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調研報告格式範文

調研報告格式範文

調研報告是指經過在實踐中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某一經驗或問題的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瞭解,將調查瞭解到的全部情況和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的報告,以下是關於調研報告格式範文,歡迎閲讀!

調研報告格式範文

調研報告格式範文

一、基本情況

我市共有貧困人口2285户7300人,其中**縣1579户5200人,**區706户2100人。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縣沿祁連山淺山區7個鄉鎮 32 個村, 15個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和1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在**縣。經過前兩年集中攻堅,2015年全市共減少貧困人口1874户5900人(**縣1168户3800人,**區706户2100人),貧困農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628.6元(**縣5626元,**區8846.24元),**縣達到“插花型貧困縣”摘帽條件,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退出13個,**年計劃將剩餘的411户1400人全部脱貧。目前,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52户847人,其中:上年未脱貧163户545人、需要鞏固提高89户302人;一般貧困户184户633人、低保户68户214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通過調研,在省上“1+17”及市上“1+9” 精準扶貧方案的統領下,各級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及幫扶幹部傾心傾力謀劃思路,整合資源精準幫扶,綜合施策破解難題,重點在產業支撐、項目帶動、資金支持、功能配套上精準發力,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認真開展扶貧對象識別,基礎工作紮實有力。通過開展全市精準扶貧大調研,按照“脱貧出、返貧進”的動態管理原則,紮實開展建檔立卡工作,精準識別扶貧對象,深入分析致貧原因,科學區分貧困類別,加快推進精準扶貧大數據平台建設,完善規範建檔立卡資料,提高了幫扶工作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深入實施“853”掛圖作業,按照省市的統一標準要求,各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設立了精準扶貧掛圖作戰室,製作了平台建設“八個準”、村級作戰“五張圖”和貧困農户“三本賬”的脱貧攻堅“853”掛圖,逐項明確了扶貧攻堅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既達到了陽光工作、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和羣眾監督的目的,又做到了各項工作任務一目瞭然、推進不拖延、落實見成效。

(二)大力培育富民多元產業,增收途徑各具特色。各貧困村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貧困羣眾穩定增收脱貧的重要途徑,因地因村制宜確定脱貧致富思路,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元增收產業。一是特色高效產業帶動脱貧。在淺山冷涼灌區重點連片發展食用菌產業,在井河混灌區域重點連片發展日光温室,並扶持貧困村、貧困户大力發展舍飼養殖,建成了以山頭莊村、何家灣村為代表的設施農業基地和頭壩村、西灣村肉羊養殖為代表的設施養殖基地,較好地實現了以產業連片開發帶動區域貧困農户整體脱貧。二是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脱貧。

在集中連片發展設施農業等特色高效農業的基礎上,大力培育發展種植大户、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了以毛家莊村、七壩村“入股分紅+土地流轉收益+務工收入”為代表的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農户增收脱貧模式,穩定增加了農民羣眾的財產性收入。三是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脱貧。實施生態旅遊扶貧建設項目,改善鄉村旅遊休閒基礎設施,優先吸納貧困户參與項目建設與經營,建成了**東村、毛家莊村、永安村等以鄉村客棧、農家樂和休閒觀光為主的鄉村旅遊景點,使鄉村休閒旅遊成為惠農富農的新興產業。

