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學習計劃 >

【必備】高三學習計劃四篇

【必備】高三學習計劃四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三學習計劃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高三學習計劃四篇

高三學習計劃 篇1

一、學習方法:

1、上課認真聽講最要緊

如果不能保證課堂上的聽課效率,那麼所有其他一切努力都將是白搭。有些同學因為課堂上沒有認真聽講,而在休息時間到處補習,這樣做不僅不能提高成績,還耽誤了休息。學校裏的複習課一般強調基礎知識,緊扣考綱,所以能對知識點和考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對考試最有幫助。而校外各種名目繁多的補習班,我認為不值得推薦。

2、花大力提高時間利用率

比如自習時間一定要充分利用,千萬不要在和同學聊天中浪費掉;住得離學校遠的同學可以在車上背單詞和古文或者思考難做的數學題,這樣可以把最容易被浪費掉的“垃圾時間”變成充分利用的“黃金時間”。但是晚上千萬要早點睡覺,切記不可熬夜,睡得太晚不但對於提高成績沒有任何幫助,還會導致精神萎靡不振身體不適。我在高三一整年裏每天都堅持很早上牀睡覺,所以在學校裏上課時從來不犯困,這樣保證了思路的清晰和聽課的質量。

3、不要照單全收所有作業

老師佈置的作業往往是針對大多數中等水平的同學的,並不會考慮到個體的差異,所以很多作業對有些同學來説是種無用的機械重複,效果不大,甚至可以説是浪費時間。做作業要有選擇和有針對性,已經熟練掌握的部分可以不做,不是鼓勵偷懶,而是避免做無用功,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鞏固自己的薄弱環節和查漏補缺。

4、調整出快樂的心態

就是不要想當然地把高三生活和地獄畫上等號。這種消極的想法越是強烈,你就越會覺得痛苦。高三的確考試很多,但考試是必要的存在,考試不僅是為了檢查知識點的疏漏情況,更是為了能夠適應考場氣氛避免怯場。可能剛開始會很緊張,但每個同學都會習慣考試並學會一些重要技巧。對於平時考試的排名也不要太過在意。高三也不用斷絕一切娛樂活動,在休假日玩一會兒也無可厚非,但是千萬不要接觸網絡遊戲這種容易上癮的東西!

5、成功既不是靠天才,成功也不是靠努力,成功是靠正確的方法。只有方法正確才可能取得成功。我們周圍的同學甚至是我們自己,學習不可能不努力,可是成績就是就始終上不去,不斷增加學習時間,希望自己能夠提高考試成績,總是事與願違。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方法有問題。

二、學科學習方法:

1、語文的學習

語文學習“七步法”,覺得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別是:

(1)讀一讀

閲讀課文是複習的第一步。通過閲讀,把握全文大意,瞭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識點。不同類型的課文需要不同的讀法:教讀課文需精讀,字詞句篇等各個知識點全方位掌握,精彩語段達到成誦;自讀課文需泛讀,有的還需跳讀,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閲讀速度。閲讀速度,也是近幾年中考考查項目之一。

(2)劃一劃

即在閲讀課文同時,把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詞,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來,既能加深印象,又便於複習鞏固,一目瞭然。遇到規範句子,不妨劃分句子成分,複句還需標明關係,典型語段要劃分層次歸納層意。遇到疑難,還要作標記,便於以後向老師同學求教。

(3)查一查

查什麼呢?查工具書。字典詞典參考資料,只要用得上,儘可能發揮工具書的作用。親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學習方法摸索學習規律的過程,也是提高運用工具書能力的過程。對於似曾相識的詞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學過的課文,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温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經過分析辨別,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問一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複習過程免不了有疑難,要獨立鑽研,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善於向老師同學請教。有時自己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老師很可能不止講一個問題,而且把相關知識聯繫起來,使你融會貫通。

(5)寫一寫

俗話説,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無論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有的同學往往把常用字詞寫錯,為什麼呢?就是缺少寫的訓練。生字生詞重點語句不妨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反覆寫一寫。又如一些作文題,往往看似容易寫來難,也要動筆寫寫,切忌眼高手低。

(6)練一練

就是通過做練習題,檢驗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題要把考題的目的意圖弄清,要注意歸納總結,尋找規律

