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成語 >

盜憎主人成語故事出處及解釋

盜憎主人成語故事出處及解釋

釋義

盜憎主人成語故事出處及解釋

憎:憎恨。盜賊憎恨他所盜的失主。比喻邪惡之人憎恨正直的人。

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五年》。

故事

春秋時代,晉國有郤錡、郤犨、郤玉三兄弟把持着朝政。然而他們卻常常顧忌當時擔任晉國大夫的`孫伯宗。為此,他們經常在晉國國君面前説伯宗的壞話,挑撥國君與伯宗的關係。

時間久了,晉君漸漸對伯宗的忠誠和才幹起了疑心。有一次,他終於抓住了伯宗的一個小小過失把伯宗殺掉了。孫伯宗的兒子伯州犁害怕進一步遭到株連和迫害,只得逃奔到楚國去了。

當時,晉國有一位哲人韓獻子説:“郤氏大概最終難免禍患吧!善人,是天地的紀綱,郤氏卻屢次殺害他們,不滅亡還會有什麼好結果?”

當初,伯宗每次上朝的時候,他的妻子總是很不放心,多次勸告他説:“盜賊總是十分憎恨被他所盜竊的物主,老百姓也總是非常厭惡騎在他們頭上的官吏的,您喜歡説正直的話,必然會遭到災難。”伯宗的結局不幸被他妻子言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chengyu/09d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