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節日常識 >

端午節十大有趣習俗

端午節十大有趣習俗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端午節是我國民間五大節日之一,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視。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端午節十大有趣習俗,僅供參考,歡迎閲讀!

端午節十大有趣習俗

一、賽龍舟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寓意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二、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其由來已久,據記載,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粽子。民間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三、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四、懸鐘馗像

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五、懸艾葉菖蒲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六、遊百病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時左右,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羣,手抱花草,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遊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七、飲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中藥材,中醫藥書籍説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等俗言。

八、拴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日清晨,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九、吃雞鴨鵝蛋

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説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

十、驅五毒

端陽節這天人們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圖像,以避其毒。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拓展】端午節其他習俗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着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着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夥的對象心靈手巧。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採藥,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衞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衞生節,是人民羣眾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衞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掛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將掛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牀户,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鍼灸裏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説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户上,可禳毒氣。

躲端午,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節各地飲食文化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説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薄餅

在温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麪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嚐到多種味道。

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棰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户户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説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説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另外,江浙北部一帶端午節還吃豆腐。

端午期間飲食進補註意事項

端午期間氣温高,濕度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人體各種生命活動較為亢進,能量與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體液損失多,機體的代謝不平衡,表現出來的症狀為容易出汗,身體發熱,口渴,心情煩躁,食慾低下,全身無力,記憶力減退,頭昏腦漲等。如果不能及時、科學進補,人體就會發生體液失調,代謝功能紊亂,脾胃功能減退,食慾不振等狀況,身體健康自然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苦夏”。因此,端午期間進補不容忽視,進補得當不僅可安然度夏,養生健身,而且還會使機體做好換季的準備。

潮汕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吃梔粿

在潮汕地區,梔粿一年裏僅有在端午節時才有銷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梔粿,希望清熱祛疫助消化。

製作梔粿需將採摘下的梔子洗淨搗碎,浸泡濾渣成為黃色汁液,後與糯米漿搓勻,放入專用粿帕,裝入蒸籠蒸熟。蒸熟後的梔粿呈棕黃色。放涼後食用,食用時不用刀切,而用紗線牽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吃“麥熟”

據《潮州府志》載:“大城所設正千户二員,副千户三員,百户十員,鎮撫一百,旗軍一千二百二十三員。”這些人來自大江南北,也帶來了包括飲食習俗在內的各種風俗。像每年清明節過後,當地便盛行吃一種叫“麥熟”的食物。餅是從清明節開始,做到端午節過。

“麥熟”的出現跟古時所城大量來自北方的駐兵有關。明朝的時候,當時就有部隊駐紮在所城。麥熟的時候,大豐收,(當時軍兵將)收成的麥碾成粉(製作麪皮),就叫做“麥熟”。

懸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門楣、門環以至屋檐下,懸掛一束束用“紅頭繩”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頭、龍船花共合為五種稱“五瑞”。舊俗傳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實,古代潮人先賢是針對“惡月”瘟疫猖獗而採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驅瘟辟邪。

澄海舊縣誌就載有:“端午門上插艾,用艾葉和榴花(頁)簪在頭髮上,可辟邪。”

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時將端午節稱為“漏屎(拉稀)節”。在這時節,除了要服食聖甘枳和樸籽粿,還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黃梔和蒲姜石灰製成的“梔粿”,或者用涼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潮汕人叫“葉下紅”,每年只有這端午節才最稚嫩,長輩説此菜有清腸胃熱的功效。

端午雨,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北方端午習俗

我國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

北方人民的端午節慶遊戲——射柳。據説,這項競技活動在遼時便已出現,一直延續至清末。

馳馬射柳在端午節清晨舉行,先將柳樹幹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然後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射斷柳幹後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勝。《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這種節日競技相沿成習,直至清末。

擊鞠亦即打馬球,也是北方端午節的主要經濟娛樂活動之一。相傳,唐玄宗利隆基便是這項運動的愛好者。

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羣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此外,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羣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 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南方各省端午節習俗

