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路橋區城市化發展調查報告

路橋區城市化發展調查報告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路橋區城市化發展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路橋區城市化發展調查報告

一、路橋城市化發展的基本現狀

路橋自1994年4月撤鎮建區以來,經濟和社會獲得了迅猛發展。1995年底全區國內生產總值43.20億元,20__年已達96.43億元;財政收入從2.35億元提高到8.13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已分別達到10680元和5710元。路橋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省各縣(市、區)的位次已從1995年的第41位升至20__年的第31位。經濟的迅猛發展有力地推進了城市化進程。全區非農人口由1995年底的3.76萬人增加到20__年底的5.71萬人,按城鎮常住人口計,我區實際城市化水平達35%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以金清鎮為次中心,以新橋為重點鎮,橫街、蓬街為一般鎮,中心村五個層次的體系等級結構,形成了以104國道、白金線、機金線、機新路為骨架的城鎮體系基本框架。

在城市規劃的指導下,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城區建成區面積從3.5km2擴展到16km2。各類生產要素向城區集聚的速度不斷加快,資源配置日趨合理,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

雖然建區以來我區城市化進程有所加快,城市化水平略高於全市水平,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區“農民變市民”這種本質意義上的城市化進程並不快,城市化發展不僅速度不夠快,而且質量也不高,與工業化發展水平相比,更是滯後。國際上同等工業化水平的國家和地區,城市化水平至少比我們高15-20個百分點。

二、當前路橋城市化發展面臨的幾個問題

(一)區域集聚度低,轉移農村勞動力的拉力不足

與一些沿海省份、地區相比,我區城市化的速度和質量明顯落後,尤其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未能形成一批強有力的龍頭骨幹企業,我們城區的集聚和輻射能力較弱,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力不強。同時也由於小城鎮建設滯後,影響了區域城鎮體系整體功能的發揮。

路橋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首先必須解決農業和農村問題。目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突出問題,已從農產品短缺,轉向農民收入過低和增長乏力,其根本原因在於農民過多。解決農民收入問題的根本出路是減少農民。全區現有農業勞動力8.9萬人左右,耕地19.29畝左右,勞均耕地只有2.17畝(全國平均勞均耕地面積為5.6畝),今後耕地會進一步減少,農村剩餘勞動力會繼續增加。

減少農民,僅靠使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工業是遠遠不夠的。在前20年中,發展鄉鎮企業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模式對增加農民收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力量和提高工業化水平、加快增長速度,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種模式帶來的最大問題是難以拓寬第三產業的就業門路。人口必須集中到一定規模,第三產業才能盈利,才能作為產業來經營。我區鄉鎮企業職工絕大多數集中在農村,沒有有效促進人口和生產要素的適當集中,第三產業難以得到發展。

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現代社會創造就業機會的主要是第三產業。如美國農業人口僅佔總人口的3%,現工人(製造業)也僅佔總人口的17%,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下降。也就是説絕大多數的就業崗位來自第三產業。如韓國、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四國在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農業剩餘勞動力大規模向非農產業轉移期間,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新增就業之比分別為1:1.5、1:2.9、1:2.5和1:1.9。即第二產業每增加1個就業崗位,第三產業相應地增加1.5到2.9個崗位。我國鄉鎮企業高速發展的1979年到1996年期間,鄉鎮企業中的第二產業職工淨增7839萬,交通運輸和商業飲食及其他行業僅增加2739萬(不是第三產業的全部),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新增就業之比為1:0.35。大到全國,小到我區,第三產業還相當落後,就業容量有很大潛力。

從我區情況來看,目前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36.1%,世界平均水平約為63%,發展中國家約為45%。這些年來,儘管區委、區政府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但增長速度沒有象人們預計的那樣快,這與我區城區規模小、人口集聚度低、城市化水平低直接相關。

(二)城市化滯後,制約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

建區以來,我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19.1%,產業結構伴隨着經濟規模的擴大和加速調整並有所優化,資金積累和人才引進取得明顯成效。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區已基本完成了工業化初期階段的任務,正在向以產業升級、技術進步、集約經營、外向發展為特徵的工業化中期階段邁進,而且面臨着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為特徵的重要轉折。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特別是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必須具備一定的要素集聚規模。目前全區工業產值的大部分在於鄉鎮企業,比重超過80%。由於佈局分散、規模偏小、基礎設施落後,難以實現產業的上規模上水平。從前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區經濟增長有明顯減緩的趨勢。這就需要加快生產要素向城市集聚,推進城市化進程。同時,從更大範圍來説,當前短缺經濟的市場環境已經過去,工業品相對過剩、市場需求不足,已成為制約工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而造成工業品市場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城市化滯後。

