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朱自清 >

朱自清冬天讀後感(2篇)

朱自清冬天讀後感(2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冬天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朱自清冬天讀後感(2篇)

朱自清冬天讀後感1

今年的冬天真是特別的冷!幾場鵝毛大雪把我們的世界裝扮一新。凜冽的北風呼呼的吹着,在這個寒冷的世界裏肆無忌憚的奔跑着。怕冷的我只好和孩子呆在温暖的家裏,看着窗外的冰天雪地。無聊之際翻開了手邊的《每週一讀》,無意之間看到了朱自清先生的《冬天》,中學時的《背影》給我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細細品讀起這篇《冬天》,感受一下朱自清先生的冬天。看着看着,一股股温暖的溪流流入自己的內心。

朱自清先生筆下的冬天,非但沒有一般人感覺中的寒冷、蕭索,反而給人一種春日融融陽光般的温暖。以“冬天”為題,不是像我們想象介紹季節,也不是描寫冬天的特有景物——冰雪。而是回憶發生在冬天的三件事情,用質樸的語言在平淡的敍事中展示了三個場景——父親為孩子夾豆腐,冬夜與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過冬。三個場景,都是白描式的簡單勾勒,寥寥幾筆,意味全出。猶如三副淡淡的水墨畫,沒有濃墨重彩,卻散發着淡淡清香,沁人心脾。品味三個看似毫不相干的場景,我們彷彿和作者一樣,也在寒冬裏體會到了一股暖流,從而沉浸在朱自清先生所營造的愛的氛圍裏。

朱自清先生在第一段開頭“説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很自然地把豆腐與冬天聯繫起來,然後作者描寫了冬天的晚上父子們在一起吃熱豆腐驅寒的情景。用纖細的筆調描寫了父親的形象:“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的仰着臉,覷着眼睛,從氤氲的熱氣裏神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裏”。彷彿我們也身臨其境來到了當時的温馨情景:父子們圍爐而坐,父親給孩子門夾起還冒着騰騰熱氣的豆腐,孩子們眼巴巴地“等着熱氣裏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的那種期望的心情。無不讓人感到這是一個多麼温馨的畫面,體會到父親對孩子深深的愛。朱先生將這種天倫之樂之情暗暗融進了敍事與描寫之中,讓人倍感親情的融融。

第二段中朱先生用清新雋永的語言描寫了冬天西湖月夜的美景:“有點風,月亮照着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上只剩下淡淡影子,山上偶爾有一兩星燈火。”淡淡的筆墨,創造了一種寧靜舒適的氛圍,朱先生平和寧靜的心境也融進了這夢境般的景象之中,我們都在“微笑”。淡淡的笑,驅散冬天的寒意了,濃濃的友情,化解了冬天的嚴寒。

第三段朱自清先生寫到有一回他上街回到家,看到廚房窗邊“並排地挨着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着天真的微笑向着我”的'情景時。情不自禁地感到歸來的温馨,感到“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家的温馨與濃濃的親情都藴含在朱先生筆下的“微笑”之中,它們彷彿温暖着“好像老在過着冬天”的台州,難怪作者也深有感觸: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裏卻老是春天。

統觀全文,朱自清先生以“冬天”為線索,將發生在冬天的三件事串聯起來,用質樸的語言,説着平平常常的事,誠懇親切,讓“情”貫穿着三個平凡的場景。直到文章的最後,才直抒胸臆吐露了他內心的真實感受: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總是温暖的,並以此來昇華文章的主題。濃濃的親情及友情,像春雨“潤物細無聲”般地悄然或融於敍事之中,或融於描寫之中。

