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學校食堂管理調研報告

學校食堂管理調研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食堂管理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食堂管理調研報告

學校食堂管理調研報告1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尤其是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教育部門出台多項措施,加大對學校食堂的改造和投入,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一直以來將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對學校都要開展2次以上專項檢查,並通過推動“明廚亮灶”工程、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快檢室、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多項措施,促進學校食堂的硬軟件條件得到了大幅提高,學生就餐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成績有目共睹。

今年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相關人員,通過實地查看、隨機詢問、聽取彙報等形式對市內學校食堂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食堂836家,其中,托幼機構食堂326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466家,高中學校食堂41家,大中專院校食堂3家,在校學生387945人,就餐人數約28萬人。

二、學校食堂風險隱患分析

(一)基礎設備設施不完善。一是學校食堂硬件投入不足。中心城區中小學和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完備,但是農村學校民辦幼兒園食堂條件普遍簡陋,餐廚面積狹小,房屋破舊,排煙、排氣、排水等設施和防鼠、防蠅、防塵等“三防”設施不到位。二是食堂布局不合理。部分學校食堂沒有按照標準化設計,佈局設置未經相關職能部門審查,造成食堂布局不合理,功能配套不完善。三是設備普遍落後。部分學校食堂沒有配置基本的餐具消毒設備,即使配有簡單的消毒櫃,也是為應付檢查,平時基本不開啟使用。有的學校甚至未購置留樣櫃,工藝流程也不合理,生熟混雜,冷熱不分,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

(二)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學校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對食品安全重視不夠,食堂的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流於形式,甚至沒有進行崗前培訓,隨機抽查時部分食堂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一問三不知,食品安全意識亟待提高。還有一些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崗前沒有參加健康體檢,存在先上車後補票的現象。部分學校仍存在無證經營現象,還有部分學校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有的甚至層層轉包,存在諸多的弊端,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三)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學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沒有建立相關制度,有的雖然建立了制度,但也未按規定很好地執行。具體表現為進貨台賬不完善,不能夠及時、全面對購進食品及原料進行登記;食品留樣工作也欠規範;食堂供學生使用的餐具消毒未完全按照“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潔”規定執行。這些情況表明學校食堂管理仍存在漏洞,存在着許多食品安全隱患。

(四)基層監管能力受限。一是監管力量不足。目前,雖然建有鄉鎮、街道或片區食品藥品監管所,但監管人員嚴重不足,監管力量與監管的對象數量和頻次要求不匹配,存在可能因監管不到位被追責的風險。二是監管能力不足。部分監管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等掌握還尤顯不足,檢查力度不高,對食品安全監管究竟應該監管什麼,怎樣監管認識模糊,處於被動監管狀態,監管形式化。

三、措施和建議

(一)高度重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緊迫性,應把學校食堂建設作為最基礎、最優先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大經費投入,對學生食堂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設備購置及維修進行必要的投入,全面實施“明廚亮灶”工程。同時,開展學校食堂“升A滅C”行動,有計劃、有步驟的改造陳舊的的食堂,及早實現“三化”(瓷化、鋼化、亮化),提升學校食堂的硬件水平。在新建、改建、擴建學校食堂時,主動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溝通,從而確保食堂功能齊備,佈局合理、設施完善,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食堂布局不合理的狀況。

(二)加強管理,落實學校主體責任。一是督促學校承擔主體責任,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和評價,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自查制度,定期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二是強化食堂內部管理,嚴把食品及原料的採購關,加強食品加工過程控制,建立嚴格的食品留樣制度,嚴格落實保潔消毒制度,加強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三是教體部門要切實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行政主管責任,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和目標考核,有效杜絕無證經營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食堂對外承包。

(三)強化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一是加強對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月”為契機,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提高學校和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二是加強對學校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的培訓,按照新《食品安全法》建立監督抽檢考核和公示制度,推進食品安全的責任和制度逐層落實。三是強化技能培訓,全面落實“四有兩責”,不斷完善應急響應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隊伍能力提升,以便在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面前,能做到判斷準確、組織有力、反應迅速、處置高效,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充實力量,提升餐飲執法水平。一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對餐飲安全工作的財政投入,解決好監管部門執法交通工具,快速檢測裝備,取證工具,信息化設備等。二是要完善隊伍,配齊配強監督執法人員,特別是要將具備專業素質、責任心強的年青人快速補充到執法隊伍中,為確保學校餐飲安全提供強大的後盾。三是強化對監管人員的培訓。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及省裏、市相關要求,有計劃地對監管人員在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切實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

