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朱自清 >

朱自清小故事

朱自清小故事

朱朱自清的清廉愛國,贏得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評價。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寫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朱自清小故事

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

朱自清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後階段,6月,北平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當時,朱自清身患重病,又無錢醫治,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着“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籤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12日逝世。那時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國麪粉的文件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合給的美國麪粉!”

吳晗1960年寫的《關於朱自清不領美國“救濟糧”》説:“這時候,他的胃病已經很嚴重了,只能吃很少的東西,多一點就要吐。面龐瘦削,説話聲音低沉。他有大小七個孩子,日子比誰過得都困難。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遲疑,立刻簽了名。”朱自清夫人也寫道:“我們家人口多,尤其困難。為了生活,佩弦(朱自清字佩弦)不得不帶着一身重病,拼命多寫文章,經常寫到深夜,甚至到天明。那時家裏一天兩頓粗糧,有時為照顧他有胃病,給他做一點細糧,他都從不一個人吃,總要分給孩子們吃。”在吳晗找朱簽名時,“他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嘔吐得厲害——醫生説應儘快動手術。”當天朱自清的日記中寫道:“此事每月須損失六百萬法幣,影響家中甚大,但餘仍決定簽名。因餘等既反美扶日,自應直接由自身做起,此雖只為精神上之抗議,但決不應逃避個人責任。”由此可見,吳晗説“毫不遲疑,立刻簽了名”顯然有誇張之嫌,朱自清至少也是咬牙決定的,以身作則的觀念使他決定犧牲家庭的生活必需。

朱自清的讀書生活

朱自清在上中學時,就極喜歡讀書。當時家裏每月給他一元零花錢,他大部分都交給家鄉一家廣益書局了,而且還常常欠賬。引發他對哲學興趣的一部《佛學易解》,就是從這家書局得到的。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學最後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廠去逛書店,在華洋書莊見到一部新版的《韋伯斯特大字典》,定價要14元。這錢對這部大書説來雖不算太貴,可對一個唸書的學生卻實在不是個小數目。自己手頭沒這麼多錢,可書又實在捨不得,思來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還值點錢了。

這件大氅,是父親在朱自清結婚時為他做的,水獺領,紫貂皮。大氅雖是布面,樣式有點土氣,領子還是用兩副“馬蹄袖”拼湊起來,可畢竟是皮衣,在製作的時候,父親還很費了些心力。可當時實在捨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將來準能將大氅贖出,便在躊躇許久後,毅然將它拿到了當鋪。

當鋪在學校後門,轉身就到。朱自清並沒有過多考慮。因為想到將來贖回,便以書價作當價:14塊。大氅當然不止這個價,所以當鋪櫃上的人一點不為難,即刻付款。

拿上錢,朱自清馬上去把那本《韋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來。不料那件費了父親許多心力的大氅,卻終於沒有贖回來。

朱自清先生的一則逸事

根據上個世紀30年代清華的規定,教授們在校工作五年,就有一年的學術休假,由學校資助去外國訪問進修。朱自清時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於1931年利用學術休假,在英國倫敦皇家學院和倫敦大學註冊旁聽。據《朱自清日記》於該年記述,他有兩次夜夢清華未能繼續聘他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國文學上的學養上尚有不足;夢醒,全身冷汗,深感不發聘書頗有道理,於是他更加努力利用在倫敦的一切便利條件,來提高自己。俗語云: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謂“不足”,並非真的來自清華校方的壓力,而是朱先生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反映。

標籤: 朱自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zhuziqing/j4qy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