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生鮮市場調研報告模板

生鮮市場調研報告模板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鮮市場調研報告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鮮市場調研報告模板

生鮮市場調研報告1

近4000家涉農交易類電商,賺錢的只有1%,絕大部分都處於虧損———最新出爐的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顯示,生鮮電商的“錢途”仍未明朗。而在當前經濟下行、風投趨於保守的大環境下,生鮮電商活下來乃至盈利的路徑有哪些?TOB的生意離錢較近,產品標準化和做好冷鏈才是生存的護城河。

一、電商滲透率2%

在TMT創投資數據庫“IT桔子”上查詢生鮮電商,處於運營狀態的200多家企業當中,拿到A輪以上融資的不到40家,堵在種子天使輪或者還沒拿到融資的佔大部分。

生鮮電商是燒錢的行業,如果融不到錢的話,估計今年有很多企業的經營會出問題。資本收緊對於行業是好事,讓大家從去年以低價和補貼圈用户、衝訂單量的狂熱和泡沫中冷靜下來。對於天天果園而言,儘管偶爾也會參與優惠促銷,但他們瞄準的不是那些價格敏感型用户,而是吸引真正願意消費好水果的中產白領;這個羣體相當龐大,加上國內正在消費升級,能提供好產品、好服務的生鮮電商,前景十分廣闊。

事實上,論體量和規模,天天果園早已是國內水果電商老大。只是成立7年至今,仍處於投入階段。生鮮電商看着挺熱鬧,其實市場滲透率才2%,消費者端並沒有熱起來。生鮮電商的風口遠遠沒有到來,教育市場、培養用户,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對此,以B2B生鮮電商起家、去年踏足C端市場的依谷網也頗有同感。依谷網運營總監陳宇告訴南都記者,就目前正在嘗試的移動端業務“微商城”和“拼購”,用户都是衝着優惠活動而來的,談不上有什麼忠誠度,很難產生復購。“C端競爭太激烈了,消費者早已習慣了購買前先比價,要想吸引購買就意味着犧牲毛利,甚至通過補貼才有可能把規模做起來;但企業要活下來,不可能長期不賺錢,並且用户被寵得越來越精明,以後生意就更難做了。”他坦言,到目前為止,依谷網對於C端業務只是抱着試水的心態,不敢大規模投入資金。

二、緊抓企業用户

現階段的依谷網,重心還是放在“老業務”B2B生鮮電商。在陳宇看來,做B端生意的好處是穩健。他們定位為企業提供採購生鮮採購方案,或用作維繫客户的禮品,或作為員工福利,從糧油肉菜到應季水果俱全。

企業採購不僅量大,而且按固定週期訂購,最短的訂購週期是一個月,每週配送1-2次。在這種模式下,依谷網能夠提前掌握業務量情況,毛利也比較理想。從2014年就開始有盈利了,儘管業務量算不上特別大,但自感商業模式健康,能在行業站穩腳跟。不同於B2C生鮮電商的拼數量規模,B端是所謂的生意對生意,對利潤有多少貢獻率才是核心。現在業內也有一種把2C思維套用2B的打法,靠燒錢補貼吸引大量中小餐飲商户來採購生鮮,其邏輯是,只要圈進來的商户數量足夠大,那麼他們就可以降低集採成本,由此獲得營利空間;但現實是,上游供應商的利潤空間很有限,因為農產品價格本來已經很便宜,再壓低價格,只會打擊農户的積極性。

再看靠燒錢圈進來的中小商户,都是價格敏感型,一旦沒有補貼就很容易流失。趙華國認為,採購生鮮的企業或商户有很多種層次,並非都盯着價格。他將其分成三種類型:第一類是企業集團、工廠、食堂等大客户採購,他們對生鮮品類的要求相對固定,品質為上、注重性價比;第二類是有一定規模的中高端飯店餐館,他們以爆款菜品吸引客源,對食材品質要求非常高,對價格則不敏感;第三類是中低端飯館,SKU多、採購量少,對品質要求不高,把價格放第一位。91農業的策略是,將三類企業都納入客户範圍,但重心放在利潤貢獻較多的前兩類客户上。企業的本質是盈利,否則有多大流水都毫無意義。

