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學校管理的調研報告

學校管理的調研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管理的調研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學校管理的調研報告

學校管理的調研報告1

學校食堂是學生用餐的聚集地,食堂及飲食衞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及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區各級政府及衞生、教育行政部門在學校食堂建設及食堂飲食衞生安全方面下了較大的力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生活質量,有效地防止了學生羣體食物中毒等事故的發生。但是,學校食堂由於基礎條件差,資金投入不足,加上經營體制等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衞生安全隱患。近段時間,寶峯鎮的人大代表對學校“辦食堂”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存在問題:

一是學校存在“兩輕”現象。由於思想認識的不足,學校辦食堂存在輕衞生管理、輕衞生基礎設施投入等問題,具體表現是:有的學校食堂面積狹小、功能佈局不合理、缺間少室,設施簡陋、生熟切板不分、交叉污染現象嚴重,難於保證飲食衞生安全。

二是衞生法律意識淡薄。食品監管點多面廣,監管到不了位。學校食堂未取得有效衞生許可證違法從事飲食經營活動,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上崗。

三是選址不盡合理、功能不分區。學校在新建、擴建、改建食堂的選址不盡合理、設計不合理、功能區分不明確,導致一些新建的食堂不符合衞生要求。

四是食品採購把關不嚴,採購大宗食品時,未向生產廠家或批發商索取檢驗合格證等相關證件,未按要求建立食品購銷台賬,未與食品供應商簽定安全責任協議書,有的採購、使用“三無”產品及其他不符合衞生要求或標準的食品及原材料。

五是學校食堂沒有統一的檢驗設備和檢驗措施,當出現疑問時,無從就近就地檢驗,食品安全難以有效保證。

六是缺乏專業知識,缺乏良好衞生習慣,不會營養搭配。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發育成長的階段,營養需求較高,食堂員工的素質對於孩子們的飲食健康起着關鍵作用。但從學校食堂員工結構上看,工作人員一般是50-60歲人員,大多來自農村,文化水平較低,在上崗前並沒有接受正規的技術培訓和基礎知識培訓,對於菜品營養搭配知之甚少,同時存在個人衞生習慣欠佳,操作不規範的問題。

七是學校食堂臨聘人員勞動關係管理不規範留隱患。學校食堂員工基本屬於臨聘人員,屬於合同短期化管理,且工資待遇相對較低,沒有按《勞動法》繳納五險一金現象普遍,並且因為經濟利益、自身需要等方面緣故,存在較大的流動性。由於其臨時性,時間久了,要求解決退職費等問題又會接踵而至。

八是財政補貼餐費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學生的“營養餐”、“貧困餐”都有上級財政補貼的項目經費和本級補貼的經費。有項目經費,就必須進行審計,就應公開、公平、接受社會的監督。部分學校食堂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賬目不規範,收支不公開,財務管理混亂。難免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

九是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學校是學生充實內在,提升素養的地方,教育事業屬於社會公益事業,學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不是盈利。因此,一切以盈利為目的的活動應當遠離校園。辦食堂、開商店都是屬於社會服務,不應由學校來承擔,而應購買社會服務。但是現實是,一些以盈利為目的的餐飲、商店(超市)開在學校內,甚至有的學校以封閉式管理和安全衞生為名,禁止學生在校外購買,形成實質上的壟斷。

十是環境污染不可避免。由於學校食堂離教室很近,上午11時左右開始炒菜,油煙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食堂的廢棄物處理也很困難,沒有集中統一的處理,很難保證環境不受污染。

歸結起來,是衞生安全意識不足、衞生法制觀念淡薄、衞生管理措施有限等問題。為此,我們建議:

一是對學校學生用餐實行公開競標。統一向社會購買服務,集聚監管的優勢,確保食品安全。成立由教委、發改委、衞計委、工商局、食藥監局參加的學生食品供應監管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學生食品供應的統一組織領導、審批檢查工作。必要時,引進有資質的社會餐飲企業參與經營。餐飲企業進入學校學生用餐經營實行公開招標。接受社會的監督。能解決目前出現的諸多問題。

二是便於從源頭和產品兩個方面對食品進行監管。如果對學生用餐引進企業提供服務,那麼食藥監局只要對企業活動進行監管就能免除食品安全的危害。採用互聯網+、企業聯農户等優質優選方案:農户在田間地頭的種植到提供給餐桌上學生的`蔬菜、食品都會一一記錄在案。通過企業的訂單供應,同時可以解決如:農業園區建設的訂單、飲水源保護區農户的收益等問題。

