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15篇)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15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15篇)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今天是9月1日,也是開學的第一天,每到這一天,同學們都懷着激動的心情,帶着鮮豔的紅領巾,來到學校。

今天晚上,我興奮地坐在電視機前,看起了每年都有一次的《開學第一課》,每年我都看,所以今年也不例外。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我聽着這首歌,想起了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因為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

長征,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從漫漫征途中走過來的老一輩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它不僅載入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史冊,在世界史中,它同樣也是永遠不可忘記的重要一筆

紅軍們勇往直前爬過了光溜溜的繩索。在現場,何老師讓幾個觀眾用墊子鋪在細細的帶子上,然後再從墊子上走過去,就是為了讓大家認識到當年紅軍遠征有多麼的不容易。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的英雄氣概!

此時,我感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謝那些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恆的長征精神!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學校每年都要組織我們看中央一套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內容是--幸福在哪裏. 看完後,我被他們深深感動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孟佩傑。她因為從小就失去了父母,所以寄養在了劉芳英家裏,到了孟佩傑八歲的時候,養母因為椎管狹窄癱瘓在牀,而她的養父也離開了。養母非常痛苦,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可是,孟佩傑卻不那麼想,她從此和癱瘓在牀的養母相依為命。承擔了家裏所有的家務和照顧母親的任務。有一次,“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她媽媽給她一塊錢,可是,她一分也沒花,她對媽媽説“咱家沒錢,這一塊錢就給我們明天買菜用了。”所以,幸福對她來説,就是感恩、奉獻。

幸福不光這一種意思,對於每個人來説,或許幸福的含義都不一樣。比如,對於朗朗來説,幸福就是超越自己;對於有的人來説,幸福就是分享;對於我來説,幸福就是樂於助人;對於老師來説,幸福就是傳播愛和知識;對於天下所有的爸爸媽媽來説,幸福就是自己的子女健康快樂的成長;對於我們一家人來説,幸福就是一起去爬亭林公園那座小山。

你看,這,就是幸福,它無處不在!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今天下午五點三十分,我收看了由CCTV-1播出的節目20xx年《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我對幸福的理解是:每天都開開心心,有樂觀向上的力量。

這個節目最令我感動的要數她了。她覺得幸福就是感恩和奉獻吧。她叫“孟佩傑”因為在她五歲的時候父母相繼離世,這麼小就成了孤兒真可憐,但是她被養母劉芳英細心地撫養着。可是這樣的幸福只續了三年,不幸的是:1999年她養母劉芳英因為椎管狹窄癱瘓在牀,不久後養父也離開了這個家。從此這個年僅八歲的孟佩傑與養母相依為命,養母每個月幾百元的病退工資,要生活和買藥,多麼困難而又艱苦的生活啊,但孟佩傑與養母堅強地生活了下去,每天照顧完養母才能做作業,差不多晚上9點多鐘,才做作業。早上又得不到6點起來,照顧養母,唉!真辛苦!每天才睡幾個小時;好吃的還讓給養母吃。真有孝心,如果換成是我,我不可能這麼堅強地生活下去!孟佩傑姐姐不僅有一片孝心,還有一片責任心呢!我真佩服她!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後,我鼻子酸酸的,我領悟了一個道理:最大的絕不是苦難,而是愛。幫助了他人,他人覺得很幸福,自己也會感到幸福。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孝、禮、愛、強。這都是一個小學生必須理解,也必須明白,必須會做。孝,孝心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明白,爸爸媽媽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默默地幫助我們。等他她們老了,我們也要好好地照顧他她們。

在《開學第一課》講了兩個故事。讓我們理解這兩個字孝道。孝道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繼續把這個美德傳承下去。愛,在《開學第一課》裏講了一個歌手為了兒子放棄了這個風光的工作。但這個人卻很開心,自豪,因為有愛,能支持我們幹任何的事情。愛是温馨的“慈母手中線,有子生上衣”。愛可以澆灌一切。禮,以禮儀對待別人會有什麼不同的收穫。還在《開學第一課》演了一個在飛機上兩個旅客不文明的事情,而小朋友們卻挑出了許多壞毛病,而我們要把這些個壞毛病慢慢的改掉,讓我們變成一個文明講信用的好學生。強,強以武術為根本,以自己內心的承受的一切為力量,在《開學第一課》中的強講了一些孤兒,在她他們自己的艱苦的生活下,後來擁有武術,以自己擁有力量為強這個字。強可以突破一切困難,一切艱難的事情。在看完《開學第一課》的時候,讓我們明白了孝、愛、禮、強這些一個人應當擁有的`資本。我觀完《開學第一課》後我很感動,因為這裏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開學第一課》的第一課,有夢想就要努力。

