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方案 >

學校教學平台的實施方案

學校教學平台的實施方案

按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構想,在學習、探索、實踐二期課改思想理論的基礎上,為配合普陀區學校教育縱深發展的需要,為滿足社會日益高漲的教育需要,為使我校教學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向現代教育的需要靠近,為配合學校原有的《五年規劃》,從新形勢教育的高度鳥瞰我校的教學工作,茲制訂我校教學平台。

學校教學平台的實施方案

本方案包括如下方面:

一.指導思想:

本方案擬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環球格局下佈局。由於經濟文化的興盛,教育作為基礎產業被各國政府列入社會發展計劃。與時俱進,作為中國教育大背景下的上海教育,在具有民族特點的背景上,描繪一流城市的一流教育。

圍繞我校提出的“三個轉變”,力求從課堂這個切入口突破,從學校的中心工作做起,落實二期課改的要求,細化二期課改的內容。

二.工作思路:

㈠課堂教學方面:

把握二期課改的主要精神實質,從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入手,吃透教學範本的精髓所在,抓住課堂這個關鍵環節,有效地利用課堂主渠道,貫徹培養創新精神的思想原則,搞好教學工作。

1.採用新教材體系所提供的優勢

在二期課改中,首先有別於一期課改的地方有兩點。一是思想方法的創

新,二是教材體系的改革。就教材而言,開放性、自主性、參與性、創造性成了有別於以往教材的最明顯的區別點。

為此,擬從兩方面入手:

⑴通過學習、宣傳,解放老師的思想觀念,力求使教師從原有的升學、應試以及一期課改倡導的表層活動的思想中解脱出來,把教學過程提升為一種思想方法的滲透或引導。

⑵大膽面對教材,敢於將教材視為材料,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使用現有教材。

⑶重視正在實驗的實驗性教材的開發和利用。邊學習,邊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高。

⑷提高任教者對教材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能力;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自覺接受能力。

⑸尤其在《牛津英語》、《新綜合學科》、《生命科學》等方面,除學校義不容辭地為這些實驗教材和已經有實驗基礎的教材嗚鑼開道外,加強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為執教者提供觀摩、學習、交流的機會,在提高教師水平、教法的前提下,配合科任教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首先力求清除學生對新教材要求的懼怕心理,樹立自信、堅定、熱愛學習的信念。在此基礎上,達到新教材的切實實施。

2.加強自主性學習內容的落實

實驗教材的最大優勢之一在於學習的自主性內容的進一步加強。因為,

自主性學習是相對於基本內容而言的,而基本內容又具有範例的性質。因此,能引材(教材)而利導(學習),這無疑是如虎而添翼。

這樣,就勢必對教師有新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教師知識準備和教學思路的挑戰。力求使我校教師做到:

⑴用系統的思維和方法縱觀全部教學內容(表現形式為教材);

⑵善於把握和判斷教材所提供的有限性和可能性;

⑶準確定位教育對象所具有的現狀和潛在能力。

3.加強貫徹“在活動中學習”的可能性

二期課改對學習方法的要求已經到了一種空前地程度,教育創新已經不

再是用分數可以衡量的常量。

就學習方法而言,不單是學習者學生的個人行為,更重要的則體現在教

師的教法之上。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技巧的積累,已經對教師提出了挑戰。為此,力求使教師做到如下幾點:

⑴按照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來對症下藥,取捨教材。

⑵使課堂真正成為“活動”和“任務”的場所。

⑶發動腦筋,為課堂的“活動”提供一切有利的空間和環境。

㈡活動課方面:

作為二期課改課程結構的一大板塊——活動課已成為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一個重要陣地,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同。並以有別於一期課改中的課外活動姿態而大力推廣。管理、安排、落實“活動課”,應成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之一。

1.尋找優勢,開發潛能

每個學校的歷史積澱、地域環境、文化背景、教師結構都不盡相同,同

時,每個學校所面對的學生來源也不盡相同。這要求,學校在活動課開設方面必須因校而異,因人而異,不可盲目照搬,亦不可簡單摹仿。

⑴要在自己學校有限的教師資源中尋找自己的優勢,揚教師之長,落實活動課。

⑵要求學校管理者一定要在熟稔自己內部教師特長優勢的基礎上因材定課,儘量做到長有所託,專有所倚。

⑶要及時發現學生在某一方面的興趣愛好,發掘其潛能,切忌隨意。

⑷師生結合,優勢互補。必要時亦可揚學生之長,盡學生之能。

2.藉助社會優勢,資源共享

辦學不單純是辦學者的行為,它必須是一種社會行為。學校從獨立意義

上看,是一種教育機構,但從整體上分析,它絕不是一種遊離於社會之外的獨立體。因此,資源共享越來越成為人們必須遵守的信條。

⑴達到資源共享首先在於學校必須對自己的周邊環境有透徹的瞭解。社區環境、文化背景、居民結構,這一切都是辦學的軟件。只有瞭解並掌握了周邊的第一手資料,才可能作出合理可行的判斷,才可能借助有效的社會力量。

