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科普知識 >

關於中子星的解釋

關於中子星的解釋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中子星的'解釋,僅供參考,歡迎閲讀

1932年發現中子後不久,郎道就提出可能有由中子組成的緻密星。1934年巴德和茲威基也分別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並且指出中子星可能產生於超新星爆發。1939年奧本海默和沃爾科夫通過計算建立了第一個中子星的模型。1967年,英國無線電天文學家休依什和貝爾等發現了脈衝星。不久,就確認脈衝星是快速自轉的、有強磁場的中子星。

典型中子星的外層為固體外殼,厚約一公里,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一千億克以上,由各種原子核組成的點陣結構和簡併的自由電子氣組成。外殼內是一層主要中子組成的流體,在這層還有少量的質子、電子和m介子。對於中子星內部的密度高達10億億克每立方厘米的物質態,目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①超子流體;②固態的中子核心;③中子流體中的p介子凝聚。在極高密度下,當重子核心彼此重迭得相當緊密時,物質的性質如何是一個完全沒有解決的問題。中子星的質量下限約為0.1太陽質量,上限在1.5-2太陽質量之間。中子星半徑的典型值約為10公里。根據李政道等提出的反常核態理論,可能存在穩定的反常中子星,它們可能是晚期恆星的一個新的類型或新的階段,緻密星可能有第三個質量極限,即反常中子星的極大質量,約為3.2太陽質量。

標籤: 中子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kepuzhishi/dgyoy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