隻羚羊木雕。)。板書<羚羊木雕>張之路

[設計意圖]: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感受真實的生活,獲得真實的體驗,形成真實的情感,讓課堂與生活不再分離,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課堂中。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在學習之前,先來檢查一下同學們預習的情況。出示幻燈片

(1)檢查預習(個別提問後齊讀)抹攥逮怦怦樹杈寒顫;

(二)要求學生採用默讀法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及時設計了三個問問題,要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成。

通過問題一:本文寫了一隻什麼樣的木雕?在文中找出一個最能體現羚羊木雕價值的二字詞,並做上記號。這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來,之後我又繼續再三追問:你為什麼找這個詞來説明羚羊木雕的價值?文中哪些語句可以説明它的貴重呢?父母的哪些行為説明此物貴重?如此貴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給了我,這説明了什麼?這樣學生在交流體會中自然地就感悟到了這時來自父母的親情啊。

而第二個問題的設計:本文圍繞羚羊木雕寫了哪些事?一方面引導學生準確的把握了文章的主要事件,同時又讓學生明確了“我”與父母發生矛盾的原因所在。通過第三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涉及哪些人物?又讓學生對全文內容有了深層次的把握與理解,也為下一教學環節做了準備。

[設計意圖]: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教學中,我重視讓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體驗中交流、在交流中獲得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各抒已見,暢所欲言,並適時加以引導和點撥,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這一環節既讓學生較好地理解了文章內容,又為下面即將進行的人物形象分析開啟了方便之門。

(三)精讀課文,探究學習。

這一環節,我把重點放在把握人物形象上,我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人物的語言、運作、神態描寫句,思考:從這些語句中,你認為這些人物有何特點?並用“媽媽、爸爸、奶奶、萬芳的媽媽、萬芳、“我”是______的人”的句式説話。並説説你是從哪些語句和情節判斷出來的。然後鼓勵學生儘量用文中的詞語或短句多角度進行表達。

[設計意圖]在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的基礎上,着重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並指導學習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

(四)深入探究,各抒己見。

開展:人物評論會,請你就這一場家庭矛盾,議議誰是誰非(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各抒己見)。通過學生的交流,我的小結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學會溝通,讓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學會和父母、他人。

四、説教學反思

在整個的學習活動中,我力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文本的交流,與老師的交流,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體現他們的積極思維,通過合作探究,學生體會到了人物的內心感受,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夠積極地思考問題,主動發表意見。這種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強了合作精神,使學生既學習了必要的語文知識,又提高了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了語文又運用了語文,實現了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的基本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wzex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