⑵活動課即可以請進來——請周邊社會上有某種能力專長的人士到學校指導,亦可以走出去——教師走出去拜師學藝,學生走出去學習技能。

3.消除看重森林、輕視樹木的思想

活動課的組織落實,除了學校領導的重視之外,更重要地取決於教師的共識。如果,教師對活動課持有偏見,認為活動課可有可無,甚或,教師從思想上根本持否定態度,那麼這種課程非但不能順利開展,甚而至於將在萌芽狀態被扼殺。

這必須要求:⑴除宣傳活動課的意義、價值之外,更重要的要從教師的思想上解決問題。⑵如果僅限於教師學校,活動課的開設亦不一定能順利進行。學生、學生家長的理解支持也是活動課開設的有力保證。

㈢研究性課程方面

從二期課改起步時的研究性活動,到現階段的研究性課程,這不僅是一個名稱上的變化,而更重要的是學習實質的改變。

研究性課程強調課程觀,要求將研究的性質方法與學科結合。因此,做好研究性課程的管理實施工作無疑成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又一個重點。

1.注意梯度原則,低標準,高要求

鑑於我校教師和學生的實際,在研究性課程的管理方面,必須注意梯度

原則,可以放低標準,但不一定放低要求。

⑴將初中的拓展性課和高中的研究性課有所區別。對初中學生而言,培養學生對“研究”的認識,使學生了解研究的路徑和基本方法。就高中而言,在原有研究性活動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向學科靠攏(即學科滲透)。

⑵就初中學生而言,不一定要求學科均勻,可以找有條件的學科為入手點。

⑶應注意學科塔配,尤其是文、理學科的搭配。

2.重視在“過程”中習得

研究性學習的關鍵在於“過程”,“過程”的優劣取決於過程的落實。

抓“過程”不是走形勢,而是讓學生體驗學習這種形式中的過程組合:諸如“選題”、“尋找材料”、“分析歸納”、“作出結論”等等。通過這個“過程”的過程感悟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探究欲。

3.加強管理,既管過程又管起始

因為研究性課程是一種重“過程”的學習實踐,所以,過程的意義完全

在於管理。這要求:

⑴學校層面要加強全局管理,做到時間保證、空間保證、人員保證、經費保證。

⑵班級層面要落實學生管理。

⑶教師(指導老師)方面要落實課題管理、任務管理、效益管理。

㈣教學科研方面:

教學科研(包括教育科研)是一個學校教育教學的最終體現,也是最根本的體現。

1.用科學正確的理論武裝教師

教師是教育教學科研的實體或中堅;教師思想理論的科學程度,直接影

響到學校工作,尤其是科研工作。

⑴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或信息傳媒,適時向教師介紹推薦有價值的理論信息,彌補教師因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而忽略的理論學習。

⑵藉助資料圖書,發揮圖書館、資料室的現有優勢,使學校形成重學習、講學習的風尚。

⑶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將學習、觀摩和各種可藉助的理論報告相結合,給教師創造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途徑。

2.重視實踐積累,力注理論提升

由於教師工作的性質——尤其是基礎教育者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中學教師重實踐輕理論的偏向。為此,學校在重視教師實踐積累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校最大的可能,為教師的理論提升搭建舞台,提供機會,甚至可以幫助教師對自己的實踐進行理論高度上的提煉總結。

⑴學校儘可能在教師需要表達的情況下,要求教師形諸於文字,並有一定的理論依據或理論高度。

⑵實行評比、獎勵的辦法,促進教師自覺學習,勤於總結的習慣。

⑶適時、定期舉辦各類“講壇”、“論壇”等交流方式,為教師找尋舞台。

3.改變評價觀,提倡專家型教師

能直接促使教師觀念轉變,使教師由“教書匠”向“學者型”發展的最

根本原因在於:對教師工作評價的取捨。

這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做到:

⑴站在思想理論的高度上,去慎重、周密地評價

每一個教師的工作。

⑵尤其要對每一個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的思想方法、實際操作、結果效應等作出是否合乎科學理論的評判。

三.實施辦法:

㈠立足現實,務精務實

任何思路、方案得以實施,必須首要的是此方案具有實施性。為此,從學校實際出發,力求實際、講求實效。

㈡立體佈局,分層實施

學校工作是系統性的。這要求學校管理階層必須有全面周密的可操作性的規劃,同時,實施過程必須具有層次性。為此,可採用部門切塊,年級、學科分片的辦法,務使責任分明,落實具體。

㈢有始有終,靈活機動

設想僅僅是開始,落實才是最終。效果關鍵在於落實。勤檢查、勤總結、隨時總結成功之處或論證可行之處,隨時發現或糾正不足。這樣,結果的完滿將不是空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fangan/y3wl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