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關於古詩改寫作文400字合集7篇

關於古詩改寫作文400字合集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改寫作文4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古詩改寫作文400字合集7篇

古詩改寫作文400字 篇1

有一天,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遊覽廬山。因為,他們聽説唐代大詩人李白去過廬山,看過廬山瀑布,並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詩篇。他們也想看看這美麗的廬山。

早上一起牀,他們就開始啟程了。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來到廬山腳下,抬頭一看:“啊,這麼高的山呀!”蘇軾的妹妹喊道。他們一邊爬山一邊看。他們看到山中的樹林就像一張長長的綠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着歌,好像在歡迎他們的到來。蘇軾和大家一起爬着爬着覺得累了,就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了下來。蘇軾説:“橫着看廬山就像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的山嶺,到處都是綠色。可爬着爬着景色怎麼變了?你們看,側着一看廬山是高聳入雲的山峯,好像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利劍和一棵棵嫩綠的竹筍。”他的弟弟説:“是啊,是啊。你看從遠處看像一羣羣綠色的小綿羊,從近處看山霧環繞,神祕莫測。”接着,他的妹妹説:“從高處看下面是不知深淺的山溝,從下面仰望到處是懸崖峭壁。”

不知什麼時候,他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瀑布,水留下來的聲音震耳欲聾。原來這就是大詩人李白仰望過的廬山瀑布。看完瀑布後,他們我一言你一語的辯論起廬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蘇軾説:“我們站在廬山的中間,看不到廬山的真面貌是因為我們就身在其中。”

遊覽完廬山後蘇軾便在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詩改寫作文400字 篇2

唐朝的汪倫喜歡到處結交好友,人也豪爽、大氣。

他聽説詩人李白很有名,就想和他交朋友,可是汪倫只是一個無名小輩,怎樣才能結交李白這個大詩人呢?後來,他得知李白喜歡美景和美酒便給李白寫了封信。

信上這樣寫道:李先生喜歡美景嗎?我這裏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歡美酒嗎?我這裏有萬家酒店。

李白收到信後立刻動身來到這裏,見到汪倫後,汪倫對他説:“這裏並沒有十里桃花,而是有一個方圓十里的桃花潭;這裏也沒有萬家酒店,只是這裏有一家酒店的老闆姓萬。”李白聽了先是一愣,然後説道:“佩服,佩服!”

李白在汪倫家玩得非常舒服,因為汪倫的房屋周圍山清水秀,景色很美,李白每天都在汪倫家吃佳餚,賞美景,飲美酒,過得逍遙自在。

一轉眼,李白要離開了,汪倫就準備了不少禮物送給李白。李白乘坐的船就要開動了,只聽見岸上有人踏着步子唱歌,李白回頭一看,原來是汪倫帶着村民在岸上踏歌為他送行。李白十分感動,拿出筆墨,揮筆寫下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一千古名篇。

古詩改寫作文400字 篇3

一輪皎潔的明月下,長亭裏,一對好友正在飲酒。酒杯碰撞的聲音驚動了一隻小鳥,它展開翅膀飛向天空……這大概就是李白離別時的情景吧。

“再喝一杯酒吧。”李白又給汪倫倒了一杯酒,“哎,不行了。”喝得半醉半醒的汪倫連忙搖頭又擺手。“不行,明天我就要和你分別了,以後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相逢,再喝酒,現在多喝一杯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我一人飲酒實在是無趣,你就再陪我喝一杯吧!”李白不停地勸説着汪倫。“好吧,好吧。”看着他心目中最尊敬的大才子醉眼迷濛地坐在他眼前,汪倫心中頓時湧起萬千離愁,於是他再次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第二天,到了離別的時候。李白看見汪倫還在酣睡,不忍吵醒他,於是他偷偷離開了汪倫家。正當他登上船準備揚帆起航時,他突然聽到岸上載來了汪倫的歌聲,循聲望去,汪倫正深情地向他這邊走來,他一邊豪情萬丈地唱着《踏歌》,一邊還用腳打着拍子。看着汪倫越來越近的輪廓,李白情不自禁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汪倫大喊:“太白兄,你怎麼不跟我説一聲就走了呢!下次一定要再來我家玩啊!”

李白頻頻點頭:“你回吧,別送了。常聯絡哦。”

水流潺潺,落花紛紛。在這個離別的傷感時刻,有感於汪倫的一番盛情,李白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贈汪倫》,想來這是他可以回贈給汪倫的最好禮物了吧。

古詩改寫作文400字 篇4

夕陽的餘輝灑在原野上,使得它更顯得嫵媚動人。草兒們也染上了一絲金色,綠金交錯,還帶着一點小金點。牧童回來已是黃昏之後了。

夜幕降臨,夕陽毫不留情地把所剩無幾的光輝帶走了。天空中此時展示的是星光燦爛、繁星滿天的景象。羣星眨眼,但最為明顯的,還是那皎皎明月。原野廣闊無垠,一片葱蘢。月光似輕紗一般,多麼柔美,多麼自然,照在原野上,原野立刻變身為銀白色的。聽,是什麼在歡唱?知了、紡織娘等眾多歌手在開演唱會。它們的聽眾們,也就是打着一盞盞小燈籠的螢火蟲。它們高高低低地飛着原野上到處是他們的身影。