(三)着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條件不斷改善。堅持把夯實農村基礎作為重中之重,積極迴應貧困羣眾需求,整合項目資金,集中力量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推進貧困村水、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新改建、維修渠道717公里,推廣滴灌、管灌等先進節水技術2.4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8.3萬畝;鋪設農村道路152公里;新建集中居住點20個,改造農村危舊房3660户。積極穩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完成了焦家莊鄉驪靬村104户、328人整村搬遷工作;編制完成《**縣紅光園藝場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總體規劃》,逐年對新城子、紅山窯等鄉鎮的541户1832人貧困人口實施搬遷,目前已向省財政廳上繳紅光園藝場先期出讓金1000萬元,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四)強化財政金融政策支持,融資難題有效破解。堅持把金融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千方百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創新融資扶持。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市、縣財政出資3500萬元,組建成立了**縣扶貧開發擔保有限公司,累計為3408户貧困户擔保發放貸款2.22億元,市級財政每年列支1000萬元雙聯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貧困村產業發展和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加大市級財政貼息額度,將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每户5萬元標準提高到8萬元,並建立貧困户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為貧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擔保、8萬元以下、3年以內的政府貼息小額信用貸款,共發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5350.7萬元。二是整合資金扶持。統籌整合市級財政每年列支的雙聯、菜籃子、草食畜、農業產業化等專項資金6600萬元,打包重點投向**縣,支持貧困鄉村加快發展。同時,整合各部門涉農項目資金2.04億元,實施了涉及種養業、鄉村道路、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貧項目200多個,貧困村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三是建立基金扶持。分層次建立了鄉鎮雙聯幫扶基金和村級雙聯救助基金,重點用於支持農村項目建設和救助生活困難羣眾。目前,雙聯幫扶基金累計注資達到1194萬元,實施雙聯強村富民項目52個,救助基金累計注資達到577萬元,救助困難羣眾1062户(次)。

(五)不斷完善民生服務保障,社會事業穩步推進。以滿足貧困農民基本需求為落腳點,加大貧困村社會事業投入力度,紮實推進村衞生室標準化建設,大力實施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等文體惠民工程,着力提高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新建包括貧困村在內的“一村一場”40個、“鄉村舞台”51個、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0個,其中投資180萬元建成新型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6所,每個新型互助老人幸福院落實運行經費3萬元,並配備公益性服務崗位1個,有效解決了貧困村獨居、空巢、高齡老人養老難的問題。所有行政村實現城鄉低保一體化,人均補助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129元提高到現在的每人每月343元。

(六)健全完善幫扶工作機制,幫扶合力效應顯著。實行了領導幹部包抓責任制、駐村工作幫扶機制、聯合黨組織工作協調機制,並積極探索創新社會幫扶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強大的全力助推精準扶貧。全市有8466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10107户困難農户,15個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年駐村幫扶,先後選派69名後備幹部到貧困村掛職鍛鍊,協調45家非公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幫扶,今年以來,全市聯户幹部累計進村入户48873人(次),解決羣眾急事、難事914件;開展義診3896人(次),化解矛盾糾紛794起。

三、存在的問題

調研中,基層幹部羣眾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貧困人口思想觀念落後。隨着各項幫扶政策的落實,貧困人口切實享受到了實物和資金幫扶的實惠,但也助長了一部分人 “等、靠、要” 的思想,不願參加致富技能培訓,不敢創業發展產業,不想借助幫扶力量自我發展,一味靠政府接濟,“扶不富的窮人”這一羣體在各貧困村都有相當數量,“扶志”任務十分緊迫。

二是脱貧人口二次返貧現象不容忽視。經過幫扶和自我努力實現脱貧的人口,由於基礎不夠牢固,貧困人口脱貧抗風險能力弱,很容易出現因病、因災、因學、因婚喪嫁娶等導致的再次返貧。

三是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較弱。貧困人口中留守老人、肢殘智殘、重大疾病患者等失能人口居多,脱貧難度較大;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則因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這些人羣的扶貧成本高、脱貧難度大,如果沒有針對性很強的扶貧措施,難以實現脱貧目標。

四是貧困户貸款渠道不暢。承貸金融機構在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發放過程中執行扶貧政策不到位,貧困户貸款被要求提供各種抵押和擔保,手續繁瑣,門檻較高,貸款困難。

五是易地扶貧搬遷扶持力度不夠。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只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户,對與建檔立卡貧困户同居住地需要同步整體搬遷的非建檔立卡户沒有扶持政策,貧困村中建檔立卡户與非建檔立卡户之間矛盾突出。目前,**縣需要通過易地搬遷實現脱貧的農户有541户183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只有95户321人,佔搬遷户數和人數的17.6%和17.5%。

六是精準幫扶的視野不夠寬。一些幫扶單位在幫助貧困村發展方面,對路、水、電、房等羣眾看得見、能見效的硬件建設幫扶力度較大,但對如何發展支撐羣眾持續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重視不夠、措施不力,存在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

