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培訓需求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1

一、調查對象及目標

本次調研,我校根據縣教體局調研文件要求,從幼兒園到小學的不同參訓對象開展培訓需求調研。發放調研問卷15份,回收有效問卷15份,在提交問卷的培訓對象中,教齡在5年以上的有10人,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參加了我縣組織的繼續教育,對繼續教育工作的發展有着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於對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根據問卷分析,老師們對新一輪培訓的期待主要有:

1、根據問卷分析,我校教師認為自身素養最需要加強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分析選擇教材內容的能力、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力。

2、我校教師普遍認為學校培訓應重點落在課堂組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鑽研教材、教學設計的能力上。同時希望參加的培訓方式主要是主題研討活動、專題講座、聽説評課。

3、對於20xx年培訓的課題名稱及培訓模式,有20%左右的教師提議進行專題講座和主題研討,針對最新教育理念、信息技術、有效組織教學等幾個方面。

(二)存在問題

對於參加校本培訓,我校教師普遍認為教學任務重、時間緊是影響參加培訓的第一要素。

二是內容的問題。過去培訓內容的確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確定的,教師們主要是被動接受。培訓重理論輕實踐的成分還是很大,培訓的內容往往與教師的需求還是兩張皮,培訓的針對性還不強,對實踐的指導還不夠。

三是方式的問題。過去的培訓主要是集中培訓。集中培訓主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組織開展,一人講,數百人聽,方式單一,受訓者被動接受,效果不好。往往流於形式,成為教師的負擔。

四是成果轉化的問題。各種培訓的訓後跟進不到位,形成了培訓結束,就畫上了“圓滿”句號的現象,使得有限的培訓成果失去了及時轉化為自己或指導他人實踐的最佳時機。

三、培訓建議

一是希望加強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建立健全教師培訓工作的激勵獎懲制度,進一步調動教師參訓的.積極性,讓老師們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勵和實惠。

二是要真正從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設計培訓內容。如果要增強老師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活動要更有針對性,要與老師的教學任務相關。

三是希望能夠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和要求,開展分學科、分學段、分年齡培訓進行鍼對性地培訓。如老年教師的特殊要求,幼兒園、音體美等教師的特殊要求、班主任培訓、

信息技術培訓等,不能大一統、大呼隆。以便每位老師都能在培訓中得到不同的收穫和發展,並做到固定培訓時間,提前計劃培訓內容,使各種培訓具有延續性,少走過場,將培訓落到實處。

四是希望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組建名師講學團,開展巡迴教學指導,加大對學校層面業務指導人員的培訓力度。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2

近年來,隨着國家在教師培訓方面重視的不斷加大,從“國家培訓計劃”,到各類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進修學校,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都加大了農村教師培訓的力度。我國現在60%—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所以,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着全民族的數學水平,直接影響着國家的整體建設。

農村教師培訓是教師教育的`主流話題,已經被提高到國家戰略地位。越來越注重實效性、越來越要求有針對性的農村教師培訓理念已經成為當今的潮流趨勢。然而我國當前的教師培訓尤其是農村教師培訓存在種種問題,集中表現在培訓需求內容和培訓方式上。。

近年來,隨着國家在教師培訓方面重視的不斷加大,從“國家培訓計劃”,到各類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進修學校,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都加大了農村教師培訓的力度。我國現在60%—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所以,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着全民族的數學水平,直接影響着國家的整體建設。

農村教師培訓是教師教育的主流話題,已經被提高到國家戰略地位。越來越注重實效性、越來越要求有針對性的農村教師培訓理念已經成為當今的潮流趨勢。然而我國當前的教師培訓尤其是農村教師培訓存在種種問題,集中表現在培訓需求內容和培訓方式上。

本研究以參與20xx年河南大學“國培計劃”學員和培訓教師等為對象,通過文獻法、問卷調查法、集體座談法的形式,實際調查瞭解農村數學教師培訓內容、方式和時間等方面的需求,在揭示農村數學教師培訓問題及對其歸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具有反思性的建議:設置科學的培訓內容,設置有效的培訓方式,完善評價方式和建立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加強培訓隊伍建設。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3

為總結第三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培訓,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省教育廳《關於組織開展“十二五”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調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們於近期組織了我縣“十二五”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我們根據省廳調研文件要求,組織專人分別深入縣城區、圩區和山區的中小學(幼兒園),採取分區、分層抽樣方法,對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不同參訓對象開展培訓需求調研。調研期間共組織召開座談會3場,××區、××區部分學校教師和全縣部分中小學校長、業務指導人員座談會各一場,參加座談人員48人;發放調研問卷106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其中:高中25份、初中24份、小學37份、幼兒園11份、培訓者3份。

在提交問卷的100名培訓對象中,教齡在15年以上的有84人,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參加了我省組織的前三輪繼續教育,對繼續教育工作的沿革發展有着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於對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縣城學校教師48名,鄉鎮學校教師52名,校級以上骨幹教師47名,普通教師53名,兩種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培訓對象人數基本持平,中層以上幹部、校長21人,普通教師79人,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二、對調研問卷的數據分析

(一)對08年至今的培訓評價

在對08年開展至今的第三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總體評價中,有61人選擇的是“滿意”或“比較滿意”,32人認為“一般”,説明大家對過去一輪的培訓是基本認可的,但培訓的滿意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培訓內容上,老師們覺得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是“上好課”專題的學習,佔49%;其次是 “評好課”專題,佔21%;再次是“備好課”和“育好人”專題,各佔17%;“命好題”專題僅有佔2%的人選擇。由此可見,老師們對那些與課堂教學直接關聯的,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操作性相對較強的培訓內容較為感興趣,同時,對未能開展的“育好人”專題仍抱有一定的期待。

在培訓模式上,認為效果最好的培訓模式選項中,“以遠程為依託,整合集中和校本的混合學習模式”以微弱優勢排在首位,佔24票,“集中培訓”和“集中與校本結合”的模式分別以21票和20票緊隨其後,“遠程與校本結合”、“校本培訓”分別為14票和12票,“遠程培訓”僅為8票。大家對不同培訓模式認識的分化,説明目前尚無一種模式能夠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各種模式的優點和不足同樣是突出的。從排在前三位的.情況來看,集中、校本、遠程相結合可能大家認為更有利於各種模式的揚長避短, 因而大家更樂於接受。

在培訓的方式上,大家認為最有效的是“名師帶教”和“觀摩考察”,分別佔36%和35%,“案例研討”佔19%,選擇“經驗交流”、“專題講座”、“自主研修”方式的均不到10%。無獨有偶,培訓方式與培訓內容相似,相對集中在實踐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強的幾種方式上,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是面對面的直接指導和借鑑。

(二)對新一輪全員培訓的需求

在培訓時間安排上,有70%的人希望在“學期中”組織培訓,26%的人願意在“暑假”接受培訓,願意在“雙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訓的僅各佔1%。這樣的數據説明老師們一方面工作負擔和家庭負擔較重,僅有的休息時間(尤其是雙休日)需要休息調整或用來處理個人的一些事務,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師們的自我權利意識增強,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充分享受。

在最需要的培訓內容方面,“教育實踐與教學新技能”以52%的得票位列各項之首,“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以26%居其次,“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得票數佔18%,“教育政策與法規”和“職業道德與素養”僅佔4%。與前述有關數據相一致,老師們還是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實踐、教學技能”等課堂教學實踐、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訓,對“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等涉及個人專業發展的理論、知識和能力也有一定的需求。

在最希望的培訓教師方面,“名師”、“教授和專家”、“骨幹教師”分別以38、25、19票位列前三,“優秀教研員”和“進修學校教師”分別以11、7票居後。説明一方面老師們希望得到既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又能將實踐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名師、專家和骨幹教師”的培訓引領,另一方面,“教研員”和“教師進修學校教師”的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在培訓的考核方式上,大家最認可的選擇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29票;實踐觀察與測評22票;作業練習20票;實踐技能測試10票;統一筆試9票;競賽評比4票。説明大家在接受“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這個大的考評原則的同時,對注重實踐的“實測評價”方式也較為認可,通過提交“作業練習”的方式進行考評也能部分接受。

三、座談會的情況綜述

在召開不同地區、不同層面人員參加的座談會中,我們把調研問卷所列的“參加培訓的最大困難,教師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新一輪教師培訓的期待”等議題作為座談的主要內容,以期達到總結反思過去的培訓工作,瞭解今後培訓需求的目的。通過座談,我們發現:

老師們參加培訓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如下兩個方面:

困難之一是工學矛盾。我縣中小學大多分佈在農村山區,儘管學校規模小,班額小,但班級個數並不少,因此這些學校的教師教學負擔仍很重,全天包班的現象很普遍,正常教學日全在課堂,基本無暇參加培訓,即便是校本培訓組織交流研討,也必須在放學後開展。農村教師大多在居家所在地附近學校工作,放學後或雙休日有一定的家務瑣事,因此很難或不願再抽出時間投入培訓。

困難之二是老年教師現狀。由於近十年間,新進教師較少,中小學(尤其是農村地區)教師老年化(50歲以上)現象較為普遍,這部分老師因視力、記憶力減退和精力不濟,參加學習,尤其是理論性較強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如遠程培訓)的培訓,他們感覺困難較大。

培訓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大方面:

一是認識的問題。這裏既有領導重視的問題,也有教師認識上的問題。領導重視不夠,對培訓工作缺乏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勵機制,造成教師參訓主動性不夠。教師認識不到位,形成了對培訓應付了事的現象。

二是內容的問題。過去培訓內容的確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確定的,教師們主要是被動接受。第三輪培訓儘管增加了調研和問題反饋環節,但是重理論輕實踐的成分還是很大,培訓的內容往往與教師的需求還是兩張皮,培訓的針對性還不強,對實踐的指導還不夠。

三是方式的問題。過去的培訓主要是集中培訓、校本培訓、遠程培訓。集中培訓主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組織開展,一人講,數百人(甚至上千人)聽,方式單一,受訓者被動接受,效果不好。校本培訓由於缺乏有效的互助和真正的專業引領,沒有落到實處,往往變成了枯燥的讀書和填寫報告冊,校本流於形式,成為教師的負擔。遠程培訓由於缺乏有效的監控,以及在農村學校還受到條件制約等因素的影響,實際效果也大打折扣。

四是成果轉化的問題。各種培訓的訓後跟進不到位,形成了培訓結束,就畫上了“圓滿”句號的現象,使得有限的培訓成果失去了及時轉化為自己或指導他人實踐的最佳時機,訓了就“訓了”。

五是培訓者的問題。大多數培訓的培訓者主要由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教師和縣教研室的教研員擔任,他們在理論上和實踐方面都難以稱得上是最優秀的,且長期往復承擔培訓任務,難以讓參訓教師信服,產生排斥心理。

老師們對新一輪培訓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加強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建立健全教師培訓工作的激勵獎懲制度,進一步調動教師參訓的積極性,讓老師們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勵和實惠;

二是希望培訓的內容緊密聯繫當前的課堂教學,理論的學習要易於內化為實踐,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於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又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是希望進一步豐富培訓形式,讓老師們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實際的培訓方式,大多教師非常希望到名校觀摩學習,得到名師的指導和培訓,有條件的教師也很歡迎遠程培訓。

四是希望能夠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和要求,開展分層、分類培訓。如老年教師的特殊要求,幼兒園、音體美等教師的特殊要求等,不能大一統、大呼隆。

五是希望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組建名師講學團,開展巡迴教學指導,同時要加強縣、鄉、校三級培訓指導網絡建設,加大對學校層面業務指導人員的培訓力度,因為他們是校本培訓的最基層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他們是校本培訓能否落到實處的關鍵。

六是希望加強縣級教師培訓遠程支持服務平台建設,為教師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展示的平台,促進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對新一輪培訓的思考和建議

通過調研,我們梳理了過去教師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瞭解了教師對新一輪培訓的期望和需求,探討了新一輪培訓中需要完善和改進的重點。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教師培訓制度,加大督導檢查力度。首先,既要落實約束機制,又要建立激勵機制,要通過制度的完善落實來提高教師參訓的積極性、主動性。其次,要加強對教師培訓工作的督導評估,將其納入到教育督導工作中(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教育工作督導考核),並作為主要內容之一,以推動教師培訓工作的持續開展。再次,要對縣級教師培訓工作進行年檢,評出等級,結果在全省通報。

二是要真正從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設計培訓內容。培訓實施過程中,老師們最喜歡向培訓者提的一個要求就是“請你告訴我該怎麼做?”,其實老師們的需求很具體,但我們在培訓的時候關注了過多的“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而到了關鍵的“怎麼辦”時,又輕描淡寫,一筆帶過,教師們當然不滿意。當前,課程改革正進入深水區,課堂教學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發展,教師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引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也是廣大一線教師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因此,新一輪教師培訓圍繞“提高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這個核心設計內容,無疑是對路的,與第三輪培訓也是緊密銜接的。但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做”字來做文章,強調在“做中學”,只有老師們行動了,才可能有改進、有轉變、有提高,才能改變過去培訓中的“聽了激動,回去不動”的現象,培訓才有實效。當然,除此以外,順應當前教育改革發展形勢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其他培訓內容也是必需的,如:規劃綱要專題、師德專題、班主任工作專題、專業知識更新和學科素養提升(學科知識PCK等)等。

三是要創新豐富培訓的模式和方法。從教師的希望和教師培訓工作發展的趨勢來看,集中培訓、校本研修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是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途徑,但在實施過程中,三種方式一定要既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又能互相彌補各自不足,成為有機結合的整體。集中主要解決培訓的組織部署、階段性總結、交流研討和問題指導等,遠程主要解決專業引領、問題指導、交流展示等,校本主要解決“做”的問題。同時,要進一步豐富培訓的方式,像名師講學、脱產研修、案例觀摩、送教上門等教師們喜聞樂見的培訓方式,要作為常用的方式貫穿於教師培訓的始終。

四是要大力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要以專兼結合的方式,從一線優秀教師中選拔部分骨幹充實培訓者隊伍,組建名師講學團。加強培訓者培訓,可通過外出學習、崗位研修、下校實踐等方式,認真組織實施培訓者每年72學時的培訓研修,嚴格培訓者的考核評價,提高培訓者的施訓能力。

五是要加大教師培訓經費投入力度,落實《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中的第24條規定,納入教育督導考核,建立教師培訓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加大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適應教師培訓形勢發展的需要。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4

一、概述

為切實做好20xx年幼兒教師培訓工作,搞好幼兒教師培訓管理,增強幼兒教師培訓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促進我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規範性。我們深入基層幼兒園組織召開了24多次領導和教師座談會。

本調研於20xx年x月x日至6日進行,調研範圍覆蓋22多所幼兒園,調研對象來自不同幼兒園、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崗位、不同性別,共有280位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調研。調研主題包括瞭解和掌握當前幼兒教師對幼兒教師培訓工作的需求和意見,如何進一步改進幼兒教師培訓工作等三大方面內容。

二、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具體採用方法有:訪談、觀察、參與式調查。

(一)訪談:園長主要領導的訪談。

(二)觀察:看幼兒教師教育教學活動。

(三)參與式調查:用參與式活動的方式瞭解幼兒教師的需求,

為參加者提供了均等寬鬆的發言機會。

三、幼兒教師反映的主要問題

(一)在培訓內容方面

1、“提高教學技能、技巧的培訓”

多數幼兒教師十分重視基本的教學技能的提升。他們希望借鑑優秀幼兒教師成功的經驗提高自己教學執行能力;同時也想通過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來指導實踐,如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很好地遷移到工作中去,是幼兒教師感到很困惑的。

2、“學歷提高培訓”

主要對象來自幼兒教師羣體。

3、“信息技術能力提高培訓”

目前中心城區和中心小心幼兒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利用有較高層次的信息技術水平來輔助教學。

4、“術科培訓”

目前我們的培訓主要集中在主課方面,對術科及幼兒教師培訓重視不夠,培訓力度也不大,他們呼籲增加學習的機會。

5、“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

社會、學校對幼兒教師要求越來高,幼兒教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幼兒教師渴望能運用良好有效的調節方式,緩解、放鬆心理壓力。

(二)在培訓形式方面

目前培訓形式較單一,主要體現在幼兒教師一言堂現象嚴重。座談發現,教學研討、專家互動、小組活動等是教師一般關注的形式。可見,開放性、參與式、主體性的培訓方式更受歡迎。

(三)在師資聘請方面

幼兒教師普遍喜歡來自一線的專家和名師,説明幼兒教師們希望借鑑他們的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執行能力。

四、分析與思考

(一)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是當前教師關注的焦點。

通過座談,我們發現幼兒教師在普遍關注“提升身素質、提高教學技能”的大前提下,幼兒教師關注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反映出,幼兒教師對自身發展問題上是有針對性進行了反思。

