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餘秋雨 >

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精選6篇)

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精選6篇)

餘秋雨他的《君子之道》理性中包含感性,將從古到今留傳下的君子之道完美闡釋,深入人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精選6篇),歡迎大家閲讀學習。

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 篇1

餘秋雨在本書的自序中寫到過這本書的緣由,是因他在曾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講述中華的集體人格,並把講題命名“君子的腳步”。之後並以君子之道為入口來講述中華文化。餘秋雨認為,中華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中國文化的鑰匙也在其中。瞭解君子之道,是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的底藴。君子之道對於中國,如同騎士精神對於歐洲,武士道對於日本。只要君子未死,人格未潰,中國文化就不會淪喪。本書引經據典,將文獻加以自己的分析,結合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現實背景,講述君子之道的精髓和奧妙之處。巧妙地將君子之道與中華文化結合起來,探尋中國文化歷史之精髓。

《君子之道》中,針對君子先進行簡單的輪廓描寫選出九項君子之道,例如諸子百家對君子之道的不同意見、君子之道的影響以及演變過程,等等。第二部分就是探討君子之交,君子之名、君子之偽、君子之獄,即君子如何處理世間之誼,名譽、偽君子以及牢獄自由的關係。第三部分就是餘秋雨從佛學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從國外的故事中瞭解其他國家的人文情懷,最後彙集作者幾十篇小散文,在文化人類學的立場探索中華民族的人格,追蹤歷史。於是引出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從而提出了“集體人格”這個詞。他將中國哲學作為對照,提到了“西方互助衝突的”的人格,認為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最根本的差異就是人格的差異,因為人格的差異,導致的文化的差異。而與外國集體人格不同,中國的集體人格的表現方式是“君子”,是衍伸最廣、重疊最多、滲透最密的。經過儒家的選擇、闡釋,昇華到了一種人格精神。孔子一直想創建一個尊親,尚禮的社會,將自己的目標定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基礎上,隨着理論的完善,提出了君子之道,從此,這便成為文化的記憶沉澱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就像餘秋雨先生所説的一樣,對中國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麼都有;沒有君子,什麼都是徒勞。我曾試圖翻閲了孔子的一些文獻,卻未找到孔子給君子下的定義,通常將小人作為君子的參照物。,用否定來闡釋肯定,形成一種對比。下面的例子也許就能證明。

書中君子懷德中有一個例子。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慧”《論語.里仁》 君子懷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處,必然選擇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鄰里。小人懷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選擇有利可圖之地,如升官發財等,以為居處,定居後,則安安而不遷徙。就擇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懷刑,刑即典刑,經典法則。君子有所行動,就想到是否合乎此類典刑。小人懷惠,小人之行,冒險以求其幸,不思慮後果,只貪圖眼前的小恩小惠。就行動而辨君子小人。孔子為什麼把德和土並列成對立概念,先看看儒家經典《禮記·大學》中很有意思的排位,在排位中,君子心中的按重量排序分為五個階段:一是德,二是人,三是土,四是才,五是用。但是餘秋雨先生用了一個當下社會比較熱門,能令現代普通人一下能明白的詞即為“土豪”其解釋為那些“土豪”喜歡把中國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錢人。君子懷德之後必須要提到君子之德風。《論語.顏淵》中的一段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翻譯為君子的道德像風,民眾的道德像草,風吹向草,草就隨風傾伏。這一段話中指出了君子的品行要像風一樣影響眾人。凡是有利於社會風化的都應像風一樣,吹向民眾,所以君子之德也是君子應該做的。如果一個君子擁有高貴的德行,但默不作聲,他的君子之德就沒有影響到其他人,小人就感受不到社會的良好的風氣,所以只有君子不停的傳播仁義道德,才有真正的意義。君子處理人際關係時,要與人為善,有成人之美,出自《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並且君子要做到坦蕩蕩,周而不比。要做到和而不同,而不是同而不和,要團結而不是勾結。在我讀這本書之前,曾覺得君子這個稱呼離我們很遠,不僅是因為時間的跨度,也是因為君子是高高在上,觸不可及的。但是讀了這本之後,突然覺得君子離我們很近,就像在現實生活中,你真心的去稱讚、關愛別人時,不去計較自己的利益,以大體為重,你便是真正的君子。如果針對一件事斤斤計較,去嫉恨,便是小人了。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君子,積極的度過每一天。一直流傳下來的不僅是君子之道,還有就是中庸之道。中不偏,庸不易。按照自己的人生走,不因為別人去不停地更換目標。保持一顆中正的、平和的心去生活,認真對待自己的事業家庭。所以説,中庸是儒家設定得到思維槓桿。也是因為如此,中華文明才成為人類古文明中唯一沒有泯滅的倖存者。餘秋雨認為君子比小人要勞累很多,小人要結黨營私,窺探對手,戰戰兢兢,但並不是説君子不勞累,君子的勞累是敞亮通達,不逃避質疑的目光。孔子曾説過:“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對於自己的得失、財富無憂無懼,但對大道是他們憂慮的全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這樣的君子,他們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可敬可養。就像大詩人陶淵明一樣將他的生活寄託在田之中的,更深一層説,他是將精神寄託在對遠古的懷想之中,以古代那些志行高潔的隱士、貧士為楷模,用他們的精神來進行處我鼓勵,這使他能夠堅持“固窮守節”的生活,不改變“隱居求志”的初衷。陶淵明的生活,正是田園境界與懷古情調的結合,做到了君子憂道不憂貧。

