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安全知識 >

冬季防凍傷安全知識

冬季防凍傷安全知識

冬季非常寒冷,容易長凍瘡,那麼如何保護自己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冬季防凍傷安全知識,希望有所幫助!

冬季防凍傷安全知識

最常見的凍傷部位

凍傷多發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頰部等處。這些部位都在身體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緩慢,且又經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極易受寒冷的傷害。

判斷凍傷的程度

凍傷分為四度。

一度凍傷:表現為局部皮膚從蒼白轉為斑塊狀的藍紫色,以後紅腫、發癢、刺痛和感覺異常。

二度凍傷: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發癢、灼痛,早期有水泡出現。

三度凍傷:表現為皮膚由白色逐漸變為藍色,再變為黑色,感覺消失,凍傷周圍的.組織可出現水腫和水泡,並有較劇烈的疼痛。

四度凍傷:傷部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於凍傷組織與健康組織交界處的凍傷程度相對較輕,交界處可出現水腫和水泡。

凍傷的急救

發生凍傷時,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温暖的房間,給予温暖的飲料,使患者的體温儘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如果凍傷發生在野外無條件進行熱水浸浴,可將凍傷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懷中取暖,同樣可起到熱水浴的作用,使受凍部位迅速恢復血液循環。在對凍傷進行緊急處理時,絕不可將凍傷部位用雪塗擦、或用火烤,這樣作只能加重損傷。

標籤: 冬季 防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anquanzhishi/w8qdy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