(二)教師對培訓的期望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從幼兒教師培訓的內容來看,教師在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與分散的並存。如:“信息技術能力提高的`培訓”,目前教師普遍能熟練的將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到教學中,如PPT的使用非常廣泛,但在實際工作中,更多的教師不滿足簡單的操作技術,通過系統、規範、實用的培訓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在日益緊張,社會壓力增大的環境中,幼兒教師開始關注自身的心理問題。同樣,孩子心理健康也引起社會的重視。在這個環境下,幼兒教師需要掌握基本層面的理論知識,特別是心理分析技術的學習。

五、建議與對策

(一)創新培訓模式,實現個性化引領是幼兒教師對培訓的期望。

“會議式”培訓一直是我們採用的主要培訓方式,隨着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多樣化發展,培訓報告會難以滿足教師個性化培訓需求。因此,多開展參與式、對話式、觀摩式等形式的培訓。

(二)圍繞幼兒教育教學問題為目標,突出教師關注的熱點,滿足培訓者的需求。

將幼兒教師關注的內容進行整理,開設培訓項目。圍繞教育教學,開展調研,加強培訓課程建設。改變以往培訓專題零散、不繫統的專題設置,體現課程針對性、層次性、系統性。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5

教師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培訓的質量不僅關係到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更關係着當前教育改革的成敗。培訓需求分析是整個培訓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決定着培訓能否應對正確的目標,影響到能否制定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的培訓方案,最終對培訓的有效性高低起着重要作用。為此,我們採用自編的教師培訓調查問卷,對永城市1010名在職公辦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問題進行了抽樣調查,並訪談了其中的62名參訓教師,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於對教師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通過了解該地區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需求及其差異,為制定不同層次教師的培訓方案提供依據。調查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調查於20xx年4月~7月進行,主要調查對象為永城市29個鄉鎮及市屬學校的中小學教師。我們在查閲大量教師培訓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對一些校長、骨幹教師的訪談,編寫了《永城市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問卷圍繞中小學教師的培訓需求進行設計,調查內容共分為三部分:一是關於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學歷、所教學段、職稱、教齡、年齡、任教學科、所帶年級等;二是培訓需求情況,主要包括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期待、形式,培訓時間安排以及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培訓效果評價、培訓內容需求、影響教師參加培訓的因素等;三是以開放題的形式瞭解調查對象對教師培訓的建議。

問卷採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全市29個鄉鎮和市屬學校中小學教師為調查對象,問卷發放覆蓋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師羣體。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1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7份(其中男教師500人,佔49.5%,女教師 510人,佔50.5%;中學教師427人,佔42.3%,小學教師 584人,佔57.7%),有效回收率為99.70%,問卷數據經過篩選、整理,輸入計算機,主要運用EXCEL20xx、SPSS13.0等相關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與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中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動因

調查顯示(見表1),有39.94%的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水平;24.43%的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是建立關係,學習先進經驗;21.03%的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為了走出去開闊視野;服從上級安排的教師佔8.18%;評先晉職需要僅佔到6.00%,關注度較低。結果表明,大多數中小學教師渴望學習,提升素質。他們對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態度端正,認識正確、目標明確。可見,內部動機是大部分被調查者參加教師培訓的主導因素。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一少部分被調查者參加培訓是屬於外部驅動,缺乏持久的積極性,不利於自身的專業進步。

2.培訓內容需求

調查發現,中小學教師認為最需要的培訓內容依次是:教育實踐與教學新技能(23.11%)、現代教育技術(19.71%)、教師心理健康教育(16.90%)、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15.71%)、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11.53%)、職業道德與素養(9.23%)、教育政策與法規(3.45%)、其他(0.37%)。由此可見,老師們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實踐、教學技能;其次是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第三是對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等涉及個人專業發展的理論和知識也有一定的需求。可以看出,中小學教師對培訓內容需求方面體現出強烈的實用取向,培訓內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教育實踐與教學新技能、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四個方面。因此,培訓機構應根據教師的需求確定相應的培訓內容。

3.培訓方式需求

對於培訓方式,當問及“您認為下列哪種培訓方式對您是有效”時,結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培訓方式分別是:經驗交流(23.29%)、觀摩考察(18.60%)和名師帶教 (16.49%),而對於自主研修、網上學習和課題研究形式選擇的比例較低(見圖1)。比較發現,對於實踐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強的學習內容,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是面對面的直接指導和借鑑。訪談發現,老師們更重視參與、互動、體驗、生成的新型培訓方式,這些方式有助於教師開拓視野,打破傳統的習慣性思維,有利於發揮教師在培訓中的主體地位。

4.培訓模式需求

在培訓模式上,認為效果最好的培訓模式選項中,“集中培訓”排在首位,佔25.59%;“遠程與校本相結合”和“以遠程為依託,整合集中和校本的混合學習模式”分別佔17.11%、14.68%;“校本培訓”佔13.90%;“遠程培訓”佔13.37%;“集中與校本相結合”佔11.35%。結果表明:從排在前三位的情況來看,集中培訓、校本研修、遠程培訓相結合是大家認為更有利於各種培訓模式的揚長避短,因而大家更樂於接受。

5.培訓時間需求

在培訓時間安排上,有47.95%的教師希望在“學期中”組織培訓,43.84%的教師願意在“暑假”接受培訓,願意在“雙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訓的僅分別佔3.10%和5.11%(見圖2)。由此可見,大部分教師希望培訓時間安排在工作期間,不希望培訓佔用休息時間。與部分教師訪談發現,一方面,老師們工作負擔和家庭負擔較重,僅有的休息時間(尤其是雙休日)需要休息調整或用來處理個人的一些事務,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師們的自我權利意識增強,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充分享受。 6.培訓師資需求

對於培訓師資,問卷中列舉了專家教授、教育行政官員、教學名師、教研人員、進修學校教師和教材編寫者等幾種主要的培訓者。調查結果顯示:位列前三的培訓師資是“專家教授”、“名師”和“骨幹教師”,分別佔28.40%、25.43%、16.38%,“優秀教研員”、“教材編寫者”和“進修學校教師”分別佔16.38%、7.03%和6.83%。結果表明,一方面,老師們希望得到既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又能將實踐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專家教授、名師和骨幹教師”的培訓引領,專家教授掌握着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是教師的專業引領者,名師和骨幹教師擁有豐富的經驗,又比較瞭解教育教學的真實情況,其授課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比較高,自然歡迎程度就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研員”和“進修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亟待進一步提高。

7.培訓期待與收穫

從教師對參加培訓的期待看,相比於教學理念和專業知識,能夠通過培訓獲得可以在工作上應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術(31.00%)是教師第一位的需求;其次是獲得適用的新知識(26.18%);第三是獲得新的理念(23.59%),參見表2。這反映出教師對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渴望。教師對培訓的期望是相當現實的,華而不實的培訓是教師所不願接受的,也是資源的浪費。因此,教師培訓一定要注重培訓的實效性。

8.目前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表明,教師們認為目前中小學教師培訓中主要存在的問題依次是: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31.73%);培訓目標缺乏對課程改革進行有效指導(29.05%);培訓方法陳舊(20.34%);培訓管理不嚴(12.06%);培訓者水平不高(6.46%);其他(0.37%)。因此,對於負責教師培訓的機構而言,要反思現存的這些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9.影響教師參加培訓的因素

表3統計結果表明,影響中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首要原因是教學與管理工作繁重,時間精力有限(32.41%);其次培訓形式化、無實效(15.46%);第三是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14.07%)。此外,培訓內容和個人需求不符(14.02%)、個人承擔的培訓費用高(11.52%)和參加培訓學習沒有激勵機制(6.26%)等因素也是影響教師參加培訓的原因。如此看來,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解決中小學教師的培訓經費,解決教師的工學矛盾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思考和建議

通過實地調研,我們發現中小學教師對培訓認可度較高且具有強烈的培訓需求,他們對參加教師培訓,態度端正,認識正確、目標明確。但調查同時也顯示,教師對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和模式、培訓時間和師資,培訓過程等方面的需求沒有讓教師完全滿意,相關問題的存在導致培訓偏離了教師的需求,從而使得培訓效果缺乏實效。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1.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教師培訓管理制度,加強督導評估力度

首先,既要落實約束機制,又要建立激勵機制,要通過制度的完善落實來提高教師參訓的積極性、主動性。其次,要加強對教師培訓工作的督導評估,以推動教師培訓工作的持續開展。可以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師培訓工作評估制度,通過評估,促進教師培訓,提高培訓效果,使培訓學校、中小學和教師個人均獲得相應的收穫。第三,要加強培訓管理,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做好培訓後跟蹤指導。制定相應的培訓要求和管理標準,從培訓方案設計、學籍管理、過程監控、結果評價、關注培訓後教師對培訓工作改進的建議等方面加強教師培訓管理,分層推進,分類實施,實現培訓管理的科學化。