一直以來,中國都被稱為禮儀之國。往大了講“禮,國之幹也”一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國家普天同慶的節日,全國上下舉國同慶。這就是國之幹也。禮往小了來説,從小到大我們都在接觸,都在努力去做,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單位都有屬於自己的禮節,這種禮節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認可,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每個公民都做到了“禮”,就不會再有醜陋國民性這樣令人擔憂的字眼。每個人有了禮,才會有風度、才會美,禮儀之邦這是中華民族的標籤,不要因為任何原因丟失這最為重要的精神支柱。君子之禮,與美同在。君子與小人最大的區別也在於君子有知恥感,而小人因為利益矇蔽了內心,麻痺了心靈。恥和不恥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閥門,如果閥門打開,君子的人蕩然無存。如果存在,即使鏽跡斑斑,人格還會生生不息。

在君子之交中,我鍾愛餘秋雨先生對君子之交的論述。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闡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他們倆使“高山流水”成為了千古至誼的代稱。他通過水的哲學,引出了莊子的至理名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出自於《莊子·山水》。在我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始終認為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恰當。所以又重新細細品味,才發現原來清水和甜酒便是解讀之門。雖然在色、香、味中清水與甜酒不能相提並論,但水是人的必需品,而酒不能多喝,水可盡飲,無礙心智,而酒卻喝多傷身。現在隨着閲歷的增加,更加成熟,更對君子之交淡如水深有體會。在我看來,真正的朋友未必每天都要見面,未必都要驚天動地,但是隻要是需要朋友幫助的時候,朋友總會盡最大的能力去幫助自己,即便很久沒有見面,沒有過多的寒暄,沒有莫名的尷尬但還是有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知道對方想要説什麼、做什麼。就這樣,平平淡淡的度過,相識甚好。君子之道中,餘秋雨不僅運用莊子的“淡哲學”還巧妙的將老子的“冷哲學”“低哲學”“鈍哲學”聯繫到一起,我很敬佩餘秋雨先生,不僅博覽羣書,而且能用嫻熟的文字、精妙的語言鏈接起來,總結出了這樣的一段話,道出了為何君子之交是淡如水的:“第一,水 利萬物而不爭;第二,處低位而得道。”

現在如果讓我選擇是濃烈的友誼,或是平淡的友誼,我想,我更需要的是平淡的友誼。我希望我和朋友的友誼,細水長流,一直陪伴在我左右。雖然友誼會使我們温暖,但友誼之道還是充滿坎坷,有些友誼既不高,也不廣,卻有點甜,有點稠,借用莊子説的話,這種友誼叫“甘誼”也許是因為承諾的落空,工作的競爭,一旦無法一起分享喜悦,便會產生嫌隙,這便是悲劇的開始。所以人際關係好比清水中營養豐富,即成污染;血管之中,如粘度過高,即成病患。所以我們要學會看淡周邊的一切,正如“世事漠漠,恰如水墨,被人加濃,反失常態。由濃及淡,即返自然,便得泰然。”

