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精選】開學第一課的作文合集七篇

【精選】開學第一課的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開學第一課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開學第一課的作文合集七篇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1

X月1日8:00分,我們期待已久的“開學第一課”到啦!首先出場的是航天員王亞平,王亞平同志給同學們聊了聊夢想,講述了自己奇蹟地通過所有的體檢與測試,成功被選上。就是這次偶然,一個關於藍天的夢想,開始在她心裏慢慢萌芽。可是經過許多高難度的訓練:背一個比自身重量還重7、8倍的物體旋轉,這是多麼難以做到,但是,王亞平堅持不懈,努力做好。艱苦的訓練讓王亞平懂得了,原來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可是擦乾眼淚努力向前,我們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小時候,在20xx年,航天英雄楊利偉首次登錄太空,這讓電視機前的王亞平羨慕不已,因為有了這個目標,才使王亞平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從一個小觀眾變成了實現理想的航天員,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後來,舞台上來了一些身着制服的軍人,原來講的是一個年輕女孩付麗娟的故事,付麗娟從13歲就被選去跳傘,每天都得經過嚴格的訓練,一些我們不能做的她都要做到。今天,她來到了“開學第一課”這個舞台,身穿軍服,戴軍帽,皮膚已曬得黑黑的,但是,付麗娟還是那麼朝氣蓬勃。付麗娟是最想奶奶的。主持人問她和奶奶分開多長時間了,付麗娟回答,從被選去訓練開始就沒見過了,當我看到這,我感到挺羞愧的,如果讓我離開家長,我會不習慣的,更別説這麼多年了。意想不到的發生了,節目組意外的把付麗娟的奶奶請來了,付麗娟驚愕了,但是很快反應過來,笑着和奶奶抱在一起。好感人啊,我已經淚流滿面了。

看了“開學第一課”,大家談的都是夢想,我明白了,原來,夢想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只要奮發學習,它就會一點一點地靠近自己,最終實現。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想,開學第一課給我的啟發很大,我也要朝着我的夢想前進!加油!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2

《開學第一課》裏邀請了許多嘉賓,從文字演變,武術精神,棋藝甚至絲綢之路各方面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們為生在中華感到驕傲。

《開學第一課》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漢字的演變。作為中華兒女,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中華漢字。我們都好奇過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漢字?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起,我們就開始了學習之旅。試想一下,假如你不會講話,更沒有講話的概念,你覺得你不會被社會所拋棄嗎?無疑你會被孤立起來。因此我們學習漢字不僅僅是為了將漢字的精髓傳承下去,更是為了方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

我們也曾自大地認為自己已經能掌握漢字的精髓了,我們總是想:我已經能熟練地用漢字講話了,為什麼我學習的科目裏還有語文?我認為,語文的存在是為了教會我們如何給一句話包裝。人們常説:忠言逆耳,可語文的存在就是為了教會我們做到:忠言順耳。語文教會了我們幽默,這也是漢字的神奇之處。

或許此刻你會想:既然漢字如此神奇,我們學習的科目裏除了語文怎麼還有那麼多?其實每門科目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它們就像語文一樣,都是為了方便我們交流,增長我們的見識,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這或許就是“漢字叔叔”不惜一切研究漢字的原因吧!

因此,我們學習的不是一疊疊課本,而是我們偉大祖先的交流習慣和某些思維方式。我們剛從母胎生下來就開始適應祖先們的思維,這也方便了我們交流與社會發展。或許你覺得你可以有自己的思維,可我覺得:你的思維必定是建立在祖先們思維的基礎上的。因此,這便是我們學習的意義所在。我們不僅要學習祖先們留下來的文化,更要通過這些文化去挖掘更多的文化。

《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學習不是為了分數,更不是為了名次。學習只是為了讓我們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讓我們不斷去超越自我,為社會做出貢獻。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3

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我感受很深。現在就來給大家説説我的感受吧!

第一段講的是“孝”。一個叔叔覺得自己的老爸很辛苦,所以就想帶自己的老爸去旅遊,可沒有車怎麼辦?那個叔叔就把一輛舊摩托車改裝一新,老爸坐在上面很舒服。之後他就帶着他父親到處旅遊,去過很多地方,而且還去過我國的首都——北京。從這段我知道了父母的辛苦,長大後一定要孝敬父母。

第二段講“禮”。中國女歌手容祖兒小時候她媽媽教導她要把自己打扮得乾乾淨淨,吃飯時不能剩飯。在一個下雨天,她踩到了水坑,把水濺到了行人身上。媽媽批評她要考慮別人的感受,要從現在開始做個文明的人,做個受歡迎的人。從這段我知道了要以禮待人,要時刻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別人的感受。

第三段講“愛”。原黑豹樂隊主唱——秦勇説自己的兒子——“大珍珠”得了“重度感統失調”症,連簡單的繫鞋帶也不會。之後,秦勇每天都在教兒子繫鞋帶,終於有一天兒子學會了。這段告訴了我,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我們要盡力去關愛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以至於關愛他人。