2.要從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以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為突破口,科學設計培訓內容

當前,新課程改革正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發展,一線教師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如何有效引導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學習,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為此,教師培訓必須圍繞“如何提高教師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為核心內容進行設計,要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唯有如此,培訓才有實效。此外,教師培訓要順應當前社會變革和教育改革發展形勢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其他培訓內容也是必需的,如: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班主任工作、師德師風建設、專業知識更新和學科素養提升、電子白板的建設與應用等專題。

3.要滿足中小學教師多樣化的需求,可採取多元化的培訓方式,建立分層分類分崗的培訓體系

從教師的希望和教師培訓工作發展的趨勢來看,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校本研修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是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途徑,但在實施過程中,三種培訓方式一定要既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又能互相彌補各自不足,成為有機結合的整體。集中培訓主要解決培訓的組織部署、交流研討、階段性總結和問題指導等;遠程培訓主要解決問題指導、交流展示、專業引領等;校本培訓主要解決“做什麼”和 “如何做”的問題。同時,可考慮建立分層分類分崗的培訓課程體系。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複雜的過程。從入職,到調整,再到成熟,每個階段的教師都有不同的專業需求。同時,學科的特殊性使得不同學科教師的需求也各有差異,不同的崗位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崗位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建立分層分類分崗的培訓課程體系是實現培訓針對性的必然要求。注意把專家講座、經驗交流、問題研究、參觀學習、理論學習等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使教師通過培訓,達到既能更新教育觀念,又能運用所學理論解決當前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的目的。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6

xx市名師大篷車培訓活動在我縣開展已經有兩年了,總體講,該項活動形式新穎,指導性和引領性強,在全縣教師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帶動了教師的教改熱情,不少學校開展了學名師,爭做名師的熱潮按照市教科所要求,為更好地開展下一次的培訓活動,我們對教師的今後培訓需求作了調查。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我們針對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採取隨機的抽樣方法,對從幼兒園到初中的不同參訓對象開展培訓需求調查。發放調研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1份,其中:初中份、小學2份、幼兒園24份。

在提交問卷的91名培訓對象中,這些人基本上都參加過這兩年的培訓,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二、對調研問卷的數據分析

1、關於培訓內容大家覺得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是“如何上好"的引領;其次是才是“如何備好”對那些與堂教學直接關聯的,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操作性相對較強的培訓內容較為感興趣,培訓內容也可細化,如”在堂上怎樣長時間吸引學生的眼球?”就可以作為一個培訓點

2、關於培訓模式認為效果最好的培訓模式選項中,“名師授,觀摩引領"以最大優勢排在首位,佔4票,“集中培訓”和“集中與校本結合”的模式分別以22票和19票緊隨其後,“校本培訓”分別為16票,而“遠程培訓”也高達18票(掙學分較容易)。説明目前"大篷車"能夠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3、培訓的方式上,大家認為最有效的是“名師帶教”和“觀摩考察”,分別佔6%和8%,例研討”佔20%,選擇“經驗交流”、“專題講座”方式的均不到10%。相對集中在實踐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強的幾種方式上,很明顯,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是面對面的直接指導和借鑑。

三、對下次培訓的需求

1、時間安排上,有7%的人希望在“學期中”組織培訓,21%的人願意在“暑假”接受培訓,願意在“雙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訓的.僅各佔1%。老師們繁重的工作負擔和家庭負擔還是值得考慮的,僅有的休息時間(尤其是雙休日)是需要休息調整的如在本次活動中就有10多名老師存在請假現象

2、培訓內容上,“教學實踐與教學新技能”以4%的得票率位列各項之首,“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以26%居第二,“理論與學科新知識”得票數佔18%。老師們還是迫切希望得到“教學實踐、教學技能”等堂教學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訓,對“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教學理論”等涉及個人發展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也是有一定需求的。

3、培訓教師方面,“名師”、“專家”、“骨幹教師”分別以4、2、18票位列前三,説明老師們希望得到既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又能將實踐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名師、專家和骨幹教師”的培訓引領如去年馬俊華老師的講座與指導受捧率就很高。

4、在考核方式上,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29票;實踐考核17票;作業22票;實踐技能測試9票;統一筆試9票。説明大部分教師接受“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這個大的考評原則的同時,對注重實踐的“考核評價”方式也認可,對提交“作業”的方式進行考核相當一部分老師也持贊同意見,有這樣一句話:教科所老師就是”高”,先給你講做什麼,怎樣做,再叫名師教你一步一步做,最後在再佈置個作業讓你鞏固鞏固。

四、對下次培訓的思考

1、希望建立健全教師培訓工作的激勵獎懲制度,更多的運用各種方法去調動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要讓老師們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勵和實惠;比如給學分就不錯,但是好像有點少,能否參加培訓了給幾分,作業做完交了給幾分,評了優秀學員給幾分,即分階段否賦分

2、要真正從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設計培訓內容。老師們最喜歡向培訓者提的一個要求就是“請你告訴我該怎麼做?”需求很具體,就是要“怎麼辦”我縣堂教學改革如火如荼,正在向“有效”、“高效”的方向發展,教師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引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這也是廣大一線教師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才能改變過去培訓中的“聽了激動,回去不動”的現象,培訓才有實效。

3、要創新培訓的模式。集中培訓是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途徑,如名師講學、例觀摩、送教上門等教師們喜聞樂見的培訓方式,要要作為常用的方式應用於教師培訓市改辦近幾年開展的優質送教下鄉活動就備受歡迎,參加活動的教師對此一致評價很好。

4、要根據不同對象開展分層、分類培訓。如農村教師,體音美教師以及農村私立幼兒園老師這個羣體的特殊需求等大篷車活動這兩年培訓科目交叉進行,着實讓我們不少老師受益匪淺希望以後的培訓要緊密聯繫當前的堂教學,理論要於實踐相結合,可操作性要強,不但能提高我們教師的堂教學能力,而且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7

一、調研目的

新形勢下如何實施有效地新教師培訓工作,是培訓者和管理者直接面對的課題。實踐證明,培訓內容和施訓形式的科學與否,應是以參訓者的評價為標誌,否則,培訓會因缺少參訓者的參與和生成而低效。從調查入手,瞭解新教師需求,把握新教師成長動態,實施有效培訓,使新教師培訓工作更加切合新教師成長的實際需求和成長規律,促進新教師進行準確的職業定位,提升新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使新教師培訓工作更加專業化、科學化。

二、調查過程

本次調研,我,採取分區、分層抽樣方法,對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不同參訓對象開展培訓需求調研。發放調研問卷106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其中:高中25份、初中24份、小學37份、幼兒園11份、培訓者3份。

在提交問卷的100名培訓對象中,教齡在xx年以上的有84人,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參加了我省組織的前三輪繼續教育,對繼續教育工作的沿革發展有着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於對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縣城學校教師48名,鄉鎮學校教師52名,校級以上骨幹教師47名,普通教師53名,兩種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培訓對象人數基本持平,中層以上幹部、校長21人,普通教師79人,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三、xx縣教師培訓現狀及問題

(一)培訓現狀

面對經濟一體化、教育國際化、人才多元化的發展背景,市南區歷經改制、重建、更名、升格、擴編之路,整合部門資源、優化機制內涵,於20xx年投資3千萬元,“多元現代”培訓機構建設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8層中心大樓,打造“多元現代”培訓機構。20xx年區教育局又斥資300萬進行內部設施建設,配備了適用於各學科教師培訓的各類專用教室,使之成為集學術報告、教學展示、教師培訓、會議交流、網絡互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學術交流中心”,達到示範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基礎設施要求,為區域教師培訓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和環境支持。

市南區教育局制定下發了《新教師三年培訓方案》,《新教師培訓手冊》,對參訓教師的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分散培訓、教研活動、校本培訓、讀書、聽課、反思等情況進行跟蹤記錄,通過自我評價、同行評價以及校長導評等實現對培訓教師的全程監控,使學習、反思、研究真正成為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同時建立了培訓反饋機制,綜合學員每月一次培訓的出勤情況、培訓表現、培訓作業、平日課堂等情況進行及時的總結,通過區域網面向全區進行反饋,及時調控教師的學習與發展狀態,調控發展的方向。