(7)想一想

複習的內容可以通過“想”來鞏固。可以從點到面,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縱向或橫向,把知識點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印在腦海裏。當某個知識點聯想不起來時,要經過查找及時鞏固。想的時空不受限制,無論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都可以盡情地利用時空。當你“山窮水盡”之時,通過聯想,也許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2、數學的學習

1)數學的考察主要還是基礎知識,難題也不過是在簡單題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所以課本上的內容是很重要的,如果課本上的知識都不能掌握,就沒有觸類旁通的資本。

2)對課本上的內容,上課之前最好能夠首先預習一下,否則上課時有一個知識點沒有跟上老師的步驟,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惡性循環,就會開始厭煩數學,對學習來説興趣是很重要的。課後針對性的練習題一定要認真做,不能偷懶,也可以在課後複習時把課堂例題反覆演算幾遍,畢竟上課的時候,是老師在進行題目的演算和講解,學生在聽,這是一個比較機械比較被動的接受知識的過程。也許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聽懂了,但實際上你對於解題方法的理解還沒有達到一個比較深入的程度,並且非常容易忽視一些真正的解題過程中必定遇到的難點。“好腦子不如賴筆頭”。對於數理化題目的解法,光靠腦子裏的大致想法是不夠的,一定要經過周密的筆頭計算才能夠發現其中的難點並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終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

3)其次是要善於總結歸類,尋找不同的題型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聯繫,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舉個具體的例子:高一代數的函數部分,我們學習了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三角函數等好幾種不同類型的函數。但是把它們對比着總結一下,你就會發現無論哪種函數,我們需要掌握的都是它的表達式圖象形狀奇偶性增減性和對稱性。那麼你可以將這些函數的上述內容製作在一張大表格中,對比着進行理解和記憶。在解題時注意函數表達式與圖形結合使用,必定會收到好得多的效果。

4)最後就是要加強課後練習,除了作業之外,找一本好的參考書,儘量多做一下書上的練習題(尤其是綜合題和應用題)。熟能生巧,這樣才能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使你的解題速度越來越快。

3、英語的學習

1)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和漢語一樣,學習它需要大量地閲讀大量地寫作大量地聽力和口語訓練,將自己置身於一個英語的環境中,提高自己的聽説寫讀能力,培養好語感。從總體上説,英語學習可以分為語音詞彙語法三大塊,他們互相聯繫交織在一起。

2)語音主要通過結合詞彙牢記一些普遍規律,平時練習中注意隨時記下那些特殊的不規則的發音,對基本詞彙能正確拼寫出國際音標,尤其是一些特別的元音和輔音。

3)詞彙,重點是課本詞彙,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擴展。記一個單詞,可想想這個單詞的其他各種形式,也可把發音規則相同或讀音有某種聯繫的一組單詞聯繫起來記憶。對單詞,尤其是動詞的掌握,應放在句子中課文中,以詞組或句子為單位來記。

4)語法要結合大量閲讀和習題來進行,尤其要熟讀課文和各種句型的例句,並儘可能地多背課文和例句,這樣應試就能觸類旁通,許多似曾相識的題都能迎刃而解。同時大量閲讀又能擴充詞彙量,訓練閲讀速度,適應高考需要。

4、物理的學習

1)我曾經聽説過一個上海中學生總結的“多理解,多練習,多總結”的“三多法”。我覺得這個方法很能概括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要領。

2)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預習聽課和複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理解。預習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對重要的部分以小標題的方式加以圈注。接着便仔細閲讀圈注部分,進行深入理解,即精讀。上課時可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難點,解答疑問。這樣便對知識理解得較全面透徹。課後進行復習,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理解解題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題的知識點對症下藥,應用什麼定理的公式,使其條理化程序化。

3)多練習,既指鞏固知識的練習,也指心理素質的“練習”。鞏固知識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另外,平日應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沉着自信的心理素質。

4)多總結,首先要對課堂知識進行詳細分類和整理,特別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內涵外延推導應用範圍等,總結出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其次要對多種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分析和概括。還有一種總結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之後分析自己的錯誤弱項,以便日後克服。

5、化學的學習

1)學習化學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礎抓思路抓規律。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是提高能力的保證。學好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在做題中要善於總結歸納題型及解題思路。化學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規律的,掌握了規律就能駕馭知識,記憶知識。如化合價的一般規律,金屬元素通常顯正價,非金屬元素通常顯負價,單質元素的化合價為零,許多元素有變價,條件不同價態不同。

