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家電行業調研報告

家電行業調研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電行業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家電行業調研報告

家電行業調研報告1

改革開放後, 中國 家電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在短短30年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中國一躍成為世界家電生產大國之一。目前,我國已是全球彩電、冰箱、洗衣機、家庭空調、影碟機等生產大國。在過去十年中,成本上升、能源緊缺和激烈的競爭讓家電業進入微利時代,家電行業內的重組和整合趨於活躍。另外,家電業技術發展迅速,數字電視、 網絡 冰箱、智能家庭等信息家電成為家電新品研發重點。我國家電行業市場也呈現出以下鮮明的特點。

一、高競爭性的市場特性

我國家電行業經歷了布點分散的無序競爭時代。經過20多年殘酷的市場競爭之後,一批經營不善的小 企業 因為競爭力不夠逐步退出家電行業,而一批精於在市場搏殺的企業脱穎而出,孕育了全國性知名企業。

家電行業由於其自身的產業特點,非常強調規模效應。所以在行業發展初期,企業之間最主要的競爭策略是併購同業企業和佔領競爭對手的市場,但是隨着競爭的加劇,家電行業的集中度逐步提高,逐漸形成寡頭市場,競爭對手勢力相當,競爭更加困難。

從進出壁壘看,家電業各個產業都是從產品的裝配起步的,通過引進國外的裝配線,模仿國外的生產技術發展壯大起來的,裝配工藝基本相同,而且技術含量較低,無法構成進入壁壘。但由於家電行業屬於製造型企業,其特點就是固定資產佔有總資產的很大一塊比重,這就使得家電行業的資產專用性很強,這就增加其轉型的成本,市場的退出壁壘高,這使得家電市場的進出壁壘具有不對稱性,造成轉型的困難,也加劇了行業內的競爭程度。

二、規模經濟日益明顯,市場集中度高

規模經濟的存在決定了我國家電行業生產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許多小規模的廠商會不斷被大企業兼併、收購和聯合。目前,在彩電、空調、洗衣機、電冰箱等行業前三家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總和均已超過50%,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提高。中國家用電器企業已從1997年的100餘家減少到20xx年的10餘家。

國家政策和資本市場環境等宏觀因素的影響也促進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國務院20xx年11月發佈的《關於“十五”期間進一步促進機電產品出口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大對機電產品(家電)的支持力度,而且在政府“十五”規劃中也提出提高生產集中度,擴大名牌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增強優勢企業擴張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引導增量投資向優勢企業集中,優化存量。

三、行業進入壁壘逐步升高

首先,規模 經濟 壁壘。規模經濟的存在決定了我國家電行業生產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許多小規模的廠商會不斷被大 企業 兼併、收購和聯合,目前,在彩電、洗衣機、電冰箱等行業前三家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總和均已超過60%。規模經濟壁壘的存在使得潛在進入者要想具有先存企業的競爭實力,必須在進入的初期就實現大規模生產。

其次,必要的資本壁壘。要達到一定的規模經濟,資本量也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如:東芝在大連投資的彩電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為100萬台,投資額為4910萬美元,而日立也投資40億日元在深圳投產背投電視投影管生產線,這些投資規模都不小。

第三,技術壁壘。國外廠商為阻止我國家電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技術擴散方面開始設置壁壘;加上我國國內企業自主開發能力的增強,具有知識產權體系的技術不斷增多,因而潛在進入者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專利技術方面的壁壘。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壁壘是在位廠商存在所導致的內生性壁壘。如名牌產品經過多年的信譽累計、廣告宣傳,其產品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消費者的心目中認知度比較高,新進入企業為了吸引顧客對自己產品的偏好必須花費比在位者更多的營銷成本。

四、核心技術缺乏,產品創新能力較差

近幾年我國家電行業的自主設計開發能力逐年增強,如在彩電生產領域,我國已初步掌握了25英寸以上屏幕彩電的開發能力。每年彩電生產企業的產品創新平均達到80%以上。近年來,國內彩電企業更是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不斷開發出各種概念的高端產品。