(三)城市化水平低,影響了可持續發展

與全省的情況一樣,我區工業化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子,鄉鎮工業遍地開花,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污染點多面廣,治理十分困難,特別是少數鎮(街道)污染非常嚴重,從城市規劃上控制已很難起到作用。路橋河網發達,但河道污染非常嚴重。水和空氣的污染已成為影響我區發展硬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人口和生產要素的集聚,提高企業的技術含量和生產規模,推進城市化進程,逐步創造條件解決這些污染問題,改善大範圍的生態環境和以城市為主體的人居環境。

我國各類城市和村鎮的人均建設用地(建成區面積)分別為:特大城市75m2、大城市99m2、中等城市105m2、小城市132m2、建制鎮149m2,而村莊則為168m2,比城鎮的平均用地108m2高出60m2,我區的情況也是一樣。我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低,土地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從人口文化素質和文明意識來看,雖然幾年來都在逐步提高,但整體上市民的城市意識仍很缺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

三、推進路橋城市化進程的幾點思考

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城市是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全球競爭主要表現在城市競爭。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既是我區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跨越的歷史階段,也是解決目前及今後經濟社會發展諸多難題的關鍵。這對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問題,有效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帶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社會進步,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為了提升路橋的城市競爭力,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應確立“四高”目標:

(一)高起點規劃,科學制定發展藍圖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靈魂,它決定着城市的發展方向,推進城市化首先要搞好城市規劃。黨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我們路橋應突出路橋特色,根據目前經濟較為發達、地域聯繫較為緊密的特點,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應按照“拉大空間、注重特色、城鄉同步、協調發展”的要求,抓好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

建區後,我區先後完成了分區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全部建制鎮的總體規劃和大部分的中心村建設規劃,以及4.32km2的遠東商貿廣場城市設計、路橋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等。1995年編制的分區規劃在規劃近期較好地指導了城市建設。由於路橋的建設速度很快,目前,原分區規劃的遠期20__年規劃用地已基本實施完畢,但規劃調整還未確定。近年來,這種規劃滯後影響工業、商貿業發展的狀況已日益顯現。20__年全區行政區劃調整後,由原先的4街道7鎮1鄉變為6街道4鎮,20__年底,城區6街道國內生產總值57.69億元,佔全區的59.8%。6街道總面積達124.2km2,佔全區45.3%,建成區面積16km2。鑑於這種狀況,推進路橋城市化工作應抓好以下幾項規劃。一是根據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制定加快路橋區城市化發展的規劃綱要。二是城鄉一體化規劃。由於我區建制鎮很少、城區比重很大,城鎮體系等級結構很不合理,因此,再編制城鎮體系規劃就沒有必要。制定城鄉一體化規劃,可以明確城區與建制鎮及中心村的相互關係,包括交通聯繫、基礎設施安排、工業區佈局、市場佈局、其他功能互補等,科學指導並加快路橋的城鄉一體化進程。三是突出城區中心城市的功能,抓好分區規劃的調整工作。分區規劃要將桐嶼、峯江納入,要着重考慮道路交通體系和關係路橋發展命運的工業、商貿業發展空間。在新一輪的城市化推進過程中,着重要規劃和建設好五個組團:一是舊城組團。以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建設為契機,精心保護,延續歷史,創造時尚,弘揚文化。二是遠東組團。在原有4.32平方公里的基礎上,將規劃區擴大至10平方公里,建設一個新興的以商業、居住、科教文衞設施為重點的新城區。三是綠心組團。以旅遊、休閒、度假等為主體,建設一流的遊樂區。四是西部組團。以吉利汽車及新建火車場站為契機,帶動製造路橋、交通路橋以及物流中心的建設。五是南部組團。在路南、峯江、新橋一帶建設高檔次的農業生態旅遊區、生產資料園區和工業園區。四是做好各建制鎮的總體規劃,重點是次中心金清鎮,要將其作為路橋東部的另一個城區來對待,為金清鎮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充分發揮帶動效應提供規劃保證。五是要按城市居住小區的要求抓好中心村建設規劃。

(二)高標準建設,全面改善城市化發展空間

1、建設“生態路橋”

隨着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區域之間的競爭力逐步加劇,城市發展環境已成為第一競爭點。美化城市是優化城市發展環境的重要方面。在加快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要增強城區的集聚輻射作用,加快整個區域的城市化進程,必須致力於城市生態工作,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和檔次。

一是綠景觀建設。良好的城市環境必須充分具備三個基本要素:綠地、陽光和空間。綠地是衡量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無論從有益居民身心健康,還是從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來説,綠地建設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區公共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都很低,遠遠低於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我們要以分區規劃確定的綠地為基礎,制定城區綠地系統規劃和年度綠化計劃,大力抓好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綠地、道路綠地等各類綠地建設,努力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特別是要以靈山、石浜山、蓮花山、南山、白雲山等山體旅遊開發,沿山景觀帶及公共綠地建設為重點,大力建設生態空間和休閒空間。