2)關於化學有一種説法就是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因為化學要記要背的東西很多,而且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閲讀與動手動筆結合。要自己動手推演計算寫結構式寫化學方程式,或者動手做實驗,來驗證加深印象和幫助理解,有時還要動手查找資料來核對補充某些材料。同時在化學學習中,經過思考提出存在於化學事物內部或化學事物之間的矛盾,即化學問題,由自己來加以研究和解決,或者在自己解決不了時請求別人幫助解決,是化學學習的一種基本活動方法,也是提高化學學習效果的一種基本方法。

6、生物的學習

1)基本方針:

生物是正確瞭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係的科目。

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繫起來理解。

2)運用方案:

(1)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繫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4)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繫起來理解。

(5)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6)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7)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繫起來理解。(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

(8)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9)正確瞭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直接觀察瞭解各生物的特徵。

(10)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11)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2)把所學的內容聯繫起來整理進行記憶。

(13)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

(14)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

(15)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係用線或圖連接起來完成地圖。

(16)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17)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18)不懂的題必須解決。(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1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20)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複習。

(21)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22)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高三學習計劃 篇2

高三學習計劃如何制定?做學習計劃從來就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沒有計劃,學習效率肯定不夠好。由於每個學校的教學方法不同,學生的水平不同,學習習慣不同,學習能力強弱不同,身體好壞不同,做出的學習計劃也就不一樣了。

任何計劃能否實現都基於計劃執行人是否努力去完成。不努力,再好的計劃也是沒有用的。有一個計劃監督者,有利於計劃的完成。這個監督者就是我們家長。

在做計劃的時候,首先要有些原則:

1、計劃的時間不能定的太緊,否則有些意外就不能完成了。比如説,週一晚8:00—10:00學習英語;10:00—11:00學習語文;11:00—11:30準備睡覺,不如改成8:00—9:30學習英語,這樣如果有些內容到9:30沒有完成,可以延長15分鐘,如果進展順利,學生可以自由利用這些空閒時間。

2、為意外留出時間。每週的計劃要為意外留出時間。比如週二晚上學校佔用了,需要安排出時間來補週二這一天的計劃。本來這個月的計劃已經做好,考試的時候又發現新的內容,更基礎的問題,需要時間補。這些都是需要預留時間的。

3、每週留出總結的時間。檢查這個星期計劃完成的時間。不要想計劃做完了,就沒有我們家長什麼事了。我們的工作中,不是也要計劃—執行—檢查嗎?

4、計劃要具體。比如我們確定了這個月重點補習的科目是歷史,那麼每週完成哪些部分,必須明確。不要讓學生花時間去想“今天晚上學什麼”。

我們的目標:

1、做到一科,二科功課考前不用複習。要認識到,到了實際高考的時候,你是沒有時間去複習每一門功課的。堅持做到有一到兩門課程每次考試前不復習,如果每次考試成績都不錯,考生在高考的時候就會對這幾門功課特別有信心。

2、沒有特別弱的課程,也就是沒有拉分的課程。

首先,我們把學生目前的水平做一個判斷,我暫且分了四檔:

1、入門—不能夠完成老師作業的;

2、初級—剛剛能夠完成老師作業的;

3、中級—能夠完成老師作業的,有一定的自由時間;

4、高級—大部分作業比較容易,多數難題能夠解決。

這裏講的是學生在本學校的總體水平,暫時不要和別的學校的學生比,只考慮你在本校的學習情況。

要把課程也分類:

1、班裏成績比較好的,能夠進入前十名的科目。這些科目考生比較有信心,學習起來也比較有興趣,也可以從完成作業的時間看。作業能較快做完的,也就是學的比較好的課程。我們稱為A類課程。

2、成績中等的,作業基本能夠完成。這些學科考生認為多花些時間就可以提高成績。我們稱為B類課程。

3、成績靠後的。這些學科考生可能缺乏信心,不愛學習這些學科,完成作業也有一定困難,我們稱為C類課程。

當然,是否有信心也不完全取決於學習成績。

如果你願意,可以把一科功課中的內容細分。比如物理的光學,力學,電磁學,也可以分為掌握較好,中等,較差。但是,我覺得過於細了。

我們要定的中,長期計劃

短期:力爭每個月改變一門功課的狀態。比如把一門功課(C類課程)從成績靠後變成成績中等(B類課程)。要想把一科功課學精,一個月是很難的。但是提高到一定程度,還是非常有可能的。這樣,考生看見努力的結果,也會更有幹勁。