我國彩電產品的技術含量雖然不斷提高,但是其中的核心技術仍舊受制與人。大規模集成電路機芯等彩電的'核心技術都在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以等離子彩電技術為例,到目前為止,掌握等離子彩電核心技術的企業只有松下、LG、三星等企業, 中國 企業還沒有掌握等離子的關鍵技術,也沒有進行生產,只是套裝整機,更不具備大規模降低成本與價格的可能。

綜上所述,我國的家電行業像其它 工業一樣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重複引進,重複建設,生產規模急劇擴大,使我國迅速進入世界家電生產大國的行列,以後又經歷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的優勝劣汰,逐步達到集中,逐步達到生產規模要求,形成自主開發新產品,創出國產世界名牌並走向國際市場。目前,我國已是全球彩電、冰箱、洗衣機、家庭空調、影碟機等生產大國。家電市場存在高競爭性、高集中度、規模經濟日益明顯、技術壁壘越來越高、核心技術缺乏、產品創新能力較差等特點。今後,以技術、質量、服務為代表的非價格競爭方式將成為眾多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新的突破口。

家電行業調研報告2

一、家電行業特點

家電行業按照產品的不同可分為大家電和小家電,前者主要有:彩電、冰箱、冰櫃、空調、洗衣機、家庭影院等;後者主要有:電風扇、微波爐、吸塵器、吸油煙機、熱水器、照相機、電飯鍋、燃氣灶等等。這類行業的特點是:

1、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主要表現在家電企業生產能力過剩、庫存積壓嚴重,銷售收入增加幅度低於銷售量的增長幅度,經濟效益日趨下降,價格戰達到白熱化程度。

2、該行業屬於技術、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的家電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上佔有優勢,但在技術上落後於國外家電企業,表現在某些高端產品上為國外企業或國內的外資企業所壟斷。

3、該行業已進入成熟期,參與者進入較為容易,競爭體現在品牌和服務上,企業重視企業形象和產品的宣傳,廣告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重較大。如:20xx年1-7月,海爾集團廣告投入7600萬元,科龍集團5100萬元,美的集團5000萬元。

4、該行業相對來説投資少,建設期短,一般1-2年即可建成投產,有的項目當年建設,當年即可投產。

5、行業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主要的大家電產品在行業中的地位相對穩定,多數產品兩極分化的趨勢明顯,某些產品的集中度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電冰箱行業前5位企業海爾、科龍、新飛等的產量和銷量分別為559萬台和552萬台,佔全國總量的比重均為64.6(去年67.5);電冰櫃行業海爾、澳柯瑪、新飛等的產銷量共計216台,佔全國總量的76.1(去年81.8);空調器行業前5家企業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等的產量779萬台,佔全國總量的36.9(去年49),銷量755萬台,佔比38.2;洗衣機行業前5家企業海爾、小天鵝、榮事達等的產量478萬台,佔全國總量的72.2(去年55.5),今年一季度彩電行業前六家企業tcl、康佳、創維、長虹、海信、海爾的銷量佔全國的65.7。

6、行業中產品出口佔較大比重,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家電行業出口額佔全部銷售收入的25,今年上半年出口全面增長。6月份出口額達7.68億美元,仍保持同比20.4的高增長率,1-6月份累計出口額44.41億美元,同比增長27.7,遠遠高於各行業平均出口增長率水平。從分類產品看,微波爐、空調器、電冰箱這些傳統的出口大類產品增幅很高,出口佔其全部銷量的比重較大,其中微波爐出口佔總銷量的64.4,空調器佔29,電冰箱佔29.13,洗衣機佔16.8。

7、入世對家電行業意味着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家電行業是一個全球化特徵非常明顯的行業,市場化程度、對外開放程度極高,產業技術成熟。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潛力,豐富、低廉但技術熟練的勞動力,以及完善的零部件供應體系,構成了中國家電行業的比較優勢,使該行業成為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製造部門之一。

8、家電行業是一個以組裝為主的產業,生產工藝較為簡單,大部分企業組裝廠與主要零部件廠分立,垂直一體化程度低,上游產品多采用外購方式,整機產品附加值較低,利潤空間較小。