讀完《君子之道》後,我發現君子和小人一直是亙古不變的一個話題,不是人生下來就是君子,抑或是小人,沒有絕對的小人,也沒有絕對的君子,每個人心中都有對君子這個定義的理解和標準,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正確看待生命中的得失,如何處理好友誼、名利、慾望;每個人的一生中,特別是在今天這樣的時代,都會遇到遺憾和不如意,有時我們無法改變,但一定要確保我們對待事物的正確性。無論何時,都要保持一顆純淨的心,正確的價值觀,君子喻與義,小人喻與利可以有慾望,但也要明白為獲得自己的利益時,也要為社會做出貢獻。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要以德報怨,愛人者之恆愛之,敬人者之恆敬之.。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維護我們的“禮儀之邦”的稱呼,有責任去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 篇2

説是初讀,其實我才剛看了10幾頁就有點看不下去了。

並不是書寫得不好,想當初我可是最喜歡這種類型的書了。引經據典,述説着中國人的君子情懷,君子之德。有了這本書為我引路,估計我又會想買一堆古文書籍在家裏頂禮膜拜了。

可是,這是我想要的嗎?所以我看了一個開頭,就怕自己真的跌入這“君子之道”的陷阱裏了。如果不能真的做到君子,做個半吊子,或是有心無力,都讓人困惑自責。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可是現如今,只有君子才會常慼慼了吧。古人教我們修身養性,沒錯,這樣或許真的'會讓你受到身邊人的喜愛,可是如果是在工作中呢?不可能做到遠小人,於是獨善其身也是錯的了。

我想自己太狹隘了,可能古人也有教我們怎麼對付小人,怎麼跟小人相處,只是我還沒有讀到他們的著作罷了。誰不想當個君子,誰又願意當什麼小人,但是一旦涉及到工作,利益,什麼君子小人,贏才是王道。

所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即使古人之道,儒家之道,君子之道再怎麼經典,如今也不過是束之高閣,誰會將君子作為生活的目標,除非你甘心當個loser。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彈冠相親才是真正的熱鬧。如果你體會過了官官相護,汲汲營營,那樣的團結和向上,難道還會想要做一個獨善其身的君子?

在工作中,我也想要做到獨善其身,本本分分的做着自己的工作。奈何老闆的猜忌和同事的處處設套,當面背地地捅刀,明明不想惹事,都是非纏身。可笑自己還要爭取維護什麼自己的利益,真真是可笑。

作為一個員工,一個合格的員工,完成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會猜測老闆的心思,明裏背裏的向老闆靠攏。順便打探同事的各種消息和想法,彙報老闆以表自己的忠心,這樣的人,才是好員工。

所以,不會忍氣吞聲,兩面三刀的我,就是職場的失敗者。

自大學畢業後,甚至是在大學在讀期間,我都只看過西方哲學,因為我覺得西方的哲學思想和法律更加契合。因為西方的哲學思想是有邏輯的,他們將世界,情感,國家等等分解開來,讓我可以清晰的,理性的看待身邊的事,人,總總紛爭。因為這樣我便不會困擾了,為利益所驅使的老闆和同事,都是可以理解了。只是自己不想委屈自己罷了。

我看到了既得利益的損失,便聯想到未來利益的沒有保障,於是想着損失的最小化,寧願在還沒有獲利之前就壯士斷腕般的辭去工作。事實證明我的卻是止住了可能造成的損失,免受了更大的氣。不過,我也沒有得到好處啊。自斷長城的結局是我損失了自己已經有的客户,新的工作也面臨着各種問題。

我學了很多西方的哲學,讓我免受他人的煩惱。我理性了,所以變得麻木了。可是我沒有止損啊!時間的流逝,一分錢都沒有賺到,這難道不是我一筆更大的損失嗎?