在和同學談這一課時,同學説:“有夢想不努力不堅持有個什麼用?”這讓我深思,剛好第二課講了要堅持。我的一個事例證明了同學説的是對的。

我曾經想過要當醫生,甚至還讓當醫生的姑姑寄來了醫學書,還有針管,但卻是三分鐘熱度,一本正經的學了才一天,第二天就是玩了。然後這個夢想在我的生活中消失。這就是有夢想卻不努力還不堅持的後果。

看了《開學第一課》中的地震倖存者雖然用的是假肢,卻可以繼續完成自己的夢想——舞蹈,那時我覺得不可思議並且從那時起他就成為了我實現夢想道路上的榜樣。第三課讓我知道,不需要給自己強求一個很大的夢想,即使是螞蟻般大小的夢想也能出彩。或許我的夢想是考上清華北大,甚至是到國外留學,只要努力,堅持,夢想也會實現!夢想能在你迷茫時拉你一把,在你陷入黑暗時給出一絲希望的光芒,也是在你迷路時為你引路的螢火蟲。有時候的挫折只是心靈的考驗,只要的奮鬥,堅持就是勝利!有時候的挫折是提醒你的警鐘,要你盡全力去奮鬥。

成功的背後往往是很多個失敗和挫折。人們常説:“失敗乃成功之母”要想成功,就要經歷很多次失敗。不要氣餒。相信吧,暴風雨過後往往是晴天。而挺過來了一切的暴風雨,成功將迎接你的到來,只要你肯堅持,肯努力,成功離你不遠了,加油!向夢想進發!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

青春就像是劃空而逝的流星,在夜空中綻放驚為天人的美麗。夢想則為迷途裏的指示牌指引着我們前行。

當我們瞭解俞敏洪老師,高考三次終於成功,後來創建了新東方教育集團,他一次又一次不侷限於現狀渴望追尋自己的夢想。他寫書《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他説:“你今天經歷的,並無特例,所有人都曾經歷過。”光鮮亮麗的背後是他為自己夢想而付出的無限辛勤汗水。夢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

當我們打開中國歷史的大門,總會不由得感慨萬分。這樣一個曾經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無法自拔的封建國家變得開放,民主自由。這樣一個曾經渴望改革卻無能為力的弱小集體從此站了起來。這樣一個曾經備受屈辱的民族真正崛起正是因為擁有了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且願為實現貢獻力量!夢想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夢想或許是遙不可及的,又或許一輩子都無法達到。但那又何妨?我們用盡一生去追求夢想,希望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在這樣一個不懈尋找的過程裏,我們才真地實現了活着的意義。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吾盡吾心,終亦無悔。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

我的夢,中國的夢--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開學了!開學了!暑假過完了!”我懷着又喜悦又惆悵的心情邁進了久別的校園。走進教室一看,呵,教室跟原來的一模一樣。不過有個東西變了。是什麼呢?原來是我們的班牌不一樣了,本來是寫着三(2)班變成四(2)班了,班牌換了這是説明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要學的知識越來越多了,我們要更加努力天天向上。

坐在位子上,同學們就開始七嘴八舌得説個沒完沒了,有人做小動作,有人在喊叫,説説笑笑的,真熱鬧啊!大家看上去都很開心,好像都想快點開學似的。

過了一會兒,只見薛老師和一位新的女老師進來了,她是個漂亮的女老師,她説她姓蘇,我們就叫她蘇老師。

蘇老師長着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挺拔的鼻樑,還有兩個小酒窩,笑起來甜極了!她説起話來親切又温柔。身穿粉色的裙子,電扇吹起她的羣褶時她就像一隻粉紅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薛老師叫我們畫蘇老師或寫蘇老師,題目就叫《蘇老師第一印象》,我知道薛老師想考考我們了。

我選擇畫畫。過了好一會,老師開始看我們寫的蘇老師。大部分都是寫蘇老師的美……薛老師看着看着,有些傷心了。她説你們怎麼都不寫我呢?薛老師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她從三年級教我們到四年級,也很辛苦,大家怎麼可以有了新老師就忘了薛老師呢?那當然不會了。

開學第一課就這樣過去了,我過得挺開心。新學期,新起點,我對自己充滿信心。四年級,我來啦,加油,許諾!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

今天是新學年的第一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看完過後,我很感動。我覺得在開學的第一天能看到這樣的節目非常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也有很多夢想。節目中,李連杰叔叔説:“我們為什麼有兩隻手?因為一隻手是你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另一隻手就要用感恩的心去承擔這個社會的責任、義務。”我覺得李連杰叔叔説得特別好,這段話告訴我們:在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還要記得去關心別人。

節目中,還有兩位失去雙臂的叔叔最讓我感動,他們雖然沒有了雙手,但在他們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想,我有手有腳,應該能比他們做得更好。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吃苦、堅持的精神。

我現在是四年級的學生了,爸爸、媽媽很疼我,老師與同學們也很關心我,我很幸福。但看完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我才明白:只有記得真誠的去幫助別人,自己才會更加快樂、幸福!

