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余光中 >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內容是怎樣的呢?《等你,在雨中》表達怎樣的思想情感?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火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象你

   尤其隔着黃昏,隔着這樣的細雨

  

   永恆,剎那,剎那,永恆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等你,在剎那,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裏,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説,小情人

  

   諾,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

   這隻手應該

   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檐

   耳附子一般地懸着

   瑞士表説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象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裏,有韻地,你走來

《等你,在雨中》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1949年去台灣。已出版的詩文創作,主要有《舟子的悲歌》、《蓮的聯想》、《白玉苦瓜》、《天狼星》等詩集,《左手的繆斯》、《逍遙遊》、《焚鶴人》等散文集。余光中對於詩歌創作的追求,從自由體到現代詩,從敲打樂到民歌,無不顯示他那豐富多樣的才情。他尤其擅於借現實的題材抒小我之情而苦吟大我的文化鄉愁。

《等你,在雨中》可稱余光中愛情詩歌的代表作。詩作名曰“等你”,但全詩隻字未提“等你”的焦急和無奈,而是別出心裁地狀寫“等你”的幻覺和美感。黃昏將至,細雨濛濛,彩虹飛架,紅蓮如火,“蟬聲沉落,蛙聲升起”。正因為“你”在“我”心中深埋,所以讓人傷感的黃昏才顯得如詩如畫。“我”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語:“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象你”。在余光中的詩作中,蓮的`意象曾多次出現。詩人崇尚蓮的美麗與聖潔,因此,蓮既是具象的實物,又是美與理想的綜合。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便知曉了詩作中為何把約會的地點安排在黃昏的蓮池邊。象電影中的特技鏡頭一樣,等待中的美人從紅蓮中幻化而出,“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嫵媚動人,豔若天仙。蓮花與情人的清芬之氣,使“我”如痴如醉,物我兩忘。如果不是瑞士有悄悄地告訴“我”七點已到,真不知會沉迷至何時。寫到此處,詩人筆鋒陡轉,美人在時鐘指向七點時翩翩而來。按常規,詩人應把幻覺在“我”與情人的擁抱和熱吻中化為現實。然而詩人匠心獨運,出其不意,寫“我”望着姍姍而來的美人,彷彿看到了一朵紅蓮,姜白石詞中婉約的韻律象叮咚作響的清泉緩緩流進“我”的心中。詩作至此嘎然而止,但餘緒未了,讓讀者頓時傻呆,久久找不到走出詩境的途徑。

余光中的詩作情通古今,意貫中西。最初,他沉迷於中國古典詩詞,源遠流長的中國詩歌傳統,滋潤了他年輕的詩心。50年代,西方現代詩風靡台灣,余光中詩作也從古典走向現代。60年代初,在台灣詩壇繼續西行的同時,余光中卻折身而返,重歸“故里”。在傳統與現代中進進出出,使余光中後來的詩歌有着更博雜的兼容性。《等你,在雨中》語言清麗,聲韻柔婉,具有東方古典美的空靈境界,同時,從詩句的排列上,也充分體現出詩人對現代格律詩建築美的刻意追求。但余光中在迴歸傳統時並不拋棄“現代”。他尋求的是一種有深厚傳統背景的“現代”,或者是受過“現代”洗禮的“古典”。此詩運用獨白和通感等現代手法,把現代人的感情與古典美揉合到一起,把現代詩和古代詞熔為一爐,使詩達到了相當清純精緻的境界。

標籤: 余光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yuguangzhong/rq3d8m.html
專題