二、行業宏觀情況和國家產業政策

(一)行業宏觀情況

家電行業總體運行較為平穩,主要家電產品的產銷及進出口均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增幅最大的產品是空調器及空調壓縮機。上半年空調器產量2110萬台,銷量1978萬台,同比分別增長了49.9和53.7,產銷率93.7;空調壓縮機產量1575萬台,銷量1712萬台,同比分別增長33和27.7,產銷率108.7;電冰箱產量844萬台,銷量833萬台,同比分別增長8.6和8,產銷率98.7;電冰櫃產銷量284萬台,同比分別增長10.6和8.4,產銷率100;洗衣機產量662萬台,銷量664萬台,同比分別增長6.1和3.6,產銷率105.4。

近幾年家電行業競爭一直不斷,以國內品牌為主的價格戰此起彼伏,形式多種多樣。去年以來,競爭已經從單純的顯性價格戰轉變為隱性的價格戰,即以變相的讓利促銷活動代替以往的直接降價。今年上半年儘管多數產品的產銷量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持續處於低位的價格水平導致全行業的銷售收入均低於銷售量的增長幅度,銷售利税率繼續下降至5.33,銷售利潤率2.13,成本費用利潤率2..39,成本費用/銷售收入89.41。

近幾年中國家電業的內需市場不暢,大家電產品的內銷普遍下降,而出口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出口企業中主要以家電著名企業和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相對技術高端產品為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所壟斷,洋品牌家電不斷向中國轉移產品生產線,建立家電研發中心。全行業庫存積壓嚴重,生產能力尤其是洗衣機、空調的生產能力過剩(空調業的生產廠家已達400多家,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左右),全行業應收賬款淨額和產成品、存貨佔壓資金在輕工業中均排在首位。在銷售渠道上,以北京國美、江蘇蘇寧、山東三聯為代表的 家電商品銷售“大鱷”正加緊跑馬圈地,其目標是做成全國最大的家電連鎖銷售商。

(二)國家產業政策

因為家電行業的市場化、對外開放程度高,國家近幾年已不再對家電行業的發展加以限制,也不再象其他行業一樣提出鼓勵行業發展的產品、技術目錄。根據國際上家電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家電市場的現狀,預計未來行業將重點向以下方向發展:

總體來講,將圍繞大家電和關鍵零部件,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大技術創新和改造力度,開發適應不同消費層次需求的高效、節能、環保、低噪音家電系列產品,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檔家電產品將實現網絡的升級,使家電產品在網絡支持的條件下,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1、一方面,發展技術含量高、功能全、款式新,跟蹤國際潮流、產品質量和檔次高的家電產品。

(1)電冰箱發展300升以上大容積、新款、多門、多温區、多功能的低噪音節能環保型冰箱。目前電冰箱的社會保有量已達1.2億台,今後幾年的需求趨勢是:城市以更新為主,農村以普及為主。

(2)洗衣機。我國洗衣機洗淨度高是一大特點,但外觀、噪音、平均無故障時間、用電量、用水量等指標與國外有差距,今後發展的重點是5公斤以上或2公斤以下,多功能、款式新、智能化程度高,具有新型結構水流技術的靜音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攪拌式洗衣機和滾筒式洗衣機。多功能指:去污能力多樣化(去血漬、奶漬等)、控制方式多樣化(電動、電子、模糊電腦控制等),外觀造型多樣化。

(3)空調器。重點發展智能、模糊、變頻分體機,靜音窗式空調和單元式空調一體機。

(4)彩電。發展大屏幕超平、純平彩電、等離子彩電、大屏幕背投、sdtv、hdtv、數字機頂盒、與之相配套的專用集成電路、中清晰度cpt,高清晰度cpt、平板顯示屏、變頻頭等。

(5)小家電主要發展模糊控制多功能微波爐、電飯鍋、智能節水洗碗機等。

2、另一方面,發展大眾化的家電產品,主要是實用、經濟、安全,適用農村的使用環境,具有擴大市場份額的潛力。如容積適中的冰箱,經濟型全自動洗衣機,電風扇及電熱毯等產品。