在新學年裏,我的夢想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與我一樣快樂,一樣幸福!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9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們被節目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深深地感動着、啟發着.....

鄭淵潔的爸爸為了讓他在寫童話故事的過程中思路不被打斷,晚上偷偷給他吸好墨汁;

秦勇叔叔為了照顧智障的兒子放棄唱歌的夢想。這兩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他們默默地為我們付出,他們的愛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

父母的愛伴隨我們成長,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份感恩父母的心,感謝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給我們最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資源。我們能回報她們的就是好好學習,孝敬她們,愛戴她們。

正如節目中那個騎着摩托車帶着父親旅行的叔叔一樣,愛自己的父親,在自己的父親的有生之年好好孝敬自己的父親,好好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個日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我會學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爸媽分擔一些小事。

讓他們忙碌了一天可以稍稍休息一下;我也會自己注意安全,讓父母不為我操心,能安心上班;我還會像他們愛我一樣愛他們,愛自己,愛周圍所有愛我的人,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0

今晚,我與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令我印象最深的莫屬源遠流長的中國漢字。甲骨文專家王教授為大家講解了漢字“正”與“直”的演變過程:它們首先是甲骨文,然後演變成小篆、隸書後,才變成今天這個模樣——楷書。每一個漢字組成的詞語都有自己的意思,意思就是從甲骨文裏“找到”的。王教授還給我們講述了漢字的歷史,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懂了漢字是祖先辛辛苦苦傳下來的寶貝。許多其他的寶貝還沒傳到今天就失傳了。然而,我們漢字頂着困難,冒着風吹雨打,歷經千辛萬苦,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它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更是我們中華的驕傲!所以,我們要寫好它,讀好它,讓智慧的結晶更加閃耀明亮。

但是現實生活中,事情往往是相反的。有的同學懶懶散散,根本不想寫字,直到老師講學習的道理時,他才慢吞吞地開始寫,寫得還潦潦草草,根本就是敷衍了事;還有的同學一心只想玩,把寫字當成兒戲,敷衍了幾筆就草草了事,一下課,就開心的像只松鼠,雖然還在寫作業,但心早就飛到外面去了,所以他們作業質量低成績差。這些同學不知道漢字的歷史,不懂得中國文化。同學們,為了把這寶貴的祖先遺產發揚光大,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漢字的歷史,寫好每一個漢字,要對得起祖先。

漢字,一種不平凡的字,中華驕傲。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1

這次有很多明星登台,有大人,有兒童,都説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或實現夢想的過程。西藏女孩完瑪草的夢想是當一位有愛心的舞蹈老師;玉樹災區兒童才仁旦周的夢想是當一名軍醫;小歌星豆豆的夢想是想到月球上和月球説話,唱首好聽的歌......

我也有夢想,就是考上一個好大學,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而不是那種天天吃閒飯,成為國家累贅的無業遊民。企業家馬雲叔叔説的一句話很有道理:“夢想和汗水、淚水是永遠連在一起的。”汗水,是指實現夢想的付出,淚水,是指失敗。也就是説,想要實現一個夢想,就一定要有付出,不怕失敗,不然你是不可能成功的。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不要在困難面前低頭,一定要勇敢克服它,戰勝它。看了這個節目,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夢想,並且要為了這個夢想去奮鬥,去拼搏,實現這個夢想,這樣人生才有意義。 “少年強則國強”,我一定要奮發圖強,好好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樑。

看完這個節目,我收穫頗多,感慨萬分,新的學期已經到來,我會努力學習,追逐我的夢想。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2

今天我收看中央二台直播的《開學第一課》,看完後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我還懂得了小丫姐姐説的那句話:“愛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隨着一首優美的《我愛你!中國》,開學第一課在八達嶺長城下拉開了帷幕,吳磊所扮演的《喜洋洋》、徐嬌扮演的《長江七號》、再就是《哪吒》,到中國得大熊貓,每一幕都讓人分外激動。但讓我最感動,也是最擔憂的,就是那位生活在遼寧省的一名初中生。他叫馬鵬飛。他不像我們,有嚴厲的父親,慈愛的母親,在他身邊唯一的親人,就是他雙目失明的奶奶。

馬鵬飛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六個月時就失去了父母,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是他奶奶把他領回了家。靠僅僅200元的退休金,支撐着自己和孫子的一切開支。在加上奶奶又患有糖尿病,家裏還要花錢買昂貴的藥品,要支撐起這個家實在太難了。