長期:考生的目標院校應該有一個計劃。目前的目標院校是什麼?最終希望進入的目標院校是什麼?可以把這個學校的過去幾年的錄取分數拿來。比如,考生目前的考試成績是450,考試總分是650分,按照100分計算,平均69分。目標院校的錄取分數是580分,總分是750,按照100分計算,平均77分,也就是説你平均每科差8分。這個時候,能夠達到77分的課程,算作合格課程,遠遠超過77分的課程,算作好的課程,低於77分的,算作需要努力的課程。這種計算不是十分科學的。但是比較簡單,容易做。

是補弱項還是增加強項

通常説來説,弱項補起來成績比較容易提高。因為從考試試卷看,一定有考基礎知識的題,有比較容易做的題,有很難做的題。把基礎學好,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分數。補習課程應按照高考中成績最大值為標準。比如,兩科課程,一科佔分80分,另一科佔分120分,可以優先補120分的課程。這樣,同樣的學習時間可以幫助你得到更多的分數。同樣,可以把一科課程細分。比如,數學中統計部分比較難學,佔分又少,就先放棄,去補佔分多,又比較容易學的部分。

要根據學校的課程表來定計劃

每天在學校裏,老師不會把六科功課都複習。制定計劃的時候,要根據白天上課的內容定。一種方法是白天學什麼,晚上就複習什麼。還有一種辦法是為了補一門功課,每天無論上什麼課,都要花一些時間學習這門功課。也就是説,其他科目只要把作業做了,知識點複習了,就可以了;而這門功課則需要安排時間學習自己計劃的`內容。如果白天有大課,晚上可以考慮少複習一些(當然,作業還是應該儘量完成的)。同樣,如果晚上某一門功課的作業很多,也可以少看,或不看這門功課。

要解決老師佈置的作業和自己計劃之間的矛盾。

每次家長會,老師強調學生要跟學校的安排走,這個原則是正確的。原因是老師比任何人都清楚高考。現在學校也花時間研究每天給學生留多少作業合適。但是,每一科任課的老師並不清楚別的老師留了多少作業,有時就會出現今天作業多,明天作業少的情況。同時,由於一個班的學生的學業水平不同,同一份作業,對於好學生來説,完成可能很輕鬆。對於成績差的學生,可以難以完成。對一個學生來説,有些科目的作業很容易完成,有些科目的作業要花費許多時間。如果每天晚上必須把所有的作業都完成,結果可能是按照老師的安排走了,但是,沒有時間做自己計劃的事情了。如果每天都在忙於完成學校的作業,學生已經沒有任何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很難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更有效的學習了。

做作業前,花點時間想一想今天白天覆習的知識點,作業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學習知識點。如果可能,讓學生講給家長聽。能講出來,可能就是學會了。我每次做講座的時候講的內容都記得比較清楚,這也是經驗之談。

高三學習計劃 篇3

文綜:

1、把課本看熟,基礎打牢。注意,是用心看熟,而不要死記硬背這是強化提升的基礎。

2、為什麼要背目錄呢,因為無論是政治、歷史還是地理,都是按觀點給分,比如一道題目12分,要答4個觀點,每個觀點3分,可能你寫了很長一段但只有一個觀點,那麼你只能拿到一個觀點的分數也就是3分;但如果你短小精悍地寫了4句話,每句話卻都踩着一個點,那麼你的分數肯定要比你只答一個觀點更高。

3、這個問題的解決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多訓練,在做一道主觀題前,先不要看答案假如你每做一道題都沒有先思考過而是直接看答案的話,那你很難學會自我應對各類題目,你的思路會只侷限在這一道題,這對文科來説弊端尤其明顯自我一點一點地回想目錄,第一次、第二次也許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但如果堅持這麼訓練,你會發此刻考場上你的速度會快很多,我解答一道政治大題回想目錄的時間只需要十到十五秒鐘,但回想完之後,我要答些什麼,早已經成竹在胸了。

4、心中默唸六個字:教材、材料、熱點。

教材就是讓你根據目錄回想、發散;

