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家庭教育 >

如何糾正孩子不關心長輩的壞習慣

如何糾正孩子不關心長輩的壞習慣

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常常一對小夫妻外加4位老人,都對其寵愛有加,漸漸地,我們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任性、自私,不懂得關心體諒長輩。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如何糾正孩子不關心長輩的壞習慣,希望有所幫助!

如何糾正孩子不關心長輩的壞習慣

表現:

家裏有好吃的東西,孩子很少請長輩先吃;長輩生病,孩子很少主動問候、照顧;孩子很少幫助長輩幹家務活。

危害:

容易形成對人冷漠無情、自私自利、對家庭、對社會缺乏責任感的人格缺陷。

原因分析:

孩子為什麼不關心長輩呢?長輩對孩子太過嬌慣、溺愛,肯定是一個主要原因。如果什麼事情都順着孩子,就會導致孩子在家長面前很任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並不瞭解家人之間應該怎樣相處,怎樣相待。另外,有家長對孩子管得過嚴,使孩子很難體會到自尊和來自長輩的關心,很難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有的家長不孝敬長輩,孩子會照樣學樣。

矯正方法:

①養成法:

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祖輩和父母的關係,知道祖輩和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應該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孩子應該在祖輩和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和學習,而不能顛倒主次,逞強胡鬧。同時,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對孩子平等相待。祖輩和父母在處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時,要聽取他的意見,儘可能按他的合理意見辦。長幼有序、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孝心。

可以制定一些家規,從小事入手,培養孩子孝敬長輩的行為習慣。要求孩子聽從長輩的教育、關心長輩的.身體健康、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不給長輩添亂。比如,吃東西時,先給長輩拿;自己出門時,要向長輩打招呼;長輩下班回家時。要主動問候,主動找出替換的衣鈞;長輩勞累時,要主動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請長輩休息一下:長輩生病時,要主動説寬慰的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照護。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指導、熱情鼓勵,促使他把這要求化為自覺的行動。

②示範法:

家長應該身體力行,成為孩子尊敬長輩的榜樣,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如果住在一起,應該每天向父母問好;吃飯的時候,讓父母先坐,主動給父母盛飯;主動給父母捶背、倒熱水等。如果不與老人住在一起,應該多抽出時間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盡到做子女的責任。通過家長自身的行為感染和教育孩子,也會使他養成孝敬長輩的好習慣。

③約束法:

對於孩子不恰當的做法,要及時進行約束。比如,當孩子慣用呼來喝去的方式向長輩提要求時,不管要求是否合理,都一定不能接受,並要指出他錯在哪能裏,告訴他應該怎樣做。對於這一點。一定要堅持,直到孩子學會用“請您……”“謝謝”等語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標籤: 糾正 壞習慣 長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jiatingjiaoyu/8k4d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