那麼君子的中庸之道是不是可以解決我的問題呢?西方的解決不了,可能是因為國情不對。那麼中國的呢?

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看一兩本書就可以解決的事情,要不我乾脆現在就over了自己,又何來的煩惱呢?

路漫長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 篇3

作為散文家,餘秋雨寫出的《文化苦旅》,在當代文壇具有經典意義。而現在這本新著《君子之道》(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年8月第1版)中,餘秋雨則以細膩的筆觸,解讀中國文化的鑰匙--君子之道。讀之,感到這是一道特別的風景,因為它揭開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機密。

這本《君子之道》,是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的底藴。餘秋雨以“君子之道”為入口來講述中華文化,剖析君子,闡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輪廓。因為君子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要君子之道存在,中國文化就不會淪喪。全書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從童年的小人書攤到李清照,從文革偽君子到造謠者,從詐捐門到與輿論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觀照他我,認識君子,分辨君子、珍惜君子、做一個君子。因此,閲讀此書,可以從中瞭解中華文化的底藴、精髓,思考我們的文化發展。

“君子”是中國人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體人格作為文化標識。比如“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以及“騎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着巨大的區別,很難通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對中國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麼都有了;沒有君子,什麼都徒勞。由此,如何復興中華文化,餘秋雨給出瞭解答,就是要尋找和優化中國人的集體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國人的靈魂便找到了故鄉,也是建立現代社會和諧的文明秩序、重塑國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條件。

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使君子這一人格理想更堅硬了。餘秋雨説,孔子沒有對君子下定義,卻劃出了一道道君子與小人的分界線,讓我們知道君子是什麼,以及作為對立面的小人是什麼。例如我們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劃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線,具有極高的實踐意義。而且直到今天,我們還找不出另外的科學概念能替代這一命題。今天中國文化界如果有什麼令人擔憂的趨向,就是君子話語常常被小人話語所淹沒。

中國民間判別君子的通俗標準是“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也就是促成別人的好事。這裏的“人”,並不僅僅是指家人、友人、認識的人,而是範圍極大,廣闊無邊。例如救窮、賑災、治病、搶險,只能説是“與人為善”,而不便説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緣、介紹益友、消解誤會、幫助合作等等。總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錦上添花的正面建設,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這樣的判別標準,也可謂“君子之道”。

餘秋雨認為,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説,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而這本《君子之道》,就是餘秋雨十幾年探索,閲遍文化,行盡千里的成果。這些研究,都是為了研究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做準備,因為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對自己的集體人格極為敏感。

讀完全書,感覺尋找到了真實的餘秋雨。真實的餘秋雨只在於他的思想中,尤其是在於他對文化的探索與思考中。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對後代的遺囑。最好的遺囑,莫過於理想的暗示。”後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中國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的回答:做個君子。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 篇4

餘秋雨在《何謂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一個定義,那便是:“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與引導,創建集體人格”。而中華民族在集體人格方面的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便是君子。把君子作為人格理想,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徵。而做個君子,通俗意義上講,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君子之道》結合儒家與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闡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種劃界確定法,將君子與小人定義出來。小人作為君子的對立面,如影相隨。它們既可以存在於不同人羣之間,也存在於同一人羣,用可以存在於同一人身上。每個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時每刻,這兩個“我”都在鬥爭。西方的弗洛伊德説,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自我、本我與超我。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哲學家阿德勒説過,“人生就是自卑與自我超越的博弈。”這種博弈的直接體現便是我們所倡導的修身養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最終讓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盡善盡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懷德處於首位。因為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是公民社會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在價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個宏大的範疇,仁義禮智信可以作為其臨近概念。君子懷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載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師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師德。

其次,君子中庸讓君子之道與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極端,允執其中,從而遠離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僅僅成為生活中的方法論,而且成為我們的價值觀。就教師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迴歸教育原點,關注人的發展。人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終點,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實踐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作為一個自然人與社會人的屬性,符合教育規律與學習者的認知規律,設置多樣化的課程,鼓勵個性化的選擇,搭建育人平台,最終幫助學生,成就學生。這樣的教師,我們才可以稱為真君子。

