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開學第一課班會上班主任講話稿

開學第一課班會上班主任講話稿

導語:各位家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讓我們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攜起手來,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努力吧!

開學第一課班會上班主任講話稿

開學第一課班會上班主任講話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所有的人,在降生之初,都是赤條條的,都是很簡單的動物,只會哭啼不會説話,只知吃奶不知做事。既無貴賤之分,也無貧富之別。任何人腦門上都沒有標註總統或乞丐,也沒有標註富豪或無賴。實為真真正正的“性相近”。

度過幾年盡情嬉戲的幼年之後,大家一起走進小學,走進初中。有的人依舊嬉戲,玩耍無度,於是這些人進入二高三高。還有的人則十分認真,敢於吃苦,這些人考入一高中。在小學初中裏的行為習慣上的一點差異,帶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分流,讓人第一次體驗到“習相遠”產生的差別。一高中學生大多是憧憬無限,二三高學生則多是傷心無限。

初高中交替之時,恰值每個人的青春期,生理萌動,心理叛逆,期待獨立,勇於嘗試。這是所有高中新生都具有的正常現象,屬於青春期階段的“性相近”。

有的人把生理萌動納於理性之中,用理智支配行為,做應該做的事,控制因衝動而想做之事。於是,在高中裏處處都能看到孜孜以求、不辭辛苦的莘莘學子。還有的人按生理需求做事,常做衝動的事,耽誤該做之事。因此在高中裏也能看到相當數量的“泡妞”羣體,而且越是無所事事的人,就越容易去泡妞或者泡男。

有的人把叛逆溶於思考之中,形成正確的善惡觀,揚善叛惡,努力拼搏;這些人高中畢業後,成長為成熟理性的青年進入大學,走向社會。還有的人只是追求叛逆之樂,拋棄責任,美其名曰“率性而為”;這些人高中畢業後,常常徘徊於街道各個角落,出廳入社,噴雲吐霧,整日裏瞅誰都不順眼,看啥都不願做,精神萎糜,思想偏激。

有的人把獨立意識、嘗試精神用知識武裝起來,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冷靜、睿智,並逐漸成為精英;還有的人為了獨立而逃避,為了嘗試而莽撞,不懂也不去學,遇難便退,淺嘗輒止,結果到處碰壁,不停地遭受挫折,最後一事無成。

性相近,使人處於同一平台,而習相遠,卻決定人的命運。大家能考入一高中,證明你在人生第一次分流中是勝利者。那麼,在新的平台上,你該怎樣把握自己的行為,在高考這個人生的第二次分流中依然成為勝利者?我帶的11屆10班,全班同學團結互助,積極拼搏,從不言棄,成績從高一入學時的倒數第一進步為高三年級的正數第一。我們現在這屆12班的學生,比別人差嗎?

我們要成為全校最團結,最勇於拼搏的班級,我們也一定是最優秀的。

優秀緣於拼搏。

開學第一課班會上班主任講話稿

今天我把想給大家講幾個假期中在網上看到的小故事。並且我還可能要給你們一些忠告,這些忠告被許多人證明行之有效,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地想一想。如果你有心,請記住這些故事,這也是寫作文的絕佳材料。

第一個故事:父子趕牛

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曉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什麼樣的習慣是好的習慣?説不完,但面臨畢業,我想總有一些是最重要的,我要再講幾個小故事:

第二個故事: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説:“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説:“我在雨裏,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

觀音説:“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説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遇到問題,不要總是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記住:成功者自救。

第三個故事:熱愛生活

有個媽媽在廚房洗碗,她聽到小孩在後院蹦蹦跳跳玩耍的聲音,便對他喊道:“你在幹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媽媽怎麼説?她沒有潑冷水,罵他“小孩子不要胡説”或“趕快進來洗乾淨”之類的話,而是説:“好,不要忘記回來喔!”這個小孩後來成為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説明兩個道理:第一,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開一種人,那種時常潑你冷水的人。當然,要將這種潑冷水與真正的建議分開來。第二,要始終像那個孩子一樣褒有熱情,對人的熱情、對事情的熱情、對學習的熱情,還有對生命的熱情。

人的熱情如果被澆熄了,真是很可惜的事。擁有熱情,可以讓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與此相關的另一件事情是,有次卡耐基在美國開年會,有位講員提醒大家,旅館房間的門上都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着“請勿打擾”,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從家裏到辦公室,脖子上彷佛也掛了這麼一個牌子。

由於你對一切事物缺乏熱忱,同事不喜歡跟你合作,顧客也覺得最好離你遠一點。你也把這塊牌子帶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避開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子拿掉吧?請用熱情來面對這個世界!