三、貸款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項目貸款

1、產品技術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具有後續開發能力,保證技術在較長時間內不落後;

2、產品潛在生命週期比較長,產品替代性小;

3、生產能力較大,具有一定規模效益,產品的消費羣體應足夠大;

4、產品上游零配件的供應不僅要有保證,還應具有質量和價格優勢;

5、產品應有一定比例的出口;

6、借款人應有不少於25的自籌資本金和30的鋪底流動資金;

7、抵押、擔保落實,測算的項目內部收益率、投資收益率、盈虧平衡點等財務指標應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二)授信

1、企業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主營產品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產銷率和市場佔有率較高;

2、企業具有行業知名品牌。20xx年我國部分家電品牌價值評估如下:海爾330億元、長虹260億元,科龍、容聲148億元,tcl106億元,康佳95億元,美的64億元,小天鵝57億元;

3、企業主營業務突出,管理水平較多,財務狀況良好;

4、企業銷售網絡發達、先進、科學,銷售渠道暢通,售後服務隊伍健全,服務水平和質量較高;

5、授信應主要向上市公司傾斜,信貸品種側重於貼現和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貿易融資和銀行承兑業務;

6、總量應限制在授信控制量之內,同時抵押、擔保條件落實。

四、貸款風險點和防範措施

(一)市場風險

家電行業競爭激烈,據有關部門對今年上半年68種主要家電商品的供求排隊情況表明,供求基本平衡的只有5種,僅佔7.4,主要是35英寸超平彩電、35英寸純平彩電、投影電視機、移動(手持)電視機和家用攝影機,供過於求的達63種,佔排隊總數的92.6,供求矛盾尤為突出的是洗衣機和空調器。供求矛盾造成家電產品大量積壓,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價格一降再降,市場風險日益增大。

在審批項目貸款時應着重於產品的結構分析,看是屬於行業優先發展的新型家電、升級換代產品,還是落後飽和的大陸產品,重點分析新產品的消費羣體,消費地域和消費數量,對消費羣體的收入狀況、消費水平和習慣應心中有數,對消費地域的經濟增長作出準確判斷和預測,對消費數量做出合理的評估,要避免以經濟增長速度代替需求量增長率的簡單做法,更要注意避免收入測算中的高估冒算,尤其是要合理確定產品價格、達產期以及達產期間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產銷率,在此基礎上做好敏感性分析。

對授信業務應重點分析企業現有產品的市場定位,產品結構、個性化程度,市場佔有率,銷售網絡和渠道,產品成本的比較競爭優勢,上游家電零配件供應情況等等。

(二)管理風險

目前家電企業有種規模擴張的衝動,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涉足領域越來越廣。有的已遠遠超出了家電的範疇,開始生產汽車、摩托車、廚房設備、藥品、手機、電話,從事金融、房地產開發、餐飲等第三產業。應該説,產品線的擴展,產品規格型號的增加,擴大了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加了企業的贏利能力,但不圍繞自身的核心優勢,不能有效地整合相關資源盲目擴張,無疑會造成人才的匱乏、管理的脱節、加大企業經營風險。家電行業昔日的龍頭老大長虹的衰落(從全國電子百強第一滑落到

八、九位,曾經還是全球前三位的彩電大王)就是由於其“大企業病”的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想反,st廈華1999年投巨資開發了我國第一部gsm數字移動手機,導致連年虧損,但今年以來,公司把經營重點轉移到了彩電主業上來,繼上半年扭虧增盈之後,第三季度又實現淨利潤1357萬元

在審批企業授信業務時,應重點分析企業的主營業務,根據其銷售收入、利潤、流動資金等指標占其總量的比例,判斷其主營業務是否突出。要了解企業的重大建設項目,重要體制改革,重大法律訴訟和人事調整。瞭解企業重要的管理制度、經營方針和策略,從中分析企業領導層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從企業的財務分析中發現其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比如,一方面長期持有大量的存款,另一方面授信數額又在不斷增加。對以上管理漏洞較多,盲目擴張的企業,我行授信數額可保持在原有存量水平,不能隨其擴張而無限擴張。