最後,君子不器時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簡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儘量不要變成器物的奴隸,自己也不要變成器物。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道,“很多老師都是“年年歲歲人相同”,他們用完全一樣地語句和口氣複述着同一本陳舊的教材。雖毅力稱道,但未免太“器”了。因為他們讓多彩的生命變成了複製之器。”教書到最終成了教書匠,匠氣十足。教學變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鮮活的生命最終在教學生產線上變成了考試機器。而課堂模式化,更是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趙校長在《我們的教育追求》冊子中説過,271教育不再提模式。因為模式一詞,容易束縛人的思維,讓一切形式化,固化和僵化,將課堂環節化是簡單粗暴的。我們的課堂,不論是以前的討論展示點評還是現在的三環節,一開始是為了引領老師有章可循。但課堂的目的絕不是環節,而是放手學生讓他們自由自主。這一點,我感同身受。二,不要把他人變成器物。有的教師在素質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對他而言,學生的大腦只是知識的容器。一切的重複與練習只是讓學生的高分。育人等同於育分,認同了分數,卻割裂了學生基本的人格屬性,忽略學生的情感,是一種對教育的犯罪。這種唯我試圖,唯分數圖的價值觀無異於殺雞取卵,最終葬送的是學生的未來。最令人擔憂的是,課堂更成了扼殺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場所。萬瑋在《向美國學教育》一書中寫道,通過自己對西方教育的感性認知,會像大學時期的教育課是多麼的可怕。教育學老師用最不符合教育學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學的授課,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種課本中心論與教師中心論,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訴求,把學生看做一個個冷冰冰的客體。照本宣科越多,學生的想象力與好奇心損耗就更厲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恢復其兒童的天性,就要從課堂變革。

總之,君子之道向我們展現了作為社會人的我們追尋的最高人格規範。它不僅是獨處的文化,也是羣處的文化。它不僅是個人的修養,也是團隊的歷練。君子之道如同水利萬物而不爭,自然流暢,道法自然。君子用一個理想的人格形象來引領着我們的前行,不斷給我們傳遞這正能量。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踐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想的信念,懷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麼我們的教育之路定會越走越寬。

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 篇5

《君子之道》是餘秋雨先生的一本書,書中提到了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作為君子,放在人生最前面的必須是道德。有了道德,才會是真正的人。也就是道德為本。

通過這句話我聯想到了曾經寫過的一篇作文,通過陶行知説的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到底是學高為師重要,還是身正為範更重要。沒有成為一名教師前我會覺得學高為師更重要,因為當時我認為一個老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如何來教學生。但現在成為一名教師後,如果讓我再選我會認為身正為範更重要。因為學高為師是基礎,身正為範才是根本的。因為很多時候身教勝於言傳,一個老師要博學但更要正直,給學生做一個好榜樣,就像孔子説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為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合法的社會公民。另外書中還提到了厚德載物,不能是厚物載德,更不能完全沒有德,也是説明了德有多麼重要。

《君子之道》這本書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除了德還有很多,像怎樣才能算的上是一位君子,這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我認為只要為人處事上謙恭有禮,大方得體,個人修養上不斷進取,終生學習,能夠獨善其身之後,有兼濟天下的胸懷即可。 君子非一日而成,今天要比昨天更好。

分析餘秋雨《君子之道》 篇6

“君子周而不比”,這話不太好理解,當代李澤厚根據朱熹的註解,作出解釋:“君子普遍厚待人們,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然後,餘秋雨猶覺得這樣翻譯還是不夠通俗,引用坊間更簡單的翻譯來説事: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