放下書,看着眼前皚皚白雪,思緒飄蕩起來。多麼不起眼的三件小事,多麼感人至深的三件小事。為什麼我們的眼睛看不到呢?為什麼我們的心沒有去體會呢?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關愛的眼神,往往不注意朋友為自己添加的茶水,但生活中讓我們感動,往往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我們或許該略微停一停忙碌的腳步,來發現身邊美麗的故事,體會故事的藴涵,讓心田充盈真情的暖流……相信,自己做到了,自己的朋友們,我的學生們都會慢慢的隨之感動,慢慢融化於真情的暖流中。

朱自清冬天讀後感2

第一次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冬天》便被文中的情感感動着,這篇寫於30年代的散文淡淡的卻又充滿温暖與詩意,朱自清先生是少數幾個文筆細膩得能與女性媲美的男作家。文品如人品,朱先生的文風就如同他的為人,他的散文貼近生活、富涵感情,卻又不瘟不火、清新自然。我們讀他的文章毫不費力,看似簡單,但其中的情感卻需要仔細體會、品位,這樣的文章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

提起冬天,人們自然會想到冬天的寒冷,會想起皚皚白雪和凜冽的寒風,朱先生不愧是寫情的高手,他筆下的冬天,不是冷風颼颼、白雪漫漫的冬天,而是可以一家圍在熱騰騰的爐子邊享受着白水豆腐,幾個人在西湖上泛舟賞月,可以微笑的冬天,這樣的冬天其實寄託了春天般的情,如温暖的春天,一種人間温情充盈其間。"説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感受。今天,當我再次朗讀的時候,朱自清文中那樸素而温馨的情感氣息撲面而來,也洋溢在我心間,感染着每一位第一次讀到這篇文章的人。"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温暖的。"讀完這最後一句,我彷彿都忘記了自己的存在,而沉浸在了朱自清所營造的愛的氛圍裏……在這篇散文中,作者選取了互不相干的三個場景:父親為孩子夾豆腐,冬夜與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過冬。三個場景,都是白描式的簡單勾勒,寥寥幾筆,意味全出。猶如三副淡淡的水墨畫,沒有濃墨重彩,卻散發着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冬天》在這裏不只是為了單純寫冬天,我覺得朱自清寫冬天是為了寫出對過去往事的懷念,對友情親情的懷念。而這些體現友情、親情的事都發生在冬天。這篇文章所寫的都是生活中非常平淡的小事,而且溶注的感情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生離死別之類的,而是一種非常平凡而樸素的情感,但這種情感在嚴冬的襯托下,特別温暖、温馨。我們不妨關注朱先生散文中的細節!吃豆腐,"眼巴巴地望着那鍋"是細節;划船,"我們都不大説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着了"是細節;還有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也是細節;打動人的總是細節!還有"並排地挨着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這是細節……細節描寫是這篇散文動人心扉的原因之一。

"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裏卻老是春天".這句話深切反應了先生的感情。也難怪家人們站在家裏對他親切地微笑的那幕短短的畫面他會一直不忘,還有妻子在漫天風雪裏自在的樣子--即使自己的妻子已死了四年。"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温暖的".我想這就是先生的感受吧。冬情如春。冬情如春。

樸素潔淨的文字,暖人心靈的細節,略帶寫憂傷的情懷--這篇短短的散文憑藉着這些優點讓讀者感動。如今,生活的快節奏讓我們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脆弱的心裏也需要撫慰。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的關愛,往往不注意朋友的叮嚀,但生活中讓我們感動的,往往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在這樣的背景下,這篇短文顯得尤為重要。讓我們略微停一停忙碌的腳步,來發現身邊美麗的故事,讓心間充盈真情的暖流……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很美,真的很美,一如你的名字。有人説它們"清麗",有人説它們"清秀",也有人説它們"清幽",可都離不開一個"清"字,朱自清的"清".炎炎夏日,我樂意坐在安靜的書吧裏,吮着冷飲,和着優美的古典樂,輕聲細讀你的文字,細細品位着字裏行間的韻味,細細地讀你,讀一個灑脱的你,淡泊的你。

讀你,真是一種享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zhuziqing/ljxe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