(三)財務風險

因為對項目或企業財務狀況和變化情況分析、推測不準而導致的風險往往成為項目貸款和授信業務的主要風險之一。

把握項目貸款財務風險的關鍵是要把項目經營期內的成本打足、收入壓實。家電行業的零配件供應來自多家客户,目前似乎是買方市場,但就某一新型家電產品的主要零配件來説,存在着買、賣市場轉換的可能,至少在某一段時期內,零配件價格是向着賣方有利的方向發展,如近期彩色顯象管價格的回升,就説明了這一點。對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測算不能僅僅以經驗數據為判斷依據,如按照營銷費用、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例來計算投入,這就忽視了新項目在產品宣傳、研發方面的投入肯定比老產品大的一般規律,因此對成本的測算一定要進行全面、動態、個別分析。在收入測算方面,若有同類產品參照的,可按照目前的價格並根據價格走勢和規律進行合理預測,對新產品價格的確定,應分析消費結構、消費羣體和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產品的替代性、替代產品

價格等等,切勿高估。

對授信業務除分析授信控制總量、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總資產報酬率、銷售淨利率外,還應重點分析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應收、應付帳款分析。家電企業間相互拖欠嚴重,鉅額應收帳款會對企業資金週轉、效益、授信需要量產生重大影響,要分析企業應收帳款的帳齡、結構,對應收帳款週轉率很低、帳齡較長的企業應格外慎重。同時還應關注大股東鉅額佔用股份公司資金的情況及集團內企業間關聯交易情況,如容聲集團佔用科龍電器資金12.6億元,成為科龍去年虧損15億元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二是存貨分析。有的家電企業在市場份額做大的主導思想下,開足馬力生產,然後將產品入庫,旺季時候再消化,消化不了再在淡季降價,形成生產、儲備、降價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鉅額虧損。因此要根據其主要產品作出季節性分析,對某時段大比例增加的存貨

應瞭解其原因。

(四)投資風險

在項目評估投資估算中,存在着高估和低估的兩種傾向。對家電行業來説因為建設期較短,低估的可能性不大。高估投資有客觀對項目設備、安裝、土建等投資把握不準、估價過高的原因,也有主觀擴大投資總額,相應減少自籌比例甚至欺騙國家貸款貼息的原因。

在項目審查中,應根據同行業情況逐項對投資進行核對,實事求是確定不可預見費(家電行業應該較小)。可根據家電行業平均的資產週轉率,分析達產後一定規模的銷售收入所應投入的總資產數額,以此核對項目總投資是否高估。同時還應從股東各方的經營狀況,贏利水平判斷其自籌的能力及到位計劃。應該説固定資產自籌25,鋪底流動資金自籌30是我行要求的最低比例,但不一定是最好比例。審批時可綜合根據借款人的資信、產品市場潛力、贏利能力及擔保措施等因素適當上調比例,有的可要求自籌資金先於我行貸款到位。

(五)技術風險

目前家電行業的競爭是價格競爭,隨着讓利空間越來越少,將來的競爭將主要是技術和服務的競爭,因此技術的先進與否也是影響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

分析技術的先進性應看是否具有專利許可,在國際、國內是否領先,技術的模仿性如何,替代性如何,技術的壽命期要相對較長,屬於技術功能增加的新產品應有助於產品主要功能質量的提高,有助於充分利用客觀環境條件,具有功能的可並性,避免相同功能在不同家電品種上的重複出現(如dvd的功能可以合併到電視機上)。總之技術創新,不能單單是新,必須要實用。同時對項目技術的分析還應包括對產品零部件技術先進性和質量分析。

在授信業務中,對企業技術先進性的分析應主要以研發密集度為主,即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索尼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保持技術領先,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其研發密集度達到了10以上,國際上家電行業研發密集度一般在6-8之間,我國平均在1-2左右,其中美菱股份近10,海爾集團為6.6,海信集團為5-8,研發密集度高的自然在技術上佔有優勢地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y4dv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