三、降低產品損耗

從20xx年開始,陸續有B2C生鮮電商轉型B2B。比如在微信上賣半成品淨菜起家的“小農女”,轉型以後拿到8000萬A輪融資。

如此趨勢或許是因為B2B生鮮電商的競爭沒有B2C那麼激烈,但這並不意味着B2B更容易做。天天果園也有部分B端業務,他們直觀感受是,企業在採購水果禮品時,更加要求品質保證,因為稍有差池就可能影響其客户關係的維護;對於生鮮電商來説,C端做砸一個訂單,損失的只是一個用户,而B端都是大單子,影響範圍更廣。

不刻意把自己圈定為面向B端還是C端,生鮮電商的本質在於產品標準化和以冷鏈物流為核心的供應鏈,這兩點如果做不好,不管用什麼模式都很難在市場上立足。

原產地開發、冷鏈運輸、專業倉儲和包裝是生鮮行業基本的品控保障,在此基礎上,天天果園去年推出水果標品“橙先生”,背後依靠的是投入1000多萬美元、從國外引進的標準化包裝生產線,據稱不僅可以分揀大小,還可以在不破壞水果的前提下,用紅外光譜技術批量測出每個橙子甜度。用户的反響相當不錯,不過由於技術十分複雜,他們仍處於摸索階段,沒有大規模量產。

如此精心挑選,最終賣給消費者的都是精品,但剩下不達標準的水果怎麼處理呢?B2C生鮮電商之所以難賺錢,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損耗問題。誰都想從上游拿到好貨,但產地農户可不這麼想,他們要賣就賣統貨,否則差的產品沒法賣掉。由此,91農業有多層次的銷售渠道,何不先由他們在上游收統貨,然後把精品賣給合作的B2C生鮮電商,剩下的進企業食堂等B端渠道,對於後者來説,生鮮水果只要安全可靠、口感不錯就行,並不要求有多好的賣相,這樣一來大大減少損耗。

生鮮市場調研報告2

菜市場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在促進經濟繁榮、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於各種原因菜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加以解決。為全面、準確的掌握市區菜市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我對菜零售市場進行了一些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 菜市場的現狀

菜市場是主要用於銷售蔬菜同時兼營蛋品、家禽、熟肉製品、小水產、豆製品、調味品等多種農副產品的經營場所。在農副產品供應渠道多元化的進程中,菜市場這種傳統的業態仍然顯示出獨有的優勢,市民在購買蔬菜、水產、雞蛋等商品時,依然首選菜市場,選擇率在一半以上。這是因為菜市場經營方式靈活,蔬菜、水產等商品新鮮程度遠遠高於超市。菜市場設施簡單,租金低,勞動力成本低,降低了商品的成本,蔬菜、水產不容易產生像熟肉、豆製品和調味品等商品的假冒偽劣情況,而且根據菜市場的特點和農副產品自身特點,這種主導地位還將延續下去。

二、 菜市場的經營狀況

所調查的菜市場,80%以上鮮菜主要是市區周圍種菜農民自產自銷.十字街菜市場銷售的蔬菜大部分品種,基本都有本地蔬菜補充。

(一)蔬菜的銷售價格情況

(二)蔬菜批發環節的經營形式

據我們瞭解,菜市場中的所有的經營户從產地收貨、運輸、批發形成了一條龍式的經營形式,十分有利於他們掌握產銷兩地的消息,有利於很好地解決各個環節的矛盾,有利於形成利益共同體,利益分享,風險共擔。

(三)蔬菜的消費趨勢

隨着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人們膳食結構的改善特別是農民蔬菜消費行為的巨大變化,即由過去供應城市蔬菜到今天的蔬菜靠城市供應的變化,城市蔬菜的消費量連續在擴大。同時人們對蔬菜的質量、品種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應運而生的超市洗淨菜,綠色無公害蔬菜、農超對接、產地直銷的蔬菜不斷被人們看好。

