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常見天氣系統説課稿

常見天氣系統説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常見天氣系統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常見天氣系統説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要説課的課題是《常見天氣系統》,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自我評價等六個方面來説。首先,我對教材進行分析。

一、説教材

1、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常見天氣系統》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它是在前兩節內容的基礎上,闡述常見的天氣現象的成因,又為後面氣象災害的學習提供了理論基礎。是本單元知識結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以及面臨學考的具體形式,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①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②通過閲讀鋒面類型圖,提高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②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情感態度欲價值觀:

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高一《常見天氣系統》新課程標準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及其天氣特徵。

確定的依據: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繫。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係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

(二)難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

確定的依據:原因有四:

1、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

2、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

3、鋒面兩側的温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

4、要懂得什麼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它們分別被什麼天氣系統控制。

二、説學情

高一學生地理基礎、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都較差,對實際生活體驗較少,相關學科知識掌握欠缺,需要在教學中通過教學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形成相關能力。

三、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我們知道《地理》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因此,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資料、圖片通過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活動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3)合作討論法:針對學生難理解的疑難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或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2、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學習方法主要有:課前收集資料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接下來,我重點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將本節教學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活動一:引導學生從天氣預報的收聽、收看及蒐集天氣諺語等方面來談談常見的天氣系統。然後用多媒體展示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並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播放近一、兩週的中央天氣預報的視頻資料。

2、收集的幾條天氣諺語。

3、提出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經歷不同的天氣變化,那麼你可知道這些變化着的天氣是如何形成的?是誰導演了它的發生、發展和演化呢?天氣預報員又是根據什麼來預測和預報未來天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些問題。

通過這樣的設計活動和問題目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探尋問題答案——天氣系統的成因,以導入新課。從而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活動二:先由各小組派代表説説通過觀察圖片對冷鋒天氣的認識,然後我再進行點評和總結。接着利用表格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過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綜合思維能力。最後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所蒐集來的天氣諺語及課後活動。

圖片一:展示鋒面圖片,自主學習鋒面定義。

圖片二:動畫展示冷鋒及其天氣

1、學生活動:觀察畫面變化分析冷鋒天氣

2、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對比分析鋒面兩側氣團的移動方向、代表符號,鋒面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氣温、濕度、氣壓和天氣變化。

圖片三:展示暖鋒及其天氣

1、學生活動:觀察畫面變化對比分析鋒面兩側氣團的移動方向、代表符號,鋒面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氣温、濕度、氣壓和天氣變化。

2、教師活動:引導、點評。

圖片四: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完成“冷鋒、暖鋒天氣”表格內容。

圖片五:學以致用,多媒體展示問題,學生討論回答:

1、解釋“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

2、P42活動。師生合作,閲讀分析,得出結論。

3、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什麼類型的鋒?各形成什麼特殊天氣?

通過這樣的設計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及知識遷移能力,使學生了解影響我國的鋒面系統,並能做到學以致用會解釋身邊的天氣現象。

活動三:

這節課的知識點較為抽象,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不多,關鍵是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因此,講完新課後,我將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新課內容,從而理清知識脈絡,全面理解常見的天氣系統。

佈置作業:

由於高一學生素質有差異,佈置作業時,我將進行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A類學生(中上層的):做《贏在課堂》的能力提升題。

B類學生(中下層的):做《贏在課堂》的自主學案及圖表導讀。

五、説板書設計:

為了既能直接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又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我採用比較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如下):

2.5常見的天氣系統

一、鋒面系統

(一)鋒面結構與特點

1、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

3、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二)鋒面類型與天氣

分類概念暖氣團上升情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天氣實例

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被迫抬升温暖晴朗颳風、下雨、陰天、降温氣温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晴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

暖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主動徐徐爬升低温晴朗連續性降水氣温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春暖多晴

六、自我評價

這節課主要採用了直觀體驗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地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過程,力求讓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思想素質,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標籤: 説課稿 系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2ow2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