學校食堂管理調研報告2

學校食堂是學生用餐的聚集地,食堂及飲食衞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及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區各級政府及衞生、教育行政部門在學校食堂建設及食堂飲食衞生安全方面下了較大的力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生活質量,有效地防止了學生羣體食物中毒等事故的發生。但是,學校食堂由於基礎條件差,資金投入不足,加上經營體制等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衞生安全隱患。近段時間,寶峯鎮的人大代表對學校“辦食堂”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存在問題:

一是學校存在“兩輕”現象。由於思想認識的不足,學校辦食堂存在輕衞生管理、輕衞生基礎設施投入等問題,具體表現是:有的學校食堂面積狹小、功能佈局不合理、缺間少室,設施簡陋、生熟切板不分、交叉污染現象嚴重,難於保證飲食衞生安全。

二是衞生法律意識淡薄。食品監管點多面廣,監管到不了位。學校食堂未取得有效衞生許可證違法從事飲食經營活動,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上崗。

三是選址不盡合理、功能不分區。學校在新建、擴建、改建食堂的`選址不盡合理、設計不合理、功能區分不明確,導致一些新建的食堂不符合衞生要求。

四是食品採購把關不嚴,採購大宗食品時,未向生產廠家或批發商索取檢驗合格證等相關證件,未按要求建立食品購銷台賬,未與食品供應商簽定安全責任協議書,有的採購、使用“三無”產品及其他不符合衞生要求或標準的食品及原材料。

五是學校食堂沒有統一的檢驗設備和檢驗措施,當出現疑問時,無從就近就地檢驗,食品安全難以有效保證。

六是缺乏專業知識,缺乏良好衞生習慣,不會營養搭配。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發育成長的階段,營養需求較高,食堂員工的素質對於孩子們的飲食健康起着關鍵作用。但從學校食堂員工結構上看,工作人員一般是50-60歲人員,大多來自農村,文化水平較低,在上崗前並沒有接受正規的技術培訓和基礎知識培訓,對於菜品營養搭配知之甚少,同時存在個人衞生習慣欠佳,操作不規範的問題。

七是學校食堂臨聘人員勞動關係管理不規範留隱患。學校食堂員工基本屬於臨聘人員,屬於合同短期化管理,且工資待遇相對較低,沒有按《勞動法》繳納五險一金現象普遍,並且因為經濟利益、自身需要等方面緣故,存在較大的流動性。由於其臨時性,時間久了,要求解決退職費等問題又會接踵而至。

八是財政補貼餐費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學生的“營養餐”、“貧困餐”都有上級財政補貼的項目經費和本級補貼的經費。有項目經費,就必須進行審計,就應公開、公平、接受社會的監督。部分學校食堂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賬目不規範,收支不公開,財務管理混亂。難免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

九是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學校是學生充實內在,提升素養的地方,教育事業屬於社會公益事業,學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不是盈利。因此,一切以盈利為目的的活動應當遠離校園。辦食堂、開商店都是屬於社會服務,不應由學校來承擔,而應購買社會服務。但是現實是,一些以盈利為目的的餐飲、商店(超市)開在學校內,甚至有的學校以封閉式管理和安全衞生為名,禁止學生在校外購買,形成實質上的壟斷。

十是環境污染不可避免。由於學校食堂離教室很近,上午11時左右開始炒菜,油煙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食堂的廢棄物處理也很困難,沒有集中統一的處理,很難保證環境不受污染。

歸結起來,是衞生安全意識不足、衞生法制觀念淡薄、衞生管理措施有限等問題。為此,我們建議:

一是對學校學生用餐實行公開競標。統一向社會購買服務,集聚監管的優勢,確保食品安全。成立由教委、發改委、衞計委、工商局、食藥監局參加的學生食品供應監管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學生食品供應的統一組織領導、審批檢查工作。必要時,引進有資質的社會餐飲企業參與經營。餐飲企業進入學校學生用餐經營實行公開招標。接受社會的監督。能解決目前出現的諸多問題。