三、蔬菜市場存在問題

(一)市場設施檔次普遍偏低,購物環境差

大部分市場多年來投入不足,市場設施簡陋、功能單一, 髒亂差現象嚴重。一是市場開辦單位對市場經營業户的後續管理不夠。二是缺乏完備的給排水系統,致使禽類、水產宰殺經營場所污水橫流,雜物遍地,氣味難聞。三是垃圾清運不及時,蔬菜市場產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時清理,亂堆亂放,隨意丟棄,形成許多垃圾死角。四是一些市場既是經營場所又是居住場所,出入通道行人與車輛不分,交易高峯時擁堵不堪。五是保鮮設備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攤點都是案板晾賣,根本達不到防塵、防蠅要求。

(二)菜市場價格相對較高且不穩定

菜市場菜價高由來已久。初老百姓反映特別強烈,時間長了也沒有得到解決,這是其一。其二是價格不平衡,一個不大的市區的價格不都一樣,超市、農貿市場、早市的價格不平衡。有差價是應該的,但差價太大就是不合理了。

四、蔬菜市場存在問題的原因淺析

(一) 規劃滯後,先天不足

蔬菜市場建設長期處於無規劃狀態。與城市建設不能同步推進,形成脱節,導致蔬菜市場數量少、規模小及佈局不合理。現有的蔬菜市場大多因為缺乏相關標準的約束,造成了市場建設起點低,硬件設施落後,功能不完善,購物環境差等先天缺陷。

(二)蔬菜市場盈利水平低

蔬菜市場具有盈利性弱、公益性強的特點,投入大收益小,屬於微利行業。受盈利水平低的影響一般的投資者投資建設蔬菜市場的積極性不高。

(三)相關部門對市場的支持引導、監督約束不夠

一是有關部門對菜市場發揮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在前期規劃和城市建設的同時沒有預留蔬菜市場用地,小區建成後,想建市場基本沒有合適地方。二是政府對蔬菜市場建設的扶持力度不大,缺少優惠政策及配套扶持資金的支持。三是對蔬菜市場的監管力度不夠,缺乏長效的監督約束機制。

五、發展蔬菜市場的建議

蔬菜市場的建設和改造,必須以規劃為指導,通過規劃手段引導菜市場建設。蔬菜市場的建設是保證老百姓菜籃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公益性,是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政府應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一是制定優惠政策,涉及菜市場的規劃、土地、建設、驗收、管理、經營等方面要給予全方位的政策優惠。二是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留足商業用地面積。三是建立蔬菜市場建設專項扶持資金,並制定相關的資金使用辦法,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加強對菜市場建設招標、驗收、使用等全程的監督和竣工驗收,確保政府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

生鮮市場調研報告3

引言

生鮮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包括水果、蔬菜、肉品、水產和乾貨等類目,對居民生活有着重要影響。傳統生鮮行業採用“產地——各級批發市場——菜市場”的模式,中間環節多,運輸效率低,終端價格高。開展電子商務能夠將電子商務技術運用到傳統生鮮生產中,提升產業鏈上游的科學管理能力,暢通生鮮市場信息渠道和流通渠道,使生鮮產業的產、供、銷體系更加緊密結合,從而提高生鮮產業的經濟效益,推動傳統生鮮行業的創新升級。生鮮電商行業擁有國家政策支持,市場前景巨大,但目前仍處於初期探索階段,仍存在諸多發展難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成為生鮮電商破局的關鍵。

一、現狀

隨着“互聯網+農業”趨勢不斷深化,生鮮電商保持着高速發展的態勢,正日益成為電商行業的突破性增長點。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眾多生鮮電商的積極入市:京東7000萬美元領投天天果園;阿里巴巴投資易果網;順豐跨界開辦順豐優選;蘇寧超市推出“蘇鮮生”;亞馬遜公佈了籌備已久的生鮮館,包括21cake、都樂中國、獐子島等;聯想佳沃推出金豔果獼猴桃,“柳桃”與“橙”、“潘蘋果”一起掀起水果網絡營銷的浪潮。