二是水景觀建設。路橋屬於江南水鄉地帶,河網密集。城區河道總長近40公里。城市中的水是城市建設的寶貴資源,好好加以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建設品位,改善城市環境。但目前我區的河道普遍淤積嚴重,破壞較多,污染嚴重。河道疏浚整治是新一輪水利建設和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雖然因城區許多河道地處建築密集區,涉及大量建築拆遷、橋樑改建、管線鋪設等,整治難度很大,但我區必須以南官河、山水涇等重要河道為重點,結合河岸區塊的開發與建設,有序、高質量地推進河道整治工作,逐步美化我區的水環境。

三是居住區建設。加強居住區建設是切實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手段。自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以來,居住環境及其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類21世紀的首要命題。改善和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也是國家重要的社會目標。路橋是新興城市,居住區建設存在不少缺點。如因規劃起點不高和開發上的缺陷造成居住區“先天不足”;因過於追求經濟效益,忽略環境和社會效益,導致配套設施不足、綠地匱乏、空間層次混亂;缺乏對居住區規劃設計人性化的重視,加上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使得居住區缺乏交往空間、社區環境凝聚力不足。重新認識居住區建設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提高居住區的規劃設計水平,切實加強居住區建設,對路橋城市化的推進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居住區的一切建設都是為居民服務的,居住區規劃和建設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把方便於人、關心於人、服務於人放在首位。要注重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規劃要充分體現居住區的整體性、功能性、經濟性、科學性、生態性、地方性、時代性和靈活性。居住區的整體設計必須運用現代城市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對整體環境的空間輪廓、羣體組合、單體造型、綠化種植、地面鋪砌、環境小品、色彩運用等一系列環境要素進行整體把握。要考慮發展的需求,在小區配套完善的基礎上,大力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提高小區建設的科技含量、改善住宅的功能。要考慮不同人羣的需要,一個良好的住區應該體現出人類居住地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職責和社會目標。

2、建設“交通路橋”

交通設施是城市化發展最基本的基礎設施。經過幾年來的大力建設,我區已修建交通道路近30條,基本建成區域交通骨架。當前,我區必須抓住機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一批重點交通道路項目的實施,構築互聯互通、配套齊全的交通體系。抓好台州新機場、鐵路線及場站、台州大道、黃琅碼頭、路橋至澤國一級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路院一級公路、濱海大道、白金線拓寬等交通建設,健全對外交通和區域交通網絡。抓好西南外環線、北環線、工業區中心大道北延、雙水路等城市道路建設,分流過境交通。抓好騰達路東西延,南官大道南北延,南山街西北延,吉利大道南北延等道路建設,墨池路、賣芝橋路、月河街改造等,完善城區路網體系。根據分區規劃,加快其他主幹路網建設,拉開新區框架。濱海大道、台州大道等建成後,可以和現有的國道、省道、縣鄉道等組成便捷的區內交通網絡,能迅速帶動沿線經濟發展,極大地促進區內文化、娛樂、教育、市場等基礎設施的共享,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3、建設“商貿路橋”

路橋是台州市的商貿城區,路橋的城市化建設應以建設現代化商貿城為目標,緊緊把握現代流通業態發展為主線,引進現代物流理念,推進傳統專業市場整合重組和功能創新,不斷增強服務功能和輻射功能,加快商業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

“商貿路橋”建設首先應超前規劃市場體系、市場設施。規劃佈局上應按照批發市場郊區化原則和同類型市場相對集聚的要求,在空間上重新組合位於老城區中心的專業批發市場及新建擴建市場。根據現狀分佈及發展空間要求,可考慮在城區北部、東南部和西部佈局遠東商貿區、生產資料類市場園區和生活資料市場園區。

在轉移出部分批發市場功能後,可以在城區中心建設中心商業區。對中國日用品商城10萬平方米的建築進行整體改造,以拓展零售功能為主體,建設室內商業街,開設大型零售超市以及家電大賣場。小商品批發市場置換出批發功能後,可結合舊城改造,建設與十里長街整體風貌相協調、具有路橋特色的集購物、旅遊、餐飲、休閒為一體的商業街區。在城區主要商業街富仕路、郵電路、賣芝橋路、銀座街區塊建設大型商廈和服裝、電器專業街區,力求建成高檔次的台州零售商業中心。

其次要抓好商貿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物流業和會展業。當前,物流業被許多城市擺到很高的位置。物流業在許多城市的快速發展及發揮的作用已充分證明了這是一個富有創造力和帶動力的產業。會展業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這兩個產業在台州市域內基本還處於空白狀態。路橋搶先一步發展物流業和會展業,可以佔據新世紀產業高地,帶動商貿業和其他三產發展。當務之急,路橋區要抓好台州市國際會展中心和台州市物流中心的建設。第二步要抓好各專業市場及中遠期物流中心的規劃和建設。