四、對策建議

按照我市提出的“到**年底消除絕對貧困人口,確保貧困羣眾2018年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今後一個時期精準扶貧的重點是鞏固和擴大脱貧成果,實現全面脱貧、全面小康。要堅持把到村到户到人扶貧措施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起來、把當前脱貧與長遠致富統籌起來、把增加即期收入與提高可持續創業就業能力統籌起來、把內生動力激活與外部有效幫扶統籌起來的“四個統籌”,着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提升農民持續增收水平。穩定脱貧和加快致富,關鍵要靠富民產業的發展。通過加快 “一村一品”產業培育,做大做強特色農牧業,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向上爭取扶貧開發項目,集中扶持貧困户發展以日光温室、食用菌棚、肉羊舍飼養殖為主的高效節水設施農業。加快推進土地流轉,着力扶持發展專業合作社、專業種養大户、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壯大具有比較優勢的增收產業,帶動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加快發展旅遊扶貧、電商扶貧、家庭手工業扶貧等扶貧新業態,積極探索建立促進扶貧對象可持續穩定增收的門路渠道和長效機制,不斷增加貧困户的資產性收益,根治貧困人口的脆弱性返貧問題。

二是着力提高自我發展能力。脱貧致富的根本途徑是增強貧困對象的造血功能。要教育培養貧困羣眾堅定戰勝貧窮、改變落後面貌的信心和決心,克服“等靠要”依賴思想,充分調動他們自我脱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激活自我發展內生動力。要統籌考慮健康、教育、技能等層面的長期治本措施,使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高,最終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制定和實施有針對性的就業脱貧和創業脱貧計劃,要着力扶技扶智,深入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 鄉村旅遊創業、農村電子務商等培訓項目,提高貧困人口致富能力,力爭使每户有勞動能力的家庭都能掌握一項以上的就業技能。

三是着力夯實農村發展基礎。按照合理佈局、協調推進的原則,有步驟、有計劃地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構建功能配套的基礎設施體系。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創新資金運管機制,建立逐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規範扶貧開發互助資金管理制度,綜合運用多種政策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向貧困村、貧困人口傾斜。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各類資源,優先解決貧困村道路不暢通、農田水利設施老化、信息化落後等突出問題,認真謀劃實施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等重點項目,繼續實施新農村居民點規劃建設和改造整治,統籌抓好水、路、房建設,配套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大力推進農村危舊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民羣眾居住環境。認真落實省上《易地扶貧搬遷實施規劃(2013-2018年)》,有計劃有步驟實施移民扶貧搬遷;積極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運作、農户參與、金融支持的扶貧開發模式,以產業項目為載體,促進易地扶貧搬遷。

四是着力提升貧困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完善貧困村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扶貧工程,加快貧困村社會事業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向貧困村覆蓋,切實織好網、兜住底、促公正。加快實施貧困鄉鎮農村寄宿制學校、鄉鎮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和貧困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標準化建設。抓好貧困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等文體惠民工程。加快推進城鄉低保提標擴面工作,使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户都能納入低保範圍,實現政策性脱貧。建立健全覆蓋貧困人口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臨時救助制度和外出就業農民的社會保障跟進機制。

五是着力破解農村發展融資難題。大力推進金融扶貧,建立貧困户個人信用檔案,建立健全風險補償和擔保金機制,簡化審批程序,確保有貸款需求的貧困户實現“8萬元以內、三年期限、無抵押、無擔保、全貼息”的貸款全覆蓋,切實解決貧困農户缺資金、貸款難問題。加快推行農村房產權、林權、設施農牧業產權、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土地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健全完善扶貧開發擔保融資機制。深化銀政合作,強化政策支持,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在貧困鄉村延伸服務網點,設立“三農服務終端(便民服務點)”。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豐富和創新金融產品,積極穩妥地擴大涉農信貸產品規模,解決貧困農户貸款難題。

六是着力健全完善工作保障機制。加強村級班子建設,讓戰鬥堡壘“強”起來,讓村“兩委”成為引領羣眾加快發展的主心骨和領頭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899x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