新事物的發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行業的成長階段必然要經歷艱難的探索時期。生鮮電商普遍存在盈利難的問題,截至20xx年7月份,國內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40家實現盈利,95%的生鮮電商企業仍處於不同程度的虧損,其中包括京東、天貓、順豐優選等生鮮電商巨頭。大型綜合電商們有雄厚的資金支持,短期虧損尚能維持,但許多中小型生鮮電商由於資金鍊斷裂而被迫退出市場,曾經風光一時的優菜網、美味七七、菜管家等垂直電商的失敗,顯示出生鮮電商面臨的嚴峻形勢。生鮮電商雖然道路曲折,但其發展前景仍被業內所看好,資本的青睞為生鮮電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xx年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中糧我買網完成了C輪2.2億美元融資,創下行業新高,本來生活、天天果園、多點等其它多家公司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傳統農批市場轉型電商的實力強大,成為生鮮電商發展的新增長點。面對生鮮電商的迅猛發展給傳統生鮮行業帶來的>中擊,許多農批市場積極轉型,借力互聯網信息化大趨勢,開展農產品電子交易、電子拍賣和期貨交易等業務。例如,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建立起蔬菜電子拍賣中心,日交易量達100多萬斤,成功實踐了“未收先賣,未種先賣”的訂單農業模式。

二、挑戰

(一)物流成本高

生鮮產品具有季節性、保鮮難和損耗高等顯著特點,冷鏈物流體系的發達與否直接決定了運營成本和利潤分配。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水平嚴重滯後於發達國家,物流成本過高已經成為阻礙生鮮電商發展的主要矛盾。傳統生鮮行業仍普遍採用“打冷+冰塊”的原始冷藏方法,以常温車為運輸工具,保鮮時間為2-3天,且運輸損耗大、效率低。大型生鮮電商採用自建冷鏈物流的方式,投入鉅額資金鋪設全渠道全方位冷鏈物流體系,但目前尚在建設之中,短期內難以承擔持續增長的生鮮配送壓力。而中小型生鮮電商大多依靠第三方物流,採取“普通物流+快行線”的低效方式。現階段,國內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能夠採用低温冷鏈完成“最後一公里”並覆蓋全國範圍的僅順豐優選一家。

(二)倉儲資源緊缺

生鮮產品具有顯著的生物性特徵,對流通過程中的包裝、倉儲、運輸等環境要求較高。目前我國的生鮮倉儲資源主要集中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物流園區和農產品物流中心,整體倉儲水平較低,倉儲數量少、質量差,管理方法和倉儲設施同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之間存在着較大差距:倉儲環節未形成規模效應,缺乏大型龍頭生鮮電商和農超、農批的支撐和帶動;服務功能比較單一,仍以常温或自然存儲方式為主,使鮮活產品的存儲時間短、損耗率高,並且帶來一定程度的食品安全隱患。

(三)產品非標準化

生鮮產品具有特殊性和多樣性,集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於一體,其口感、色澤、性狀、大小等衡量維度難以實行標準化,地域條件、自然條件和生產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同一產品不同批次、不同產地的產品品質千差萬別。生鮮產品標準化不僅關係到線上交易的流暢性,同時也關係着食品的安全性。社會層面的產品標準化意識淡薄,推行標準化建設的力度不夠,在生鮮產品生產過程中,生產者對產品標準化缺乏瞭解,一些具有規模的種植基地雖然有一定的標準化生產能力,但也未能完全將產品標準有效注入到生產環節中去;在終端消費環節中,廣大消費者大多憑生活經驗建立“好肉好菜”的標準,導致其標準差異較大,客户滿意度難以提升:缺乏統一的品質標準體系,消費者購買生鮮時僅憑網頁中的價格、圖片等信息難以判斷產品的實際品質,對產品的甄別難度大。

(四)供應鏈不穩定

生鮮電商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產品本身,擁有穩定的供應鏈是生鮮電商的重中之重。目前國內的生鮮電商主推“健康、有機、天然、高品質”的有機蔬菜和進口生鮮,號稱“產地直供”、“源頭直採”。但是實際上,多數生鮮電商難以把控產業鏈上游,採取的是從批發市場拿貨的方式。沱沱公社、一米鮮等號稱“產地直供”的高端產品供應平台,均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設立了採購與物流中心,從新發地批發商處採購貨品後,運送到倉庫或直接現場分揀包裝,然後用快遞寄送給消費者。部分電商甚至將分揀、篩選、包裝等重要品控環節全部委託給第三方經銷商。失去了產品質量控制環節,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以次充好、魚目混珠的現象屢見不鮮。