第四個故事:幫助別人

一頭馱着沉重貨物的驢,氣喘吁吁地請求只馱了一點貨物的馬:“幫我馱一點東西吧。對你來説,這不算什麼;可對我來説,卻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馬不高興地回答:“你憑什麼讓我幫你馱東西,我樂得輕鬆呢。”

不久,驢累死了。主人將驢背上的所有貨物全部加在馬背上,馬懊悔不已。

膨脹的自我使我們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我們同在生活這條大船上,別人的好壞與我們休慼相關。別人的`不幸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相反,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一位信佛的老人告訴我,人好比一隻空杯,裏面的水滿了,你得施一半給人家,待杯子裏又滿了,再施一半給人家。只有不斷進、不斷出,你這個杯子才會有價值,你這裏的水才會是活水。

如果只進不出,你那隻杯子也就再也裝不進了。當你得到一杯水的時候,你別忘記,其中的一半是奉獻。假如你不願奉獻,你就再也得不到了。

第五個故事:要有平常心

某市一位女中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國際商務專業,有人説,這姑娘將來一定能成為女強人。

孩子的父母卻不這麼認為:“我們的女兒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我們並不期望她成為‘人上人’,只要她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正正派派,自食其力地生活,做個普通人就很好。”

由此,我想起了一位美國前總統的母親對她兩個兒子的評價。當年,杜魯門新當選美國總統,有人向他的母親祝賀:“你有這樣的兒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魯門的母親回答:“是的。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同樣讓我驕傲。他現在正在地裏挖土豆。”

杜魯門的母親對待孩子的“成才觀”值得深思。如果説做總統是“人上人”,那麼挖土豆自然就是“人中人”了。前者可以理解為出類拔萃之人,後者則為平淡普通之輩。

兩者雖然有才能與“檔次”上的區別,但有一點必須明確,人生來是平等的,不管是“人上人”還是“人中人”,在人格上沒有高低貴*之分。“人上人”固然可敬,“人中人”也同樣值得讚賞。

一個人倘若不能成為“人上人”,也就大可不必為自己是“人中人”而自尋煩惱。因此,杜魯門的母親與XX市那位女中學生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與評價,值得天下所有父母學習。

遺憾的是,時下有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成長沒有一個正確的期望與評價。他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之心迫切,不顧子女的先天素質和能力水平,一味要求孩子考名牌、成大器、做大官,一旦未能如願以償,便極度悲觀懊惱,跌入痛苦的深淵不能自拔。

更有甚者,由於施加巨大的精神壓力,把孩子逼得神經失常,摧殘了其身心健康,乃至走上自殺絕路。如此這般,最終不但沒成為“人上人”,連“人中人”也不是了,你説可悲不?

當然,我們還是提倡父母對子女嚴格要求,鼓勵子女積極上進,對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欲做“人上人”,須先有“平常心”。

力爭上游、奮勇爭先是以保持健康的心態為前提的,也只有這樣,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我們便能夠泰然處之,不會陷於欲速不達的窘境。

現在讓我們小結一下:

第一,要養成好的習慣。

第二,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包括自己的父母,你才是你的救世主。

第三,要熱情地自信地面對生活,遠離經常給你潑冷水的人,但真正意義上的批評除外。

第四,要努力地去幫助別人,特別是要懂得與別人分享你的知識。放棄為取勝不惜一切代價的破壞性競爭,追求讓大家都獲益的雙蠃策略。你們的老師一直都這麼做的。

第五,面對畢業,期望值不要太高,要有一顆平常心,這樣更有利於發揮。

除了這些以外,我還想強調兩個非常重要的習慣。

第一,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確定優先完成的事項,這不僅涉及到對時間的管理,還要求有勇氣堅持自己的價值觀。每週記着花一點時間認真考慮一下這些事情。

第二,花時間自我更新特別是在心理方面和情感方面。多與自己的朋友或者信任的教師交流,坦誠地説出自己的想法與困惑,這對你很有好處。另外寫作也是渲泄的方式之一。

第三,幫家人乾點活,對父母好一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kvggd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