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科普知識 >

水天相連的鄱陽湖科普知識

水天相連的鄱陽湖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水天相連的鄱陽湖科普知識,希望有所幫助!

水天相連的鄱陽湖科普知識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游南岸,九江與南昌之間。北縈長江,西屏廬山,周圍崗陵起伏。它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又是長江沿岸的重要調節湖泊。湖呈葫蘆狀,南北長170公里,東西最寬處達70公里,湖周約660公里,面積為358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1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處16米左右,蓄水量248.9億立方米。不過,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量變化很大,年水位變幅平均達7餘米,水位變幅達15.70米。由於水位變幅大,所以湖面積變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水面遼闊,湖面陡增;枯期水位下降,洲灘裸露,水流歸槽,湖面僅剩幾條蜿蜒曲折的水道,不足1000平方公里,具有“枯水一線,洪水一片”的特點。

鄱陽湖自然景色優美。多水的季節,碧波千層,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渺無際涯。晴日浮光躍金,舟發鳥翔;雨時雲水茫茫,風急浪高,朝暉夕陽,氣象萬千。入江口處山丘直逼湖岸,西有奇秀甲天下的廬山,東有濱湖臨江的石鐘山。石鐘山是兩座短矮的小丘,但卻具有“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雲間峭峻峯”的秀麗景色。湖內的大孤山和蛤蟆石是山丘長期受湖水沖刷分割形成的,是鄱陽湖風景最集中的地方。大孤山似浮在水面的一隻巨鞋。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大姑的仙女坐在湖邊洗腳,一隻鞋順水漂走,從而形成這座鞋山。在孤山上,遠看廬山雲霧縹緲,近看湖中點點白帆,別有一番情趣。蛤蟆石距大孤山不遠,它是湖濱的一塊巨石,半浸在水中,頂波逆浪,好似一隻青蛙縱身欲躍,栩栩如生,令人讚歎不已。

鄱陽湖的自然風光秀美,頗具江南水鄉之特色,又是各種候鳥越冬的棲息地。每年到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各種候鳥從俄羅斯、蒙古及我國黑龍江等地,不遠萬里飛來鄱陽湖越冬。據有關部門統計,每年冬天來這裏越冬的候鳥多達150多種,10萬餘隻。其中世界珍禽就有10多種,達9千多隻,如面臨絕滅的白鶴,據悉伊朗只有10多隻,印度有40多隻,而在鄱陽湖卻發現世界的白鶴羣1400多隻;還有屬國家一類保護的白鶴、黑鶴、白頭鶴、丹頂鶴等,形成湖面滿天候鳥,遮天蔽日穿梭般的壯觀景象,吸引了國內外大批遊客和科學考察者絡繹不絕來此觀光和考察。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團觀後説:“在這裏發現了一個世界上的金庫。”為了保護這些珍稀動物,江西省人民政府已將吳城鎮周圍2.3萬公頃範圍,劃為江西省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為使國內外旅遊者觀賞方便,在此興建了考究的中外賓客招待所、標本室及科研機構大樓等設施,成為保護野生珍禽和進行環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鄱陽湖地處我國亞熱帶,氣候温和,雨量充沛,上地肥沃,盛產稻米,是我國糧食生產的基地之一。湖內水產資源豐富,有魚、蝦、螺、蚌等各種水生生物,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就有10多種,盛產銀魚、鱖魚和蝦,是我國的“魚米之鄉”。

鄱陽湖具有調節長江水量、蓄洪、航運等多種功能。由於它有很大的容積和貯量,並與長江相互吞吐,能調節長江的徑流。在平常年份,鄱陽湖水系的汛期比長江上中游的汛期早,洪峯互相錯開,不影響長江的洪水,但在有些年份,江湖洪峯碰頭,這時鄱陽湖更顯出巨大的蓄洪、滯洪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kepuzhishi/8rr2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