(二)培訓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

1、是認識的問題。這裏既有領導重視的問題,也有教師認識上的問題。領導重視不夠,對培訓工作缺乏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勵機制,造成教師參訓主動性不夠。教師認識不到位,形規劃綱要專題、師德專題、班主任工作專題、專業知識更新和學科素養提升等。

(三)是要創新豐富培訓的.模式和方法。從教師的希望和教師培訓工作發展的趨勢來看,集中培訓、校本研修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是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途徑,但在實施過程中,三種方式一定要既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又能互相彌補各自不足,成為有機結合的整體。集中主要解決培訓的組織部署、階段性總結、交流研討和問題指導等,遠程主要解決專業引領、問題指導、交流展示等,校本主要解決“做”的問題。同時,要進一步豐富培訓的方式,像名師講學、脱產研修、案例觀摩、送教上門等教師們喜聞樂見的培訓方式,要作為常用的方式貫穿於教師培訓的始終。

(四)是要大力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要以專兼結合的方式,從一線優秀教師中選拔部分骨幹充實培訓者隊伍,組建名師講學團。加強培訓者培訓,可通過外出學習、崗位研修、下校實踐等方式,認真組織實施培訓者每年72學時的培訓研修,嚴格培訓者的考核評價,提高培訓者的施訓能力。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8

要加強我縣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提升教育教學品位,我們要關注教師的培訓,才能提高教育的質量,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才能讓社會對教育滿意。

一、調查目的

教師的培訓是教師個人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基礎課程改革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的重要條件。而對教師培訓內容的確定又必須以教師自身的需求為基礎。為徵求我校教師對市教育局關於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填寫了《十八集初中教師培訓需求調查表》,結合我校教師自身的實際需求進行了認真調研。現作如下彙報。

二、調查過程

20xx年11月10日下午,利用全體教師例會時間,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獲取我校教師培訓需求的信息。

(一)問卷編制

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是有關繼續教育需求問題,共設計了三個方面共17個問題,其中8個問題為打分題,8個問題為開放式問答題,1個問題是建議題。

(二)問卷取樣

問卷採用全面抽樣的方法,以我校全體教師為調查對象,通過全員發放問卷來覆蓋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師羣體。實發問卷24份,回收24份,回收率為100%;回收問卷中有效問卷24份,有效率達100%。

三、調查結果

(一)基本情況

調查的24位教師中,數學教師7人,語文教師7人,英語教師4人,物理、化學教師2人,思品教師3人,體育教師1人。應該説,這完全真實地反映我校教師對培訓的需求及對培訓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二)數據分析

1、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較高,有這方面的要求。有80%以上的教師表示希望接受相關的教師技能培訓。

2、教師的培訓工作能促進了個人專業發展。有51%的教師認為教師培訓會讓他們掌握一些現代教育方法,70%的教師認為教師培訓能讓他們開闊教育視野,40%的教師認為通過教師培訓會更新知識結構,50%的教師認為通過對教師的培訓一定會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個人專業發展。

3、通過教師培訓能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80%的教師認為參加培訓是為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40%的教師認為參加培訓是為了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技能。

4、部分教師安於現狀,缺乏競爭意識。參加培訓是為了增強競爭力,以求發展的教師佔35%;認為參加培訓是為了完成上級主管部門規定的任務的教師佔30%。

5、目前,我校教師對信息技術培訓和提高教育教學技巧培訓的需求比較強烈。80%的教師希望參加提高教學技能、技巧的培訓,60%的教師希望參加信息技術培訓。

6、教師的培訓方式應該靈活多樣。問卷顯示,教師需要多樣的培訓方式,其中尤以同行介紹經驗、教學展示、共同研討型的培訓方式因為最貼近教育教學實際而最受教師的歡迎,佔參與問卷調查教師的80%。其它形式分別為系列講座佔20%,專題講座佔23%,網絡培訓與面授培訓相結合以面授為主佔20%,網絡培訓與面授培訓相結合以網絡為主佔25%。

四、培訓建議

1.創新培訓模式,實現個性化引領是教師對培訓的最大期望。

“會議式”培訓一直是我們採用的主要培訓形式,從調查來看,隨着教師培訓需求多樣化發展,大班額培訓報告會難以滿足教師個性化引領式培訓需求,因此,培訓儘量減少大班額,多增加小班額培訓形式。強化參與式、對話式、展示式、觀摩式等形式的'培訓。

2、加強教育行政部門、培訓院校、教師任職學校三方的聯合。

教育行政部門、培訓院校、教師任職學校要三位一體,應各有側重。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培訓目標、要求的制定和領導,對培訓教師的組織與管理;培訓院校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後,針對教師所需,確定培訓內容,選擇培訓方式,細化培訓過程;教師任職學校負責督促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所學知識,為教師搭建展示平台,並及時做好培訓效果的信息反饋,以供調整改進。

3.圍繞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標設置培訓內容,突出幹部教師普遍關注的教育教學熱點,切實滿足培訓者的需求。

首先,培訓目標定位要以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為出發點和歸宿,生成培訓問題,變理念培訓為主為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主的培訓。其次,培訓專題零散、不繫統是當前培訓內容設置中普遍存在的,今後應由重零散性知識專題設置為強化系統性文化素養知識專題設置。

4、教師培訓內容要具有針對性。

教育教學技能、技巧的培訓是教師期望培訓類別的首選,現代教育理論、技術、方法、信息技術、新課改理念及前沿動向的培訓都必須應是今後教師培訓的重點內容。

5、採用多樣化的培訓方式,提高培訓效果。

在培訓的形式上,除了系列講座和專題講座外,還要多采用同行介紹經驗,教學展示,共同研討型的培訓方式,通過觀摩名師課堂、實地考察,是教師積極參與到培訓的過程中。要積極倡導“請進來、走出去”,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採用集體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切實提高培訓效果。在培訓教師的培訓者的選用上,應多聘用教學經驗的豐富的教學一線教師和有教育教學理論的教育教學專家,給教師以教育教學最直觀、最形象的指導,另外高校教師和教研人員也是教師需要的培訓人員。

6、教師培訓的時間問題。

教師平時教育教學工作十分繁忙,如何處理教師工作與教師培訓的關係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學時間外出培訓勢必影響教育教學工作,休息日又影響教師休息。

7.進一步完善組織管理、經費保障機制。

培訓。所以,完善培訓機制,規範組織管理,應該是當前重點要抓好的工作。

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是教師個人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的重要條件。教師培訓作為教師成長有效途徑之一,它能滿足教師的發展,可直接彌補教師所學的某些不足,為教師的政治、思想、業務等方面的素養“充電”、“加油”;它能激發教師的成就動機,教師發展越充分,就越有信心全面實現自身的價值;它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使一些表現好的教師更加上進,另一方面,可以使後進教師有所轉變;它能幫助教師協調人際關係,在師資培訓的價值取向上,以往大多趨向於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其實有些教師教育效率不高的癥結往往不是其掌握的知識、技能等不夠,而是一些人格因素及其引起的師生之間、教師之間等的矛盾。

為了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發揮培訓效能,我校組織部分老師分為兩組於20xx年2月25日——28日深入全區幼兒園、小學、中學等28所學校,發放教師培訓需求問卷140份,組織各校中層幹部、班主任及教師代表,採取署名方式填寫,回收140份,同時與部分學校業務校長採取面對面方式瞭解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1.年齡及職稱。在提交問卷的140名教師中,年齡在35歲以下的有59人,45歲以上的31人;中級職稱佔46%,初級及未評職稱的佔34%。年齡老、中、青兼顧,職稱初、中、高級均涉及。

2.課後反思。有91.8%的教師會“思考這節課的得失及其原因”,同時有56%的“寫教學隨筆”;23%的“寫教育故事”。反思是人類不斷髮展的動力,我們絕大多數老師能以不同方式思考,在反思中成長進步。

3.崇拜的教育專家或名師。在提交的140份問卷中,有110人填寫了自己崇拜的對象。古代的孔子、朱熹,近代的陶行知、葉聖陶,當代魏書生、李鎮西;幼兒學段的許卓婭,小學學段的錢守旺,中學學段的餘映潮等28名教育家或名師,最聚焦的要數陶行知,有50人認可並崇拜他。

4.授課採取的教學手段。103人採取“製作課件並借鑑同行的方法”,同時51人“自制教具、掛圖”,只有4人表明自己“沒采取什麼手段”。絕大多數老師均能採取並借用教具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9