第四段講“強”。一個姓張的武術老師從四川等地方接來81名藏族兒童,讓他們在北京接受職業教育。相處久了之後,張老師覺得離不開孩子們了,孩子們也捨不得“張阿爸”了。那些孩子都很聰明,他們跟着張老師練習武術,都很用功。再後來,他們參加了武術大賽,並且拿到了大獎。這段話告訴我們,無論生活怎麼困苦,都要自強不息、勇往直前,這樣才能成功。

以後,我一定會牢牢記住“孝、禮、愛、強”這四個字,孝敬父母、禮貌待人、關愛他人、自強不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4

昨天,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開學第一課。

主持人是撒貝寧、方瓊和王小丫,第一堂課的班主任是撒貝寧,他請出來了我的航天偶像王亞平,她很漂亮,她對我們説:“夢想就是學習的目標”我偷偷説我也要當航天員。第二堂課的班主任是王小丫,她請出了廖智姐姐,廖智姐姐的輪椅舞很好看。第三堂課的班主任是方瓊,她請出了朗朗,朗朗給我們拿香瓜彈琴,好好聽呀。 開學第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足跡。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5

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全校同學到五樓收看了一堂既精彩又特殊的關於生命的課——《開學第一課》:知識守護生命,堅持—《開學第一課》有感。

我最喜歡的一節課是“堅持”。這堂課中講述了一個令我十分

感動的故事:一個名叫李中俊的14歲的女孩在上學路上不小心掉進了一個40多米深的天坑裏,家人、村民、老師四處尋找,卻找不到她,而她在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下,憑着自己的堅持,花了7天6夜,終於從40多米深的天坑裏活生生地爬了出來。在這段日子裏,李中俊餓了,就喝天坑上滴下來的雨露;摔疼了,就折下一根小樹枝,咬在嘴裏,忍受疼痛,最後死裏逃生。

看了這個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我有一輛要用雙腳用力來回抖動才能前進的滑板車。剛開始學的時候,我每次剛上去滑了一下又摔了下來,實在是累得不行,練了一天後,第二天,第三天我都沒有練。直到第四天,“堅持就是勝利!”聽了爸爸對我説的這一句振聾發聵的話後,我才又咬緊牙關,又堅持練了一天,雖然累壞了,可是我心裏還是很高興,因為我終於堅持下來了!

由此我感到:堅持是多麼的重要啊!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勝利;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6

這兩天我讀了一本書叫《開學第一課》,書中告訴我愛是什麼?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愛是分享:于丹老師説:“快樂的事情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倍,痛苦的事情兩個人去分擔,痛苦就減少了一半。

愛是力量:李連杰叔叔説:“微笑是最強大的武器,你信不信?”你跟別人笑,別人一定不會和你動武。當遇到汶川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時候,我們要團結起來,就會戰勝困難,重建家園。愛是承擔;講述了一個叫馬鵬飛得大哥哥的故事。他八個月大的時候,父母親就相繼離家出走,這時他的奶奶還患有糖尿病。因為奶奶家庭情況不好,長期得不到治療在馬鵬飛5歲時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奶奶雙目失明不能再照顧馬鵬飛。5歲的馬鵬飛成了家裏的頂樑柱,每天馬鵬飛不僅要上學還要給奶奶做飯,家裏的一切事情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對奶奶説:“別怕奶奶,我是你的”枴杖,我是你的眼睛。在鵬飛哥哥那麼的大的時候,我還在媽媽的'懷裏撒嬌,有父母的疼愛和關心,我上課還不認真聽講,作業寫得馬虎。我從現在起要向鵬飛哥哥學習,承擔自己的責任。

我現在的責任就是聽父母的話,學會更多的本領長大才能回報祖國更多的愛。愛是榮耀,祖國是我們的家,我們要愛國還要愛家。愛有很多種,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奉獻出自己的愛,才能讓祖國變得更加美好。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 篇7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家長和孩子都成為課堂的主角,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和榜樣。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共4講,分別是孝、禮、愛、強。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文明禮讓,愛護大家,同時也要堅強。

第三講“愛”的主講人是原黑豹樂隊主唱秦勇。

在每個人生命的最初,父母都是愛的起點,也是愛的教育的起點。

昨天,原黑豹樂隊主唱秦勇是第三節課的主講嘉賓。他説,19xx年,自己的兒子大珍珠出生,然而沒想到的是,4年後,大珍珠被診斷出重度感統失調,很長一段時間大珍珠不會説話,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秦勇感覺天快塌下來了。秦勇説,“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就用愛改變他將來的樣子”。

秦勇努力當好大珍珠的父親並不容易,僅繫鞋帶這個簡單的工作,就需要比別的孩子多幾千倍的時間。夏天,秦勇教大珍珠英語單詞we,教了3個小時還是學不會。得知騎自行車是對感官協調能力最好的訓練,秦勇陪着兒子開始了漫長的練習,當大珍珠終於可以穩穩地坐上自行車騎上一小段時,向來堅強的秦勇也忍不住落下了男兒淚,“從那一天起我就堅信,他什麼都可以學會”。

通過秦勇的講述,我們更多的瞭解了“愛”,我們都要做有愛心的好少年,不只愛自己,也要愛身邊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p40w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