1、福建

福州端午節的家宴必在中午,餐席上必有粽子、雄黃酒、荷葉包、米粉肉等。家宴後,幼兒穿新衣、紅肚兜,佩戴用各色絲線織裹樟腦丸做成的諸如粽子、燈籠等形狀別緻、色澤鮮豔的香袋,還要洗菖蒲湯,有的孩子還要在口鼻之間貼一塊雄黃煙燻的肥肉,然後由大人帶着到江邊看龍舟競賽。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户户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説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説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2、重慶

重慶素有“巴渝大地”之稱,所謂“巴”就是蛇,古時重慶人崇拜蛇,以蛇為圖騰膜拜。以前蛇是不能吃的,但20世紀80年代起,重慶人選擇在一年之中的端午這天烹製蛇羹,吃下以求保佑自己。

重慶人吃蛇有很大原因是生育文化的影響,蛇作為圖騰崇拜的象徵,婦女相信在吃下蛇後便會繁殖後代,類似“有邰氏之女姜嫄,踩了巨人的腳印生了后稷”的傳説。其他人也相信在吃了蛇之後,祖宗進入到身體裏便會與自己同在。但蛇可不能肆意濫殺,也不能在自己家裏烹煮,一般情況下是在打穀場上煮一鍋蛇羹,全村人分享。

3、廣西

廣西南部地區,比如寧明、崇左、龍州等地,過端午節都要包涼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諸如苦楝樹等樹木的枝葉,在陽光下曬到半乾時就堆放到平地裏燒,然後把得到的灰放到一個竹製容器裏用清水衝濾。最後用過濾得到的棕黃色的水來浸泡準備好的糯米。

經過浸泡後的糯米會在原來的香氣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後多呈淡黃色或者棕黃色。

4、廣東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大,外形別緻,狀如錐形。品種很多,有蛋黃粽子、什錦粽子、燒鴨粽等獨具南國風味,久負盛名。潮州的雙拼粽,自成一派,一頭用鹹料,一頭則用甜料,一粽兩味,故稱“雙拼粽”。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5、江蘇

端午這天,揚州人作興吃“十二紅”。哪“十二紅”?紅燒魚、紅燒肉、紅燒雞、紅燒老鵝、熗黃瓜、熗萵筍、熗蘿蔔、刀豆、莧菜、鹹鴨蛋、雪裏蕻、燒大粉或粉絲。

“十二紅”之外,還有很多。比如這天,開浴室的均用菖蒲、艾葉燒水。水池裏放了菖蒲、艾葉,水裏發出陣陣香味,精神振奮,渾身舒爽芬芳,坊間稱“洗艾水”。這一風俗有的浴室至今尚存。老百姓家也要買菖蒲、艾葉回來插在門上,據説有驅瘟除穢之功。

6、安徽

安徽省各地,城鄉都是在端午節吃粽子,粽為親鄰間饋贈的禮品。皖西懷寧一帶還吃“端午粑”。這種端午粑用精麪粉和酒釀,放青桐葉或荷葉上,經過發酵後蒸熟,甜美清香,別有風味。和縣一帶,節日中午飯,謂之“賞午”,要喝麥酒,吃鰣魚、幹鵝等葷食。中午時,插筷子於庭中,以驗正午。

當塗一帶,吃粽子,還吃“五紅”菜,就是蝦子、黃鱔、鹹鴨蛋、莧菜、雄黃酒。有的地方,在這一天炒蠶豆給小孩吃,説是“炒蟲蟻”,小孩就不會被蟲蚊干擾了。皖西六安舒城一帶,有諺語説:“端午吃個杏,到老不害病;端午吃個桃,到老不用愁”。

7、浙江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饅頭類的麪食,因為端午時節,正是當地小麥成熟之際,以往條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趕上端午,用麥粉做包子饅頭是最好的了,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

有些地方吃雞蛋、殺雞、殺鴨也是趁過節之際吃得好一些,吃些平常難得吃到的東西。寧波老話講,“忙做忙,勿要忘記五月黃”。以前端午節,老底子寧波人都吃“五黃六白”來過節。每年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標籤: 有趣 端午節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jierichangshi/3p3z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