為總結第三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培訓,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於近期組織了我縣“十二五”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我們組織專人分別深入城區、各鄉鎮的中小學(幼兒園),採取分區、分層抽樣方法,對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不同參訓對象開展培訓需求調研。調研期間共組織召開座談會3場,部分學校教師和全縣部分中小學校長、業務指導人員座談會各一場,參加座談人員148人;發放調研問卷106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其中:高中25份、初中24份、小學37份、幼兒園11份、培訓者3份。

在提交問卷的100名培訓對象中,教齡在15年以上的有84人,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參加了我省組織的前三輪繼續教育,對繼續教育工作的沿革發展有着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於對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縣城學校教師48名,鄉鎮學校教師52名,校級以上骨幹教師47名,普通教師53名,兩種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培訓對象人數基本持平,中層以上幹部、校長21人,普通教師79人,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二、對調研問卷的數據分析

(一)對08年至今的培訓評價

在對08年開展至今的第三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總體評價中,有61人選擇的是“滿意”或“比較滿意”,32人認為“一般”,説明大家對過去一輪的培訓是基本認可的,但培訓的滿意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培訓內容上,老師們覺得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是“上好課”專題的學習,佔49%;其次是“評好課”專題,佔21%;再次是“備好課”和“育好人”專題,各佔17%;“命好題”專題僅有佔2%的人選擇。由此可見,老師們對那些與課堂教學直接關聯的,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操作性相對較強的培訓內容較為感興趣,同時,對未能開展的“育好人”專題仍抱有一定的期待。

在培訓模式上,認為效果最好的培訓模式選項中,“以遠程為依託,整合集中和校本的混合學習模式”以微弱優勢排在首位,佔24票,“集中培訓”和“集中與校本結合”的模式分別以21票和20票緊隨其後,“遠程與校本結合”、“校本培訓”分別為14票和12票,“遠程培訓”僅為8票。大家對不同培訓模式認識的分化,説明目前尚無一種模式能夠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各種模式的優點和不足同樣是突出的。從排在前三位的情況來看,集中、校本、遠程相結合可能大家認為更有利於各種模式的揚長避短,因而大家更樂於接受。

在培訓的方式上,大家認為最有效的是“名師帶教”和“觀摩考察”,分別佔36%和35%,“案例研討”佔19%,選擇“經驗交流”、“專題講座”、“自主研修”方式的均不到10%。無獨有偶,培訓方式與培訓內容相似,相對集中在實踐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強的幾種方式上,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是面對面的直接指導和借鑑。

(二)對新一輪全員培訓的需求

在培訓時間安排上,有70%的人希望在“學期中”組織培訓,26%的人願意在“暑假”接受培訓,願意在“雙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訓的僅各佔1%。這樣的數據説明老師們一方面工作負擔和家庭負擔較重,僅有的休息時間(尤其是雙休日)需要休息調整或用來處理個人的一些事務,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師們的自我權利意識增強,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充分享受。

在最需要的培訓內容方面,“教育實踐與教學新技能”以52%的得票位列各項之首,“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以26%居其次,“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得票數佔18%,“教育政策與法規”和“職業道德與素養”僅佔4%。與前述有關數據相一致,老師們還是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實踐、教學技能”等課堂教學實踐、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訓,對“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等涉及個人專業發展的理論、知識和能力也有一定的需求。在最希望的培訓教師方面,“名師”、“教授和專家”、“骨幹教師”分別以38、25、19票位列前三,“優秀教研員”和“進修學校教師”分別以11、7票居後。説明一方面老師們希望得到既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又能將實踐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名師、專家和骨幹教師”的培訓引領,另一方面,“教研員”和“教師進修學校教師”的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在培訓的考核方式上,大家最認可的選擇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29票;實踐觀察與測評22票;作業練習20票;實踐技能測試10票;統一筆試9票;競賽評比4票。説明大家在接受“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這個大的考評原則的同時,對注重實踐的“實測評價”方式也較為認可,通過提交“作業練習”的方式進行考評也能部分接受。

三、座談會的情況綜述

在召開不同地區、不同層面人員參加的座談會中,我們把調研問卷所列的“參加培訓的最大困難,教師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新一輪教師培訓的期待”等議題作為座談的主要內容,以期達到總結反思過去的培訓工作,瞭解今後培訓需求的'目的。

老師們參加培訓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如下兩個方面:困難之一是工學矛盾。我縣中小學大多分佈在農村,儘管學校規模小,班額小,但班級個數並不少,因此這些學校的教師教學負擔仍很重,全天包班的現象很普遍,正常教學日全在課堂,基本無暇參加培訓,即便是校本培訓組織交流研討,也必須在放學後開展。農村教師大多在居家所在地附近學校工作,放學後或雙休日有一定的家務瑣事,因此很難或不願再抽出時間投入培訓。

困難之二是老年教師現狀。由於近十年間,新進教師較少,中小學(尤其是農村地區)教師老年化(50歲以上)現象較為普遍,這部分老師因視力、記憶力減退和精力不濟,參加學習,尤其是理論性較強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如遠程培訓)的培訓,他們感覺困難較大。

培訓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大方面:

一是認識的問題。這裏既有領導重視的問題,也有教師認識上的問題。領導重視不夠,對培訓工作缺乏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勵機制,造成教師參訓主動性不夠。教師認識不到位,形成了對培訓應付了事的現象。

二是內容的問題。過去培訓內容的確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確定的,教師們主要是被動接受。第三輪培訓儘管增加了調研和問題反饋環節,但是重理論輕實踐的成分還是

(一)調研目的:

(二)調查問卷結果概括如下:

1、教師關注的培訓內容:任教學科專業的前沿知識,多媒體、信息網絡的應用能力的培訓,班主任中作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技巧的培訓。

2、教師喜歡的授課教師和培訓方式:教師們自始至終喜歡一線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與專家研討互動、交流對話型、案例評析、參與式培訓型認為很有實效。對專家的講座普遍感到知識前衞、信息量大,也很想聽聽,但不要太多。希望名師或專家能到自己的學校來直接給與微格式的培訓。

3、培訓考核評價的有效方式:大多數教師認為根據培訓課程完成相應的作業 或是提交教學案例或現場説課,是很好的評價方式;也有人認為考試最公平。

4、集中培訓:教師認為一期集中培訓6天最合適。

5、教師的參訓態度:教師認為教師培訓有利於提升自身素質,他們期待提高教學技能、期待獲得新的理念、可以在工作上應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術。

(三)幾點啟示:

調研過程中也走訪了一些校長、師訓主任和一線老師,對今後的培訓培訓工作有了一些思緒,粗略整理了一下:

1.教師每個人的成長與培訓需求各有不同,我們應立足於各自的特點,設計不同的培訓課程,使之個案化。

2.要針對一般教師、骨幹教師、新教師等對專業的不同需求,使培訓課程實現系統化、模塊化、層次化。

3.對於教師培訓,有些老師有學習熱情,能夠擠出學習時間來學習,但是,調查數據也説明老師被迫參訓學習的不在少數,培訓效果難以保證。所以培訓部門要要加強對教師參加研修的指導、監督和

管理,從關注教師的參訓率向關注教師研訓的效果轉移,使培訓實效化。

4、確定了培訓的階段目標及內容後,要持之以恆,定期、定人員、定效果,不要因為各種藉口取消教師的培訓,使之制度化

5、為了使培訓更有針對性與實效性,要以創新和服務的理念去研究和探討,完善培訓模式,使之科學化。

6、在對教師們培訓的同時,更要直接指導,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平台,這樣才能讓教師學習的知識和理論轉化為能力。教師帶着問題去聽專家報告,主動從專家報告中尋找對應的提示,然後耐心嘗試、用心感悟,從中取得的經驗進而返回自己的教學崗位去指導學生建構。這一方面的工作我們還有待提升,使培訓接收的知識和理論到能力的實踐化。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10

為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實現我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和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從20xx年開始,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我縣開始實施農村勞動力陽光培訓工程。為了做好20xx年陽光工程實施工作,加快提升農村勞動者的從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全面瞭解我縣陽光工程實施狀況,建立系統化、結構化的培訓體系。我們對本縣的陽光工程實施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概況

(一)、全縣勞動力分佈情況

我們縣地處地區,面積達平方公里。其中,農業耕地萬畝,林地萬畝。全縣轄個鎮,個區,共有個自然村,總人口達萬。全縣總人口中農業人口萬人,佔總人口的%,城鎮人口萬人。全縣有農村勞動力萬人,外出務工勞動力萬人,剩餘勞動力萬人。農村勞動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萬人,初中文化程度的萬人,小學及以下的有萬人。全縣從事農、牧、漁業生產的勞動力萬人,男性佔%,女性佔%,年齡層主要集中在歲至歲。從事農產品加工人,男性佔%,女性佔%,年齡層主要集中在歲至歲。從事農資產品經營的勞動力萬人,男性佔%,女性佔%,年齡層主要集中在歲至歲。到目前為止,全縣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共建立個,現有人蔘加合作社。