4、建設“製造路橋”

工業化是推進城市化的主要動力。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結果,是工業化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主要依靠工業的發展,依靠企業積累財力、擴大就業、繁榮市場、壯大規模。

20年來,我區走了一條以農村工業化為主推進工業化的發展道路。這條特殊的工業化路經,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區工業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區已形成汽車、摩托車及其配件、節日燈、塑膠、機電、鞋帽、製冷等支柱產業。但我區企業普遍存在“三低”現象:一是產業層次低,技術裝備落後,創新能力弱,產品科技附加值不高;二是組織化水平低,企業規模偏小,產業鏈鬆散,分工協作度低;三是集聚度低,公用設施難以共享,環境成本高昂。為儘快改變鄉鎮企業這種分散落後狀況,推進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使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推動,促進經濟的良性發展,就必須大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

工業園區應統一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園區的水、電、路及污水、固體廢料等處理以及員工宿舍、管理用房等可共建共享,也可依託城鎮,把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將支柱產業、工業園區和城鎮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小企業向城鎮集聚,推進城市化進程。

當前,基於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路,除大力抓好吉利汽車工業城等在建的工業園區建設之外,還應儘快在金清、蓬街的東部腹地規劃建設市級或區級的大型工業園區,吸納大多數工業企業,形成製造業的大型基地,這對於區域佈局的合理性和區域發展的可持續性都具有重大意義。

(三)高質量經營,全方位籌措發展資金

推進城市化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化經營城市的理念,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首先,科學調控土地市場,經營好城鎮建設用地,增強政府籌集資金的能力。要發揮規劃的調控作用,利用區位、功能、性質、開發指標,基礎設施佈局等綜合因素對地價的作用機制,挖掘城鎮土地的潛在價值。有條件的城鎮可建立專門的城鎮建設投資公司,籌集和運作城鎮建設資金,加快城鎮建設。其次,大力推行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項目運營企業化,設施享用社會化,除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放開對民間投資城鎮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的限制,大力推行對項目投資主體的公開招投標制。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支持和鼓勵公有民營、民辦公助、公辦民助、自建自營等方式,吸引私人資本、社會資本、境外資本投入城鎮建設。再次,改革公用事業價格收費制度。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對供水、燃氣及污水、垃圾處理等進行收費,逐步形成投資、經營、回收的良性循環,走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市政公用事業單位要按照“政企公開”、“事企公開”的原則,推進企業化經營和政府的合同制管理,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能力,保證城鎮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高效率運營。

推進城市化應當是一個城鄉土地總量和存量利用結構調整,減少重複建設,提高土地利用密度和利用效益,降低城鄉建設總用地的過程,是促進土地集約利用的根本途徑。我區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鋭,推進城市化過程中必須防止盲目擴大城鎮規模、亂設農居點、亂佔耕地、無序開發。應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裏鼓勵土地開發整理的政策,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鼓勵社會投資土地開發整理。在確保耕地佔補平衡的前提下,鼓勵土地置換,調整城鄉建設用地結構。對按規劃向城鎮遷建的農居點,在確保退宅還耕的前提下,可按還耕面積等量置換到城鎮規劃區選址,可允許鄉鎮企業在徵得被置換用地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同意,並簽訂協議的前提下,將原廠房用地等量置換到工業園區選址建設。

應進一步深化城鎮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規範土地市場。擴大土地有償使用範圍,規範城鎮土地批租。抓好土地收購貯備中心的工作,加強土地市場的調控和監督,要加強供地計劃管理,對近期要建設的規劃區內用地,特別是工業區和住宅小區近期建設用地應進行一次性預徵,先辦理“農轉用”手續,儲足土地,隨時滿足建設需求。

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路橋在市場資源、河道資源、民營經濟資源和商業文化資源等優勢,走綜合經營城市之路。

(四)高效能管理,創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

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路橋區應切實改變目前城市管理多頭領導、分散管理的局面,積極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子,以適應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內容的多元化,努力構建“統一指揮、統一職責、綜合管理、條包塊管”的城市管理框架。應堅持依法治城,注重法規建設,嚴格依法照章辦事,克服管理的隨意性。

大力推行城市物業管理,提高社區服務社會化程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根據“全面規劃、統一管理、多家經營、共同發展”的方針,大力鼓勵社會企業和個人興辦物業管理企業,形成一個統一開放、適度競爭的物業管理市場。

要把提高市民素質作為新時期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來抓。從教育入手,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加快城鎮居民向現代市民轉變。繼續開展創建文明衞生城市活動,動員市民廣泛參與,在城市管理的實踐中不斷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識。堅持思想、道德、文化三項建設一起抓,切實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使城市發展與精神文明建設互相推動,共同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qemk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