究其原因,由於生鮮電商的採購數量和產品種類不穩定,繁雜的產品類目與小規模需求量形成矛盾,而生鮮市場龐大的產量需要龐大的需求量來消化,中間環節依靠規模化效應,來降低單位運輸成本和損耗成本。各個中間商每次選擇1~2個品種,進貨量在幾百噸左右。而生鮮電商幾乎每家都有上百個品類,每次的需求量又只有幾噸,這種零散而不穩定的需求量,使得生鮮電商在市場採購時根本不具備真正的話語權,也無法像大型批發商那樣,與生鮮種植基地建立長期而穩定的供應關係。

(五)傳統農批市場的有力競爭

傳統農批市場擁有多年行業基礎,地域性優勢強。農批市場是控制國內生鮮採購、轉運和分銷的中心環節,發揮着形成價格、集散商品、傳遞信息、提供服務的功能,掌握着巨大的行業資源和內部信息,擁有多年累積的成熟的客户羣體及其他雄厚的市場資源,具備多年的農產品現貨交易經驗。目前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模為4400餘個,八成以上的農產品從這些市場到達消費終端。

傳統農批市場生鮮經驗豐富,採購銷售更加專業。生鮮產品類目繁多,每種品類都有其鮮明的生命特徵,其温度和存儲要求也不盡相同。農批市場在生鮮的採購、冷藏、運輸等各個環節都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正所謂“隔行如隔山”,任何傳統電商要想短期內摸清門道,都是十分困難的。曾經的優菜網就遇到過類似問題,由於冷庫温度調控不當,蔬菜在出庫時表面上完好無損,實際已經失去鮮度,到達客户手中時大部分蔬菜已經腐爛,導致網站交易額驟減,客户滿意度大打折扣。

三、對策

(一)建立冷鏈物流體系

不斷完善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推廣先進的冷鏈物流技術,實現市場範圍內的冷鏈物流全覆蓋,發揮規模效應,降低物流成本。通過電商平台實施扁平化管理,實現產業鏈上游生產、中游配送流通和下游終端消費的高效銜接,提高物流運營效率。藉助傳統農超和農批市場的物流基礎設施,完善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網點的建設。資金不足的中小型生鮮電商平台可以與第三方物流合作,支付相應的物流服務費用,轉移物流過程中的損耗風險。引進國外的先進冷鏈技術,建設專業的生鮮冷庫和温控分揀中心,運用二維碼、傳感器、GNSS、WSN和移動信息等先進技術,為生鮮產品的保鮮保質提供技術保障。

(二)推動產品標準化

建立產品標準,包括種植標準、分揀標準、信息標準和技術標準等。種植標準是指與農户簽訂採購協議時,明確規定種植要求,包括種植技術、農資產品的採購、農藥化肥的使用等等,保證產品源頭的安全、優質。分揀標準是指由生鮮產品研究機構制定詳細、完善的蔬菜品名庫,劃分出各個生鮮品種的品質級別,在採購和分揀時依據標準進行分揀和包裝。信息標準是指嚴格規定電商平台信息發佈標準和流程,做到及時、準確的公佈產品的供求信息、實時價格、招商信息、產品標準等。技術標準是指藉助標準化的生產技術規程解決生鮮生產和保鮮過程中的病蟲害和損腐問題,建立生鮮全程跟蹤檔案系統,為農產品生產者提供科學的產品監管體系,提高食品安全標準等級,提供“健康、有機、安全”的高品質生鮮產品。