(二)、全縣農業基本情況

我縣共有耕地萬畝,其中,已建立個優質農產品示範區,落實經濟作物萬畝。把,等經濟效益好的農作物列為本縣的特色經濟支柱產業。畜牧業方面,為加快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帶動本地農民增收、創收。現已建成個大型化、標準化的養殖基地。20xx年,生豬產量達噸,牛肉產量達噸,羊肉產量達噸,禽肉產量達噸,禽蛋產量達噸。漁業方面,我縣的水利資源豐富,現已形成水產養殖面積畝,佔總水面積%。主要發展,等經濟效益好的魚類養殖。截止20xx年底,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億元,農業總產值達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二、陽光工程培訓情況

(一)、本縣農民培訓意願

隨着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進一步深入,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整升級,對農村農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隨着近幾年來,農業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農民都意識到科學文化的重要性。經過調查,%的農民都表示希望學到相關的農業專業知識,有助於他們調整思路,發展農業,達到脱貧致富的目的。

(二)、培訓取得的成效

20xx年,在上級的正確指導下,我們認真完成陽光工程培訓任務。全年共培訓次,計劃培訓人,實際完成培訓人。教學過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簡單易懂,讓廣大學習者能夠快速掌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大大提升了農民的從業技能,並積極引導有能力的農民參與農業合作社,發展主推農產品,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把我縣的農業產業和勞動力培訓工程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選好培訓基地,做好全面部署

根據國家關於“陽光工程”定點培訓基地的認定意見,我們按照相關程序先後確定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技術學校、等個學校為我縣陽光工程定點培訓基地。在培訓計劃安排上,我們依據上年度各基地任務完成情況和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進行了落實,縣陽光辦與培訓基地簽訂了培訓合同,實行合同化管理。要求參與培訓的單位自覺接受縣陽光辦的管理、監督、檢查工作。另外,成立了陽光工程培訓領導小組,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便於對培訓工作的指導、管理工作。

(二)、加強制度建設、規範運作程序

為嚴格落實省對陽光工程實施的相關要求意見,抓好對學員的培訓工作,切實為新農村建設培養更多更優秀的農業從業者。這必須從源頭抓好,加強制度建設工作。一是嚴格落實“第一節課“制度。向參加培訓的學員講解國家的相關政策。二是核實學員的身份是否屬實、正確。三是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制度。在每次開班前,培訓單位都必須向縣陽光辦寫出開班申請、培訓計劃、培訓過程中及時上報相關工作情況。四是嚴格規範台賬制度。各培訓基地都建立了農民培訓台帳,作為檢查驗收培訓情況的重要依據。台帳按要求真實規範填寫明學員姓名、年齡、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培訓專業、培訓時間、補助金額、收費情況等。培訓基地主要負責同志共同對台帳的真實性負責。每個培訓班次結束後,將形成的紙質台帳由培訓機構法人代表、主要負責同志核實簽字後及時上報。五是把好資金撥付關。縣陽光辦和財政局認真核實台帳資料、驗收報告、監管紀錄,嚴把發放簽字關,最後將專項資金撥付各個培訓基地。

(三)、創新辦學方式,增強培訓實效

一是根據市場需求,明確培訓方向。重點加強對農業的種養大户、生產能手、科技示範户等的培訓工作。對生產過程中易產生的問題和動植物疫病的防治等以及怎樣實現增收增產進行重點培訓,對學員進行實地指導。二是對農產品的貯藏保鮮、深加工、農機維修等進行專門指導培訓,以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三是把與農業產業發展和相關重大工程項目結合起來,通過實際的生產過程,來為養殖户提供技術和相關政策。針對農業合作社,重點進行人員管理培訓。四是抓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把參加過農技推廣示範縣項目培訓的農技推廣人員作為陽光工程的主要師資力量。增強教學質量、通過面對面交流、傳授知識,讓農民快速掌握相關專業技能,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看到自從實施“陽光工程”以來,我縣在培訓農民適應新農村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縣級財政投入嚴重不足

由於農民對陽光培訓工程需求日益高漲,但用於培訓計劃的配套資金比較不足,大大制約了農民技能培訓的規模和質量。

(二)、培訓硬件設施不足

我縣培訓機構共家,師資共人,培訓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多數都存在設備老化、功能單一、規模較小,師資隊伍建設不夠等問題。這些嚴重影響了培訓質量。

(三)、農民培訓難度大

農民整體文化素質不高,對學習領會不深,對新技術、新知識接受程度不高。有的剛開始還興趣勃勃,隨着培訓過程中,自己從事繁重的農事勞動,致使精力、體力都更不上學習進度,學習意願也逐漸降低。

(四)、培訓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走訪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很多農民有參加培訓學習的意願,但存在很多實際困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經濟條件問題。很多農民不願拿或拿不出相應的生活費、差旅費等。二是精力有限,家庭事多和忙於生產,擔心學不會,還耽誤時間。

五、對20xx年陽光工程實施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領導

各級應該由主要領導擔任農民陽光工程領導小組組長,並把農民陽光工程納入黨委、政府日常事務,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時,做好農民陽光工程培訓項目銜接工作,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中長期培訓規劃,實施計劃和方案,要既有目標,又有措施,並且措施要細化,切實可行。各培訓部門要建立一個好的專班,保證規劃、教學和管理到位。各級種植、畜牧獸醫、水產、農機、農業經管部門要積極配合,切實做好陽光工程農民培訓工作。

(二)、進一步加強財政配套資金監管和使用

一是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嚴格按照《資金使用辦法》設立專項資金賬户,由專人管理,保證專款專用。杜絕截留、挪用、套用等違規使用資金的行為發生。二是加強對培訓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規範台賬、將其作為項目管理和檢查驗收的重要依據。三是實行動態管理,確保陽光工程順利開展。加大社會輿論監督,對人民羣眾反映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對出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對於違紀違規的相關責任人要進行嚴肅處理。四是合理分配資金,對好的培訓基地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學設施。把陽光工程補助資金以農民直接受益為原則,以培訓券的形式直接補貼給農户,也可以通過降低收費標準的方式補貼給培訓機構。

(三)、擇優選擇培訓單位,打破“一認定終身”

全方位考察認定培訓機構。立足師資力量、實習場地,提前考察好轄區內的培訓機構,以適應陽光工程的新要求、新特點和滿足當地農民的新需求。採取績效考核機制,擇優選擇培訓質量好的單位進行培訓合作。藉以調動各培訓機構工作的積極性。轉變培訓任務分配方式,對過去相對固定的任務分配上轉變為根據上年績效考核情況來分配各培訓機構的任務量,引導培訓資金向積極性更高、培訓效果更好的單位傾斜。

(四)、20xx年培訓擬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農業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培訓相關的農業生產及管理技術,對農產品的加工、貯藏、保鮮技術,農機操作及維修技術、沼氣建設及維護技術,農業經營管理及農村社會管理知識等。主要通過種養大户、科技示範户及農業專業合作社進行以點帶面,逐步覆蓋的教學形式。

二是開展系統的創業知識培訓工作,以提高有創業需求人員的經營管理水平。特別是對農村初高中畢業生、復轉軍人、在外打工已積累資本的農民作為重點培訓對象。一般培訓時間累計約兩週。

三是以村為單位,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普及型培訓,每村培訓人員不少於50人,累計培訓時間為1-2天。針對當地產業發展、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結合專業合作社發展,對主推產品、配套種植和養殖技術、抗災減災技術為主要內容進行培訓。

四是教學過程,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實地培訓,面對面,手把手的教授知識,讓農民易懂、易學,快速掌握實用的技能。

為深入瞭解鄉鎮農民接受培訓的需求意願,根據xx縣A鄉鎮户數印製下發調查問卷14132份,發放到户13256份,最大程度確保調查工作達到村莊100%覆蓋、農户100%覆蓋。包村幹部和村“兩委”採取入户訪談和問卷調查形式,共得到有效問卷13119份。經整理分析,得到如下調查結論。