晚風似一條飄逸的帶子,一個個歡快的音符乘着它走過來,這是哪裏來的呢?聽,一陣似天籟之音的竹笛聲從遠處傳來,快了,快到了。一個牧童吹着竹笛悠閒地走過來。頓時,原野上的雜音消失了,整個原野都在靜靜地聆聽。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多麼美妙啊!漸漸地,進入了低音部分,最後便停了。那

牧童看見許多的螢火蟲在眼前飛舞,覺得好玩,便去抓了幾隻螢火蟲來玩耍,可是抓了幾隻就沒興趣了。那孩子躺在草地上,望着星空中的.那玉盤似的明月,心裏想着:那月亮上有嫦娥仙子嗎?吳剛還在砍桂樹嗎?想着想着,便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月光映照在他小小的臉蛋上,忽然,他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大概是在夢中與夥伴們快樂地玩耍吧。

古詩改寫作文400字 篇5

春滿人間,綠草賞心,紅花悦目,江南的二月春色迷人。

幽靜的樹林裏,百鳥齊鳴。微微濕潤的空中,醖釀着百花的芳香。

春回大地,春風喜人,温暖的春風裏,溢滿了濃濃的生機。

春和景明,藍天之下,花草樹木欣欣向榮,洋溢着抹不掉的春意。

濛濛細雨,滋潤着依依垂柳。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拂過堤岸,在水面劃開一道道波紋。

被劃開的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波光粼粼。一道道波紋漸漸消失在平靜的水面,留下一條條細長的枝條。

清風陣陣,炊煙繚繞。

轉眼間,已經到了黃昏。夕陽將樹木的影子拉的老長.老長。

一聲“我回來了”打破了迷人的春天美景,將童真.童趣放了進去。

一羣孩子歡呼着,蹦跳着從學堂回到家。急急忙忙地吃完飯後,又從家裏跑到曠野。

他們又出來幹什麼呢?

哦,原來他們是想趁着暖和的春風,將風箏放上天空。

天空中,有着無數風箏:搖着尾巴的“大鯉魚”:活蹦亂跳的“小白兔”:高高盤旋在空中的“雄鷹”......

江南的早春,景美,人更美。

古詩改寫作文400字 篇6

十年寒窗,精通經書,而後始於仕途;南宋末年,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干戈寥落,孤軍奮戰,而後終於戰亂,永垂千古。

閉上眼,時光回到南宋末年。

是時,元軍正與南宋將士戰於沙場,前來作戰指揮的正是愛國將領文天祥

只見兵荒馬亂戰鬥之中,文天祥首當其衝,身先士卒,但見:手持刺槍,身披盔甲,下乘坐騎,上拄戰旗,衝鋒陷陣,可謂豪放慷慨!驀地,敵軍突襲,將文天祥圍剿其中,文天祥手下大將紛紛畏懼不前投降於敵人刺刀之下,文天祥兵敗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殺,未果,壓入元軍天牢。

元軍首領賞識文天祥,便想將文天祥為之己用,便召臣下商討此事。

“吾欲將文天祥納入吾下,如何使得其降?”

一臣子上前道:“使已降者前去勸降,如何?”

“準。”

當下。“文將軍,如今我們都歸順元軍,識時務者為俊傑,若拒降,恐遭皮肉之苦,宋朝已亡,爾忠孝已盡矣。如能為元朝做事,元朝宰相豈不非你莫屬?”

“國亡而不能救,死有餘辜。又有何懼?”

元軍首領見文天祥不肯投降,怕留其日後又存禍患,便命手下將文天祥殺害。

文天祥死前不畏懼敵人之威逼利誘,揮筆灑下是一首: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説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詩改寫作文400字 篇7

辛棄疾信步走在寬闊的大馬路上,想寫一首關於村莊的詩詞。他想啊想,走啊走,不知不覺地走出了城門,來到了一座小小的村莊旁。

村莊裏的小房子,並排地挨在一起,屋檐矮矮小小,上面還有清晨的露珠,“滴答”的一聲,一顆露珠滴落在青石板上,濺起了小小的水花,圓圓滾滾。

村莊旁,有着一條涓涓細流的小溪,水清澈透底,水中的鵝卵石一枚枚都五光十色,色彩斑斕,靜靜地躺在水底,成為了小蝦兒温暖的小巢。成羣結隊的小魚兒在水中撲騰着,忽上忽下,有時躍出水面,有時又沉入水底,互相追逐者,打鬧着,玩得不亦樂乎。

突然,辛棄疾聽見一間屋子裏傳來了人們互相歡笑的聲音,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對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牙齒都快掉光的老婆婆和老公公,面對面地坐在矮矮的小椅子上,正用婉轉動聽的吳鄉口音互相取笑呢!

走出村口,不遠處有着老夫婦的三個年齡不一的兒子:

大兒子正拿了一把鋤頭在小溪東邊的農田裏為豆子除掉旁邊的野草,看,他幹得多賣力呀!揮汗如雨,滿臉通紅;年齡中等的兒子正坐在一户人家的門前,用細細的竹子編織着一個又一個的小雞籠;最天真可愛的是最小的小男孩兒,正趴在溪頭剝着蓮蓬……

黃昏下的這個簡樸的村莊,寧靜、祥和而温馨,辛棄疾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這樣一首《村居》的古詩。

標籤: 改寫 古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wypq3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