三是學生用餐的企業化管理,可以解決目前學校辦食堂帶來的很多問題。對學校教育事業經費有一定的補充(招投標後獲得的利益)。對政府能夠產生一定的税收。同時能夠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食品安全追責,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學校管理的調研報告2

當下提倡素質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則是課堂教育。課堂教育佔據孩子十多年的時間歷程,對孩子的成長几乎是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引導好孩子這關鍵的十幾年,讓我們的孩子能保持想像力、創造力而不被課堂教育所泯滅,這將是教育改革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針對這一課題,我們開展了學校管理的調查報告。

一、學校的現狀

1、教學條件得到改善

一是,校園建設得到加強。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藉助“逸夫資金”等項目的實施,爭取多渠道、多元化的方式籌措校建資金,消除了危房,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二是,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得到提高。通過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學校實現了聯網,計算機數量逐年增加,信息技術教育硬件設施大為改善。

三是,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功能教室的建設有所改善。近幾年來投入不少資金用於實驗室的改造,實驗室裝修一新,配備了標準的實驗桌等實驗設施,實驗條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功能教室的普及程度有較大提高,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室。

2、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隨着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撥放到位保障了義務教育的經費來源。

3、教師待遇得到保障

政府建立了與其相適應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和財政統一發放教職工工資的保障機制。不僅教育經費實現全區統籌,而且,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各項補貼、教職工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相關政策措施也逐步推進。

4、“兩免一補”措施到位

建立了貧困家庭子女教育幫扶制度,設立了助學基金,“兩免一補”等助學資金做到專款專用,而且,教育、財政、民政、團市委、婦聯等部門共同參與,採取多種 渠道,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施了減免、資助和結隊幫扶等辦法,使“兩基”成果進一步得到鞏固,“兩免一補”等資助措施取得了明顯效果。

雖然學校近幾年來取得了明顯變化,但是,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尤其是農村學校的管理,許多方面都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主要問題和建議

1、教育資源的不足

從我瞭解的情況來看,就以袁州區為例,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要入學,可學校的教育資源卻遠遠根不上需要入學孩子的要求。一般來説教育局規定每個班不能超過五十個孩子,有的地區則規定不能超過四十五個。中國是美國班級孩子的數量的二倍。而現如今的狀況是每個班級嚴重超越五十個的數量,基本上每個開學班級都達到七十幾個孩子,甚至有些班級達到八十個孩子。學校教育原本是為五十個孩子的容量而建造的,可現在的狀況是原本容納五十孩子的地方現在要容納八十個孩子,空間之狹窄讓幼小的孩子也不得不身子挨子桌子坐在一起了。

2、教師素質在提高,卻仍然存大較大的差異

教育工作者的競聘制度的推出,大大提高了其從業者的素質,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過競聘這樣一種制度湧現出來,但與教育現狀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調動全體教師積極性

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教師自身發展和個人利益,面向全體教師。一方面,加強教師管理和教育教學過程評價,完善教師評價機制,參考家長、學生的意見,優化教師管理,建立獎懲制度和正確的評價體系,堅持正確的導向,大力提倡敬業精神和協作精神,反對一味競爭,減輕教師心理壓力,為教師發展創 造寬鬆環境。另一方面,對邊遠學校的教師,給予政策性補貼,促進城鄉教師待遇上的公平,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2)注重農村骨幹教師培養

由於近年來,一些中青年教師,尤其是骨幹教師選調進城,造成農村學校優秀教師的缺乏,農村學校成為縣城中學骨幹教師培養基地,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常使農 村學校因骨幹力量的流失而元氣大傷。一方面,要注重農村骨幹教師的培養;另一方面,要在職稱評定、聘任等政策上,向農村學校實行傾斜。

(3)合理進行教師結構調整

學校小學英語、音體美教師缺乏,無法開課。初中數、語、外等主要學科教師明顯不足,兼職或改行現象普遍,對教學質量造成很大影響。一方面是學校老師的大量不足,一方面則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無法解決。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區域間的教師行業結構調整,鼓勵、動員一部分過剩學科教師參加轉崗培訓,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的招聘錄用,鼓勵新錄用教育工作者主動到農村學校進行支教。

3、授課方式必須進行改革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課堂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以老師為主,以老師為權威,而這種教育模式就註定老師會打壓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老師出一道題,如果孩子的答案不是標準答案則會判定錯誤,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靈性就這樣生生的被老師給打壓下去,長大後還談什麼想像力、創造力。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如同沒有一模一樣的花朵。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模式來對待我們天性不同的孩子,課堂不是流水線不需要將孩子鑄成同一個標準的模具,而需要我們的老師進行引導其正確的成長。