(一)農民參加培訓的願望強烈。

在接受調查的`農民中,76.6%的農民願意參加培訓,23.1%的農民不願意參加培訓,0.2%的農民對參加培訓持無所謂態度。其中,71.0%的農民希望通過培訓增加收入,15.9%的農民希望通過培訓提高技能,此兩項培訓目的佔到被調查者的比例達到86.9%;通過培訓獲取政策扶持、獲得學歷、獲得證書等目的所佔比例分別為3.7%、0.5%和1.6%。63.7%的農民更加傾向於點對點的培訓類型。以上數據表明,農民普遍對參加培訓具有較高的積極性。結合面談訪問發現,隨着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提高科技文化素質對於增收致富的重要性,越來越感受到自身的知識和技能的不足,迫切希望通過接受培訓以適應日益變化的形勢,特別是希望能學到一技之長,提升增收致富的能力。

(二)農民最希望學習的內容。

調查問卷顯示,農民最希望學習的內容是實用技術,佔56.9%,政策方針、電子商務、個人創業分別佔3.6%、10.6%、17.0%,、其他類佔1.9%。在證書類培訓中,農民則傾向於電工、焊工、心得體會家政等實用技能,所佔比例分別為11.5%、18.9%、19.1%,對於新興技術面點師、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財務類、營養師的需求意願相對較低,認識不足,所佔比例分別為6.0%、9.2%、4.3%、0.3%、0.6%。調查表明,像A鎮這樣經濟發展處於中等水平的農業大鎮,實用技術仍然是廣大農民最希望學習的內容。

(三)農民對於創業基金的認識。

調查數據顯示,39.0%的農民表示願意申請創業基金,53.5%的農民表示並不願意申請創業基金。願意申請創業基金的農民中,98.4%的農民對於創業基金服務較為滿意,1.6%的農民對創業基金服務不滿意。農民申領創業基金是政府立足當下、着眼長遠推出的一項惠農政策,旨在給予農民創業資金支持;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並接受創業基金,相關部門應當不斷更新改善服務質量和水平,自我完善,使創業基金服務更好地惠及更多民眾。

(四)農民喜歡的培訓方式

調查問卷顯示,農民喜歡的培訓方式依次是集中授課與現場教學相結合(佔29.8%)、現場教學(佔29.6%)、集中授課(佔26.4%)、其它(佔3.6%)。由於農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接受新的信息和技術,主要是靠直觀感受,因此,農民最願意接受的培訓方式是專家學者或技術人員在生產經營現場的指導。調查數據也表明,集中面授也是農民願意選擇的培訓方式,體現在政策方針、電子商務等的學習方式上。錄像和多媒體教學具有教學成本低、覆蓋面廣、形象直觀的特點,培訓教師在集中上課的同時,再輔以錄像或多媒體教學,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五)農民喜歡的培訓教師。

在接受調查的街道農民中,9.8%的農民喜歡的培訓教師是高校教授,26.2%的農民喜歡的培訓教師是市內農業專家,30.9%的農民喜歡的培訓教師是點對點教師,23.4%的農民喜歡的培訓教師是當地土專家。市內農業專家和點對點教師所佔比例較大,主要原因在於當地土專家雖然實踐經驗豐富,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對事情的認識程度存在侷限性;高校教授雖然專業知識很強,但由於理論性、專業性較強,農民往往不易接受;而市內農業專家和點對點教師由於長期服務於農民,瞭解他們的生產經營狀況,既有理論性,又有豐富的實踐,講課的內容更能符合農民的需求,因而最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六)農民最希望接受的培訓時間。

在接受調查的農民中,25.3%的農民選擇最希望參加半天的培訓,36.7%的農民選擇最希望參加1天的培訓,6.4%的農民選擇最希望參加2天的培訓,12.4%的農民選擇最希望參加3天的培訓,11.5%的農民選擇最希望參加5天以上的培訓。調查表明,目前農民對培訓的需求以短期為主,一是農民最希望學習的內容是農業新技術,而單項農業新技術學習不需要太長時間;二是從農民難以抽出更長的時間參加培訓,即農民接受培訓存在一定機會成本;三是從培訓的供給來説,鄉鎮可能受培訓資金、組織難度的影響,較難開展較長時間的培訓。

(七)農民喜歡的培訓地點。

在接受調查的農民中,59.9%的農民喜歡的培訓地點是在本村,17.6%的農民喜歡的培訓地點是在鄉鎮,15.7%的農民喜歡的培訓地點是在縣城,2.1%的農民喜歡的培訓地點是其他。絕大部分農民認為適合的培訓地點是在本鄉鎮範圍內,主要是因為本鄉鎮範圍距離近,節約時間和金錢,既能參加培訓,又能照顧到生產,符合農民的實際要求;但是,仍有一些村民能夠接受到鄉鎮範圍之外參加培訓,因此,對於這些參訓需求意願強烈、層次要求較高的生產大户,新型農民學校應當適當開展一定比例的高層次培訓,組織當地農民到市外參觀學習,汲取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帶動當地農户發展。

(八)農民獲取培訓信息的途徑。

在接受調查的農民中,獲取培訓信息途徑由高到低依次為村幹部通知、身邊的羣眾、鄉鎮新農校辦、其他和培訓信息,所佔比例分別為60.2%、17.1%、13.8%、1.2%和1.1%。數據表明,目前,鄉鎮新農校辦宣傳較為到位,往往通過下發通知至各村、村幹部轉達、羣眾相互傳達等方式,將新型農民培訓信息通知到村民。

(九)影響農民培訓的因素。

在調查問卷列出的影響農民培訓的影響因素各選項中,69.0%的村民選擇沒有時間,21.1%的村民選擇培訓內容不感興趣。數據表明,新型農民培訓的開展,要充分考慮當地農民生產、生活實際情況,依此分批次、分時間段、安排不同內容類型的培訓課程,個人簡歷以滿足現代農民的多樣化需求。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11

為了進一步提高20xx年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校開展了小學教師培訓需求調研工作,根據學校安排,我組(xxx、xx、xxx、xxx)到xx小學、xx小學、xx小學、xx小學調研。所到學校無論硬件建設、師資配備都是所在校區最好的學校。調研期間聽課8節,組織召開座談會4場,發放調研問卷80份。 現將我組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聽課情況

8節課,語文、數學各四節,授課教師年齡在30—40歲,其中僅一位是男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四位。使用了分組教學模式的兩位。 8位教師都能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思路清晰,通過問題展開教學,課堂氣氛活躍。但存在問題也不少,使用演示文稿的老師,製作上僅停留在圖片、文字的使用上,音樂和視頻的插入都沒有。使用多媒體,就忘了板書。大多忽視教學生成,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很少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親身參與、體驗中學習新知識。個別教師使用了分組,但是利用程度不高,流於了形式。

二、對調研問卷的數據分析

綜合問卷分析

1、100%教師參加過不同形式的培訓。

2、90%的教師最需要對新課標、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92%的教師認為目前最欠缺的是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教學能力。

4、100%的教師贊同對小學生開展學校心理輔導。

教育技術問卷分析

1、不會操作電腦的教師為0。能簡單操作的為30%,掌握的60%,精通的為10%。

2、90%的教師掌握網絡上信息及資源的搜索。

3、95%的教師能夠使用電子郵件。

4、100%教師能簡單使用word。90%的教師能簡單操作excel。

5、95%的教師不會對音頻處理,85%的教師不會圖片處理。

6、90%教師能簡單操作多媒體設備。

音樂問卷分析

1、95%的教師沒有接受過演唱訓練或學習過歌唱的方法,還是自我感覺來唱。

2、90%能簡單使用鍵盤,但僅限於右手但旋律。

3、70%的教師獲得新知識的途徑是通過網絡。

4、90%的教師不具備音樂軟件的使用。

5、95%的教師沒有指導過課外小組的'活動。

6、100%的教師沒有見過20xx年新課標。

三、座談會的情況綜述

通過座談,我們發現:

音、體、美教師嚴重不足,兼職教師因專業知識或升學壓力多數不上,換成了自己的主課。

新配發的教學設備,因不會使用多閒置。

老師們參加培訓的困難主要是工學矛盾。學校的教師教學負擔仍很重,特別是遠離縣城的邊遠小學,師資短缺。並且現在的培訓有時扎堆,再加上主題調研,讓老師基本無暇以對。農村教師大多在不能住校,放學後或雙休日有一定的家務瑣事,因此很難或不願再抽出時間投入培訓。

老師們對新一輪培訓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培訓的內容緊密聯繫當前的課堂教學,理論的學習要易於內化為實踐,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於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又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是大多教師非常希望到名校觀摩學習,得到名師的指導和培訓。

三是希望能夠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分層培訓,因材施教,不能大一統,一概而論。

四是希望能夠送教下鄉,讓老師在家門口參加培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4lqo3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