材料就是讓你聯繫材料上的具體事例,一些觀點甚至能夠直接從材料搬下來用,這點是很多同學都會忽略的,大家都會覺得,材料裏怎樣會有答案呢,事實上,很多答案都用的是材料裏的語句;

熱點就是剛剛説過的,聯繫上幾個熱門詞語,別小看了這些熱門詞語,別覺得它們已經重複了千次萬次,很可能高考裏某一個三分就是你不願意寫的xx。

5、每科弄一個錯題本,但並不是每個錯題都記錄,你認為你會的,但做錯的,能夠不改,不會的記錄在上方。

備戰三原則,三環節,備戰法寶。

複習時切忌東抓一下地理,西抓一把歷史、政治,結果是拆東牆補西牆,牆牆都漏。

思維不活躍、潛力不強是得不了高分的關鍵因素。

一是完整性原則,即每一天的複習、每一個時段的複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複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複習,切忌東抓一下地理,西抓一下歷史,結果是拆東牆補西牆,牆牆都漏;

二是同步性原則,即同學們的複習計劃必須要和學校教師的複習安排同步進行,切不可另起爐灶;

三是適度原則,即練題要以過去幾年高考試題為藍本,不是越多越好。注意事項:

第一,上課不要開小差,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記好筆記,畢竟記筆記能夠集中注意力

第二,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不要為了玩而抄襲他人的作業

第三,不要認為自我有多能,不要見到題不細看就認為自我會了,要真正的弄懂第四,學習時要注意身體,反對挑燈夜戰

高三學習計劃 篇4

下面是我為學生制訂的英語學習計劃,但願你能從中受到啟示:

1. 有計劃地把課本複習三至五遍。最好的資料是課本。課本內容連貫,知識的重複率高,這對英語學習非常重要。記住課本上的單詞,認真研讀句型和習題,做到見疑就查,見疑就問,並對課本知識的複習做到合理計劃。

2. 看一本高質量的高中語法書。語法是英語學習的骨架,是英語學習的體系,所以不能過於淡化。現在課本上的語法總結較為零碎,學生最好選擇一本書,如Spark英語所出版的“高中英語語法全解”一書就比較好。

3. 選擇一份較好的英語報紙,通過閲讀提高英語學習效果。《21世紀學生英文報》、《學生雙語報》等既適合學生拓展閲讀,也利於學生鞏固基礎知識。課外閲讀是課本內容的延伸和強化,強化閲讀,潛移默化中會使英語水平有長足進展。

4. 準備一本《牛津/朗文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常翻常看,因為近年的高考題,不少都是從詞典裏的句子“變異”出來的。

5. 做高考題,積累詞彙、短語及句型,加強知識的總結。最好的模擬題是高考題。學習貴在積累,特別是詞彙、短語和句型,如能通過做高考試題和平時的學習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

6.每天進行三十分鐘的大聲朗讀。不僅能增強語感,培養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強化鞏固基礎知識。

7.每天堅持聽力訓練十五——二十分鐘。內容不需要多,二百到五百詞的短文或對話均可。要反覆聽上五至十幾遍,做到能默寫。

8. 學會做筆記。在做筆記中感悟學習的快樂,體驗到獲取知識的方法。會做筆記的人就是一個會思考的人。

9. 持之以恆。 1、要好好完成暑假作業,自批,遇到不懂地難題總結1下,開學問老師或同學。肯定不能用網上資源。

2、語文:把初二的文言文、古詩詞、字詞好好背默,中考都要考。有可能的話預習一下初三的需要背默的課文。

數學:需要整體看一遍初二整個學期的概念(筆記本上的也要複習),不要弄混,把學期的錯題(考試和平時作業)再重新做一遍。假如還是錯了,哪一定要對錯了的喬個版塊好好複習

ⅲ有可能的話做一些中考試的壓軸題,體驗一下中考的感覺。

物理:跟數學一樣。一定要好好分析公式,弄清楚每個量的意義。做一下受力分析題,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英語:這科比較簡單。要背中考單詞,圖書大廈有專門賣得中考單詞集合。對一些詞組和單詞的用法總結一下。如果以前平時作業裏就有每個單元的總結本,那就行瞧一瞧。

化學:如果以上的科目都弄完了,可以提前預習一下

3、學會勞逸結合。祝你成功!有一個充實愉快的假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xuexijihua/x7ox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