(三)與農批合作,穩定供應鏈

與農批市場簽訂採購協議,發揮農批市場的資源優勢和生鮮電商的平台優勢,雙方合作互補、互利共贏。加強雙方的物流資源的整合,引進國外先進冷藏技術,共同建立先進的冷鏈物流體系;以取代傳統生鮮行業的中間環節和線下零售環節為目標,前端與產地批發市場直接合作,後端連接廣大的消費者羣體,嚴格把控產業鏈上游,解決產品供貨問題。實踐證明,拋開電商談發展,或拋開農批談生鮮,都是行不通的。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產地一批發市場一菜市場”模式仍是生鮮流通主要渠道,生鮮電商和農批市場的協調發展、互利互惠,是生鮮電商最便捷的發展之路。

(四)品牌化

通過供應鏈的嚴格把控加上用户的背書,形成被公眾廣泛認可並信任的安全生鮮品牌,並在流量上依託傳統電商實現營銷推廣;兼顧生鮮產品的消費習性、營養特色、和互聯網的分享性、個性化,通過提高品牌認知度加深消費者對生鮮電商的印象,強化消費者對生鮮電商的信任;對消費者觀念進行正向引導,使消費者培養起網購生鮮的消費習慣。隨着國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和消費者需求觀念的變化,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品質有了更高的追求,綠色、有機、無公害的生鮮品牌將成為生鮮電商的主要競爭力。“褚橙”、“柳桃”和“潘蘋果”就是將生鮮品牌化的成功範例,打造安全、生態、健康的品牌形象,加之名人效應的營銷方式,培養起一批忠實的消費者,大大增強了用户重複購買率。

(五)運用O2O模式

O2O模式將線下實體店和線上交易相結合,實行全渠道O2O模式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將產業鏈的生產環節交給傳統的大型批發市場、農業合作社和生鮮基地,將營銷推廣環節交給第三方平台,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線上與線下的融合互通、全產業鏈全渠道運作的路徑能夠徹底砍掉中間環節,有效降低下游成本,扭轉當前生鮮電商難盈利的局面。生鮮食品事關民生健康,消費者往往更相信眼見為實,追求安全可靠的優質產品。線下消費者與實體店的真實交流,不僅使消費者對產品有更形象的認識,也增強了消費者對線上平台的信任和忠誠度。

四、結語

隨着“互聯網+”浪潮的興起,“互聯網+農業”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大趨勢。生鮮電商作為電商行業最後的一片藍海市場,擁有強大的政策支持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必將為傳統生鮮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改革和變化。面對當前的物流成本高、倉儲資源緊缺、產品非標準化、產業鏈上游不穩和傳統渠道的有力競爭等眾多問題,各參與主體、各競爭者只有研究市場、準確定位、明確優勢、找準模式,順應互聯網化的時代趨勢,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樹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順利度過行業轉型期,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生鮮市場調研報告4

一、背景

為了全面瞭解我區放心菜服務體系建設情況,更好地促進我區菜市場的發展,我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對紅星菜市場進行了市場調查。

二、調查目的

1、通過市場調查報告能幫助我們瞭解掌握市場的現狀和趨勢

2、能夠使相關部門有效地促進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3、在對市場調查所獲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市場發展趨勢作出相關預測

4、對有關部門和企業領導的決策行為提供參考依據。

三、調查內容

在菜市場,我們發現這裏的蔬菜的品種齊全、新鮮,還有很多超市沒有的種類。而且菜價相對要便宜,買菜方便快捷也是很有利的方面。對搞活農產品流通、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市居民的菜籃子,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同時我們也發現不小困擾農貿市場的問題:

1、髒,打掃不方便,衞生會不達標,蚊蟲害氾濫;亂進出小區的人將雜亂,會有安全隱患;難於管理,聲音吵雜會影響居民生活;

2、吵架的多、騙人的多;

3、部分菜市場衞生差大多數農貿市場為頂棚市場和馬路市場,硬件設施不齊,衞生基礎薄弱;

4、無證佔道市場問題突出,監管難度大,商品質量無法保證,食品安全隱患非常突出,同時市場內環境髒亂差,達不到創衞的基本要求,還嚴重影響行人和車輛通行,佔道經營堵住消防通道;

5、城市菜市場生活垃圾增多、環境衞生低下、土地資源浪費三大弊端,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對於市民來説,可以吃到安全、衞生、無農藥殘留的肉菜糧。去菜市場買菜,凌亂嘈雜的環境讓人不滿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zy3n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