説到這裏時候,就稍微跑一下題,談談“傳播的學問”。以我們的文化水準,要想了解浩如煙海的浩瀚經典,或者各門學問,能力和精力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這就需要有人做“學問的傳播”工作。事實上,在平某看來,2500年前,祖宗們已經把學問作完了,或者,道理已經發現完了,後人們,只需結合當代語言語境,進行解讀解釋而已。比如一部《論語》,朱熹為啥要註釋?就是論語傳到宋代的當下化(古代人的古文水平也一直在下降,到了民國,為適應社會,自然而然白話文了,另一個解讀經典,都離不開當下的語境。),今天這份工作,于丹在做。學問的傳播,是多種方式多種角度的,也一定是結合當下的,《西遊記》的傳承,放在當下的傳承就是把他影視化,通過當下影視的傳播形式來傳承,而不是固守着三百多年前的文本不變。

返回頭來説“君子”。餘秋雨説,前面幾項談懷德,德風,還是成人之美,談的都是大原則,明白了大原則,卻不見得能具體處理。因此“周而不比”説的就是君子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老餘款款道來:人們進入羣體,常常因生疏而產生一種不安全感,自然會着急物色幾個朋友,這很正常。但是,接下來就有鴻溝了:有些人會把這個過程當作過渡,朋友的隊伍漸漸擴大,自己的思路也愈加周全,這就在人際關係上成了君子;但也會有不少人把自己的朋友圈當作小小的“利益共同體”,與圈子之外的多數人明明暗暗地比較、對峙。時間一長,必然延伸成一系列窺探、算計和防範。顯然,這就成了小人行跡。

按照老餘同志説的,平某做筆記的時候就暗暗思量,檢點自己的交友過往,感覺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被動,喜歡清靜”。在平老師的審美對象還停留在少女層面的年紀,偶然的機會,和廣電李老師認識了,之後,進入了李老師的“朋友圈”,從同事到同鄉,從領導到知己,飯菜不知蹭過了多少次,我記得,李老師引為知己的一個哥們要去讀研,我都被叫去屁顛屁顛陪吃。但本人又是喜歡清淨的,不去主動參與,設計,十餘年下來,雖然審美對象已經從少女偏移到了少婦,和李老師見面次數也越來越少,但感情越來越真越醇,從未有距離感疏遠感。另一個張老師也是,他們陵川人的聚會,都要拉我這個高平籍的外人蔘加,某次在其辦公室閒聊,張老師掐指算算,感歎十餘年來仍舊走在一起的,才是真的朋友,實際上在工作上,張老師研究的是過去,平老師關注的是未來,兩個時空碰撞在了當下。説起這樣的朋友,還有很多很多,何老師,王老師……。是因為不涉及利益才會這樣關係和諧嗎?其實這麼問,真的是格調低了,認同一個人是無價的,利益價值是有限的,而且情分到位,是根本就不會那麼去想。

做“周而不比”的君子難不難?我的回答是,不難!但要分對象,對待朋友,自然是將心比心,對待小人,自然是遠離為妙。這也是我為何總是以“被動”處理事情的原因所在,對不瞭解的事情,對不瞭解的人,多聽多看,少主動去參乎,觀察一段時間之後,自然會有因緣認識或者交往。氣味相投的人,其實總是會走到一起的,不要急躁着去追逐結識。我見寫《荒村拾遺》的孫喜玲老師,她説的第一句話就是“平客,我知道遲早有一天我們會認識的”,我當時點了點頭,內心自然認同,但也並未多言,因為我已經深刻領悟了這其中的奧妙所在,不在有初始化的驚喜表現。但是小人也並不是面目可憎,他們其實很可憐,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蠅營狗苟,耽誤了美好人生時光,將本可以無限明月的心胸填堵了太多污穢,遠離是一種態度,我不認同你,不是要改造你,而是不想被你所影響。應該説,只要講對立,那麼每個君子也都有小人的一面,人性向善,大家還是多親近太陽,獲得光明和温暖好一些。

餘秋雨在最後借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總結出一個有趣的形象對比,他老人家説:君子,是一個個不同的人(指精神面貌,追求);相反,小人,一個個都十分相似(是説利益目標,結黨合夥幹壞事嘛)。因此,人們在世間,看到種種不同,反而可以安心;看到太多的相同,卻應分外小心。

標籤: 餘秋雨 精選 君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yuqiuyu/8dd30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