奶奶每天都會為此事煩惱,經常是吃上頓愁下頓。最後奶奶沒辦法,只好停下了為自己治病的藥品,失去了治療的機會。時間一天天過去,奶奶的病也越來越嚴重。因為長期沒有錢治療,奶奶因此失去了雙眼,成了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從此馬鵬飛就扛起了家庭的重任,每天早上5點就起牀,為奶奶燒水,做飯,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3

林則徐爺爺,您是一位不朽的民族英雄。在國難當頭、民不聊生的清代末期,您置個人生死與度外,振臂一揮,焚燒鴉X的滾滾濃煙把西方列強嗆得狼狽不堪,揚中華之威風,樹華夏民族之信心,點燃民族振興之火!

當看到人們深陷在吸毒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造成妻離子散、國家衰亡,您心如刀絞,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你拍案而起——禁煙。在得到皇帝的批准後,親自在虎門銷煙,一包包鴉X被扔進池中,化成煙灰滾滾飄上天空。在人們歡呼雀躍聲中,您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地。您佇立在池邊,凝視遠方,謀劃着民族振興之大計。煙霧中的您定格為一種奮發圖強的精神和力量。

之後,英國以此為由發動了鴉X戰爭,佞臣趁此機會誣告您,把責任全部推給了您!這是常人不可忍受的,你卻表現得如此淡定,我打心眼兒佩服您。您流放至邊疆,幫助當地人民耕地務農。我不禁想起了魯迅的一句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您站在西方列強面前面不改色,可為農民勞動時,不就是“孺子牛”嗎?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您的真實寫照,為了國家您捨棄一切,不做苟且偷生的人,是多麼偉大啊!你不畏強權,挺生而出,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我們還在讀您,長大以後也要跟你一樣,有報國之心,寬容之心,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林則徐爺爺,您雖死猶生,您的精神將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為實現祖國繁榮昌盛,國家偉大復興夢而奮鬥!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4

晚上七點三十分,我和媽媽準時看了《開學第一課》。

這期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分為“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中國夢”四個部分。

李連杰叔叔説了一句話感動了我好久,是“我不會保護一個人,我會保護十三億中國人”。上面的主持人王小丫叫了八位同學搭夢想長城。就是八把椅子圍成一個圓,讓八位同學坐上,躺在旁邊同學的腿上,同時把八椅子抽掉,堅持五秒。我原以為他們做不到,但他們卻完成了。這個遊戲告訴我們只要團結就沒有完不成的事情。

馬雲叔叔説了一句非常棒的話:“幫更多人實現夢想。”馬雲叔叔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楊孟恆哥哥被電流擊到失去了雙臂,有一次,殘奧會選種子隊員,於是,他努力練習,他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大十倍。還有一位哥哥也失去了雙臂。他有一次聽到優美的鋼琴旋律,他就想當音樂家,他努力練鋼琴,彈得非常動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夢想就會實現。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只要有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在實現的路上一定會有許多困難,但不能半途而廢!

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5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開學第一課》給我們講述了幾位老紅軍的故事。通過賀龍、耿飈、賀建生等一位位前輩們的英雄故事展現給我們一幅幅長征畫面,讓我感動不已。

在長征的草原上,戰士們只穿着破草鞋,走過了泥濘的草地。在極端缺少糧食的環境中,他們啃着樹皮、吃過草根,甚至靠着每天一粒黃豆的攝入量,與敵軍作戰。戰士們 一邊艱難行徑,一邊抵抗着敵人的殘忍。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撐着紅軍們呢?

幾個經典故事中,耿飈將軍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

紅軍長征部隊在進入草原時,部隊遇到了瘧疾傳染病。耿飈將軍也患上了這種疾病,沒幾天便病倒了。對於我們來説,對這種傳染病很陌生,而那個年代這種病卻可以説是常見病。這種病襲擊着部隊,也襲擊着耿飈將軍,他一下冷,感覺穿多少都不夠,冷得上牙打下牙,之後身體一下子又變熱了,熱得頭暈腦漲。被病折磨的他需要用擔架抬着走。可一聽到有戰鬥了,耿飈一骨碌從擔架上下來,裹着一張毯子就去指揮戰鬥了。打完後,他像變成另一個人一下子就倒了下來,可見耿飈將軍多麼頑強呀!

前輩們的英雄事蹟令我浮想聯翩,那個年代人人無私,心裏沒有自己,有的只有對國家的忠誠。紅軍們創造了一段人類歷史上的奇蹟!《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説,不僅是學習還是生活,要學習“新長征”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q42w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