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方案 >

一年級小學生秋遊活動方案

一年級小學生秋遊活動方案

一年級小學生秋遊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一年級小學生秋遊活動方案

為增進一年級三班師生以及家長之間的相互瞭解,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同時也為了使孩子們更好地瞭解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家委會積極組織了這次秋遊活動。

活動時間:

考慮到長假期間部分家庭出遊的實際,本次秋遊活動定於10月6日舉行。

活動地點:

經過家委會成員的實地考察,活動地點定為綠色莊園。

活動人員:

一年級三班全體學生,每位學生由一位家長陪同參加。全班分為9組活動,每組由一名家長委員會成員及另外選出的組長帶領,全程負責本組孩子們的.活動組織、後勤服務及安全保障等工作。

活動籌備

家長委員會具體負責活動的籌備及材料準備等工作,具體如下:

車輛聯絡:

由程諾媽媽負責;

物資準備:

主要是購置膠棒、剪刀、氣球、獎狀等活動所需物品,由李濱媽媽、趙奕鑫媽媽負責;條幅製作、姓名貼、車輛號的製作:由馮婕茹媽媽負責;

安全、攝影:

由許家寧爸爸負責。

活動過程:

一、集合:

10月6日早上8:30在學校xx公園集合,按小組乘車:(1、2小組乘1號車;3、4小組乘2號車;5、6小組乘3號車;7、8小組乘4號車;第9小組的成員由組長分配,每輛車分配兩名學生及家長。)20分鐘集合完畢,8:50準時發車趕往綠色莊園。

各小組組長出發前到馮婕茹媽媽處領取活動用品。

二、排隊

集體遊覽綠色莊園,欣賞秋天景色。

三、小組活動

到達活動地點,老師講明要求,分小組開始活動。

活動內容:起隊名、編隊歌、寫口號(寫在卡紙上)、設計隊旗。(隊旗上面要有隊標)——學生參與,家長指導

小隊展示:報隊名、唱隊歌、喊口號,展示隊旗——各小隊學生依次全部上場。

四、午餐

自備午餐,夠吃即可,不要多帶。注意帶好野餐布和垃圾袋。

五、親自遊戲——夾球跑比賽

遊戲規則:

1、家長和孩子用胸部或腹部夾住球向前跑,雙手張開,不準觸球,觸球違規就必須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2、每次比賽進行三個小組,不參加比賽的家委當裁判。

3、每組9名學生和家長都要參加比賽,如組內有人請假,則安排一人跑兩次。

4、小組成員先跑完的為勝。

六、攀爬活動

帶領學生到攀爬世界,學生自由活動,家長關注學生安全。

七、返回

下午四點,乘原車返回。

活動要求:

1、必須遵守活動時間及安排,準時到達集合地點;如有特殊情況,請與各小組組長聯繫。

2、學生統一穿校服,要聽從指揮,嚴守紀律,注意安全,有事需事先請假。不準單獨活動,家長不準帶孩子單獨去玩其它項目。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

2、上、下車要遵守紀律,家長在乘車途中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讓孩子將手和頭伸到車窗外,不要讓孩子在開動的汽車上走動,以免出現意外事故。

3、要注意保護環境,特別是午餐後一定要將食品包裝紙收進垃圾袋,活動場地不準留一片垃圾。

一年級小學生秋遊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正值全市轟轟烈烈開展“城鄉清潔工程”之際,我班借秋遊活動的契機,開展主題為“提倡環保,綠色行動,爭做文明小標兵”的特色活動,同時也讓同學們走向美麗的大自然,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讓同學們在秋意盎然的季節裏放飛心情。

活動方案:

一、時間:

10月26日(週五)

二、地點:

大龍潭公園

三、活動計劃:

(一)安全教育

1、排隊行走安全:一切行動聽從老師的指揮,緊跟隊伍,不掉隊,在隊伍中行走不喧譁,不擁擠。

2、上下車安全:上下車不擁擠,不推攘,有序排隊上下車。

3、車內安全:不把頭和手伸出窗外,不大聲喧譁,不勾肩搭背,要抓住扶手。

4、遊玩安全:

1)不去湖邊玩耍,不攀爬,不做危險遊戲;

2)在老師視線範圍內活動,不得隨意離開,有事離隊要向老師請假並結伴而行。

5、回家安全:

1)等待來接的家長,不得自行回家;

2)回家之後要進行休息,不進行危險的活動。

(二)文明教育:

1、在來回路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亂穿馬路,走人行道和斑馬線。

2、在遊玩過程中要注意衞生文明:不亂丟廢棄物,扔在自己帶的塑料袋裏,離開休息地,要搞好衞生。

3、在遊玩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文明:不講髒話,不大聲喧譁;如有遊客詢問要熱情地回答。

4、在遊玩過程中要注意行為文明:不追跑打鬧、不損壞公共財物。

(三)特色活動:

1、開展的“提倡環保,綠色行動,爭做文明小標兵”活動,從自身做起,不亂扔果殼紙屑。

2、排雷活動:尋找帶有漢語拼音音節的小紙條,讀對上面的音節為排雷成功,可獲獎勵。

(四)反饋活動:

將自己的秋遊收穫用一幅畫和一個拼音短句的方式進行表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fangan/8jle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