4、加強學術交流,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包含各類專業文獻、高等教育、中學教育、生活休閒娛樂、各類資格考試、文學作品欣賞、當今學校管理現狀調查報告[1]48等內容。

學校管理的調研報告3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尤其是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教育部門出台多項措施,加大對學校食堂的改造和投入, 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一直以來將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年對學校都要開展2次以上專項檢查,並通過推動 “明廚亮灶”工程、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快檢室、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多項措施,促進學校食堂的硬軟件條件得到了大幅提高,學生就餐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成績有目共睹。

今年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相關人員,通過實地查看、隨機詢問、聽取彙報等形式對市內學校食堂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食堂836家,其中,托幼機構食堂326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466家,高中學校食堂41家,大中專院校食堂3家,在校學生387945人,就餐人數約28萬人。

二、學校食堂風險隱患分析

(一)基礎設備設施不完善。一是學校食堂硬件投入不足。中心城區中小學和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完備,但是農村學校民辦幼兒園食堂條件普遍簡陋,餐廚面積狹小,房屋破舊,排煙、排氣、排水等設施和防鼠、防蠅、防塵等“三防”設施不到位。二是食堂布局不合理。部分學校食堂沒有按照標準化設計,佈局設置未經相關職能部門審查,造成食堂布局不合理,功能配套不完善。三是設備普遍落後。部分學校食堂沒有配置基本的餐具消毒設備,即使配有簡單的消毒櫃,也是為應付檢查,平時基本不開啟使用。有的學校甚至未購置留樣櫃,工藝流程也不合理,生熟混雜,冷熱不分,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

(二)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學校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對食品安全重視不夠,食堂的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流於形式,甚至沒有進行崗前培訓,隨機抽查時部分食堂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一問三不知,食品安全意識亟待提高。還有一些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崗前沒有參加健康體檢,存在先上車後補票的現象。部分學校仍存在無證經營現象,還有部分學校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有的甚至層層轉包,存在諸多的弊端,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三)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學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沒有建立相關制度,有的雖然建立了制度,但也未按規定很好地執行。具體表現為進貨台賬不完善,不能夠及時、全面對購進食品及原料進行登記;食品留樣工作也欠規範;食堂供學生使用的餐具消毒未完全按照“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潔”規定執行。這些情況表明學校食堂管理仍存在漏洞,存在着許多食品安全隱患。

(四)基層監管能力受限。一是監管力量不足。目前,雖然建有鄉鎮、街道或片區食品藥品監管所,但監管人員嚴重不足,監管力量與監管的對象數量和頻次要求不匹配,存在可能因監管不到位被追責的風險。二是監管能力不足。部分監管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等掌握還尤顯不足,檢查力度不高,對食品安全監管究竟應該監管什麼,怎樣監管認識模糊,處於被動監管狀態,監管形式化。

三、措施和建議

(一)高度重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緊迫性,應把學校食堂建設作為最基礎、最優先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大經費投入,對學生食堂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設備購置及維修進行必要的投入,全面實施“明廚亮灶”工程。同時,開展學校食堂“升A滅C”行動,有計劃、有步驟的改造陳舊的的食堂,及早實現“三化”(瓷化、鋼化、亮化),提升學校食堂的硬件水平。在新建、改建、擴建學校食堂時,主動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溝通,從而確保食堂功能齊備,佈局合理、設施完善,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食堂布局不合理的狀況。

(二)加強管理,落實學校主體責任。一是督促學校承擔主體責任,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和評價,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自查制度,定期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二是強化食堂內部管理,嚴把食品及原料的採購關,加強食品加工過程控制,建立嚴格的食品留樣制度,嚴格落實保潔消毒制度,加強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三是教體部門要切實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行政主管責任,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和目標考核,有效杜絕無證經營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食堂對外承包。

(三)強化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一是加強對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月”為契機,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提高學校和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二是加強對學校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的培訓,按照新《食品安全法》建立監督抽檢考核和公示制度,推進食品安全的責任和制度逐層落實。三是強化技能培訓,全面落實“四有兩責”,不斷完善應急響應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隊伍能力提升,以便在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面前,能做到判斷準確、組織有力、反應迅速、處置高效,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充實力量,提升餐飲執法水平。一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對餐飲安全工作的財政投入,解決好監管部門執法交通工具,快速檢測裝備,取證工具,信息化設備等。二是要完善隊伍,配齊配強監督執法人員,特別是要將具備專業素質、責任心強的年青人快速補充到執法隊伍中,為確保學校餐飲安全提供強大的後盾。三是強化對監管人員的培訓。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及省裏、市相關要求,有計劃地對監管人員在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切實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p7jn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