二是便於從源頭和產品兩個方面對食品進行監管。如果對學生用餐引進企業提供服務,那麼食藥監局只要對企業活動進行監管就能免除食品安全的危害。採用互聯網+、企業聯農户等優質優選方案:農户在田間地頭的種植到提供給餐桌上學生的蔬菜、食品都會一一記錄在案。通過企業的訂單供應,同時可以解決如:農業園區建設的訂單、飲水源保護區農户的收益等問題。

三是學生用餐的企業化管理,可以解決目前學校辦食堂帶來的很多問題。對學校教育事業經費有一定的補充(招投標後獲得的利益)。對政府能夠產生一定的税收。同時能夠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食品安全追責,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學校食堂管理調研報告3

近段時期,隨着物價指數的大幅上漲,xx市一些學校食堂飯菜價格出現了上漲的現象。為了切實加強學校食堂管理,規範辦學行為,真正把學校食堂辦成服務師生、服務教學的重要場地,按照xx市領導要求,xx市物價局會同xx市教育局、xx市衞生質量監督局組成工作組對xx市部分學校食堂經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採取實地檢查、座談、走訪學生的形式進行,涉及大中專院校、市直城區學校、農村中小學等各級各類學校14所,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xx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790多所,在校學生45萬餘人,90%以上的學校辦有學生食堂。現有省A級食堂5個、B級食堂80個。近年來,全市各地各校食堂堅持“以生為本,服務為先”的工作宗旨,建立健全學校食堂各項管理機制,不斷加強學校食堂建設,為服務教育教學,服務師生生活,構建和諧平安校園作出了積極貢獻。xx市學校食堂在經營過程中有如下特點:

(一)提高認識,維護學校食堂的公益性原則。

學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為師生,提供餐飲服務,具有明顯的公益性質。學校食堂經營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學習,關係到學校的穩定。學校的後勤部門應加強對食堂的管理,要從維護廣大師生根本利益出發,充分認識食堂管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要始終堅持為教育,為師生服務的方向為原則。食堂提供的飯菜應該保質保量,價格適當,充分考慮大多數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對食堂的就餐價格實行最高限制,切實維護廣大學生的利益。

(二)科學統籌,積極化解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面對物價上漲的壓力,各地各校應積極應對,不能將物價上漲的壓力一味轉移到學生身上,給學生家庭增加負擔。一是要科學安排食譜,儘量避開高價,如東寶中學在物價高峯期,避開漲幅較大的肉類食品,取之以禽蛋、魚類食品,提前讓學校菜園的蔬菜供應食堂,降低了生產成本。二是實行大宗食品原料招標採購制,xx市學校後勤管理中心近年來組織城區大中型學校食堂統一招標採購大宗食品原料,進入學校的食品原料比市場價低5%左右,既保證了原料質量,又有效降低物價上漲風險,各地各校要繼續貫徹這一政策。三是因地制宜發展校內養殖業,近年來,xx市學校“兩個基地”建設成效顯著,為學生食堂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對物價上漲也有一定的消化能力。特別是農村學校要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種植蔬菜,圈養家禽,減輕物價壓力。四是合理拉開飯價檔次,至少要保證三個以上盒飯檔次,一方保證貧困學生和普通消費水平學生在學校能吃飽吃好,同時可以滿足家庭條件較好同學的需求,獲取的利潤用於平衡最低消費。

(三)加強監督管理,理順食堂經營秩序。

發揮社會輿論監督,職能部門行業監督,學校內部民主監督的優勢,定期評定食堂的飯菜價格和質量,聽取學生代表、工會代表的意見,定期公佈食堂帳務,做到一月一核算,一月一公佈,要堅決取消學校食堂個人承包制,教育、物價行政主管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地對學生的飯菜價格、飯菜成本、食堂成本開支範圍進行檢查,嚴肅查處種種價格違規行為。

(四)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規範學校食堂經營行為。

在現階段農村中小學校公用經費相當吃緊的前提下,改善農村中小學校食堂條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政府要通過逐步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緩解公用經費的壓力,同時對學校食堂進行適當補貼,保障學校的正常運轉。

(五)節約伙食成本,防範食品衞生安全。

廣大學校要進一步完善食堂財務出納人員工作管理制度、進貨驗收出貨管理制度、食堂財經管理制度、食堂倉庫保管制度、食品衞生安全消毒制度及食堂運行規程,杜絕浪費行為發生,杜絕白條肉及防礙人身安全的食品進入食堂,真正讓學生在校就餐吃得飯,吃得好,價格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9eqj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